楞嚴經五十陰魔—想陰十魔

2016/05/11 20:39:14 網誌分類: 冤家債主亡魂
11 May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修這個定力,「受陰盡者」.受陰已經盡了。「雖未漏盡」:雖然沒得漏盡通,可是他已經有了神通了。「心離其形」:他的真心可以離開身體,就好像什麼呢?「如鳥出籠」:我們人在受陰沒有盡以前,都不能出去這個身體,這就好像那個雀鳥圈在籠子裏一樣的。現在這個修三摩地的人,如鳥出籠,「已能成就」:也就能成就他的神通了。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從這個凡夫的身上,就可以成了菩薩,得到菩薩這六十種的聖位。「得意生身」:這個叫什麼呢?叫意生身。這個意生身,要作意才可以有這種的神通。

 

「隨往無礙」: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就可以到什麼地方去。這六十聖位是什麼呢?就是本經前邊所講的五十五個菩薩的位置;還再加上三漸次,三漸次是三個位置;再加上乾慧地,乾慧地也是一個位置,這是四個;再加上妙覺,那麼這是六十個聖位。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這有一個比方,這想陰的範圍,它這一種領域,譬如有這麼一個人說夢話,他睡著了,就講他所想要說的話。「是人雖則無別所知」:他說夢話,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其言已成音韻倫次」:可是他所說的這個夢話,已經成了一種語言了。他的聲音和韻調,排列得也很有次序的,說什麼話也是很有次第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令不寐者咸悟其語」:使令這一些個沒有睡著的人,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

 

譬如他說:「我今天想要有豆腐吃,我到豆腐店裏去買了十塊豆腐,回來我就把它炒一炒,然後就吃了。」他這麼一講,他自己不知道他說這個話,旁人——那個醒的人——都知道:「喔!他今天吃過豆腐。」就都知道他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叫咸悟其語。為什麼他說這個話呢?就因為他吃東西還沒有忘,就想著、想著、想著,睡著了作夢的時候,都要說出來。

 

「此則名為想陰區宇」:這個想陰區宇就好像這個樣子似的,但並不就是這個樣子,你不要誤會這個想陰就是說夢話,那又錯了,這是個比方。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這個動念,是動哪一個念呢?這是六識裏邊微細的念頭。這個微細念頭盡了,所以浮想消除了。第六識的微細念頭,微細微細的那個相,叫動念。那種動念沒有了,所以這個浮想,也就消除了。「於覺明心,如去塵垢」:這個覺明心,就是第八識那個心。第八識的心,就好像去塵垢一樣。

 

「一倫生死」:眾生不有十二類嗎?十二種的眾生由卵生輪到非無想的眾生那兒,這十二類輪一周,叫一倫。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就是哪一類眾生的前因後果,他都知道了,「名想陰盡」:這時候這個人就得到宿命通,所以他知道這一切眾生前因後果的事情,他都照了無疑。「是人則能超煩惱濁」:這個人在這個時候就超越煩惱濁。

 

「觀其所由」:觀看他所行所作的這個原由,「融通妄想」:這時候妄想也融通了,「以為其本」:以做為他的這個根本。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邪慮不能侵犯。【註九】【註一○】

 

「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在圓滿的這種定的境界,發明三摩地這個定力裏頭,心裏又生出一種愛心,愛這個圓明的境界。「銳其精思」:銳,就向前追究精思,精思就是這個圓明。「貪求善巧」:貪求善巧方便這種的方法,想用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所以他生出這一種貪心。【註一一】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在這個時候,六欲天的天魔,「候得其便」:一看這個人的定力已經將要成功了,所以就想方法等著他,找他毛病,候著他有這個便。這「便」,就是他有漏洞的時候。什麼叫漏洞呢?就是他在修道時,定力不堅固,偶爾或者就生出一種其他的什麼妄念。一生出妄念,就有漏洞,這個定力就不堅固了,所以天魔就候得其便。【註一二】

 

「飛精附人」:什麼叫飛精附人呢?飛,就是飛檄。飛檄的意思,就是天魔命令他的眷屬,說:「你到那個地方去,去把這個人的定力給破壞了!」在色陰和受陰沒盡的時候,這個邪魔可以入到這個人的身上,來迷惑這個人;在受陰和色陰都盡了,沒有了,到這想陰的時候,這個魔就不能入修道人的體裏邊來了,他就要另外找一個人,附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來給你說法。【註一三】【註一四】

 

「口說經法」:他口裏也說這個經典,說這個法,可是他這種法都是一種邪法,所以要認識它。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你看這個魔的境界多厲害啊!這個被魔附的人,自己也不覺得,也不知道有魔在幫助他,附到他身上了。「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他自己怎麼樣說呢?他說自己已經得到涅槃這種的道理、這種的妙果了。【註一五】

 

「來彼求巧善男子處」:他來到想要求善巧的這個修道人的地方。「敷座說法」:敷座,就是設備好了一個座位。說法,來給這個求善巧的男子說法。

 

「其形斯須或作比丘」:斯須,就是很短的時間。他這個身形,在斯須間或者現一個比丘的相,「令彼人見」:令這個求善巧的人看見;「或為帝釋」:或者變一個天帝釋的身;「或為婦女」:或者變成婦女身;「或比丘尼」:或比丘尼的形相。那麼這個求善巧的人,一看他這麼樣變化,「喔!這大約是觀世音菩薩來了!」誰不知道這原來還是個魔。所以,你見到什麼境界,不要跟著這個境界跑。

 

「或寢暗室」:或者睡到一個黑的房子裏邊。「身有光明」:他的身就現出光明,這你若不明白佛法的人,一看就:「哦!這個人身上放光啊,這一定不是佛就是菩薩了!哦,或者是阿羅漢了!」誰不知啊,這是魔王來現的神通。魔王附的這個人,來故意誘惑你這修道人,令你生出來一種邪知邪見。

 

所以你一般人不真正明白佛法,無論見到什麼,你也不要隨著它轉,不要跟著它跑去,不要被這個境界轉。要怎麼樣子呢?要見有若無。見到境界就和沒有見到境界一個樣,也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生討厭的心。

 

你見到魔,若生這歡喜心,你這也是隨著魔境界轉了;你若生一種討厭的心,你這也是隨魔境界轉了。怎麼樣呢?就是保持你的中道,也不歡喜,也不討厭,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不要說:「喔!這是好的境界,我想再看一看。」不要有這個心,你如果有這種念頭,這就是錯了。【註一六】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愚迷」:這個人,哪個人呢?就是修定力這個人,他在這個時候很愚迷的,「惑為菩薩」:他一看:「哦!這個人又能變比丘相,又能變帝釋相,又能變婦女相,又能變比丘尼相,這種忽然變這個相,忽然變那個相,一定是個菩薩了。

 

「信其教化」:於是乎,就深信他的教化。「搖蕩其心」:把他的心就搖蕩動了。

 

「破佛律儀」:你觀察這個修道的人哪,觀察什麼地方呢?就觀察他守不守佛的戒律。他若不守佛的戒律,這一定是魔;他若守佛的戒律,特別精嚴,特別地守著這個戒律不犯,這個就是真的佛教徒。如果他又說是佛教徒,又說是長老,又說是什麼什麼,卻「潛行貪欲」:偷偷地行貪欲。這個貪欲也就是婬欲,偷偷地行婬欲,不叫人知道。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口中好言」:邪魔附身的這個人,他歡喜說什麼呢?說什麼「災祥變異」:災,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就是凶事。說什麼地方有災難了,又什麼地方有吉祥的事情了,又什麼地方有一種非常的事情、變異的事情。變異就不是常常有的。

 

「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者他說:「喔!你知道嗎?現在某一個佛在什麼地方出世了,來到世間了。」

 

「或言劫火」:或者說:這個三災八難就來了。水災、火災、風災,或者這個劫就要壞了。

 

「或說刀兵」:或者說:「哦!這個地方就要打仗了,小心一點。蘇聯或者和某一個國家就來開戰了。」

 

「恐怖於人」:就盡講這一些個聳人聽聞的事情,盡嚇人,令人聽了:「哦!這不得了囉!就要打仗了!不知道我生命會不會有呢?」就生一種恐懼心。

 

「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或者說:「現在都要打仗了,你快拿出一點錢,我可以保著你這個命;如果你不給我多少多少錢哪,你的命就會沒有了!」盡講這些個欺騙人的事情。

 

你要是想認識,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薩,還是魔?你就可以在這個地方來看。第一,看看他有沒有婬欲心;第二,看他有沒有貪欲心。這個貪是貪財,他若又貪財又騙色,這個就不是真的了。

 

怎麼貪財?好像他就說:「哦!現在大劫就臨頭了,這個世界就沒有了,原子彈就要在什麼地方爆炸了,氫氣彈又要在什麼地方發生了。」就講這些個令人恐怖的事情,完了怎麼樣子呢?結果他的目的就是要你給他錢。你要知道,他若是有這種的情形,他就是放光動地,有什麼特異情形,你也可以不相信他,因為他有貪心。若沒有貪心,這就是真的;有貪心,就是假的。我現在告訴你們這一個最實際的測驗辦法。【註一七】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怪鬼」:這種的鬼叫什麼鬼呢?就叫怪鬼,奇奇怪怪的這種鬼,「年老成魔」:時間久了,他就變成魔了。「惱亂是人」:他來擾亂這個修道的人。

 

「厭足心生」:時間久了,他這個把戲玩得也討厭了,也夠了,這夠了怎麼樣?就討厭心生出來了,「去彼人體」:就走了,不附著那個人了,走了。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弟子和師父俱遭王難,都被國家捉去了,說他妖言惑眾,然後或者就殺頭,或者做什麼。【註一八】【註一九】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你應該先覺悟,不入這種魔王的輪迴裏頭。「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如果你要是迷昧而不明白,將來就會墮無間地獄的。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阿難」,「又善男子」:這個修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他的心又打出一種妄想來,打什麼妄想呢?心裏想要遊蕩。遊蕩就是出玄入牝了,這個神出去了,各處去跑。「飛其精思」:就是他這個靈魂,飛到旁的地方,「貪求經歷」:他到處都要去看看,到處都要去玩一玩,這是貪求經歷。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當爾之時,這個天上的魔王,他又生了一種妒忌了,「候得其便」:於是乎他就等著等著,等這個修道人有了漏洞,他就有機會。「飛精附人」:他又派他的眷屬,去附到其他一個人的身上,「口說經法」,來惱亂這個修道的人。因為什麼來惱亂他呢?這個修道人怎麼會有魔來呢?就因為他貪求經歷,想要遊蕩。他一動這個遊蕩的念頭,魔王就有了機會,可以擾亂他來了;如果他沒有這種的心,就不會有這種魔的。

 

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其人亦不覺知魔著」:魔附到身上的這個人,他自己也不覺也不知。「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也說他自己得到涅槃的妙果了。「來彼求遊善男子處」:來到這個心裏打妄想,想出玄入牝,到處去求遊蕩的這個人的地方,「敷座說法」:安敷上座位,來說法。

 

「自形無變」:前邊那個,是他自己的形,又變比丘,又變帝釋,又變婦女,又變比丘尼,又變等等的;這一個,他自己的身不變,所以這魔有種種的魔。你不要以為有了境界,就是好的事情了。有境界,你若不認識,這就著魔了。自形無變,說法這個人,他不變,「其聽法者」:可是聽法的這些個人,「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忽然每一個人見自己的身,哦!坐在蓮華上,「全體化成紫金光聚」:每一個人覺得自己的身體都變成紫金光聚,紫金光色這樣子。

 

「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所有聽法的每一個人都這樣子。啊!認為很出奇了,很少有囉!從來也沒見過,以為這是好的境界,其實是魔的境界。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這不是指這一個人,而是這一班聽法的人,太愚癡了,心生疑惑,認為:「哦!這是真菩薩了,他能教我坐寶蓮華,變成紫金光色。」你自己想一想,你坐著寶蓮華,變紫金光色,是不是真的呢?這根本是假的,你是一個凡夫,怎麼會有這樣境界呢?這如果不是魔王來愚弄你,那麼菩薩做什麼要現這種境界呢?他貪圖你什麼?

 

「婬逸其心」:於是乎這一班聽法人的心,就都搖動了,生出一種婬逸的心來。「破佛律儀」:於是乎也就不守佛的戒律了。

 

你們要記得,受戒之後,不要信這種迷信的境界,這個說法的人,無論有什麼大神通,你要觀察他。要是有貪心,到處斂財,或者有婬欲心,那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他若沒有婬欲心,沒有這種貪心,對你沒有什麼企圖,那就是真的。他破佛律儀,這就是假的。「潛行貪欲」:也偷偷地盡行婬欲。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渴仰。邪見密興。種智消滅。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邪魔幫助的這個人,歡喜說什麼呢?他就歡喜歷遊一切,用這個歷遊,談玄說妙,說得不知幾玄妙。說什麼呢?他說:喔!現在諸佛都到世間來了,都來救人來了!「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在什麼地方,哪一個人當是哪一個佛來的。他的變化身來到這個地方,救一切眾生來了。「某人即是某菩薩等」:或者某一個人,就是什麼菩薩。

 

好像吉利(Gary)他不是說:沙摩樓撒的弟子就說沙摩樓撒是菩薩——菩提薩埵,是不是啊?這豈有此理!你菩提薩埵?什麼菩提薩埵?鬼菩提薩埵!這真是騙人!菩提薩埵?我告訴你,佛、菩提薩埵他不會自己承認他是佛,是菩提薩埵的;也不會叫弟子周圍去給他宣傳,說:「啊!我的teacher(師父)是菩提薩埵。」吉利!我沒有教你這麼講啊,你為什麼說你的teacher是佛?不可以這麼講的!我自己沒有講過嗎?我是鬼。你就說你的師父是個鬼就得了,我不願意做菩提薩埵,也不願意做佛。唉,真是可憐得很啊!這些人。

 

「來化人間」:說,「這是個菩薩啊!來教化人間來了。這末法時代,他來救我們來了。」

 

「其人見故」:這個人因為是個小孩子的知見,也不懂佛法,一聽說這是菩提薩埵,「哦!這不得了,趕快去聽他說法,到那兒拜他做師父。」好像昨天就有一個人來盜法來了,我問他是誰的徒弟,他說是某某人的徒弟,就是這種情形。

 

「心生渴仰」:渴仰就是羨慕。他心裏就生一種羨慕心,「啊!我幾時也拜一個菩提薩埵做師父,我到那地方去親近他,跟他學菩提薩埵這個法。他是菩提薩埵,當然教人都可以做菩提薩埵了。」

 

所以「邪見密興」:這種邪知邪見,就一點一點祕密地生出來了。「種智消滅」:這個道種智、這一切種智——種種的智慧都消滅了,沒有了。這個智慧的種子都消滅了,你說危險不危險?【註二○】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魃鬼」:你們記得這個魃鬼是個什麼鬼來著?記得嗎?這個魃鬼到什麼地方是怎麼樣子啊?這個魃鬼就是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不下雨,這叫旱魃。旱魃為虐,旱魃作怪。這個鬼呢,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沒有雨下了!最少都要半年,多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他若在那地方不走,這個地方總沒有雨下的。

 

「年老成魔」:這個魃鬼年輕的時候就是鬼,等年紀一老,就變成老奸巨滑了,就變成魔了。我們人有這麼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為賊」,說人若老了不死,就變成賊了,何況這個鬼呢?這鬼若老了不死,就變成魔了。

 

「惱亂是人」:所以魔來惱亂這個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等他這一套把戲玩得時間久了,也就討厭了,沒有什麼意思了,於是乎就跑了、走了。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徒弟和師父就都被人捉去,關到政府的監獄裏了。關到監獄裏,就或者斬頭,或者終身監禁,這也就等於在地獄裏一樣了。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你應該先先地明白,不入這個魔王的輪迴裏邊去,不入魔王的眷屬裏邊去。「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如果你不明白,不認識魔王的這種行為,你就應該隨著魔王,墮無間地獄去了。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吻。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吻」:心裏想和一切的聖人,來暗暗地吻合。「澄其精思」:所以就勉強用澄清的這種精思,「貪求契合」:就因為這一暗念貪求契合,所以魔王也就得便了,也就有機會來惱亂你來了。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當爾之時,這個天魔也等著機會,「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飛精附人來口說經法。

 

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

 

「其人實不覺知魔著」:被魔附到身上的這個人,他也不知道他著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他也說自己得到無上涅槃的妙果了。「來彼求合善男子處」:來到求契合這個修行人的地方。「敷座說法」:也安排好了座位,上法座就說法。

 

「其形及彼聽法之人」:他自己的身形,和所有聽法這些人的身形。「外無遷變」:在這個身體的外邊,沒有什麼遷變。不像前文,有的又變成自己坐寶蓮華,見到自己身體像紫金光聚;有的看見這說法的人又變成比丘、比丘尼、帝釋、婦人等等,沒有這些變化。可是怎麼樣啊?

 

「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令這些個聽法的人,還沒聽法之前,心裏就開了悟。開了悟,這時候就好像喝醉酒了似的,又好像作夢發了財了。他這個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只是一種幻境,好像看電影似的,這麼一種幻化的境界;又好像吃那個「幻覺丸」,哦!看見什麼東西都變了樣了。「念念移易」:他心裏頭就念念遷易。

 

「或得宿命」:或者得到宿命通了。其實他這個宿命通也並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怎麼說是假宿命通呢?因為他所看的都是一種幻化的,不是真正的。「或有他心」:或者得他心通。「或見地獄」:或者看見地獄了。哦!地獄的境界都看見了。「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者知道人間,好的和不好的這一切事。「或口說偈」:或者隨便他就可以說出偈頌來。「或自誦經」:或者他自己就念經。

 

「各各歡娛」:每一個人都歡娛,都高興了,「得未曾有」:喔!都說這可真是菩薩囉,這真是佛囉,令我開了悟了,令我得到宿命通了!可是這就只在聽法那一個時候有的,一過去就沒有了,所以說他不是真的。【註二一】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愚迷」:這個人也是愚癡到極點了,「惑為菩薩」:疑惑魔著的這個人就是菩薩了。「綿愛其心」:綿也就是綿密,對著這個魔綿密地生出一種愛心來。「破佛律儀」:所以把佛的律儀也都破壞了,不守了。「潛行貪欲」:偷偷地就行這個婬欲。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口中好言」:這種魔,他的口裏頭歡喜說什麼呢?他有一種說法,他歡喜說:你光是學佛,你可知道佛是怎麼一回事?「佛有大小」:佛也有大的佛,也有小的佛;也有老的佛,也有少的佛;「某佛先佛」:又有先佛——先前的佛,「某佛後佛」:又有後來成的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那麼在佛的裏邊,也有真佛,又有假佛,魔王說自己就是真佛,那個佛就是假佛,「男佛女佛」:又有男佛,又有女佛。

 

所以,他說男女交媾這種情形,就是造就佛呢,就是成佛的根本,就是菩提心,他就這麼樣講的。所以把人都迷住了,這一班人說:「喔!成佛原來這麼成的啊!」所以拼命就恣行婬欲了,豁出命都不要了,就行婬欲。

 

「菩薩亦然」:他說菩薩也有大菩薩、小菩薩;也有男菩薩,也有女菩薩。其實除非你沒有成佛,你若成佛,就都是男的,沒有女的了;你成菩薩也都是男的了,也沒有女的。觀音菩薩為化女人,所以他變現女人身。

 

「其人見故」:這個人見他這麼樣說,於是乎也就相信了。說:「這對啊!這講得對!觀音菩薩,我看他都是女人身嘛!這是很現成的一個證明嘛!」其實他不明白佛法,觀音菩薩他也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他是隨類應機而化,化度眾生。

 

在這個地方,就很難分別清楚,什麼是菩薩化現的,什麼是魔化現的,不容易分。因為魔也有那種的神通,也可以變化,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是魔呢?你就在他有婬欲心、沒有婬欲心上分別;在他有貪心、沒有貪心上分別,就在這個地方分別。「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把他自己本來修行那個真正的正心洗了,改變了,就變成邪悟了。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魅鬼」:這個就是一種魘魅鬼,魑魅魍魎這種鬼。「年老成魔」:他也是經過時間久了,就變成一種魔。「惱亂是人」:來惱亂這個修定的人。「厭足心生」:時間久了,他生一種厭惡的心。「去彼人體」:就離開這個人的身體了。「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於是乎徒弟和師父,都被國家的法律管住了,把他們抓去圈到監獄裏。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你應該先先地覺悟,首先你要覺悟,不入魔王這個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如果你沒有智慧,你不明白、不知道,將來就會墮無間地獄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他心裏生出來一種想要學這個物理學的心。心愛根本,就是想要學物理,所以就「窮覽物化」:他要研究物理這種的變化,「性之終始」:這個物理的開始和終點,是怎麼回事。「精爽其心」:他的心裏頭精益求精。爽,就是要明白。「貪求辨析」:貪求要辨別而分析這個物理。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在這個時候,天魔一看,「哦!你生出這個貪心來,好東西!我現在就要叫我一個眷屬來收拾你囉!」於是乎,「候得其便」:得到這個機會了。「飛精附人」:又派他的眷屬,來附到人的身上。「口說經法」:說這經典,說這個魔王的法。【註二二】

 

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

 

這真是佛了,這真是所有的人都是佛了,這個魔就是這樣講法。

 

「其人先不覺知魔著」:其人,被魔所附這個人。他也不知道自己著了魔了,因為著魔的時候,他自己就迷迷糊糊,沒有知覺了。完全是魔王來替他做全權代表,替他講話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也說自己得無上涅槃了,得到涅槃的妙果。

 

「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求元,就是求這個物的本元。到求物理始終這個人的地方,「敷座說法」,「身有威神」:這個魔王,他身上有一種威神,這威神怎麼樣啊?「摧伏求者」:他能把求元這個善男子摧伏了,摧伏這個求者。「令其座下」:令這個人和座下的人,「雖未聞法」:雖然在沒聞法的時候,就「自然心伏」:心裏已經都佩服了,心裏已經降伏了。

 

「是諸人等」:這一切的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他拿著這個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就說「即是現前我肉身上」:他說,什麼叫菩提涅槃哪?就是現在我這個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父親生兒子,兒子又做父親,父親又生兒子,這麼代代相傳,一代一代地生下來,「即是法身常住不絕」:他說這就是不壞的法身,常住的法身。「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這個就是說的現在嘛!就這樣子,說現在就是佛國,再沒有其他的淨土可住的,和金色相。他就這麼樣,說那都是假的。因為他有鬼氣,有魔氣。我不是常說魔裏魔氣的嗎?有這股魔氣,他講出話來,大家都著了他這個魔,被他迷住了,所以都相信他。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其人信受」:這一些個人,聽他這樣一說,哦!就說這個有道理,講得不錯呀!父親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這一代一代相傳,就是常住不壞的嘛!這就是法身,哦!原來如此,所以大家都相信了。「亡失先心」:把以前的正知正見都失去,都沒有了,沒有正念了。你看,人信魔王的道,比信真正的法,信得厲害。魔王這些個旁門左道、邪魔外道,叫這個人:「啊!你做這個,你做那個。」他不敢不做的。那個真的叫他做一件事情,他就將信將疑的。

 

這魔王因為有那股魔力,把你迷住了,所以他說什麼你信什麼。你若叫魔王來講這個經,他才不講呢!為什麼呢?如果他這一講啊,把魔王的本相都露出來了,他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他不會講這個經的。為什麼我說,在美國他們就算懂佛教,你讓他講一講這個經,他不敢講的。一講,把他本來的面目都揭穿了,所以他就怕了。我告訴你們,為什麼你們到那地方去開會,他們也怕,也就是這個道理。

 

「身命歸依」:身心性命都歸依這個魔王了。「得未曾有」:從來沒有。「是等愚迷」:這一等的人哪,真是可憐得很。「惑為菩薩」:他以為這個魔就是個菩薩。「推究其心」:就跟著這個魔王,來學他的魔術。「破佛律儀」:他就不守佛的戒律了。「潛行貪欲」:偷偷地去行那個婬欲、貪欲去了。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你看這個魔王多厲害!他「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他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是淨土。淨土法門,你到什麼地方找去啊?這個就是淨土法門。

 

「男女二根」:男女這兩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這就是菩提的種子,涅槃的真處。你看,講的這個!「彼無知者」:這無知無識,一點智慧都沒有的這個人,一聽說,「啊!這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原來這個就是菩提涅槃。」於是乎,他就命也不要了,就往死路上跑,拼命去跑,不要命那麼跑。「信是穢言」:信這一種不清淨的話,污穢的話。

 

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蠱毒、魘勝惡鬼」:這個名字就是那蠱毒鬼和魘勝惡鬼。魘魅,這不是有個魘魅鬼?那個鳩槃茶就是這個鬼。這個蠱毒鬼和那個魘魅鬼——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成了魔了。

 

「惱亂是人」:他來惱亂這個修定的人,「厭足心生」:時間久了,他也生一種厭足的心了。「去彼人體」:離開這個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弟子和師父一起都受國法的限制和干涉,被抓去坐監獄。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你應該先先地覺悟,「不入輪迴」:不要落到魔王的圈套裏,墮落這個輪迴去。

 

「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道,不明白,將來一定會「墮無間獄」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又善男子」:這個修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在受陰中得到一種虛而微妙的境界,「不遭邪慮」:這時候,不會再有邪魔外道來到他身上,來入他的心腑了。

 

「圓定發明」:他這時候得到一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在這個定中,突然間,他心裏就生出一種愛欲。愛欲什麼呢?愛欲懸應。什麼叫懸應呢?就是不論相離多遠,也可以知道。好像現在在三藩市,想要知道紐約的事情,那麼也就知道了,這就叫懸應。

 

「周流精研」:他週而復始地那麼精研,精益求精,研究這個懸應的問題。「貪求冥感」:貪求默默中就有感應。好像在三藩市這兒一打坐,就看見紐約的親戚在做什麼,朋友在做什麼,或者說什麼話,看得清清楚楚。到時候去一調查、一證明,果然是絲毫不錯的,這就叫懸應,他歡喜得到這種神通。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這時候天魔一看,你這個定力將要成就了,所以他就生了一種妒忌心。於是乎,就派他的魔子魔孫到你這個地方來,「候得其便」:等著你有了漏洞,有隙可乘,就「飛精附人」:這個魔子魔孫,就附在人的身上,「口說經法」:口裏就講經說法。

 

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

 

啊!這真危險。

 

「其人元不覺知魔著」:被魔附到身上的這個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著了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所以他就說自己得著無上涅槃了。這未證言證,未得謂得;他沒得到這無上涅槃,他說得到了。

 

「來彼求應善男子處」:來到生出一種貪心,貪求冥感、冥應這個人的地方。「敷座說法」:他也安排一個座位,就說法了。

 

「能令聽眾」:有魔的這個人,能使令這一班的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暫時間的,你們要知道,這不是永遠的。啊!這個人就好像一百歲、一千歲這麼樣一個老人。這些個聽眾看見他這麼大年紀,鶴髮童顏,喔!這真是個老修行、老比丘了。

 

「心生愛染」:愛,就是愛慕;染,也是一種染污。有愛就有染,有染,這就是不清淨了,這叫染。「不能捨離」:這一班聽眾,日夜都要陪著這個魔在一起,為什麼呢?因為魔有這個迷人的力量,所以他就把這班人都迷住了!

 

「身為奴僕」:這就親身給他做奴、做僕。「四事供養」:四事是什麼呢?就是飲食、衣服、臥具、湯藥。飲食,就是吃的;衣服,就是穿的;臥具,就是棉被或者褥子之類的;湯藥,就是醫藥。「不覺疲勞」:如果需要這四事供養,這班人也不覺厭煩,不覺疲倦。【註二三】

 

為什麼呢?你看,真是修道的人,真正的佛弟子,沒有人這麼樣真正地親近他、供養他。這個魔因為有一種迷人的力量,所以人人就都接近他、歡喜他。

 

「各各令其座下人心」:那麼每一個、每一個魔附身的人,都令在他座下聽法的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迷得這些個人怎麼樣啊?自己就知道:「哦!這是我前生的師父。」自己就這樣子,「啊!善知識!這個真是善知識啊!是我以前的善知識啊!」「別生法愛」:就生了一種法愛,「枯如膠漆」:和這個魔就黏如膠漆,如膠似漆,黏到一起了。「得未曾有」:從來也沒有這樣子的。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這個人愚癡到極點,是又愚癡,又迷惑,以為這個能變化的,就是佛菩薩了。那狐狸精也會變化,妖魔鬼怪都會變化。他沒有想到,這個會變化,不一定是菩薩,也不一定是佛。你有什麼善根,能遇到真菩薩、真佛?這個人就「親近其心」:親近這個魔附到身上的人,「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怎麼知道那是魔呢?主要地就因為他破佛的律儀,所以偷偷地就行婬欲去了。因為他有這婬欲心,所以就知道他是魔。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

 

「口中好言」:他除非不見到人,見到人他就說了,「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這就好像我說的那個劉金童似的,一見到人,就說是她兒子;再不,就說是她丈夫。哪一生是她的兒子,哪一生又是她的丈夫。或者第一百零一生,或者是一百零二生中,我先度哪一個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或者說是他的兄弟等等,或者說是他的妻妾。

 

「今來相度」:我現在來度你了,「與汝相隨」:與汝常常在一起,形影不離。「歸某世界」:和你到哪一個世界去,「供養某佛」:我們到那個地方去,親近哪一尊佛。

 

「或言別有大光明天」:我們生到那個大光明天去。其實這個大光明天,就是魔王所住的地方。「佛於中住」:他說那個地方有真佛,現在你們這兒相信的,都是假佛。「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如來都在那兒休息的,因為如來在世界上,度眾生,教化眾生,太疲倦了,所以就到大光明天休息去了。

 

「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他這麼一講,這些人就信這種的虛誑了。信這種虛誑怎麼樣啊?就把以前自己那個正信的心都失去了。

 

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癘鬼」:這個名字叫什麼呢?就叫癘鬼。他也「年老成魔」:這個癘鬼,或者三千年,或者五千年,就成魔了,「惱亂是人」:來破壞這個人的定力。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因為時間久了,他這個把戲耍得不願意耍了,這個新鮮的玩意兒,他也生厭了。討厭了,就不在這個人的身上了。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因為這個魔一走,他自己就沒有威德,沒有魔力了。所以一般人也就生出懷疑了,於是乎,或者就告到官裏去,把他捉去坐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你應該先先地覺悟這個道理,「不入輪迴」:不要入這個魔的圈套裏邊去;不要入魔的輪迴裏邊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要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墮無間獄」:將來一定墮無間地獄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又善男子」:又這個修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他的心生出一種貪愛,貪愛什麼呢?貪愛深入這種道理。所以就「剋己辛勤」:辛,就是辛苦;勤,就是勤儉。自己刻苦自待,對自己很克己,修行很用功的。

 

「樂處陰寂」:他願意居處到這個陰——沒有陽光的地方,沒有什麼人的地方,就好像願意住深山窮谷的洞裏邊,那個非常寂寞的地方。

 

「貪求靜謐」:貪求那個地方清靜。因為你太貪清靜,也就會生出一種魔。人修道,無論什麼也不要貪——好的也不貪,壞的也不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種貪心,你貪什麼都是不對的。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當爾之時,這個天上的魔王,「候得其便」:等著有了機會,就「飛精附人」:派一個魔鬼——魔王的眷屬,附到其他人的身上,就來「口說經法」:給他講經說法。

 

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其人本不覺知魔著」:被魔所附的這個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著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他也這樣講,總而言之,魔王都說自己得了無上涅槃。由什麼地方你可以證明出來他是魔呢?魔多數是自己讚歎自己的,「你知不知道我呀?我現在已經得到涅槃的果位了,我現在證到初果了,我現在得到四果了,我現在就是菩薩了,你認識不認識啊?」一說這話的人,你不用問,這就是魔!

 

若是佛,他不會說:「啊!我就是佛,你快來給我叩頭啊,你若不給我叩頭,那你就當面錯過、交臂失之。嘿!我這個佛,你都不給我叩頭,你真是愚癡得很哪!」他這樣,自己稱自己是佛,自己稱自己又是菩薩,自己稱自己又是阿羅漢。若這樣一講,那就是魔了。你不用問,不問可知,這是魔鬼講話!佛也不自己說我就是佛。

 

菩薩現在到世界上來,他也不自己說自己是菩薩。就算旁人叫他菩薩,他自己都不會承認的。就算他是佛,旁人說:「喔!你是佛了,我知道你是佛了。」他自己也不承認的;不要說佛菩薩,就算你說他開悟了,他都不承認的。真正開悟的人,他不會承認自己開悟的。

 

他若說:「喔!我是開悟了。」你不要聽他的,為什麼呢?那簡直的,連個狗都不如!所以你不要聽他盡吹,盡自己捧自己,不要聽那個。

 

你為什麼要聽經呢?聽經你就有照妖鏡了,這個妖魔鬼怪他一現形,你就知道了。你若不明白佛法,喔!他說什麼,你不知道,你就被他騙了。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這個被魔鬼附著身上的人,來到貪求陰謐這個善男子的地方。【註二四】【註二五】

 

「敷座說法」:也是搭上個法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令所聽的人,每一個當時就覺得好像作夢似的,「啊!我前生是幹什麼的?喔,是給人看家的狗。」那個說我前生就是貓,那個說我前生就是雞,那個說原來我前生就是牛。啊!都不是人了。

 

「或於其處」:或者在什麼地方,「語一人言」:好像這個魔鬼就告訴一個人說,說什麼呢?「汝今未死已作畜生」:你前生是個畜生,是隻狗。你今生沒有死呢,已經又做狗了,又做畜生了。你不相信?

 

「敕使一人,於後蹋尾」:叫一個人說:「我講話他不相信,你在後邊踩著他的尾巴,看看他能起來不能起來?」於是乎那個人就用腳往地下一踩,啊!說踩他的尾巴。「頓令其人起不能得」:你說這個神通大不大?他說這個人有個尾巴,叫人一踩,這個人果然就站不起來。不能起來了,所以他不信都要信了。「喔!他說我是畜生,現在真有尾巴了!要不然怎麼他踩著,我就起不來身呢?」

 

「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於是大家一看,「喔!這真靈!你看,這個人沒死,他就知道他做畜生了。啊!這真是佛,這真是菩薩,這真是佛菩薩囉!」其實被鬼騙了,你還不知道呢!見了鬼,見了魔王,你當他是菩薩了,這真是顛倒眾生。這所有聽他講的人,都傾心欽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就想:「啊,怎麼這個樣?不會有這個道理吧?」心裏這麼生一種懷疑心,這個魔鬼就知道了,說:「喂!你現在不相信我講的啊?」已知其肇,就是知道他那個開始了,知道他心裏講什麼。所以這些個人一看:「哦!這真是菩薩,我心裏沒講出來的話,他都知道。哦!我生這麼一個念頭、一個懷疑的念頭,他就給我說出來了,啊!這不得了,以後再不能不信了!」連不信的這個人也信了。就怎麼樣呀?

 

「佛律儀外,重加精苦」:在這個佛的律儀以外,他說佛的戒律不夠,我現在給你們再立一個新戒律。我要教你們做一個新佛!我創一個新佛教,以前那是舊的,沒有用了。現在科學時代,什麼事情都要維新改良,原子時代那個舊腦筋用不著了,舊佛教也不應該用了。他把佛教都改了,所以又可以做長老,又可以做這個什麼比丘,什麼都可以了。【註二六】

 

他「誹謗比丘」:他說,「比丘?什麼叫比丘啊?比什麼丘啊?」就這麼樣。又說:「你說他是個比丘,我說他是個泥鰍。」

 

他「罵詈徒眾」:他隨便罵徒弟,你是個狗,你是個貓,或者你是個老鼠,或者你是個豬,就罵這個徒弟。這個徒弟一聽,啊!這是菩薩罵我,也承認了。啊!你說我是豬,就是豬;說我是狗,就是狗;說我是貓,就是貓,所以也不敢駁嘴了。你說這個真是!這個魔王的力量,你說多大!把人都迷得,他說什麼都相信。

 

「訐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的私事,怎麼樣的私事呀?譬如,這個男女做不正當的事情了,他就:「嘿!你同某一個男人在什麼什麼地方,幹什麼什麼來著啊?」

 

這個女的想:「這他怎麼知道的啊?」

 

他把她這麼公開:他們兩個是最不好的人,最壞的人,在什麼地方,又做一個不正當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情。你問問她,她不敢不承認的。這兩個人果然有這麼個事情,也不敢不承認。

 

那麼這表現什麼呢?表現他有神通,表現他什麼事情都知道。所以揭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私,揭露人的祕密。「不避譏嫌」:也不怕人來譏諷,有嫌疑。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口中他常常歡喜說什麼呢?嘿,你小心哪!明天你會不好的,或者會有人給你下毒藥,你吃東西小心一點,你若不小心,就會被人毒死你。就講這個未然的禍福。或者講禍,或者講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等到那個時候呢,絲毫無失,絲毫都不錯,果然應驗,靈得不得了。你看,你敢不相信?嘿!這個魔王,比菩薩厲害得多。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大力鬼」:這個鬼就叫大力鬼。「年老成魔」:這個鬼,年老成魔了;人若不修德,年老就成賊了。我不是講過嗎?中國人有這麼一句話,說「老而不死是為賊」,人年老了,他經驗得多了,也就會作怪;鬼年老了,就成魔了。「惱亂是人」:他就妒忌人家修道,要去破壞人的定力。「厭足心生,去彼人體」:久而久之,這個魔也生厭足心了,就把他附的這個人撇去。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了,也就是等於同落地獄一樣的。以前我不是說過:

 

懵懂傳懵懂,

一傳兩不懂;

師父下地獄,

徒弟往裏拱。

 

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沒有遇到明白的師父,所以就糊裏八塗的。他師父跑到地獄去了,這個徒弟一看,師父在前邊走,他就在後邊跟著囉!跟到地獄裏的時候,這師父一回頭,說:「嘿!你幹什麼也來了?」

 

這徒弟就說:「我看你來了,當然我也要跟著你來嘛!」

 

這個師父說:「哎呀!這不是個好地方,你不應該來呀!」

 

「那你先來了,我怎麼可以不來呢?我是跟你學的嘛!所以你到什麼地方,我也應該到什麼地方。」

 

這個師父想:「啊!自己下了地獄,結果把徒弟也帶來墮地獄了,真是對不起!very sorry!」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墮無間地獄了。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又善男子」:又有這種修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在這個定裏邊,「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心裏邊想要知道多一點事情,想要得到宿命。他非常地用功,勤儉精進,也不怕苦。他那麼研尋,要怎麼樣呢?想要知道宿命。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爾時天魔」:當爾之時,這個天上的魔,又「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其人也不知道自己著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策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是人無端」:這個人無緣無故,就無端端地「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在說法的地方,就得到一個大寶珠,或者鑽石,或者什麼如意珠之類的。「其魔或時」:這個魔或者有的時候,「化為畜生」:這個說法的,他自己變成畜生了,他說這個菩薩什麼都變的。「口銜其珠及雜珍寶」:他變成畜生,用口叼著珠子,或其他的珍寶;「簡策符牘」:或者這個書簡、策類,或者符。

 

這符,是古來有一種若合符節,用竹子分成兩邊,都一樣的,在中間連著寫字。等到用的時候,兩個合起來一對,若對上了,這就是真的;若對不上,就是假的。或者畫符,這鬼畫符,就是拿來降魔捉鬼、降妖捉怪的符。牘,也是一種書牘之類的。

 

「諸奇異物」:都是很奇怪的、很值錢的東西,「先授彼人」:他先就給這個人,「後著其體」:然後又自己著到這個人身體上。

 

「或誘聽人」:或者他教這個聽的人,「藏於地下」:說把這個珠子藏到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就有一個好像明月這麼個珠子,照得這個地方放光。「是諸聽者,得未曾有」:這一切聽他說法的人,說:「哦!這真是真的,這個不會是魔了。」他明明是魔,這一些個聽法的人說他不會是魔。

 

「多食藥草,不餐嘉饌」:這個魔常常吃藥草,不吃飯,不吃好的東西,就吃藥。吃什麼藥啊?或者人蔘,或者最補的藥品。我在香港遇到一個人,他說他不吃飯,幫著人家或者求壽,或者求子,或者求福,或者求什麼......。在人家裏一住,就說他不吃飯,其實他吃什麼呢?吃核桃。核桃裏邊有仁,是補腦的,你吃了它,腦筋就很好。這個東西吃很少就不餓了。比如你吃這麼一碗飯,這個東西,吃半碗就飽了,它很多油的。或者松子之類的,總而言之,他吃這些個最有營養的東西。

 

「或時日餐一麻一麥」:或者有的時候,一天就吃一粒麻、一粒麥。「其形肥充」:他還很胖的,胖得比那個肥豬都胖,為什麼呢?「魔力持故」:這個魔的力量攝持的緣故。【註二七】

 

「誹謗比丘」:他專門罵和尚,專門罵出家人,「出家人!出什麼家啊?哼!一點都不修道。出家呢!出家人不貪財?越多越好!」他這麼誹謗出家人。

 

又對人說:「你信他幹什麼?他也是個人嘛!你真是這個啊,stupid——愚蠢到極點了!」人若信比丘,他說人愚蠢到極點了。「罵詈徒眾」:也罵他自己的徒弟,或者什麼都罵,不一定就是畜生,或者是其他什麼東西都罵。「不避譏嫌」:他也不怕譏嫌。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賢聖。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

 

「口中好言」:他口裏頭歡喜說什麼呢?「他方寶藏」:「啊!什麼地方有很多的寶貝,很多的金銀財寶,你想不想要啊?」就這麼妖言惑眾。說「十方賢聖潛匿之處」:或者是佛,或者是菩薩,他在什麼地方修行,你都不知道。

 

「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在他後邊的人,往往就看見,或者是放光,或者是怎麼樣子。總而言之,非常古怪的。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這個是什麼呢?這是或者在山上樹林子裏邊,或者是土地,或者是土地鬼、城隍神,或者是川嶽的鬼神。「年老成魔」:他也時間久了,變成魔了。

 

「或有宣婬,破佛戒律」:他都是有一種婬欲的心,破壞佛的戒律。「與承事者」:和他在一起的這個人「潛行五欲」。什麼叫五欲呢?就是財、色、名、食、睡,這人間的五欲。

 

「或有精進」:或者有的也好像很精進似的,「純食草木,無定行事」:單單吃草、吃木。他不打坐、不修行,單行這個無益的苦行。

 

「惱亂是人」:他令這個修道的人,不修行。「厭足心生」:他厭足的時候,生了一種厭足心,就「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你應該先先覺悟,不入這個魔的圈套,「不入輪迴」:不入魔的這個輪迴裏頭去。

 

「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的話,「墮無間獄」:墮落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又善男子」:又有一種修道習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他心裏又打了一種妄想,打妄想幹什麼呢?想要得到這個大神通吧!

 

「種種變化」:現空中十八變,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好像羅漢在空中有十八變,他也想這個神通。「研究化元」:研究變化的本元這個道理。「貪取神力」:他貪求這神通的力量。【註二八】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當爾之時,這個天魔,「候得其便」:就在那兒等著、等著,等著有了機會了,就「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這個人口裏講說經法。

 

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惟於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也不知道有魔著到他身上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也說自己得到這無上涅槃了,得到涅槃的妙果了。「來彼求通善男子處」:來到求神通這個善男子的地方。「敷座說法」:也給他說法。

 

「是人或復」:魔附的這個人,「手執火光」:或者手裏拿著這火光,「手撮其光」:一隻手拿著火光,一隻手又把這火光,這麼抓起來,放到旁人的頭上。「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放到四眾的頭上,一個人頭上放一堆火。

 

「是諸聽人」:這所有聽的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這個「長」字,也可以讀如「腸」音,也可以讀如「掌」音。長了有數尺;也可以說長了,長起來數尺。他放那兒的時候,就是這麼一把火,放到這個人的頭上了,它就一點一點長,長起來好幾尺長。「亦無熱性」:也沒有熱的性質,「曾不焚燒」:也不再往旁的地方去焚燒。

 

「或水上行,如履平地」:魔所著的這個人,或者在水上走路,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樣。「或於空中」:或者在空中行走。或「安坐不動」:空中本來是無所著的虛空,他坐到虛空裏邊。「或入瓶內」:或者他自己鑽到瓶子裏頭去。「或處囊中」:或者鑽到一個口袋裏頭去。「越牖透垣」:你這窗門關著不是嗎?他可以窗門不開,隨便就出去,透牆到外邊。「曾無障礙」:一點障礙都沒有。

 

「惟於刀兵」:他就怕什麼呢?就怕刀鎗刺他。因為什麼怕呢?他因為還有形質,他有一個形質的障礙。雖然他有五通,但是他也怕刀來割他。「不得自在」:那麼刀剁他、鎗刺他,他就不能得到自在,就是他還怕刀來砍他、鎗來刺他。

 

「自言是佛」:他自己說他就是佛了。「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身上不穿出家人的衣服,穿在家人的衣服,受出家人來叩拜。「誹謗禪律」:他說這個禪和律,都不對的,都沒有用的。「罵詈徒眾」:他罵自己的徒眾,「訐露人事」:也是把人的祕密給揭穿了,「不避譏嫌」:他也不怕人家譏諷,也不避嫌疑。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旁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說種種的神通,「或復令人,旁見佛土」:或者他教人見著十方的佛土。「鬼力惑人」:因為他有一種鬼的魔力來迷惑人,「非有真實」:不是有真實的功夫,不是有真正修行的功夫。

 

「讚歎行婬」:他所最讚歎的就是婬欲,他說這真是最妙了,這就是菩提涅槃的根本。「不毀麤行」:他說這種行為不要緊的,不要守戒律。「將諸猥媟」:將這一切不清淨的事情,「以為傳法」:做為他傳法的一種用途。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這個名字就叫天地的大力鬼神,或者山上的精靈,或者海裏的精靈,或者風裏頭的精靈,或者河裏頭的精靈,或者土裏頭的精靈,「一切草木」等,「積劫精魅」:積著很多劫的這種老妖怪。

 

「或復龍魅」:或者是龍的這種怪物,「或壽終仙」:或者這修仙的,他或者修一千年、兩千年、三千年、五千年。壽命終了,「再活為魅」:他再活起來,就成了一種魔魅。

 

「或仙期終」:或者這個仙的期限終了了,「計年應死」:算計算計他到這個年應該死了,可是他死了,「其形不化」:他那個身形不變換,「他怪所附」:其他的怪物又來附到他身上。

 

「年老成魔」:這也是年紀老就變成魔鬼了,「惱亂是人」:來惱亂這個人的定力。「厭足心生」:時間久了,他厭足心生出來了,「去彼人體」:離開這個人的身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魔在的時候,這個人就好像很有威神似的,等這個魔一走,這時候徒弟和師父,就都被國家的王法所限制、制裁了。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阿難哪!你應該先先地覺悟,「不入輪迴」:不入這個魔的圈套,到魔這個輪迴裏邊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道,即「墮無間獄」:就會墮落無間地獄裏了。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在這個三摩地裏頭,「心愛入滅」:就生出一種愛好入滅的心理,「研究化性」:研究自有化無、自無化有,這種變化的情形,「貪求深空」:他貪圖一個深的空理。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當爾之時,這個天魔就等著你,一有機會,於是乎就「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口說這個經法。

 

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

 

「其人終不覺知魔著」:被魔所附的這個人,自己也不知道有天魔來著他的身,「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他也是這麼說,說什麼呢?說:喔!他已經得到無上涅槃的妙果了。

 

「來彼求空善男子處」:來到這個求深空、求滅的這個人的地方,「敷座說法」。

 

「於大眾內,其形忽空」:在大眾中,被魔所著的這個人,因為有魔的神通,忽然間,他這個身體沒有了。他在這兒說說法,你就看不見他了!變成一個人空、法空!啊,人也沒有了,法也沒有了。「眾無所見」:大家都看不見他了。

 

「還從虛空」:等了一等,大約幾分鐘之後,喔!他又從這個虛空「突然而出」:又出來了。「存沒自在」:他願意存在就存在,願意沒有就沒有。存在和沒有,都是自在的,都是隨他自己意的。

 

「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者把他這個身,現得像琉璃那麼樣地透明,裏邊也可以看到外邊,外邊也可以看到裏邊。「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者他把手往下一垂,就有栴檀香氣放出來。「或大小便如厚石蜜」:或者他大便,或者他小便,就好像那個非常濃厚的冰糖那麼甜。

 

「誹毀戒律」:他說你不要持戒律,持戒律是小乘的東西,你持它幹什麼?沒有什麼大意思。

 

「輕賤出家」:唉!你不要出家,修行就是修行嘛!何必出家呢!唉!出家人?出家和在家又有什麼分別呢?他就這麼誹謗出家人。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說沒有因,也沒有果,你不要信因果,因果這是一種錯誤的,沒有這麼回事的。「一死永滅」:人死如燈滅,你死了就沒有了,「無復後身」:沒有來生的。「及諸凡聖」:他說也沒有凡,也沒有聖,那不過都是那麼講講而已。

 

「雖得空寂」:雖然這個人得到一種空寂的道理——空理,但是「潛行貪欲」:他偷偷地盡行婬欲。這個貪欲,就是婬欲。「受其欲者」:和他行過婬欲的這種人,「亦得空心,撥無因果」:受了這種魔氣,他也什麼都空了,沒有因、沒有果,不必信因果了。

 

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這個是什麼呢?這就是日月的精華。日月有日蝕、月蝕。日月相交、相薄蝕的時候,有那一種的精氣,墮落到地上。「金玉芝草」:或者落到這個金子上,或者玉上,或者芝草上,「麟鳳龜鶴」:或者這個麒麟、鳳凰,或者是龜,或者是鶴。「經千萬年」:它們活了千萬年了,「不死為靈」:它因為不死,也成了精靈。

 

「出生國土」:出生到這個國土裏邊,「年老成魔」:他因為年老成魔了,「惱亂是人」:就惱亂這個修道的、修定的人。【註二九】

 

「厭足心生」:時間久了,他也生一種厭煩的心,「去彼人體」:就離開他所附這個人的體了。「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於是乎弟子和這個師父,就一起受王法的限制、制裁了。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你應該先先地覺悟,「不入輪迴」:不墮入魔王的輪迴裏邊。「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你如果不覺悟,將來就會墮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

 

「又善男子」:在修定的這個善男子,「受陰虛妙」:受陰虛明而微妙,「不遭邪慮」:這時候不被邪慮所擾,「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在這個圓妙的定裏邊,忽然間就生出來一種的變化,什麼變化呢?

 

「心愛長壽」:他忽然間心裏就想著:「噢!我這永遠不死、長生不老是最妙的了。」於是乎他就「辛苦研幾」:他辛辛苦苦地就研究那個幾微奧妙的地方。最微細的那個地方就叫「幾」。

 

「貪求永歲」:他想求這個長生不老,「棄分段生」:棄這個分段生死?棄,就是捨棄。什麼叫分段生死呢?我們人,每一個的生死就叫分段生死,每一個人有一分,這叫分;每一個人有一段,這叫段。怎麼叫一分呢?你也有一個身體,我也有一個身體;你也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這是分。段,就是由生到死,這是一個段落。由你腳底下到你頭上,這也是一個段落,所以這叫分段生死。

 

「頓希變易」:凡夫有這個分段生死,證了四果阿羅漢,就沒有分段生死了,但是他有變異生死。怎麼變異生死啊?他還念念遷流,有這個念,念生念滅,這個念念是變異的,這叫變異生死。那麼,他分段生死沒有了,頓希變易,他想要變異生死也沒有了。

 

「細相常住」:微細那個相常住,得到永生,得到長生不老了。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因為他這種貪心一生起來,心愛長壽,所以「爾時天魔」:當爾之時,這個天上的魔王,「候得其便」:就等著得到這個機會了,於是乎就「飛精附人」:叫一個魔王的眷屬,來附到一個人的身上,「口說經法」:來給他講經說法。

 

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其人竟不覺知魔著」:被魔所附的這個人,他自己因為失去知覺,完全被天魔控制他的思想,所以不知道自己著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也說自己得到無上涅槃的妙果。

 

「來彼求生善男子處」:來到這個想要求長生的善男子的地方。「敷座說法」:搭上了一個法臺就說法。

 

「好言他方往還無滯」:這種的魔他歡喜說什麼呢?他說:「千里萬里,我現在就可以去,現在就可以回來。我從這兒到日本去,不要坐飛機的。到日本我又可以隨時買東西,把日本的東西就拿回來。你若不信,我就試給你看。」就專門顯神通,專門顯他這種不可思議的微妙作用。往返無滯,去和回來,都不留滯,也不需要多少時間。

 

「或經萬里」:或者經過萬里,「瞬息再來」:就這麼一轉眼、一瞬眼,這麼喘一口氣的時候,我就回來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我不單能去,能回來,而且還可以在那地方買東西,把這個東西拿回來。你若不信,我這個東西就是日本某某公司的專利品,我在那兒買的,你看看。或者收音機,或者是無線電,或者是錄音機,這是日本的牌子,也沒有經過關口,什麼手續都沒有的。這就是那兒出口的,那個公司所出的產品。

 

「或於一處」:或者就在一個地方,「在一宅中」:在一個房子裏頭,「數步之間」:數步,就是七、八步遠,這麼個距離。「令其從東詣至西壁」:使令一個人,從東邊往西邊走,到西邊牆那個地方,這雖然不過數步遠不是嗎?「是人急行」:這個人就跑著走。急行,就跑啊,「累年不到」:就是幾步遠之間,他跑呀,跑一年也跑不到,從東邊跑不到西邊。

 

你看!成年也跑不到這個地方,眼看著也走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噢!這是佛現身給我說法哪!」這心裏就懷疑起來。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說你知道嗎?十方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是我的兒子啊!

 

「我生諸佛」:你知道佛是誰的兒子嗎?佛也就是我的兒子來著,就自己這麼大言不慚的。「我出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我造出來的。他說:一切的佛都是我生的,我造出來這個世界。

 

「我是元佛」:我是第一個佛,在我以前就沒有佛了。「出世自然」:我是自自然然地就造出這個世界來。「不因修得」:我出世就是佛,也不需要修行,不是因為修行才得到這個佛的。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這種魔叫什麼名字呢?就是叫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他使令他的眷屬,他的眷屬是誰呢?「如遮文茶」:遮文茶是梵語,翻到中文,就叫「奴鬼」。怎麼叫奴鬼呢?就是做奴隸的鬼神,又叫「嫉妒鬼」。這個鬼專門妒忌人的,你有什麼好事,他就妒忌你。你要學佛嘛,他就不叫你學;你要學好嘛,他就往這壞的地方拉你。所以很壞的,這個鬼!可以說是個壞鬼。

 

這個住世自在天魔,他叫這種鬼去擾亂這個修定的人。「及四天王,毗舍童子」:和這四天王的毗舍童子。這個毗舍童子也就是「毗舍遮」,又叫「毗舍舍」。這個鬼是專門吃精氣的鬼,吃五穀的精氣和人的精氣。好像男女行性行為這個時候,有一種精氣流出來,他都去吃的。所以就在男女性行為那時候,很多鬼在旁邊那兒等著吃這個精氣哪!很危險的。

 

「未發心者」:沒有發心的這些個人,「利其虛明」:貪圖他這種虛明,「食彼精氣」:他也不知道毗舍遮童子等,就貪人這個虛明,貪人這種靈性,食彼精氣,就吃人這種精氣。

 

「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或者他沒有師父,這個修道的人,就親自觀見了。觀見什麼呢?「稱執金剛,與汝長命」:他說他就是金剛護法,是金剛神。「我來幹什麼來了?我現在就給你長壽了,教你活長年紀。」說完之後,「現美女身」:就變一個美女,「盛行貪欲」:這個盛行,就是行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沒有完那麼多的次數。什麼呢?就是這種貪欲、婬欲。

 

「未逾年歲,肝腦枯竭」:沒有過一年,你說怎麼樣啊?肝腦枯竭,這個腦枯竭了,可以說是精腦枯竭,他的精、氣、神都乾了。為什麼呢?這太厲害了嘛!

 

「盛行」這兩個字,這就非同凡響了,不是泛泛的,不是普普通通那種正常化了。所以這盛行貪欲啊,這個要點就在這個地方!

 

這個美女一定就說:「啊!男女的事情,你做得越多就越長壽,你的壽命就長了。」誰不知長壽長壽,貪這長壽,變成短壽了,沒有過一年,就肝腦枯竭了!

 

「口兼獨言」:這時候,這個人口裏自己和自己講話,其實他不是和自己講話,他是和這個魔鬼講話。「聽若妖魅」:旁人聽著,他就好像妖魅說話似的,其實他不是對自己講話,他就是對著魔鬼講話,不過你旁人看不見這個魔鬼。這種的魔鬼我都遇著過。

 

我遇著一個人,天天晚間就有一個女人來找他,白天沒有。這個女人一來的時候,他家裏所有的人,都聽得見這個女人走路的聲音,好像穿著高跟鞋似的,一走,喀登喀登的,踩得樓板響,但是旁人只聽見這個響,看不見這個人。那麼他呢,這個女人一來了,他也不管有人沒人,把衣服脫了,就上床亂來一頓,這就是這種的鬼。

 

以後,我那邊有一個古大神,就是巫醫。這個巫醫就去到他家裏,給他治這種魔病。一治這魔病,這個魔鬼就來了,告訴古大神說:「好了!你現在不是來給他治病嗎?這裏這個病人從今天開始就好了。可是,我現在就到你家裏去,就要和你來鬥鬥法!」

 

果然,從此之後,就到古大神、古巫醫的家裏去了,他的哥哥也一天到晚有這個魔鬼來,和他有這種不正當的行為。啊!這個魔,你說怎麼樣啊?喔!厲害囉!這個魔真厲害!

 

「前人未詳,多陷王難」:前人也不知道這種情形,所以也多數受王法的限制。「未及遇刑」:也沒來得及拷問、審問,「先已乾死」:已經在獄裏乾死了,他精、氣、神都沒有了,所以乾巴死了。「惱亂彼人」:他惱亂這個人的定力,「以至殂殞」:乃至於到死亡的這種程度上。【註三○】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阿難,你應該先覺悟、先明白這種的道理,「不入輪迴」:如果你能覺悟這種魔的境界,就不會上魔的這個圈套,而到魔王的眷屬裏邊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若不覺悟呢?那就毫不客氣,「墮無間獄」:一定要墮落到無間地獄去的,一點人情都沒有的。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

 

「阿難當知」:阿難!你應該要知道「是十種魔」:在前面講的,想陰所發生的這十種陰魔的境界。「於末世時」:尤其在這個末法時代,「在我法中」:就是在我佛法裏邊,「出家修道」:或者他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者這個魔王附到人的身上。「或自現形」:或者他自己現出來自己這個魔王的神通,現出種種的形像,或者現佛身,或者現菩薩身,或者現阿羅漢身,或者啊,現天人的身。這魔王什麼身他都可以現的。

 

所以「皆言已成」:他們都說他已經成了什麼呢?「正遍知覺」:正遍知也就是佛。覺,有正知,有遍知。什麼叫正知呢?知道心包萬法,這是正知;也知道萬法唯心,這是遍知。有真正的正知正見,這是佛,叫正遍知。可是這個魔也冒充佛,說他也是正遍知了。

 

那麼在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時候,佛就叫魔王來,吩咐魔王說:「你呀,規規矩矩的啦!你以後都要守規矩的,不要不守規矩。」

 

魔王說:「我守規矩?守你的規矩?好!到你末法的時候,我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往你那飯鍋裏頭屙屎,在你那裏邊來破壞你的法!」

 

釋迦牟尼佛聽見這話,就憂愁落淚了,說:「我真是沒有辦法你呀!你使這個方法是最毒了。」這所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獅子身上的蟲子,牠吃獅子身上的肉,這就是表示末法時代魔強法弱,魔王最多了。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切記要小心!什麼叫魔王呢?這魔王就是與人不同的,你看他那個樣子魔裏魔氣的,就是個魔王,他很特別的,這也是魔王的表現。【註三一】

 

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讚歎婬欲」:怎麼能分別出他是魔呢?他不讚歎正修,讚歎婬欲,公開宣佈這個婬欲。「破佛律儀」:他說佛這個戒律都沒有用的,不要守佛的戒律,那是給小乘人守的。我們都是大乘菩薩、大乘佛,我們既然已經成佛了,所以不要守戒律了。

 

「先惡魔師」:前面講的那些惡魔法師,「與魔弟子」:和魔王的弟子,「婬婬相傳」:互相宣婬,互相讚歎婬欲說:「啊!這是最好的、是最妙的一個法門了,真空妙有就在這裏頭啊!就是這個道理。」

 

「如是邪精」:像這一類的邪精,哪一類呢?就讚歎婬欲的這個邪魔。「魅其心腑」:因為有邪魔迷住他的心竅,所以他就貪圖婬欲,也就公開宣婬。就是因為魔入他的心竅,被魔魔住了。

 

「近則九生」:往近來說,就是九生。什麼叫一生呢?說人由生到死是一生?不是的。這一百年算一生,這九生就是九百年。「多逾百世」:往多了說,就超過一百世。多少是一世呢?這一世就是三十年,三十年算一世。那麼這一百世就是三千年。那個九生就是九百年,這個百世是三千年。

 

「令真修行,總為魔眷」:要是往近來說就是九生,這個修道人就會做魔的眷屬了;要是往遠了來說,就要一百世以後,才做魔的眷屬。因為他被魔迷住了,雖然迷住了,都要經過多幾個生生世世,這麼,時間久一點,他才能正式參加這個魔的眷屬。若不夠這個時候呢,他的性還沒有完全變成魔的那個魔性。你知道魔是什麼變的?魔也就是這些個不正當的人去做的。他們不正當就會做魔的,但是沒有那麼快。那個魔王追他、跟著他、迷他,近就是九生,遠就是百世。

 

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命終之後」:這個等到九生,或者一百世,他命終了之後,「必為魔民」:必成魔民,他不能做魔王去,因為這魔王就一個。你到哪兒做魔王去?沒有那麼多。只可以做個魔民,做魔王眷屬的老百姓。

 

「失正遍知」:他失去這正知正見,就變成邪知邪見,他就隨著魔王去行事去了。「墮無間獄」:將來他魔福享盡,壽命終的時候,還要墮無間獄去。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阿難!你現在先不要入涅槃,你要在這世界上替我教化眾生的。「縱得無學」:你現在縱然是得到無學這個果位了。現在阿難證到二果,還沒正式得到無學位;可是這種修行的道路,他是明白了,所以他現在是已經可以列到無學的位上了。

 

「留願入彼」:你要保留你這種慈悲的願力,到那個地方去,什麼地方呢?「末法之中」:到將來正法已過,像法已轉,末法的時候,「起大慈悲」:你要發大慈悲心。阿難發大慈悲心幹什麼呢?「救度正心」:救度一切正心的眾生。

 

「深信眾生,令不著魔」:你要度眾生,令眾生深信你,使令他們不被魔王所迷,不讓魔王得其方便。「得正知見」:你令這一切末法的眾生,就是你、我現在這些眾生,不是旁人,自己要警惕自己,自己要有正知正見。

 

「我今度汝」:釋迦牟尼佛說,我現在度你阿難「已出生死」:你把這生死已經了了。現在你證到二果,將來證四果阿羅漢,你也都明白了,你的生死可以說是了了。

 

「汝遵佛語」:你現在聽佛的話,佛吩咐你做什麼事情,你不要忘了,你要遵秉佛所吩咐你的語言,「名報佛恩」:這就是報佛的深恩了。

 

什麼是報佛恩哪?你只要聽佛的話,就是報佛恩了。我們現在想報佛恩,也就是聽佛的話。阿難報佛恩,阿難要聽話;我們報佛恩,我們也要聽話。我們聽釋迦牟尼佛的話,聽法師講經、講這個道理,你們也要聽話。所以最初我對某個弟子說:「你要聽話。」現在都要聽佛的話。我不是佛,但是我也要聽佛的話,你也要聽佛的話,我們千萬不要不聽佛的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阿難,像上邊所說,這十種禪那靜慮的功夫現境,你用功用到這種境界上了。「皆是想陰用心交互」:這種的境界從什麼地方來的呢?都是從五陰裏邊的想陰而變化逼拶出來的。你用功用到極點了,就有這種的現境。有這種的現境,你不要認賊作子,不要被這種境界所轉。

 

在這個時候,這是用心交互,在坐禪的時候叫用心。你用心,在想陰裏頭這種陰和你用功這種功夫的力量,互相交戰、作戰,就好像打仗似的。

 

這一打仗,如果你的定力勝了,把想陰就打敗了;想陰若勝了,你的功夫若不存在了,散失了,沒有定力了,你就著到魔的境界上了,「故現斯事」:所以就有這種的事情現出來。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眾生頑迷」:就說眾生有一種執著心,頑固不化,愚癡無智。「不自忖量」:不自己給自己想一想,不自己量度一下自己,「逢此因緣」:遇到這種魔的境界來了,「迷不自識」:最要緊的要迷不自識,要是你能識了,就不被境界轉。

 

識就是認識,認識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不迷。所以你若是明白了就不迷,你不明白就迷了。迷就是不認識,不認識反而怎麼樣呢?

 

「謂言登聖」:就說,「哦!你知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