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的品味

2016/05/25 09:32:15 網誌分類: 文化
25 May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說,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巴黎會一生都影響著你,而巴黎女士身上的衣著和品味,看似一場流動的盛宴!

 

我的好友剛從巴黎留學回來,一身簡單大方的衣服,襯托出優雅的氣質,隨身攜帶的白色手提包,上面沒有任何名牌  logo,和出國前的她判若兩人。 

出國前,她是一個典型的奢侈品愛好者,極盡鋪張浪費,出門在外,身上總少不了香奈兒包包,卡地亞手錶,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服裝品牌,身上到處貼滿了標籤,彷彿只有那些標籤,才可以顯示她與眾不同的品味,可以令她鋒芒畢露。 

在她家中卧室放了百多瓶法國香水全都是品牌的最新款,打開衣櫃,是各種名牌包包

 

然而留學回來,她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將珍藏多年的法國香水全部送人,一柜子名牌包包,統統處理掉,前幾天去她家,梳粧台上乾乾淨淨,只剩少量的幾支化妝品。 

我一臉驚疑,不知道她發生了甚麼事情,為她帶來如此大的改變。而她只是淡淡地對我說,在法國留學三年,她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於是在暖暖的陽光中,她講述了她的故事。 

法國人擁有幾件質地好,優雅的服裝,不用多,把日子過得像詩一樣,和貧富無關,但和精神生活和修養有關!

 

在法國,沒有人會因為你擁有昂貴的隨身物品而更看得起你,也沒有人會因為你淡泊物質而看低你,而那份高貴優雅,是寫在你的臉上,融化在你的一舉一動和談吐之間,並不需要太多的物品來襯托和偽飾。

 脫離了炫耀和攀比,物品的價值就回到了物品本身,它只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生活過得好一些,不存在甚麼象徵意義。

 例如在一些法國人家中,可能擁有一套昂貴的餐具,他們用最精緻的方式吃飯,是享受優質的生活,但他們家裡可能沒有車,因為巴黎的地鐵交通四通八達,用不著要養一架車來炫耀,這是實用主義,有需要才購買消費品。

 

而我們的文化,卻習慣擁有一些昂貴東西來炫耀和沾沾自喜:例如擁有名牌手錶鑽石、最新款手機、房子,一切永無止盡的名利追逐,讓人為此而勞累奔命。

 法國人也想擁有,但他們想擁有的層次和我們不同,他們想擁有陽光午後的小憩、一杯藍調的咖啡、一張向海的木椅、一身優雅的服裝、逛逛莎士比亞書店、吃一點點的甜食,品一點點的紅酒把文化融入生活上每一個環節。 

同樣和修養有關的,他們尊重看重個人的自由,在法國,每個人都可以循着內心的方向,選擇去過自己喜歡想要的生活,無論是想成為個身纏萬貫的富商,還是想成為一個享受田園安靜的農夫,都是一種個人追求。

 

我見過一個年輕的法國女孩,獨自旅遊,因為她喜歡東方的文化,21歲的她,利用課餘打工賺來的錢,已經遊歷了十幾個國家,未來她的夢想是到亞洲工作,做一個文化交流者。 

她放棄在法國舒適的生活,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從零開始,其他人會覺得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但在法國,這類例子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他們認為豐富自己的人生,遠比追求擁有更多的物質來得重要。 

在時尚之都的巴黎,人們不會整天沉迷於買買買,而忘記了生活的意義。因為法國人知道,穿衣服的人,比那件衣服更重要,而比物品更重要的,是這個人如何能利用這些物品,來表達更好的自我。

 

「法國人只需要十件衣服」,「不跟潮流的巴黎流」,法國人這麼有性格,對生活品味有堅持,難怪他們能帶動世界潮流,巴黎能夠成為魅力之都!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