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出位的代價

2016/05/27 08:41:21 網誌分類: 生活
27 May
        日前高等法院就《壹週刊》與霸王洗髮水的誹謗案作出裁決,看到電視新聞報道壹傳媒高層在法庭外接受訪問,令我想起大學畢業後在《壹週刊》工作的日子。

        現任《壹週刊》的總編輯是我同期同事,當時她是財經組的資料搜集;而現任《蘋果日報》副社長的張劍虹,則是《壹週刊》的總編輯,我們都稱呼他「監工」。雖然九十年代的《壹週刊》,銷量和影響力如日中天,可是「監工」經常跟大家說笑,指總編輯最好由「道友」擔任,因為隨時要背負法律責任。他除了「監工」這個花名外,更有「沙膽虹」的稱號。只是沙膽的報道手法,讓他任《壹週刊》總編輯時惹上三十多宗官司,想移民也有困難。他曾寄語中大新傳系的學生要熟讀「傳播法規」,撰文時要小心,千萬不要重蹈其覆轍。

        壹傳媒上市前,《壹週刊》有很多資源去處理調查式採訪;遇到敏感的內容,更會有律師過目,減少因報道而引發的法律責任。正常來說,管理層不可能未經詳細查證,就相信記者的資料而作出對霸王有影響性的報道。再者報道又不見得會為雜誌帶來更高的銷路和收益,值博率極低。如此情況《壹週刊》還敢大肆報道,有機會是該記者想出位,管理層面對缺乏吸睛的頭條,在廣告和銷量銳減的龐大壓力下,才出現這樣的失誤。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