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與刀叉

2016/05/28 08:42:06 網誌分類: 經濟
28 May
        最近很多外國朋友到訪,其中更有第一次來亞洲的,請他們吃頓中餐是基本禮數。席間有人不太會用筷子,半天夾不到一塊雞肉,我看不過眼,傳授了兩招用筷子的秘訣,他練了一會,好多了。一下子,話題自然說到東西方的餐具文化。

        餐具是文明的象徵,人類發明食具前,像野獸直接用口進食,又或像可以雙腳站立的動物那樣用手把食物放進嘴裏。人類後來懂得用火,口食手食的習慣才慢慢改變。餐具的發明,是飲食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背後的社會意義也堪玩味。

        中國人務農,西方人打獵,這直接影響他們對食具的要求,因此中國人需要筷子吃穀物和蔬菜,西方人需要刀叉切開煮熟的肉。

        筷子古時叫箸,有超過三千年歷史,箸字從竹,說明多以竹製,也有用木製的,材料取於自然,用法以夾和撥為主。刀叉作為餐具,可能在古埃及已有,幾千年來都以金屬所製,兩者都帶尖刺,以切割為主要功能。東西方食具材質和用法不同,除了因為飲食習慣外,也很能夠反映各自的民族個性。

        筷子是手的延伸,模擬以姆指和食指取物的方式,所以筷子幾乎無所不能,一頓飯,一雙筷子加一隻湯匙就夠用。在西餐桌上,刀叉匙各司其職,針對食物的特性,更有不同功能的刀叉匙可用。前者有東方哲學的包容性,後者反映西方哲學的精確度。

        筷子和刀叉,好像各走極端,但其追求文明的企圖,卻又出奇般脗合。「食、色,性也」,吃的欲望與生俱來,但為了和野獸區分開,人類極力隱藏自己的原始獸性。先從口食和手食發展到用餐具進食,然後就是各種餐桌禮儀。中國人的飯桌,是孩子學規矩的教室。至於西餐的用餐禮儀有多講究,也就不用贅述了。

        當我和外國朋友說到筷子一根動一根不動,一頭圓一頭方都暗藏玄機,他們大惑不解。

        我想,中西方餐具文化的分歧,也大概如此吧。davetam13

        @hotmail.com

        譚紀豪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