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六四遠去 世代轉移

2016/06/04 08:41:43 網誌分類: 經濟
04 Jun
        又到六四,不過今年公眾討論的主題,不是六四何時能夠平反,而是為何年輕人這樣反對參加六四悼念。

        近日多個大專院校的學生代表,發表批評支聯會悼念六四的活動,其中又以樹仁學生會編委會總編輯吳桂龍的言論最出位,他將支聯會比喻成龜公鴇母(鴇音保,鴇母指開妓院的女人)。吳桂龍指支聯會「被施暴遭厄後,成為妓院的鴇母龜公,職志就是要誘拐少女受污,上貢暴徒土匪,期望他滿足獸慾後,浪子回頭,施恩賞賜、寵幸一番。」

        吳桂龍的「鴇母論」一出,自然惹起支聯會和支持平反六四的人士的嚴重不滿。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認為,這種言論侮辱了支聯會,以及參與悼念的香港人。

        其實,吳桂龍的觀點並非孤立,很多香港專上院校的學生會都有類似看法,例如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說「悼念六四將劃上句號」,亦令到支持悼念者嘩然。在對於這種言論大張撻伐之前,也要嘗試了解他們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源。支聯會提出「愛國不愛黨」,但如今的大學生聲言,他們「既不愛黨也不愛國,只愛香港」。其實大學生批判六四,正正是本土論述的起步。

        的而且確,本土派早已開始狙擊每年一度的支聯會維園集會,批評這些集會年年一樣,行禮如儀,他們先在其他地方另搞集會,慢慢便否定這些集會。香港本土運動與台灣的關係很密切,不時移植台灣的思想甚至是行動方式來港。

        當大家看到香港就悼念六四顯示出嚴重世代衝突的時候,其實台灣也發生類似事件。我早前去台灣的時候,已深刻地覺得「太陽花學運」標誌着台灣新一代的冒起,他們「獨」的意識比民進黨強烈得多。

        諷刺的是,正當內地和台灣,還在爭論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才是中國的正統的時候,很多台灣年輕人已沒有中國的概念,對中華民國不但沒有感覺,更加有反感。

        有台灣的年輕人跟我說,在他眼中,中華民國其實是帶來偏袒外省人的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所謂軍、公、教,即軍隊、公務員與教師的退休福利,異常豐厚,大大剝削了不能夠獲取這樣保障的本地人利益。以公務員為例,二○一六年一月台灣每月領取公務員退休金的人有十三萬五千人,當中每月領取六萬元台幣(約一點四萬港元)退休金的便佔了四成二。然而,大學畢業生只能拿到大約三分一的收入,就算打工十年,也未必有大多數公務員退休金的一半收入,這名年輕人說,他們要爭取公平的制度。

        聽完他的說話,深深明白到世代交替的問題。當年國府遷台,要仰賴軍隊及公務員統治,自然要給予他們豐厚的退休待遇,但同時製造了體制的不公平。台灣的年輕人已經是一九四九年國民黨遷台的第三代,對當年國共你死我活的鬥爭,毫無感覺,一出生就是台灣人,自然便會生出本土意識。

        套用到香港,也出現同樣問題。如今二十七歲以下的年輕人,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時,他們還未出生,自然對六四事件毫無感覺,你要他們年年悼念,他們根本不知道你在搞甚麼。所以他們會將追究六四責任與反對以色列殘害巴勒斯坦人,等量齊觀,在年輕人眼中,都當作是另一個國家的事情。

        但換了阿爺的角度,雖然支聯會的六四悼念活動備受到挑戰,但這絕非好事,當年輕人對中國所有的事情都不關心的時候,港獨的主張,便會愈來愈有市場。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