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學問

2016/06/04 08:41:47 網誌分類: 經濟
04 Jun
        有一次去台灣,買了個帆布製書套,上面印着「閱讀,是一切的可能」,不知是哪位名人說過的話,但總覺得更像運動用品的廣告詞。對我而言,閱讀並非萬能,但不讀書卻絕不可能。

        愛書,有時候沒甚麼原因。我有個習慣,甚至叫怪癖,外出旅遊或公幹,有時間就逛書局,哪怕我根本不懂當地語言。

        讀書,也不分時間地點。閒時讀書,在書店打書釘,或者找家安靜的咖啡店慢慢看;忙時,也讀書,等人時看,在車上看,就算少睡半小時,臨睡前也要看。

        大學時代我住得較遠,課外書都在火車上看,每日能有幾乎兩小時,比在家裏溫習的時間還要多。搬到市區後,看書的場地搬到牀上,經常凌晨四點醒來,手還拿着書,燈還未關。後來發現,最佳的閱讀環境,還是白天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看。

        書架上的書愈來愈多,一開始很有滿足感,慢慢就開始討厭,壓爛幾個書櫃也就不說了,春天有時候還發霉。搬幾次家,懶得帶走,能送人就送人,只留工具書。現在的策略是,一個書櫃,不擴充,買來一本,送走一本。不過近年買的有三分一都是電子書,藏書壓力其實已輕鬆了很多。

        儘管解決了藏書煩惱,但人生苦短,好書太多,買書的速度總是比讀書快,只好自學速讀法。掌握基本速讀技巧如略讀(skimming)和尋讀(scanning)之後,速度的確提升了,但看完的書轉頭又忘得一乾二淨。

        過目即忘,比讀得慢更浪費時間。唯有請教朋友,也看了些相關的書,學習更有效率地讀書,看得快,記得牢。高效閱讀方法其實很多,歸納出來卻又很簡單:專注,認清要點,複習。這和學音樂有點像,練琴不能死練,要練得其法才能達到效果。

        閱讀,是為了求學問,但原來閱讀本身,也是一種學問。

        davetam13@hotmail.com

        譚紀豪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