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講U化,我地講高清模糊化……

2008/01/07 00:58:48 網誌分類: 生活
07 Jan

看了老鼠的blog,高清被人踩到貼地。說起來,香港政府在資訊科技方面,確是慢人家幾十拍。人地台灣N年前已經講緊U化,我地,叫做係M化的一半階段咯,全天候WiFi覆蓋都未有耐得!

轉貼舊文一則,已經係幾年前的文章。來源:ithome.com.tw

什麼是U化,U化的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日、韓、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喊出U化口號之後,U化社會開始成為世界各國努力要達成的願景。我國也在今年喊出U化社會的口號,希望藉由政府提供隨處都可接取網路的基礎建設,達成未來U化社會的目標。那麼,究竟什麼叫做U化?U化的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U化的Ubiquitous一詞,來自拉丁文,原意是指天神;演變至今,這個字現在是「無所不在」的意思。而所謂U化,其意涵也就是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都能接取網路,隨時隨地都能使用網路的資源。臺北市政府資訊中心主任張俊鴻是這樣比喻的,「U化就像是把一隻名為資訊的小羊從小養到大,從此之後無論你走到哪裡,這隻小羊都會跟著你,而且隨時提供你所需。」張俊鴻說。

各國推動U化比較表

 日本 韓國 新加坡 義大利
政策願景2010年前成為全球ICT最先進的國家,民所得2萬美元建設南韓成為無所不在的網路環境及提早達到國網路社會創造一個安心安全的超高速網環境及無所不在的代化先驅公私部門應用 ICT技術使成為電子世紀現
GDP Per capita 200436,574美元 14,096美元 24,740美元 29,218美元
相較台灣面積約10+倍 約2+倍 約1/52 約9-倍
主管機關 MICMIC IDA MIT、AGCOM
推動政策 U-Japan政策,從需求到供給的規劃邏輯。以國內民眾需求為出發點,調查其U化需求,從而發展各項U-ICT解決方案。IT839策略,從供給到需求的規畫邏輯。結合服務、基礎建設及產業等元素,推出U-ICT解決方案,推銷至市場提高國民所得。連結新加坡策略, 強調運用e化成就,發揮創意,開發5大類資通產品及服務,並增進公司部門營運效率。發展ICT服務及產業電子化,建設寬頻架構並積極立法。
推動期間 2004~20102004~2010 2003~ 無時間表


不再需要蒐尋資訊,資訊小羊時時刻刻跟著你
簡單來說,U化是E化、M化之後的第三個階段。E化能做到的,是將傳統存放在紙本上的資料,將之數位化,讓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有系統的找尋和處理各種資料;M化則是讓使用者除了可以在電腦前找尋和處理資料之外,能夠透過各種可以帶著移動的裝置,隨時隨地都能透過這些裝置找尋和處理資料;而最極致的U化,則是將各項已經E化的資料庫整合,並且提供使用者各種可以隨時隨地接取這些資料的裝置和環境,讓使用者需要資料的時候,不再需要連上網路去找尋,而可以即時的透過網路取得各式各樣和目前使用者周遭環境相關的資料。

例如,U化社會已經實現的晚上8點,你正從位在臺北市南京東路的公司下班,打算回到你在臺北縣的家。這時你拿出手持裝置,點了路況資訊的按鈕,手持裝置馬上秀出每一條由公司通到家裡的道路路況資訊、車流狀況;突然,你覺得飢腸轆轆,決定先去用餐,於是你又點選了手持裝置上的商圈資訊按鈕,一陣閃爍之後,方圓200公尺內的所有餐廳、商家,通通出現在你的手持裝置螢幕上,哪家商店和餐廳現在開著、哪家餐廳賣什麼樣的料理,都隨著你的點選,資訊一一出現在螢幕之上。

現在這聽起來還像是科幻小說,不過這已經是正在發生的進程,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未來U化實現之後,也許我們不再需要上網查資料,而是隨時隨地都能透過各種裝置取得和自己所在地相關的各種資訊。張俊鴻表示,U化的最大意涵,就在於各種資訊的服務將是跟著人走,使用者將不需要在茫茫的資訊大海中找尋自己的可用的資訊,只需輕鬆的點幾個按鈕,就能立刻看到自己需要的資訊。他指出,當各個資料庫都整合在一起、基礎設施建置完善,各項可以利用資訊的應用也就位,利用如RFID或衛星定位系統等定位技術的配合,當使用者在任一處接取資訊時,系統就能立刻提供使用者周遭環境的各項資訊,因時因地的切合使用者的各項需求。「到那個時候,我們將不用自己去羊群裡找自己的小羊,而是小羊時時刻刻都跟著你。」張俊鴻說。

U化企業,無限的溝通、運算與儲存
那麼在U化這個夢想實現後的企業,又將會是什麼模樣?完全U化之後的企業,每個人的辦公桌可能不再需要電腦主機,取而代之的,你將只看到螢幕和鍵盤,所有需要的運算,和現在主機所能儲存的資料,可能將存在你永遠不會看見的某處後端設備。當使用者需要應用程式的執行運算時,例如使用財務會計運算的程式,應用程式所需的運算功能,將透過網路連到後端的設備,運算完畢之後再將資料傳回使用者終端的螢幕上。所有檔案的讀取也是如此,直接由網路傳輸,終端的使用者將不需要任何如硬碟、記憶體等的儲存設備。

而那個你或許永遠看不到的後端設備,則有可能在任何地方。由於U化時代的網路將是無所不在,且頻寬速度能夠完全負擔無論是語音、影像等各種資料的傳輸,這使得後端設備可以建置在任何地方,也許是衛星上,也許是一個龐大而深入地底的機房。U化後的企業將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機房空間,所有的後端設備都將放在遙遠的某處,並且完全不需要操心。

由於後端能夠處理所有的運算與儲存功能,企業員工的手持裝置將能夠更輕巧但是卻能提供和電腦完全相同的功能。也許只需要一個手掌大小的螢幕,就能隨時透過網路處理企業中任何所需的業務需求。這些手持裝置也能隨時定位使用者所在的位置,隨著所在位置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建議,例如拜訪客戶的最快路線圖、所在區域的產品銷售狀況等。

除此之外,所有的系統將是整合的。例如某人如果離職,企業內的管理者,只要在員工的群組中將之除名,所有職權相關的其他系統也將同時將他的權限除去,不需要到每個系統將他除去權限。如此一來就不會發生因為管理人員的疏忽,讓離職員工還可以透過遠端連線的方式,進入企業系統內存取資料的類似事件發生。也就是說,未來企業的ERP、CRM、供應鏈管理、財會系統等所有的一切系統,將都能夠共通,並且可以即時互相更新資料。

當企業內的員工需要找人時,也不再需要拿起桌上電話的分機,然後對著字體小到不行的企業內分機表一一核對要找的員工姓名,和相對應的分機、手機等號碼。每個人將只有1個號碼,要找人的員工只需透過IP電話或是電腦螢幕點選要找的人的姓名,就可以看到他在何處,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與他聯繫。再點選撥號的按鈕,系統就會幫你撥號,自動接通該位員工的手機、桌上電話,或其他任何可能可以聯繫上他的方式發出訊息,如即時通訊軟體(IM)、E-mail、視訊電話等。

每位員工甚至可能沒有固定的位置,員工所擁有的可能只是一張類似卡片或是鑰匙的東西。走到任何位置,只需將這張認證員工身分的卡片插入螢幕,所有屬於員工的資料,就可以透過這個位置上的終端設備接取過來,這臺電腦立刻就成為該員工的電腦。企業內員工使用的手持裝置也能在任何地方透過有線、無線的方式連上網路,從企業後端儲存資料的地方隨時接取需要的資訊,即便在企業外,也能即時的回傳資料,或是處理公事。

企業在選購硬體時,也將不再需要擔心各個部門所需的資源大小,以及未來升級的問題。因為這一切將可以透過類似虛擬化的技術,隨時有彈性的調配資源給各個部門。例如,當會計部門每年需要決算時,該部門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大量儲存空間,企業可以透過虛擬化的技術,將各個部門資料庫多餘的空間,直接分給會計部門,有效利用硬體資源;而當會計部門的決算結束,企業又能夠再將這些空間,重新分配給需要的部門。

企業各個部門執行程式時需要的運算能力,也能透過這種方式分配,猶有甚者,由於隨時隨地都能順暢的接取網路,還有可能透過外包的方式,向擁有大量運算能力的服務供應商採購運算能力。例如設計公司,在需要大量的圖形化程式運算時,不再需要苦於硬體的效能不足,跑不動某些程式,只需向其他有足夠運算能力的企業採購,透過網路的傳輸,利用他人的運算能力來達成所需的應用程式執行運算。到那個時候,「大特價!每秒一萬三千六百兆次的運算能力,每分鐘只要100元!」類似這樣的廣告標語或許會出現也不一定。

U化已在進行,是可見的未來
整體來說,要達到每個人夢想中的U化,最基本的還是相關的基礎設施環境必須齊全,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連上網路,否則光是企業自己內部的各項建置,還是無法達成完全的U化,出了企業內部,就無法隨時隨地接取網路。而這也是各國政府努力推動U化社會的主要原因。

目前臺灣正在推行的M臺灣計畫,以及日前臺北市正式宣布建置完成的「臺北無線新都」,就可以視做是達到U化最基本的基礎設施相關建置。以臺北無線新都計畫為例,目前該計畫建置的Wi-Fi網路已涵蓋臺北市90%的人口區域,戶外擁有8300個AP、室內也建置了1000個AP,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涵蓋率如此高的無線網路城市建置計畫。其他如莫斯科、舊金山、巴黎、加拿大滑鐵盧等城市,也都有計劃建置類似的無線城市。

今年年初,我國行政院也開始推行U化網路社會的計畫,將針對食、醫、住、行、學習等5個方面推動U化的相關應用建置。根據行政院提出的報告顯示,U化臺灣的計畫希望能在2010年,將臺灣高速寬頻網路與匯流的涵蓋率提升到90%,並且希望能夠建置多個整合有線與無線網路的無縫隙(seamless)連網城市。行政院也希望能夠透過推動IPv6、感知網路、高速寬頻網路等技術,及早實現U化社會。

以上所述都將是未來U化社會基礎設施的最基本雛形,U化其實正在發生。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各項新技術的應用、頻寬的價格降低等,在各項因素的發展配合下,U化將不只是夢,而逐漸成為一個伸手可及的未來。

文⊙劉哲銘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