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公關工作要「接地氣」

2016/06/14 08:41:50 網誌分類: 經濟
14 Jun
        最近,外電報道指,中國政府擬計劃展開新一輪公關活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要求5家國際公關公司,就中國最逼切需要解決的形象問題和新媒體管理經驗作出陳述。國家重視溝通和傳訊工作,誠是好事。其實,公關是領導思維與企業或國家文化的演進,要由自身做起,包裝才會奏效。

        事實上,這並不是國家第一次聘用外國公關。2008年中國曾僱用顧問公司幫助推廣北京奧運,當時西方媒體曾借西藏問題攻擊中國。2011年,中國亦曾在《紐約時報》廣場播放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去年春節,展現中國形象的宣傳片亦首次在倫敦鬧市黃金廣告位——皮卡迪利廣場登場。

        國務院新聞辦對是次「招標」回應稱,為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一直同外媒、智庫和公關公司保持聯繫。有媒體分析指,國家要聘用國際公關建立及提升形象,以新的公關策略與西方世界溝通,是因為中國企業近來在海外受到愈來愈多的併購審查,加上中國對付異見人士的手法及南中國海局勢緊張,讓中國政府近年在經濟、人權、外交等領域都背負負面形象。由此推敲,「以夷制夷」,用國際公關處理西方持份者亦挺有意思。

        公關技巧基本上沒有東西方之分,是「同理心」的表現。然而,文化卻有東西方的差別,要知國情,通人脈和懂潛台詞,否則便無法融匯貫通,做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冼日明教授說得好,「品牌傳播為虛,品牌商品為實,強勢成功品牌必須兩者兼備,缺一不可。」

        外國以懷疑態度注視中國的一舉一動,無可厚非。國家現時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匯率政策亦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從中國角度而言,國家崛起是近10-20年的事,加上國家實行社會主義,與外國的資本主義不相同,意識形態有別,加上國情文化有差異,公關工作的成功落實便要「接地氣」,不能「堅離地」狂吹。而且,做好公關不僅是國家之事,更是個人之事。部份旅客遊覽時的不文明行為,被社交媒體廣泛散播,造成很大傷害。久而久之,外國社會便會將中國人與不文明掛鈎。因此,要改善國家形象,必先從自身做起,再輔以公關推動信息,才能事半功倍。

        月光不是外國特別圓,公關之道亦一樣,相信只有圓通之道才是關鍵的要訣!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