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火
木水火
木水火

觀龍樓

2016/07/17 23:59:59 網誌分類: 輿論
17 Jul

今日世界,似乎不少人覺得只要有一個自以為是的理由,便可以固執己見,絕不妥協,甚至指鹿為馬,「馮京」當作「馬涼」,例如部分醫生認為應「反對政府干預」,便可置病人權益於不顧,不必理會誰家死了人、打了9年官司;若前會長指摘業界存在「保護主義」,便反唇相譏:「保護主義你都有份!」... {#icono0_27}

 觀龍樓

   聞毅

   2016年07月17日 23:15

WhatsApp-Image-20160717 (1)

最近關於消防的新聞都令人心有戚戚然,其中堅尼地城觀龍樓的縱火及兇殺案,沒有英雄,卻令4人變成不幸的寃魂。案件據說是因為收音機聲浪太大造成鄰居積怨,爭執後有人向對方住所擲助燃劑,造成鄰居一家3口慘遭滅門,涉嫌行兇者也畏罪自焚而死。

這4個人原本並不該死。據報章報道,63歲的獨居漢原來是位有逾30年資歷的製餅師,後來因風濕病提前退休,近年出現精神問題,喜歡把收音機聲量扭大,不知跟這有沒有關係?

至於被滅門的一家三口,戶主年僅26歲,從事建造業,同齡妻子由內地來港團聚僅5天,女兒更只有3歲。據說因為不滿鄰居的收音機聲浪太大,吵得妻女沒有好覺睡,多次跟鄰居拗撬,甚至出事當日也曾傳出吵架聲,懷疑兩戶人積怨釀成慘劇。

  投訴找對機制不必衝突

港人居住環境狹窄,鄰居「魔音傳腦」的事不時發生,尤其是裝修鑽牆和音響聲浪大大最令人難受,惟住戶只要向管理處投訴,一般都會收斂,但也難保沒有屢勸不聽的人。

聞毅認為,居家遇到需要投訴的情況,戶主大可不必親自出面,例如投訴樓上樓下或鄰居噪音,可找大廈管理處;公屋投訴各類問題,可找房屋處;私樓投訴僭建,也可找屋宇署,總之只要找到投訴機制,就可避免正面衝突結怨。

再說觀龍樓,十多年前,聞毅在當時的區議員引介下,也曾以外判身份服務過觀龍樓和附近西環邨的街坊數次,印象中觀龍樓是街坊鄰里人情味特濃的地方,住戶見面不但會互打招呼,還會寒喧幾句,相處融洽。一些年邁的街坊明知聞毅此來,是為他們拍攝「車頭相」,以備萬一「大吉利是」之需,還是談笑自若,盡力配合。由於當時已開始盛行數碼照片,拍攝後可以即時觀看效果,老街坊們更會比較看誰拍得更「靚仔」、「靚女」,互相調笑,說話更不會避忌,街坊共度良宵,真是其樂融融。

有誰想到事隔十多年後,香港社會撕裂,善良的觀龍樓住客,見到鄰舍爭執,也唯有明哲保身,生怕好言相勸,也會自討沒趣吧!

  鄰舍互助變明哲保身?

觀龍樓如此,社會又何嘗不一樣?回想前年「佔中」期間,聞毅和老同學在WhatsApp群組表達對「佔領行動」不以為然,彼此來回討論幾番,即有多年老友“unfriend”而去,後來事過境遷,自然言歸於好,但令聞毅困惑的是,一些人的思想是否會因社會政治化而變得偏激敏感,加上對執政者先入為主的「反感」,便容不得別人說「佔中」的不對──其實是容不得別人說自己判斷有不對。

已故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說過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可以為你做什麼,而要問自己可以為國家做什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時至今日再說這句話,不被人譏為「左膠」者幾稀矣!

今日世界,似乎不少人覺得只要有一個自以為是的理由,便可以固執己見,絕不妥協,甚至指鹿為馬,「馮京」當作「馬涼」,例如部分醫生認為應「反對政府干預」,便可置病人權益於不顧,不必理會誰家死了人、打了9年官司;若前會長指摘業界存在「保護主義」,便反唇相譏:「保護主義你都有份!」

且容聞毅斗膽說一句,人們精神上的問題,難道不會因為對「自我」過分偏執造成?面對轉變,自我保護是本能反應,但做得過分了,便變成偏執了!

想得太多了。慘劇發生後,聞毅再回到觀龍樓憑弔,大廈依舊巍峨,從外面甚至看不到出事的單位,居民進出如常,儘管有些街坊仍在談論這場駭人的火警,但也有長者說在觀龍樓住了近半世紀,倘若要搬走實在捨不得──捨不得社區生活的便利,捨不得老街坊的人情味。

聞毅願意看到觀龍樓繼續迄立多半個世紀,但願這次沒有英雄、只有幾位不幸寃魂的火警,是觀龍樓發生最後的不幸事故。

  圖:HKG報

 

   觀龍樓

  http://hkgpao.com/2016/07/觀龍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