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

2016/07/23 08:41:46 網誌分類: 經濟
23 Jul
        今年驛馬星動,這幾個月有三次長途旅行,時差都超過七小時。

        剛從紐約回來,正值夏令時間,剛好十二小時的時差。停留一星期,還未習慣當地時間,又回來了。據說向西飛(日光延長)比向東飛(日光縮短)容易適應,但紐約往返都是向北飛的,簡直是顛覆性時空錯亂。

        我算是飛行常客,對倒時差也有些心得。首先是選擇航班時間,歐洲只有六至八小時時差,比較簡單,來回我都喜歡坐夜機,盡可能飛機上睡上六小時,通常第二天就調節過來。紐約等美洲東岸地區最麻煩,十二三小時的時差,加上十五小時航班,不論坐甚麼時間的航班都好像不太對,每次都折騰好幾天才恢復。

        到達後當然也有些克服時差的方法,例如多暴露在日光下,多喝水,甚至在白天做少量運動等。這些都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卻絕非萬試萬靈。有一次我在倫敦以為自己已適應時差,黃昏時卻「意外」睡着了,錯過了一場很期待的音樂會,後悔了幾年,至今仍未再有機會聽那位小提琴家的演出。

        音樂家在外地演出,時差是一大困擾。有位國內指揮跟我說,有時去歐美演出逗留時間不長,索性不倒時差,不管當地幾點鐘仍然以北京時間活動。

        說到倒時差的能力,我最佩服郎朗。有幾年我在工作上和他接觸較多,那是他事業的上升期,工作邀約如雪片般飛來,四十八小時穿梭美歐亞三個時區,在他的日程表裏並不罕見。跟着他各地跑的工作人員都疲憊不堪,他卻沒事似的,不論何時何地,能吃能睡,更厲害的是,也能不吃不睡。

        音樂家演出時精神高度集中,對體力的需求也很大,這兩項偏偏是時差最影響。所以,音樂家不易做,高超技巧和音樂感也不說了,還得有強健體魄才行。

        davetam13@hotmail.com

        譚紀豪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