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免費送出的個人私隱

2016/07/26 08:42:25 網誌分類: 經濟
26 Jul
        PokémonGo昨日終於在香港上架,引來不少媒體大肆宣傳。似乎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難以與互聯網分割,而我們將個人私隱交託予互聯網,又會否構成嚴重的私隱危機?

        我們的生活逐漸依賴普及又方便的互聯網。除了上網瀏覽資訊外,不少人會在面書打卡及分享自己的相片,和透過應用程式購買心儀物品和處理銀行戶口,而智能手機的出現更是方便了人們無時無刻進入互聯網世界。

        若果細心留意港鐵車廂中的乘客,會發現大家都聚精會神地看着手機,如入無人之境。曾經有人開玩笑地指出街最害怕不是沒有帶身份證,而是沒有帶手機,笑言是患上了手機焦慮症。由此可見,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份。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我們愈依賴互聯網,互聯網對我們的認識愈深入,曾經瀏覽的網站、購買的物品、分享的地點都成為電子腳印(Digitalfootprint),如果加以分析當中的數據,便會產生出一份詳細的個人報告,列明了性別、職業、患病紀錄、宗教信仰、喜好和財政狀態等。《六十分鐘時事雜誌》記者便曾經造訪《紐約時報》網站和他們自己的網站,居然發現有多達二十個第三者網站追蹤他的瀏覽紀錄,當中不僅有著名網站facebook和Google,更有多個資料收集商默默地記錄他的一舉一動。

        另一方面,記者也發現一些熱門應用程式,如憤怒鳥及免費電筒,也是資料收集商了解人們工作和休息時間的途徑之一。即使你已特意取消了應用程式取用資料的權限,也阻止不了一些資料收集商跟蹤我們於互聯網的腳步。

        現時美國已有三間大型資料收集商因交易市民個人資料而致富。你只要以低廉的價錢,一份記錄了數以百計的市民資料報告便送到府上,資料的內容篩選更是任君選擇。一些我們常用的網站即使沒有把用戶資料轉交第三者,但他們也可以分析用戶背景和喜好,再度身訂造商業推廣訊息加插於平台上。

        一句到尾,使用互動網和下載應用程式無疑帶來方便,但對私隱的保障亦要多加小心。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