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沽美國國債的聯想
2016/09/01 08:41:59
網誌分類:
經濟
政治因素大於經濟
然而,截至今年6月底止,除了美國本國之外,持有美國國債的主要國家,合共持有6.281萬億美元,超過5月底的6.2099萬億美元。如此看來,美國此全球第一的經濟實體大國,日子也不怎麼好過。
有人說,中國政府之所以減持美國國債,主要是不滿美國干預南海問題,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一般而言,有此可能,但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從中國本身的國情,以及國民經濟角度分析。
目前來講,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升幅放緩,落實「十三五」進行全盤計劃調整,其中包括各行各業「去產能」「去庳存」「去槓桿」,改善社保、醫保,拓展國防新科技,維持貿易順差,增加外匯儲備等等。上述種種皆需要錢,最方便快捷的途徑,莫過於減持美國國債套現。
既然首重落實「十三五」進行全盤計劃調整,要在經濟範疇內淘寶,不妨研究一下「醫保」項目。
目前,內地最為人詬病的是醫療制度。一直以來,內地的醫保只限於當地,外來居民沒有當地醫保,睇醫生,住院及做手術,必須個反須付足醫藥費,而這些醫藥費較當地有醫保戶口的昂貴。如此一來,如果要做昂貴手術的話,只有返回原居地。
此外,坊間盛傳,地區醫院的醫生多與醫院掛鈎;在藥物方面「分成」,形成無論大病小病,也開了大批藥物;或貴價藥物。早前,不管甚麼病,一律要「輸液」,幸好,中央有關部委最近頒令取締這陋習。
在一起這些時弊下,有識之士在網站語重心祥地講述本港醫療制度的三個法寶:投訴有門、應對有道、監管有力。
首先是投訴方面,數據顯示,本港2015至16年,公眾對公立醫院及其專科診所的正式投訴為3044宗,不計入投訴的意見反映為12067宗。其次是,醫務衞生署派有調解員,化解糾紛,療護與治療並重。第三,監管有力,高薪養廉,造就醫患互信,若影響醫院秩序或在醫院做出不雅行為;切屬犯法,處以罰款或監禁。
目前,中國有關部門,相對於本港的醫療制度,正全力改善「醫保」制度,在此影響之下,醫療股的前景會豁然開朗。在「深港通」開通下,不妨研究在醫療A股項目淘寶。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