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失落

2016/09/01 08:42:43 網誌分類: 生活
01 Sep
        中國山西一名八十後女畫家,創作一本繪圖作品《獨生小孩》,從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輿論公認,選為年度十大最佳兒童圖書。

        全書為黑白插圖,主角是一個小女孩和一頭鹿,不着一字,只用畫面表達。作品風格與時代潮流截然相反:畫面簡潔、含蓄、安靜,到一個無聲的地步,令人驚歎於畫家獨立的內心世界。

        《獨生小孩》的題目,顯然是由中國的「一孩政策」而來。一孩政策三十餘年來,製造了至少整整兩代獨生的中國人,改變中國傳統家庭的結構,以及家庭倫理。這些小孩沒有兄弟姊妹,在成人包圍的環境中長大,成為父母所有寄託的目標,到底對中國年輕人的心理產生甚麼本質的影響,有無群體特徵,目前缺乏研究。

        作者回憶,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獨自坐巴士坐錯站,誤入一片小樹林,當時感到無比恐懼,留下一段心理陰影,成為今日創作的靈感來源。這番記憶,對於今日的香港父母,包括中國父母而言,簡直不可想像,首先他們會因疏忽照顧而遭定罪,再者今日的城市環境,已經徹底扼殺了兒童獨處的空間。

        今天的小孩,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童年回憶。童年回憶需要單純的環境,像這位女畫家,六、七歲的時候可以獨自坐巴士外出,至少證明在八十年代的中國,社會治安還沒有那樣令人聞風色變,以至於家長可以放心;城市裏居然還有小樹林,足以令兒童有誤入險境之感,今天聽來,都十分新奇。

        大多數兒童天性有親近自然的傾向,三兩結伴上路,在鄉間嬉戲,打探秘密,誤闖禁地等等,如此歷練,本身就是對人生的模擬,像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歷險記》,還有恐怖小說大師史提芬京的一篇小說,改編為電影《伴我同行》,其中的童年情懷,今日也無法複製。

        兒童需要接觸自然環境,大城市的燈紅酒綠、物質消費只會令其心靈萎縮,他們很快就會學得精明市儈,過早喪失兒童獨有的純樸。鄉郊野外的環境單純,農場裏的小動物、樹林、草地、花園、田間小徑,包括臨睡時在窗戶裏看見純粹的黑夜和漫天星光,都可以刺激兒童的想像力,創作最需要吸收這樣的心靈養份,譬如英國碧亞翠絲波特的彼得兔、愛麗絲漫遊仙境、小飛俠,包括今日之哈利波特,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位中國女畫家的作品,也與此一傳統不謀而合。

        中國文化的內容非常老成,缺乏對兒童的關注,童話、繪本、兒童圖書,即使有市場,卻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尤其是表達兒童的感受,甚為稀缺。這位年輕畫家的作品,表達她這一代中國人童年的孤獨和失落,也得到美國人的認同,也許不僅是美國人識貨的緣故,而是在全世界範圍內,許多人都正在蒙受同樣的損失。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