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如何走上這條激進化的不歸路

2016/09/08 10:14:59 網誌分類: 經濟
08 Sep
        這次選舉六個新銳本土派和港獨派透過直選入議會,他們的共同特色是取態激進,預料將會全面改變香港議會文化和生態。

        很多人在微觀分析這些人的政見,我倒想宏觀地回溯香港反對運動激進化的源起,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回歸以來,香港反對運動由泛民主派主導,他們的主要對手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只是夾在中央的傳導體,而非話事人。第一屆政府由董伯伯做特首,那時的政府中人講過一個故事,話說九七年董伯伯當選之後上任之前,主動和泛民溝通,當時就約了泛民兩大頭頭司徒華和李柱銘,到他在灣仔海港中心的辦公室密斟。不過回歸之後,中央並不太喜歡和泛民交往,董伯伯只能跟中央的大方向行事。

        泛民和中央的關係兩大選項是溝通抑或對抗,對應着中央的政策選項是懷柔或者高壓。到一九九八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港,事先沒有通知記者,到訪馬鞍山新港城商場,被大批市民包圍歡迎。聞說江總回京後,問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為甚麼說香港是反共基地,香港人民看來挺歡迎我啊?」此一良好經驗,令江總比較放任香港,但中央和泛民還是無甚接觸,維持不軟不硬的取態。

        那些年司徒華主導着香港民主派,他的特色是和政府有限度對抗,但也不關上溝通之門,就用這邊打邊談的策略,試圖為泛民爭取最大的發展空間。

        二○○三年香港沙士後爆發大遊行,促成董伯伯在二○○五年腳痛下台,煲呔曾上台。在中央的眼中,用一個前殖民地政府高官做特首,用一個泛民較接受的人物做長官,這是一種懷柔做法。曾蔭權一上任,是年七月就頒銀紫荊星章予泛民人物羅致光,又想找身屬泛民的陸恭蕙做環境局局長,最後雖因中央反對而成不了事(幾年後陸恭蕙做了環境局副局長),但已見煲呔曾出盡全力拉攏泛民。

        煲呔曾在二○○五年第一次推政改失敗,二○一○年再推政改,在推動泛民和中央互相妥協的行動瀕於失敗時,煲呔曾以自己辭職為脅,力促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接受超級區議會妥協方案,最終獲胡總同意,就促成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入中聯辦密議的經典一幕,也是回歸後泛民和中央打開溝通之門的高峰。

        不過歷史有如鐘擺,去到高位就突然回頭。二○一二年立法會選舉,實施政改方案,中央怕建制派一舉丟失立法會的控制權,力促建制派搶位。民主黨負上向中央讓步的惡名,在選舉中失利,更懷疑部份激進派是中央幕後支持的刀手,參選只為搶泛民的選票,就慢慢與中央交惡。

        若說二○一○年政改妥協成功,是傳統泛民和中央的衝動結合,而民主黨在二○一二年九月選舉後就後悔,可能中央後悔得更早。有一說指阿爺在二○一二年三月特首選舉最後階段棄唐保梁,並不是因為唐英年的僭建問題,只是想否定之前的政策路線。在中央的眼中,讓一個親泛民的官員做特首,接受他們不想接受的政改方案,並沒有換來香港的穩定,說明懷柔政策,沒得到預期的結果。

        不過泛民陣營也在變,傳統泛民舵手司徒華更早在二○一一年去世,泛民失去堅定的領導,已無力阻擋激進派的冒起,逐步搶走傳統泛民的光環。傳統泛民最錯的一着,是任由二○一四年佔中運動的爆發。整場運動的第一個效果是將傳統泛民和激進派捆綁一起,不容他們再和中央傾談任何妥協方案。第二個效果是造就一大批年輕激進的新星上台,殺入議會,帶領香港走上激進化的不歸路。問題是香港人和阿爺玩激進,可以有甚麼好結局呢?

        香港的悲哀是玩政治的人太多,但懂得玩政治的人卻太少了。香港缺乏具遠見灼識的政治領袖,可以帶我們走出激進化的死胡同。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