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我們的心放在哪裏?

2016/09/09 10:14:59 網誌分類: 經濟
09 Sep
        前特首董建華籌組的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大搞金融及科技,列舉多項具體建議。

        董伯伯的研究團隊粒粒皆星,牽頭的前中大校長、中大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更是國際級的專家,提出多種意見,例如在金融方面,認為香港要追上紐約倫敦,成為頂級的世界金融中心,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要發行多元貨幣定價之證券;在股市方面要吸引東亞藍籌公司和創科公司來港上市等。

        另外在科技方面,團結基金提出香港投入研發的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零點七,大幅增至百分之四,追上鄰近地區;又建議政府提供科研稅務寬減,以鼓勵私人企業增加研發開支,以及促進初創企業上市招股或收購兼併等。

        董伯伯中午特別搞了一個午宴吹風會,講述報告的背景,提到該份報告由劉教授領導研究團隊完成,劉教授為此捱了幾晚「通頂」,可說是費盡心血之作。

        發展科技首重人才,其次要政府推動,加上整個環境氛圍,再加上有龐大市場承托。董伯伯提到美國如何重視人才,例如二戰之後大批猶太科學家逃到了美國,美國二話不說養下來,愛因斯坦就是一例,政府不會計較他們再有無具體的科研成果,國會也不會對養這批科學家的開支向政府問責。若香港做同一樣事情,恐怕立法會財委會會窮追不捨。

        說着說着,提到大學生的比例,劉教授說香港的大學生比例是三成,很多地區比香港高,台灣超過百分之百(不少人讀兩個學位),他認為大學人才多才容易發展科技產業。

        我就忍不住追問,香港普通大學生月入一萬元,洗碗萬四,紮鐵工人月入兩萬多,香港大學生是否和就業市場錯配?另外最聰明的學生,不去讀電腦科學,只會選醫科和法律,大學生多也不等如科技行業發達。

        劉教授同意人才市場有錯配,另外也有香港市場細的問題,在香港讀電腦,若不出外地工作,只在香港打工,可能只在公司電腦部門工作,並不是最頂尖的行業。他們笑說一百年前美國尋金發達要GoWest(向西部去),如今香港人要找好工作可能要GoNorth(向北面去)。

        我提起現在年輕人的心態。我有朋友的兒子在港大讀書,課程包括北上交流活動,但他不喜歡中國,堅決不去。年輕人北上交流也不去,還叫他們北上就業?對此劉教授也感無奈。

        董伯伯和劉教授提出很多發展經濟的意見都很好,但最後能實踐多少?先不論政府會否接受,即使全盤接受,一涉及財政開支,就要立法會通過,上屆拉布已拉死了大量項目,搞經濟不是最急的民生項目,拖三五年有何出奇?

        更大問題是我們的心放在哪裏。過去我們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後來說要把發展和保育兼顧。慢慢有意見批評搞發展是「中環價值」,漸漸談經濟都好像太市儈,我們的心不再放在經濟,甚至有人認為天天講發展經濟很有問題。或許他們認為,經濟發展和空氣一樣,與生俱來,用之不竭。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