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涼水的恩惠

2016/09/10 07:33:24 網誌分類: 寫作
10 Sep

我喜歡行山,最喜歡行的山是八仙嶺,上星期和一個朋友行八仙嶺,那天的經歷非常難忘。

那天天氣很熱,我們每人分別已比平日多帶了水,但因為沿途不停要飲水,到了八仙嶺一半的路程時,發覺帶的水不足夠,還有點中暑的感覺。

我們都行慣山,平日遇到這種情況,問題通常都不大,慳住飲就可以捱到終點,但那天情況不同,烈日當空,而我們面前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如果缺水,根本沒有可能捱到終點。

在八仙嶺山上,沒有溪澗可以取水來解渴,唯一的方法,只有開口向其他行山人士借水,結果我們分別問了六批行山人士取水飲,包括幾個練毅行者比賽的山友、假日郊遊人士、內地人、及一些大專學生。

我們雖然都不相識,但他們都非常慷慨,毫不猶豫,全部都一口答應,這天真的很熱,有些行山人士也失了預算,少帶了水,但所有人都很樂意,欣然打開水樽,倒出一些水來給我們。

最令我們感動的,是有人竟然將水樽內一半的水倒給我們,結果我們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安全地走回大尾督的終點。

八仙嶺山上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件事我一直在思索,腦海中想起另一個生活中的一杯涼水的好人好事故事。

話說前《信報》總編輯練乙錚,寫過關於自己成長的故事,他年幼家貧,家人沒錢供他讀書,在華仁讀中學時,家人希望他停學,出來工作賺錢養家,他當時很不願意,感到非常徬徨。學校的神父知道練乙錚的困難後,就叫練乙錚去找一位華仁舊生李柱銘。

李柱銘見到練乙錚,和他傾談後,知道他的困難,二話不說,就把一個信封交給他,信封內有一筆錢,足夠他讀到中學畢業。

練乙錚最感動之處,是李柱銘跟他說,這筆錢他不用還,將來他事業有成,有機會的話,就用這筆錢去幫助其他窮苦的學生。

記者就練乙錚寫的故事,專程去訪問李柱銘,李柱銘說不用稱讚他,因為他當年考入香港大學時,也是沒錢交學費,全靠父親的一位朋友幫忙,而這個人就是著名大律師余叔韶。

余叔韶對李柱銘說,他不需要還錢,只要答應做一件事,就是將來如果遇到一個需要李柱銘幫助的人,他也要這樣無條件的幫助別人。李柱銘說,所以練乙錚需要多謝的,其實是余叔韶。

我在山上遇到的那六批給我們水的人,他們不知道那一杯涼水,對我們來說是多麽的重要,其實是救命的水。

他日我們在山上重遇,我們也未必能夠相認,在山上受到的恩惠,我們也沒法報答他們。

我想到最好報恩的方法,是學習他們,繼續幫助其他人,將受人恩惠的事銘記於心,將來有機會,就將「一杯涼水」,幫助其他口渴的人。

雖然我的水不是很多,但我願意把一半的倒給你。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