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巴菲特的淘寶板斧

2016/09/22 08:41:26 網誌分類: 經濟
22 Sep
        一個成功投資者,也有自己一套投資策略「板斧」,「股神」巴菲特也不例外。

        從巴菲特的投資事例和習慣中,綜合起來的淘寶板斧,雖不至於「滴水不漏」這麼厲害,但若能借鑑融匯貫通到個人的投資個案中,亦足致富。

        首先是當你準備入市之前,必須清楚你想買的股票的公司的資產、收益及股息是否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標準。

        有了目標後,進而大量閱讀該公司年報及透過電話收料,然後在該股票市價低於公司估計價值水位;能夠提供「安全餘地」的形勢下,以現金購入。

        那麼,買多少?其投資額佔整體投資比例多少為適合呢?

        巴菲特認為能買多少便買多少,而佔比的限度決定於手頭有多少現金?市面有多少「貨」?以及估計當時股價可以維持多久?入市投資股票,有買有賣,別說是短炒,就算是長線投資,也有沽出的時候,鮮有揸過世。那麼,甚麼時候沽出最適當?

        巴菲特的策略是:當該公司的收益、盈利不符合預訂的標準時;或是該公司出了問題而無法解決的時候,無論賺蝕也洗倉。

        每一個投資者也會有自己的一套投資組合組構和槓桿標準,巴菲特也不例外。不過,他沒有目標結構,而槓桿作用僅限於融資保險或低利率時的貸款。

        市場瞬息萬變,所謂「花無百日紅」,投資大師同樣居安思危。面對市場崩潰等系統性衝擊時,巴菲特在「安全餘地」的水位,購入他了解的高質量股票;趁着競爭對手出現麻煩的時候,便迅即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在長線投資中,提高自己的利潤率。他的名言是「當別人驚惶失措退市時,便是入市好時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投資失利時,投資大師如何「亡羊補牢」?

        巴菲特在系統無效時,便暫停運作,找出該項投資方法的缺陷,研究該系統能否改進,1969年關閉「巴菲特合夥公司」便是一個例子。如果發現投資出錯的時候,便立刻離場,分析錯誤所在,以免重蹈覆轍。

        或許有小股民會問,像巴菲特這樣的殿堂人物,會不會犯錯?會!正所謂「聖人都會犯錯」。

        投資大師們通常所犯的錯誤,主要是:無意中沒有遵守自己的系統、在投資時忽略(疏忽)某些事情、某種情緒盲點影響了判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變化、沒有注意到環境的某些變化及該投資的沒有投資。

        或許有讀者會提出,巴菲特的投資是「鯨吞」購入目標公司的大量股份,而一般小股民難以仿效。

        我認為,縱然是只買一兩「手」的小股民,也不要妄自菲薄,無論巨幼,所有投資部署實事求是,這麼一來,你才可以達到支付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如何得到你應得的價值,下文再研究。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