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之音譯

2016/10/19 08:41:38 網誌分類: 經濟
19 Oct
        兩位立法會新議員宣誓鬧出疑似「支那」的口音,如果能令香港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產生興趣,也不枉演出這齣鬧劇。

        「支那」這個詞到底有沒有侮辱性?如果稍有一點歷史常識,可以這樣辯解,至少在唐朝絕無此事。玄奘法師曾經在「大唐西域記」裏使用「摩訶支那」一詞,「摩訶」為「大」,這四個字即「大中國」之意。直至清末民初,這兩個字依然很平常,除了孫中山,梁啓超也有一個筆名叫「支那少年」,康有為次女康同璧還寫過詩:「若論女子西行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中國的古稱還有「震旦」,「旦」就是「斯坦」的音譯,今天最常見於中亞國家的譯名。「震」推測是秦(Chin)的讀音,震旦和支那,都是音譯。

        當今各國名稱大多是使用音譯,方便行事。譬如中文的「英國」,即完全忽視「大不列顛」之意,全世界對英國也只普遍簡稱UK,英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美稱,是從古希臘文而來的「不列塔尼亞」,「中國」之稱,跟「不列塔尼亞」一樣,也是一種美稱,但聯合國並不會採納將「中國」翻譯為「中央之國」。

        換句話說,除了少數國家,譬如日本和韓國以「中國」相稱之外,全世界使用的都是讀音近似「支那」的China。但英國人不會因為其他人不知道「不列塔尼」而失望,美國人還自嘲「洋基」,為甚麼他們能嚥下這口氣?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