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三巨頭”會議

2016/11/03 11:11:09 網誌分類: 偉人、領袖
03 Nov

 

    舉世聞名三巨頭,運籌惟幄多計謀;

 

    戰略反攻鳴號角,二戰史上大名留。

 

    1943年11月下旬,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開羅同蔣介石會談之後,緊接著又飛抵德

黑蘭與斯大林舉行了“三巨頭”會議。這一會議吹響了戰略反攻的號角,為奪取反

法西斯戰爭勝利,進行了必要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一次極為重要的國際會議。

 

    1943年,各條反法西斯戰線捷報頻傳,尤其是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實現了根本的轉折。在歷時200多天的整個戰役中,法

西斯軍隊在頓河、 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區的總損失,大約是150萬人,3500輛

坦克和強擊火砲,1.2萬門大砲和迫擊砲,3000架飛機和大量的其他技術兵器。蘇

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勝利,最終地粉碎和製止了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略攻勢,迫使

它轉入戰略防禦和退卻。蘇軍奪取了戰略主動權,開始了戰略反攻,希特勒的軍隊

已被趕出了頓巴斯和左岸的烏克蘭。1943年11月6日,紅軍解放了基輔。蘇聯戰場

的勝利,有力地鼓舞了蘇聯軍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

 

    斯大林格勒戰役剛剛結束,羅斯福就致電斯大林,熱烈祝賀蘇聯紅軍取得的這

一偉大的勝利。電報說:

 

    “你統率下的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作為美利堅合眾國武裝部

隊的統帥, 我謹向您祝賀。為保衛這座已使大名永垂不朽的城市而進行的160天史

詩般的戰役,以及全體美國人都在為之慶祝的決定性勝利,在這場各國人民團結起

來反對納粹及其同伙的戰爭中,將永遠保持為最光輝篇章之一。

 

    “你們在前線作戰的部隊指揮官和戰士,以及在工廠和田野支援他們的男男女

女,通過共同努力,不僅增添了自己祖國部隊的榮譽,而且以自己的榜樣激發了一

切聯合國家重新下定決心:竭盡全力徹底打敗共同敵人,迫使他們無條件投降。”

 

    在非洲,在地中海地區,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已經完成了對最後幾股軸心國

軍隊的包圍;非洲敵軍被迫投降,僅突尼斯一役,敵人就損失30萬人。“火炬”戰

役勝利結束後, 美英遠征軍正向意大利本士進軍。7月25日,當巴頓的新七軍和蒙

哥馬利的老八軍席捲西西里時,墨索里尼終於遭廢黜,巴多格里奧元帥在國王維克

托·伊曼紐爾領導下, 出來接管了意大利政府。羅斯福興奮地向美國人民宣告:

“軸心上已裂開第一道口子。”“但是,”總統補充說,“我們對意大利提出的條

件仍舊跟對德國和日本一樣:無條件投降。”

 

    1943年9月8日,在艾森豪威爾軍隊的強大攻勢壓力下,意大利政府終於宣布無

條件投降。

 

    在太平洋戰場,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也正在把兩支進攻的箭頭一步步地向不可一

世的日本帝國逼進。美軍繼在瓜達卡納爾取勝之後,又於3月8日擊斃珍珠港事件的

罪魁禍首、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正向所羅門群

島一帶進逼。

 

    為了促進勝利形勢的發展,研討盟國協同作戰問題,1943年11月22日至11月26

日,12月2日至7日,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介石在開羅分兩段舉行美、英、中三國會

議。羅斯福的本意是召開有斯大林參加的美英蘇中四國首腦會議。可是斯大林拒絕

參加有蔣介石參加的國際會議,因為蘇聯對太平洋戰爭持“中立”態度,他不願參

加討論對日作戰的國際會議。因此,羅斯福和丘吉爾就決定把一個會分成兩個來舉

行:中國人參加、蘇聯人不參加的開羅會議,然後是蘇聯人參加、中國人不參加的

德黑蘭會議。兩次會議都是在盟國的勝利已成必然的情況下召開的。開羅會議舉行

前,羅斯福曾經躊躇滿志地對兒子埃利奧特透露他對國際局勢的看法。他說:“美

國將不得不出面領導。領導並運用我們的斡旋進行調解。幫助解決其他國家之間必

將產生的分歧:俄國和英國在歐洲,英國與中國、中國與俄國在遠東。我們有能力

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是大國,是強國,而且我們不妄求。英國在走下坡路,中國

仍在18世紀狀態中,俄國猜疑我們,而且使得我們也猜疑它。美國是能在世局中締

造和平的唯一大國。這是一項巨大的職責,我們實現它的唯一辦法是面對面地與這

樣的人會談。”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滿懷熱情,丘吉爾半心半意,蔣介石則是抱著討價還價

的目的要求羅斯福增加軍援。整個會議是關於遠東戰略問題的辯論。羅斯福、馬歇

爾、史迪威極力主張把日本驅逐出緬甸,保證中國陸上國際交道線,加強中國軍隊

力量,作為最終汀敗日本陸上主力的重要戰場。丘吉爾否定緬甸有重要戰略價值,

他更不希望由中國人和美國人收復緬甸。他認為打敗日本靠海上力量就夠了。但是

他和蔣介石不便過於反對羅斯福的意見,因此有條件地同意進行緬甸戰役。在開羅

會議期間,羅斯福還同蔣介石秘密討論了遠東戰後統治安排問題。羅斯福向蔣介石

提出:在國際保證下,使大連成為蘇聯可以使用的自由港。根據羅斯福在德黑蘭會

議上向斯大林作出的暗示,蔣介石同意了這一安排。

 

    羅斯福總統認為,要中國繼續作戰來牽制日本部隊是至關重要的。中國的機場

對轟炸日本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羅斯福一再試圖說服蔣介石改組他的腐敗政府,

結果毫無成效;但是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繼續支持這位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中

國獨裁者。當時美國統治集團永遠不會允許他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英勇抗戰的八

路軍、新四軍和廣大的人民游擊隊。羅斯福召回了在中國的美國軍事指揮官史迪威

將軍,滿足了蔣介石對金錢的沒完沒了的要求,並試圖把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來對待,

以便提高蔣介石的鬥志。這些辦法都失敗了,只是實現了一個最緊迫的目標:中國

仍在作戰。

 

    開羅會議最主要的成果是美英中三國聯合發表的《開羅宣言》。它宣布: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製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

自己謀求利益,也無意於擴張領土。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

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

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此外,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暴力

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

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家目標一致,將

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開羅會議一結束,羅斯福就帶著一個70來人的班子乘“聖牛”號飛機前往德黑

蘭。這次航程大約6個小時,要越過巴勒斯坦全境。可是羅斯福不同意如此倉促。

“我們應該有一點多餘的時間,”他說,“以後我也許再也不會飛這條航線了。”

他和飛行員市賴恩少校擬定了一條路線,使他們幾乎能夠飛經聖地的每一處名勝古

跡。“低飛!”他下命令,“當你飛臨每一處聖蹟時,盡你的膽量貼近它兜兜圈子。”

 

    他們首先飛臨貝爾謝巴及其著名的井泉,繼而飛越山谷,翻過濯濯童山,來到

伯利恆。布賴恩把飛機傾側得似乎快要使一隻機翼觸及地面了。羅斯福凝視著耶穌

誕生的小教堂,心裡真希望降落。接著,飛機沿著大路朝耶路撒冷飛去,不到一分

鐘,就已經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城市上空盤旋了。羅斯福—一辨認那些神聖的建築物,

並且激動地向坐在他旁邊的麥金太爾報出他們的名稱:大衛墓和天國之門!耶穌拱

頂;耶穌受難地,坡上是伊斯蘭陵墓;大馬士革之門,聖墓教堂,哭牆。接著,他

們繞著橄欖山的梯田形山坡飛了一圈,山頂上聳立著耶穌升天教堂,然後朝死海飛

去。他們從這裡沿著約旦河一直飛抵那個小小泛光的加利利海,海上還有漁民在打

魚呢!

 

    飛機穿過巴勒斯坦上空後,總統就陷入沉思了。對羅斯福來說,在德黑蘭會議

上的艱鉅任務就是同他認為“難以捉摸”的斯大林建立自己同丘吉爾保持著的那種

私人關係。據美國外交官墨菲說:“總統的計劃是使俄國人感到,美國人絕對相信

他們,並把蘇美兩國在戰時與平時的合作置於任何其他未來的聯盟之上。”為了開

好這次會議,在三巨頭會談之前,1943年10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一次外長預備會議。

總統想派韋爾斯參加,但是由於普遍謠傳這位副國務卿同一位臥車服務員有同性戀

關係,使他不得不辭職。羅斯福很尊重這位老朋友的意見,對他的辭職感到難過。

赫爾在進行他在戰爭期間唯一的這一次重要外交活動時,以頑強的意志爭取說服俄

國人發表一項四國宣言,保證成立一個維護戰後和平與安全的組織。斯大林向赫爾

保證,一打敗德國,蘇聯就將參加對日本的戰爭。羅斯福心想,這次會議就以上問

題能達成協議,就算取得“重大成果”了。

 

    當羅斯福一行抵達德黑蘭時,斯大林為了羅斯福的安全而友好地建議他移住蘇

聯大使館。丘吉爾則住在附近的英國使館。總統的車子駛進使館大院的綠色大門,

在一幢大而無當的建築物前面剎住。這幢建築物很像一所百萬富翁的豪華住宅。但

已年久失修,不復有昔日的光彩。它那富麗堂皇的門據上的油漆顯出裂紋,牆上的

灰泥大塊大塊地剝落,裡面的泥草露在外面,活像一個從破洋娃娃肚子裡漏出的木

屑。納粹分子離去前在牆上到處亂塗的X字,給人一種諷刺味兒。

 

    羅斯福的安全由蘇聯警衛和便衣人員負責。埃利奧特說,他們個個都是6英尺

以上的彪形大漢。斯大林前來拜訪羅斯福時,後者故意不讓美方翻譯在場,只讓斯

大林的翻譯帕夫洛夫擔任翻譯。羅斯福對他兒子說,“這是表示我的信任和毫不猜

疑的一個姿態。”羅斯福利斯大林握手時說:“見到你,我很高興。我早就想同你

見面了。”斯大林說,由於軍務繁忙,遲遲未能實現,感到抱歉。羅斯福感謝斯大

林把主要客房讓給他住,並向斯大林祝賀蘇聯紅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他們在正式開會之前,舉行了一個贈劍儀式:丘吉爾從倫敦給斯大林帶來了一

柄“斯大林格勒”之劍。儀式簡短而動人。一位年輕的英國上尉高擎著那柄修長筆

直的寶劍,丘吉爾作了一席感情充沛的簡短髮言,斯大林用俄語致答詞。接著,首

相莊嚴地雙手托劍,把它贈交斯大林;斯大林接過寶劍,俯首吻了一下精美的劍柄。

他緩慢地把劍從鞘中抽出一段來,然後又迅速插入,把它交給伏羅希洛夫。儀式到

此結束。

 

    “我想看一下寶劍。”羅斯福說。他右手握住劍柄,試試它是否平衡稱手。這

把劍的製作實在精美絕倫,你拿在手裡簡直感覺不到它的重量。倒像是你自己手臂

的延伸。羅斯福高興得笑起來:“真是登峰造極的傑作!”他把劍高高舉起,從空

中猛劈下來,雪亮的鋼刃發出一道寒光。

 

    第一次會議於下午4點舉行。出席會議的除三巨頭外還有霍普金斯、艾登和莫

洛托夫以及三國的參謀部的負責人。斯大林和丘吉爾共推羅斯福總統主持第一次會

議。他在會議開幕時說,他很高興把蘇聯人作為“家庭小圈子裡的新成員”來歡迎,

並向他們保證說,這次會議將始終像朋友們的聚會那樣,在各方面都充滿著完全坦

率的氣氛。他相信三國的代表會緊密協作,不僅在戰爭的整個期間,而且將繼續到

子孫後代。丘吉爾說,這裡所體現的是世界上從未見過的權力的最高集中,而人類

幸福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與會者手中;他祈望這些人將不致辜負上帝所賜予的時機。

斯大林說,這次兄弟般的集會的確體現了一個偉大的時機,而這個時機極需與會者

明智地使用他們各國人民所賦予他們的權力。

 

    德黑蘭會議大部分時間是討論軍事問題。在三巨頭介紹了各自戰場的情況後,

集中討論了斯大林所要求的迅速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丘吉爾雖然口頭上不反對

“霸王”行動,但以種種理由為藉口極力避免與德軍主力正面作戰。他要進行地中

海戰役,在意大利迅速北進的同時進軍巴爾幹。丘吉爾稱他的主張是“四麵包圍戰

略” 。斯大林要求美英軍隊於1944年5月間在法國北部登陸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

說他不能作此保證。雙方爭執十分激烈,以致斯大林憤然站了起來,對莫洛托夫和

伏羅希洛夫說:“我們走吧!我們在這裡沒有事好乾了,我們前線還有許多事要做

呢!”後來在羅斯福的調解和參與下,會議才得以進行下去。

 

    斯大林對丘吉爾說,他想問一個頗為欠妥的問題,就是英國人是不是真正相信

“霸王”行動,或者他們僅僅是把這作為一種給蘇聯人鼓氣的手段而才表示同意的?

老奸巨猾的丘吉爾雖然使盡了辯論家的藝術,辭令動聽,委婉得體,這是他拿手的

本領;但是斯大林卻揮舞大棒,對他老練的敵手的躲躲閃閃和弄虛作假毫不留情。

在此情況下,羅斯福則居中調解,充當公認的會議主持人。經過反复協商,終於確

定在1944年5月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這是德黑蘭會議關於軍事問題的一個重要決定。

羅斯福在這個問題上支持斯大林的意見。

 

    德黑蘭會議關於政治問題的討論更為複雜。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羅斯福主

張把德國肢解成五個相互分離的國家,斯大林也明確表示他希望有一個軟弱的德國

和強大的歐洲。在斯大林作主人舉行的一次宴會上,斯大林“一直取笑丘吉爾”,

說他對德國人懷有“某種神秘的喜愛”,不願對德國採取嚴厲措施。據埃刮奧特敘

述,羅斯福夫婦對丘吉爾的私下評論更為直截了當,說“丘吉爾先生總是讚成不要

對德國採取嚴厲的態度”,而且“他的情緒是隨著對俄國人的恐懼感的增加而加劇

的”。斯大林所暗諷的也正是丘吉爾內心的隱秘——戰後利用德國來製約蘇聯。

 

    斯大林絲毫不掩飾他對納粹的仇恨。為了嘲弄丘吉爾,他半開玩笑地說,他認

為至少應處決5萬名納粹分子(軍官和技術人員) ,一經俘獲,立即處決。丘吉爾

一聽,跳了起來,大聲說道:“任何這類做法,是與我們英國的法制感完全抵觸的。

英國人民決不支持這類集體謀殺。我藉此機會表明,我最強烈地認為沒有任何人,

不管他是否納粹,在未經適當的法律審判前就可以由行刑隊實行處決,儘管事實確

鑿, 鐵證如山也罷。”斯大林緊盯著情緒激動的丘吉爾繼續說:“一定要槍斃5萬

人。”丘吉爾更生氣地說:“我寧可此時此地讓人把我押到花園裡去槍斃”,也不

同意這種做法。這時,羅斯福出來打圓場。他笑著說:“我又要來調解你們的爭執

了。那麼減為49500人行不行?”

 

    德黑蘭會議從1943年11月28日開到12月2日。在忙忙碌碌的四天裡,羅斯福同

丘吉爾和斯大林在會議桌上和吃飯時都進行著磋商,又單獨同斯大林會談過幾次。

羅斯福發現這位穿著米色軍裝、戴著元帥的大金質肩章的蘇聯領導人信心十足,意

志堅強。他給人的印像是“端莊,倔強,嚴肅,沒有一絲笑容,令人難以捉摸”。

羅斯福對弗朗西絲·拍金斯說,“開始,我感到非常沮喪。我們所做的事情本來可

以由外交部長們來做。我整整考慮了一夜,決意採取孤注一擲的行動。那天早晨,

在前往會議室的路上,我們趕上了溫斯頓,我跟他說:'溫斯頓,我希望你不會對

我要做的事情感到惱火。'丘吉爾只是抖動了一下嘴上的雪茄煙,哼了一聲。”

 

    羅斯福坐著輪椅到斯大林面前,通過翻譯開始交談。談話好像十分友好和秘密,

其他俄國人也湊到我們面前聽著。他的臉上還是沒有笑容。然後我用手摀著嘴低聲

說“溫斯頓今天早晨反常,情緒很不好。”

 

    “斯大林眼裡這時露出一絲模糊的笑意,”羅斯福說,“我斷定我的做法對頭。

我在會議桌旁一坐下來,就開始拿丘吉爾的英國紳士派頭、約翰牛、他的雪茄煙和

他的習慣取笑。斯大林開始露出笑容。溫斯頓臉色緋紅,皺著眉頭。他越是那樣,

斯大林越好笑。斯大林終於捧腹大笑起來,三天來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光亮。從那時

起,我們就建立了私人關係,斯大林自己偶爾也說些打趣的話。冰層打破了,我們

談起話來就像男子漢和兄弟一般。”

 

    後來,斯大林在同南斯拉夫一位共產黨領導人談話時,評價了與他共事的兩位

巨頭。“丘吉爾這種人你要是不盯著他,他就會從你的口袋裡掏走一個戈比。而羅

斯福呢!羅斯福不是那種人,他只掏大硬幣。……”

 

    經過充分協商和激烈爭論,軍事問題比較快地得到了解決。羅斯福和丘吉爾向

斯大林保證橫渡英吉利海峽的進攻將在1944年5月1日前後進行。斯大林告訴他們,

蘇聯將配合這次戰役發動一場攻勢。斯大林還重申了向國務卿赫爾作出的保證,打

敗希特勒之後,俄國將參加對日本的戰爭。

 

    在會談中,棘手的政治問題佔了相當大的部分。三巨頭就戰後要控制的戰略基

地問題進行討論時,丘吉爾說,英國不想取得任何新領土,但希望保持它原有的領

土和重新要回從它手中被拿走的領土。具體是指新加坡和香港。他說,儘管他可能

最終要自願讓出帝國的一些疆土,但他不會不經過一場戰鬥而被迫放棄任何東西。

 

    羅斯福多次主張英國應把香港歸還中國,印度應當獨立,但丘吉爾的回答是:

“我不願葬送大英帝國。”羅斯福看到在戰後要維持舊殖民帝國是不可能的,他希

望在太平洋上建立美國領導下的新格局。其中,國民黨中國將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國。

開羅會議期間,蔣介石向羅斯福表示,戰後不希望在中國港口看到英國軍艦。但可

有美國軍艦。羅斯福個人向蔣介石保證形勢會是他所希望的那樣。

 

    德黑蘭會議上已經出現了美蘇英三國就中國問題進行斟酌的明顯徵候。在幾天

前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與蔣介石密議後雙方就大連港問題達成默契。在1943年11

月30日三巨頭午餐會談中,當三方就蘇聯取得歐洲不凍港的問題在原則上達成協議

後,斯大林問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遠東能夠為俄國做些什麼?”丘吉爾立即反問

斯大林對《開羅宣言》有什麼看法,並且表示有興趣弄清楚蘇聯對遠東和那裡的不

凍港問題的看法。斯大林表示蘇聯在遠東沒有一個完全的不凍港口。羅斯福說,自

由港的主張也可以適用於遠東,而且大連就有這種可能性。斯大林立即發表意見說,

中國人會反對這個提議的;但羅斯福說,他認為他們會同意在國際保證下把大連作

為一個自由港的。接著,斯大林在遠東方面作了兩件口頭承諾:第一,贊成《開羅

宣言》的全部內容;第二,打敗德國後,蘇聯紅軍將增援東部,協同盟軍共同對日

作戰。後面這一點,對美國軍方和羅斯福的戰略佈局都有很大影響。

 

    會上,羅斯福對戰後國際組織的構成作了很具體的設計。他在一張紙上畫了三

個圈: 當中的一個圈標明“執委會”,右邊一個圈標上“4個警察”,左邊圈上寫

著“40個聯合國家”。這一構思就是以後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四個常任理事國和

聯合國大會。斯大林對羅斯福提出的監視和平的四個警察”概念表示感興趣。斯大

林還贊成他提出的不准法國人重返印度支那和他們的殖民帝國的其他地區的建議。

這些地區將成為聯合國託管他。會談中還討論了在德國失敗後肢解德國的計劃,西

方領導人還表示默許蘇聯繼續佔領波羅的海國家。這些國家是在1939年加入蘇聯的。

 

    對波蘭戰後的地位問題分歧較大。丘吉爾指出,英國打仗是為了保衛一個獨立

的波蘭;他提出討論波蘭未來的政治制度和邊界問題。斯大林拒絕同倫敦的波蘭流

亡政府發生任何联系,指責它同納粹分子勾結。這樣,雙方就在波蘭未來政府的問

題上形成了僵局。關於波蘭領土問題,蘇方堅持保留1939年紅軍佔領的那個地區,

並認為,所形成的邊界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提出的邊界(寇鬆線)是一致的。

然而,在倫敦的波蘭人堅持恢復波蘭1939年以前的邊界。斯大林建議,為換取波蘭

接受寇鬆線,波蘭應該得到德國的一塊領土以補償自己失去的領土,這樣波蘭的西

面邊界就可以移到奧得河。丘吉爾答應敦促在倫敦的波蘭人接受這種解決辦法。羅

斯福沒有參加這些討論。然而,由於他對蘇聯的安全要求表示同情,所以在同斯大

林談話時,他私下對領土轉移表示支持。但是,他強調說,他不能公開參與這樣的

安排,因為這會引起上百萬波蘭裔美國選民的反感。

 

    在星期二的晚餐會上,丘吉爾把羅斯福描繪成一個“把畢生貢獻給弱者和無援

者的事業的人”,這個人憑藉他的勇氣和在1933年的預見性行動,“堅定地引導著

他的國家在激烈的民主自由氣氛中,順著國內政治和黨派傾軋的驚濤駭浪前進”。

在向斯大林祝酒時,丘吉爾說斯大林堪與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並駕齊驅,堪稱

“斯大林大帝”。

 

    根據記錄,在答話時,斯大林元帥說,授予他的榮譽其實是屬於蘇聯人民的;

要成為一名英雄或偉大的領導人並不太難,如果你不怕同蘇聯人這樣的人民相處的

話。他說,紅軍的確是在英勇作戰,因為蘇聯人民不許可他們的軍隊裡有別的品格。

 

    德黑蘭會議標誌著蘇聯和西方合作的高峰。尤其是丘吉爾69壽辰之夜,會上的

氣氛更出現了一番新的景象。在英國使館的大餐桌邊,蘇聯人、英國人和美國人親

密無間地坐在一起,生日宴會使大家顯得無憂無慮。和其他任何生日宴會一樣,這

裡也有一塊蛋糕以及蠟燭、禮物、祝酒和赤誠的感情——羅斯福還親自配製了馬丁

尼酒,更增添了隨便的氣氛。所不同的是,客人是三個大國的首腦,而他們的誠意

則對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前途有重大影響。

 

    正如三巨頭簽發的德黑蘭宣言所說的:“我們完全承認我們以及所有聯合國家

負有至上的責任,要創造一種和平,這和平將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絕大多數人民大眾

的好感,而在今後許多世代中排除戰爭的災難和恐怖。……

 

    “我們將力求所有大小國家的合作和積極參加,那些國家的人民就和我們本國

的人民一樣,都是全心全意拖著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壓制的真忱。我們將歡迎

他們,聽他們抉擇,到一個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大家庭裡來。

 

    “我們懷著希望和決心來到這裡。離開這裡時,我們作為事實上的朋友和志同

道合的朋友而在這里分手。”

 

    羅斯福從德黑蘭返國途中,特地到西西里島去視察戰場並看望部隊。他原來還

想去意大利,可是兩軍正在卡西諾前面交戰,為安全計,他不能前去。但是,他確

實到了被炸成一片焦土的英雄的戰鬥堡壘馬耳他,那裡的人們曾經蹲在迷宮般的洞

穴裡躲過了3000次空襲。他飛到奧蘭時,“衣阿華”號已經等候在那裡了。就這樣,

羅斯福再次穿過海峽,從風平浪靜的海上回國。這次通過海峽時,由於納粹分子埋

伏在那裡等候,比上一次還要危險得多。

 

    聖誕節前夕,羅斯福在海德公園向全世界作了一次廣播演說。他告訴美國人民,

在德黑蘭和開羅會議上,他同英國、蘇聯和中國領導人就當前軍事情況,特別是就

盡快從許多不同方向加緊對敵人勝利進攻,進行了充分的會商,並取得完滿的成果。

他稱讚丘吉爾說, “我們所有的人都誠心誠意地為這位偉大的世界公民祈禱。 ”

(當時丘吉爾在非洲又一次患了嚴重的肺炎。)對於斯大林,羅斯福說,“他是一

位把巨大的、剛強無比的決心同忠誠不渝的優良品格結合在一起的人。我相信他真

正是代表了俄羅斯的靈魂和心胸。我認為我們同他以及俄國人民相處得非常好。”

最後, 總統號召全國軍民為儘早地消除世界上一切邪惡勢力而英勇戰鬥。他說,

“願上帝保佑我們大家。堅定我們在各地為人類更美好的日子而戰的信念。”正是:

 

    遠渡重洋為合作,萬水千山不懼多;

 

    只要理想能實現,甘願獻出滿腔血。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