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那些人和事兒 (中華良子)

2016/11/28 12:55:50 網誌分類: 觀暦史,知興亡
28 Nov
石器時代那些人和事兒(中華良子)

       人類發展與石器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時器時代是考古學對早期人類歷史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即從出現人類到青銅器的出現,大約始於距今300萬年,止於距今4000年左右。這一時代是人類從猿人經過漫長的歷史、逐步進化為現代人的時期。石器時代指人們以石頭作為工具使用的時代,這時因為科技不發達,人們只可以石頭製造簡單的工具。而隨著時代的推進,人們對石器的研製也在不斷改進。而在時代劃分上,石器時代大致可分為三個時代: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石器時代包含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第一次科技的大範圍傳播,以及人類從東非薩瓦納地區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擴張。隨著農業、畜牧以及冶銅技術的發展,石器時代結束了。這段時期被稱作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即有正式歷史記載之前中國境內人的發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關三皇五帝的傳說史,直到最後建立夏朝。這時期時間的跨度最大,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猿人包括雲南的元謀人、陝西的藍田人,後來的北京人的頭結構又有了新的進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製的石器,過著極為艱難的原始生活。此後是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時期,母系氏族公社有 一個共同的祖先,現在“姓”這個字就橫形像地體現了遠古的母系氏族的事實。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後逐漸衰落,過度到父系氏族時期,同時,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形成了,原始社會開始走向了解體。父系氏族之後是英雄時代,大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人口聚居區,關中平原、河東盆地則形成了華夏部落群,炎帝、黃帝、蚩尤還有此後的堯、舜、禹是這時期的主角。堯、舜、禹時期也是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階段,禹擁有了夏后氏的稱號,即諸夏之王,隨著夏朝的建立,史前時期也宣告結束了,中國進入了古代文明時代。

       史前時期文化稱為史前文化。具體說,在中國,史前文化是指夏朝之前的文化。而夏朝是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的夏朝(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所以史前文明大致是在公元前21世紀以前。史前文化不是猜想,是根據文物古蹟做出的歷史判定,由於在夏朝之前沒有史書的真實記載,所以對歷史的考據只能根據文物古蹟去完成。

 

       一、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1萬年,計300萬年)

       (一)重要人物

       舊石器時代,以使用打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 ,從距今約30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人類發展的歷史可分為古猿(前800萬—前700萬)非洲南方古猿(前420萬—前100萬)、能人(前200萬—前175萬)、直立人(前200萬—前20萬)和智人(前20萬—前1萬)四個階段。直立人又可分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智人亦分為早期智人(前20萬—前5萬)和晚期智人(前5萬—前1萬)。

       1. 古猿。古猿(前800萬—前700萬),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古猿是人類的早期祖先,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類發展而來的,人和猿有一定的近親關係,人和猿的共同遠祖是3000—3500萬年前生活於埃及法尤姆窪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特別是20世紀前後的近幾十年來,在亞、非、歐等洲的許多地區發現的臘瑪古猿、森林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認為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南非發現200萬年前新類人物種對此提供了最新證據。達爾文時代,人們還沒有發現多少古猿的化石。達爾文是怎樣得出人類起源於古猿的論點呢?主要是由於他已經有了進化觀點。於是他仔細地比較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材料,根據材料相似或相異的程度,得出人類和類人猿共同起源於古猿的論點。達爾文以後,科學界已經發現了不少古猿化石,支持人和猿同祖的見解。現在所知道的生活在距今3000多萬年到500萬年前的古猿包括幾種類型。它們是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地區發現的。主要是一些牙齒和頜骨化石,也有一些肢骨和頭骨化石。它們大部分生活在熱帶森林裡,以森林為家。

      2. 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前420萬—前100萬),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南方古猿化石第一次被發現是在1924年,在南非西北省的塔翁地區,為6歲左右的幼年個體。以後又在東非、南非連續發現類似化石,包括頭骨、骨盆和四肢骨等。在非洲,發現了大量的南方古猿花化石。這些化石具有相同的特點,比如都能直立行走,但是他們之間又有一些差別。因此,研究人員把發現的這些材料分為四個種類,即阿法種、非洲種(纖細種)、粗壯種以及鮑氏種。關於這四個種如何演化,誰與誰有著祖先和子孫的關係,誰又直接發展成為我們現代人了,古人類學家們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從最早的阿法種向前演化分為兩支,一支經過非洲種發展成粗壯種,最後在大約距今150萬年前絕滅了;另一支則向著人類進化的方向發展,經過能人、直立人,直到我們現代人。但也有人持不同的觀點。

       3. 能人。能人(前200萬—前175萬)台灣稱巧人,亦作能人直立猿人,是靈長目動物裡第一種被認為屬於人類的生物,是人科人屬中的一個種。1960年—1963年,瑪麗·利基於東非坦桑尼亞的奧杜韋峽谷發現。生存在大約180萬年前,是介於南方古猿和猿人的中間類型。其形態特徵是:他們很矮,高度不過144厘米,門齒、犬齒較大,前臼齒比纖細型南方古猿窄,鎖骨與現代人相似,手骨和足骨比現代人粗壯,一般來說仍舊比較相似,頭骨的骨壁薄,眉嵴不明顯,腦容量大約為680毫升。能人比起南方古猿進步,一般相信他們是南方古猿的後代,但也許他們更直接的袓先是體型更大、與猿類更相似的盧多爾夫人。一般認為直立猿人是匠人的袓先,而匠人則是更後期的直立人的袓先。不過有關智人是否能人的直接後代還有爭議。

      4. 直立人。直立人(前180萬年—前20萬年),生活在非洲、歐洲和亞洲的古人類,一般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1890年到1892年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發現了猿人的下頜骨,頭蓋骨和腿骨。發現這把他定名為“直立猿人”或“原人直立種”。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現的猿人化石定名為“北京的中國猿人”或“中國猿人北京種”,俗稱“北京人” 。以後非洲和歐洲都發現有猿人化石,其形態基本相似。因而國際人類學界一致同意把各地發現的猿人化石定名為“Homo erectus”,按拉丁文字義直譯是“人屬直立種”或“直立人”。

       5.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前20萬年—前5萬年),通常指距今20多萬年開始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形態上介於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間的人類。一般將大荔人、金牛山人、馬壩人等中國古人類歸入早期智人。最早被人們重視的是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人類化石。因而過去古人類學上曾將早期智人化石統稱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古人)階段的化石,在亞、非、歐三洲許多地區都有發現。如今世界上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70多處,世界上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西班牙的直布羅陀,發現於1848年另一個是德國迪塞爾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個山洞中發現(包括一個成年男性的顱骨和一些肢骨化石,約生活於7萬年前),發現於1856年,由於直布羅陀頭骨化石發現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其資料直到1864年才發表出來,而最早被人們重視的是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人類化石。

       6. 晚期智人。晚期智人(前5萬—前1萬),又稱新人。一類生活在5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古人類(1萬年以來的人類稱為現代人)。新人化石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克羅馬農的一個山洞中發現(顱骨4個,屬於3個男性,一個女性,生活於2~3萬年前),所以常稱新人為克羅馬農人。新人的體質特徵是:額部較垂直,眉嵴微弱;顏面廣闊,下頦明顯;身體較高,腦容量大。這些特徵已很接近現代人,會製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學會鑽木取火。我國境內發現的新人遺址中,比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資陽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

       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工作,在中國已經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舊石器考古材料,初步建立起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框架。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在這個時期,傳說的蛇族雙帝時代,蛇族雙帝指伏羲和女媧,公元前約78到77世紀他們建立伏羲羅奉政權,成為黃河下游地區的氏族首領。這個年代的文化: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等。

       1. 元謀人。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前),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在約在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鬱,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裡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土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後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2. 巫山人。巫山人(距今約200萬年前),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能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蹟的骨片。1986年又發掘出3枚門齒和一段帶有2個牙齒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遺址中還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國乳齒象、先東方劍齒象、劍齒虎、雙角犀、小種大熊貓等116種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動物化石。經學者研究,龍骨坡遺址出土的遺物代表了一種能人的新亞種,後被定名為“能人巫山亞種”,一般稱之為“巫山人”,距今約201~204萬年。

      3. 藍田人。藍田人(距今約100萬年前),即“藍田猿人”。學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是中國的直立人化石,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屬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時代是更新世中期、舊石器時代早期。1964年發現於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命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藍田人的年份較北京人早數十萬年。因此他們在體質形態上有不少差別。例如藍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發達。考古學家因而把藍田人分類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類為“晚期直立人”。他們住在更新世中期、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藍田人為西安最早的居民。

      4. 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前),又稱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科學命名為“北京直立人”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歷史學為舊石器時代)的直立人。化石遺存於1927年在中國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關於年代的爭議較大,一般認為約在距今70萬年前。而最近一項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應用Al/Be測年法的結果則把這一年代上推至68-78萬年前。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但還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另指現代意義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5. 金牛山人。金牛山人(距今約28萬年前),今“地理位置”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永安鄉金牛山“山洞”--發現生活著石器時代早期的原始人“金牛山人”。我國考古專家組對屬於個體的金牛山原始人的頭骨和骨架化石與北京人頭骨.骨架化石..相對比...發現!“金牛山原始人頭骨”已接近現代人。這一考古發現,被列為1984年“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在這裡還出土了大批打製的石器和部分骨器說明那時處於舊時器早期,在山洞裡還有發現許多燃燒過的哺乳動物殘骨,這是“金牛山原始人”使用過的天然火,並早已熟食的證明。

      6. 丁村人。丁村人(距今約20萬年前),中國北方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丁村人是發現於中國山西襄汾縣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20多萬年,屬於晚更新世早期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包括1954年發現的3枚小孩牙齒和1976年發現的一塊小孩頂骨殘片。丁村遺跡在山西省襄汾縣南約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鐵路兩側。1954年進行大規模發掘時在汾河東岸共發現十個石器地點,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發現了新的石器地點。

      7. 許家窯人。許家窯人(—前10萬年),中國的早期智人(見智人)化石。出自山西陽高和河北陽原交界的許家窯村附近。距今約10萬年。1974~1975年多次發掘。許家窯人化石有頭骨碎片、上頜骨和牙齒約20件。其頭骨骨壁的厚度、牙齒粗大和嚼面複雜的程度都像北京人。但更多的特徵與早期智人相同。腦量估計比北京人大。

      8. 白蓮洞人。白蓮洞人(大約距今5萬年),位於廣西柳州市南郊蓮花山上,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中國第一座洞穴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古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遺物)說明了大約距今5萬年以前“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構成的白蓮洞文化。白蓮洞文化及附近的“柳江人”遺址在人類學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白蓮洞遺址已經成為中外人類學家關注的科研場抽所、科普課堂和旅遊勝地。

       9. 峙峪人。峙峪人(距今約3萬年前),在山西省朔城區峙峪村附近發現的。遺址發現有人類枕骨化石一塊,野馬、野驢、水牛、羚羊、披毛犀、虎、狼等脊椎動物化石5000多件,骨器和細小石器3萬餘件。其中石箭鏃的出土,說明峙峪人已經發明了弓箭,這是人類改進工具增強征服自然能力的重要標誌。峙峪人是許家窯人的後代,他們在體質形態上,已經和現代人相似,社會組織上,已經進入了母系氏族公社初期。

       10.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距今應有一萬一千年左右。因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1930年發現,1933~1934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進行發掘。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飾物,並發現了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境和在當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廣闊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獵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於其間。山頂洞人以漁獵和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遺址裡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範圍擴大至水域,這標誌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山頂洞人處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起主導的作用,按母系血統確立親屬關係。一個氏族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山頂洞人仍用打製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同別的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製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死後還要埋葬。在山頂洞人的洞穴裡還發現了一些有孔的獸牙,海鉗殼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們佩戴的裝飾品。

       (二)歷史事件

       1.經濟活動。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經濟活動,主要是通過採摘果實、狩獵或捕撈獲取食物。當時人們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樹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實、堅果和根莖為食物,同時集體捕獵野獸、捕撈河湖中的魚蚌來維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遺跡和遺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樹居生活卻很難留下什麼遺跡。從古代的文獻中,依稀可以尋覓到遠古時代樹居和採集的影子。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中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特點就是洞居或巢居,採集和狩獵。

       2.婚姻狀況。通過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人們通過血緣關係維持著家族內部的關係。在血緣家族內部,婚姻按照輩數來劃分,同一輩分的人互為夫妻。而在不同輩分之間則不通婚。這樣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社會集團和生產單位。內部兩性有分工,男性狩獵,女性進行採集和撫育小孩。

       3.母系社會。又稱母系氏族制社會。氏族社會的早、中期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緣關係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屬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中國境內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遺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等等。母系氏族實行原始共產製與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語言、名稱。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緣,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員生前共同生活,死後葬於共同的氏族墓地。隨著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出現,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廣西白褲瑤等地區至今仍遺留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文化信息,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瑤族分支,堪稱“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三)歷史文化

       1.北京人遺址。北京人遺址被稱為世界之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化石和用火遺跡最豐富的遺址。先後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萬件以上。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發現於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使用打製石器,已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在北京人住過的山洞裡有很厚的灰燼層,最厚處達6米,灰燼堆中有燒過的獸骨、樹籽、石塊和木炭塊。表明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研究發現,北京人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壽命很短,大多數人在14歲之前就夭亡了。

       2.小孤山遺址。小孤山遺址,地處遼東半島的中部,在距海城東南45公里,孤山滿族鎮、小孤山村東南約一華里處的海城河右岸。在青雲山南麓的陡峭奇峰崖下,有一天然洞穴,當地人稱之為“仙人洞”。中國東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出土有人類化石、大批動物化石和人工製品。據測定,遺址年代約距今3萬多~2萬年。小孤山的石器有鑽具、邊刮器、端刮器、雕刻器等,在風格上繼承了北京人的石器傳統。小孤山遺址裡面還有一批球狀器和一件手斧。最引人注目的是發現一批製作精美的骨角器?包括骨針、標槍頭、魚叉、穿孔獸牙和刻有放射線的小骨餅。它們在風格上與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同類製品十分相似。這表明,在二三萬年以前,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遠古獵人們可能存在交流。

      3.族外婚制。蒙古族母系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階段的婚姻規例。氏族內部禁止通婚,男子只能娶外氏族之女為妻。如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篾兒乾的妻子,是豁裡禿馬惕部的阿蘭豁阿。十世祖端察兒的妻子,是兀良哈的札兒赤兀惕部的阿當罕。由於蒙古草原遼闊,不同祖先的各氏族、部落相距較遠,因此必須到遠方的氏族去求婚。隨著歷史的發展,蒙古各部的分化,血緣關係也錯綜複雜起來,從而逐步發展到同宗不婚,同一家庭之內不能通婚。

       4.氏族公社。原始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達到鼎盛,在青銅時代趨於瓦解。主要特徵為:以血緣為紐帶、族外婚、生產資料公有製、共同勞動、產品平均分配、以選舉出的氏族首領管理公共事物,重大事務由氏族大會決定。氏族公社歷經了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後來為國家所代替。

       二、中石器時代(約距今15000年——8000年,計7000年)

       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過渡性階段。直接取之於自然的攫取性經濟高漲、並孕育向生產性經濟轉化的時期。地質時代屬於全新世。在世界範圍內約開始於距今1.2萬年,結束的年代在各地區很不一致 。

       中石器時代,使用打製石器,也有用磨製石器的時代叫中石器時代,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細石器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會使用天然火烤熟獵物。在大約二萬年前,最後的冰河時期漸漸過去。人類亦開始改變其生活習慣。因為自然氣候變暖,使採集和漁獵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而為了在新的環境中能生存下去,新的發明、創造繼續出現,而且比舊石器時代時更多。這就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也就是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的特色是用燧石組合成的小型工具。在某些地區可以找到捕魚工具、石斧以及像獨木舟和槳這些木製物品。這個時代的遺跡並不多,通常都局限在貝塚。在世界上的森林地區,可以看到森林地開始被開發的跡象。森林地的急遽開墾是新石器時代的事情,因為農業而需要更多土地空間的關係。而隨著農業的出現,人們開始改變其生活。

       中國分佈:中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遺存,已知有陝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許昌靈井(中石器時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舊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時代)等。歐洲從公元前10000~4000年屬於中石器時代,以英國和德國北市的阿齊爾文化為代表。

       1.下川文化。下川,是山西省東南部中條山主峰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發掘,在階地上層晚更新世末期的亞粘土層中出土了大批細石器,未見陶片、磨製石器和其它農業生產工具。據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2.4萬至1.6萬年。由於這個遺址表現出既區別於舊石器時代,又不同於新石器時代的特殊面貌,考古界定名為下川文化。下川文化的石製品包括細石器和較粗大的打製石器兩類,而以細石器為主。最能體現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的,是這個遺址發現的一批石鏃。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輕敲琢,使其變得厚鈍,成為刀背,另一邊緣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切割的刀刃。

      2.沙苑文化。遺址位於陝西省大荔縣南部的沙丘地帶,是中國科學院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l955年冬發現的,當時僅發現了石器,1973年再次調查時發現了人頭骨化石,此後的幾次調查,除發現了大量石器外,未見地層關係。這些石器分散在地面,以石片石器和細石器為主。石片石器有石片、尖狀器、刮削器等。細石器有石核、小石片、尖狀器、石鏃、刮削器等。石片石器是該文化的典型產物,又是細石器文化中所罕見的。據國家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研究認為:石器屬中器時代遺物,人頭骨化石屬同時期遺骸,具體時間約在萬年左右。以後把這裡統一稱作“沙苑文化”遺址。

      3.靈井文化。遺址位於許昌市西北約十五公里的許昌縣靈井鎮西側。一九六五年,古人類學家周國興先生髮現了靈井遺址並認為它是“中石器時代”的代表遺址,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視,但此後四十年中,靈井泉水一直處於噴湧狀態,出露地層全部被水域覆蓋。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專家介紹,靈井遺址是國內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包括湖相、漫灘相(濕地)堆積物為背景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是人類狩獵、肢解動物、加工獸皮、石器、骨器的工作營地,屬原地埋藏類型。靈井遺址應為全新世氣候轉暖的產物,距今一萬多年,是華北地區文化遺物和包涵信息最豐富的遺址之一,它有著較大面積的原生地層和豐富的遺物,這對於探索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等重大學術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三、新石器時代(約距今10000年——5000年,計5000年)

       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新石器時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或2000多年不等。

       從世界情況看,西亞、北非和歐洲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較早,考古研究也較深入。這裡是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以後又最早出現金屬器,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時代,不過仍出現高度的文明,如瑪雅文化。

      從中國情況看,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一是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有大地灣遺址、上山遺址,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等。二是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發現水稻遺存,證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中國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三是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陶器也不甚發達。

      (一)重要人物(文化)

       早期:以甘肅大地灣遺址最為久遠(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為前後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莊頭、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為代表。加工石器出現簡單的磨製,能夠製作簡單燒成溫度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現為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主要以打製石器和細石器為主,開始使用磨製石器。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為經過人工培育的水稻,學術界仍然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區。後段是距今約9000~7000年,主要以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等磨製石器有了很大發展,陶器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種類較多,以紅陶為主,陶色多不純正,陶質較粗疏。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獲得初步發展。

      中期:中期距今約7500~5000年,可分為前後兩期。河姆渡文化、龍虬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為代表,後期以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為代表。磨製石器種類豐富,製作精美,製陶技術顯著進步,出現慢輪修整口沿的技術,農業和畜牧業獲得高度發展,長江流域已進入到灌溉農業階段,而且豬已經成為一種主要家畜。人口聚落不斷增多擴大,開始出現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規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會組織向心凝聚平等的特點。

      晚期:晚期距今約5000~4000年,也叫銅石並用時期,以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山東日照兩城鎮、河南洛陽王灣、山西襄汾陶寺、甘肅臨兆馬家窯、湖北京山屈家嶺湖北天門石家河、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為代表。製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陶器以灰、黑陶為主,輪制法得到普及。石器磨製精緻,器型變小。農業和畜牧業高度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社會復雜度程度不斷提高,出現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築,有了階級、貧富分化,人類社會向國家文明時代邁進。

       (二)歷史事件

      1.主要工具。始於距今8 000年前的人類原始(母系)氏族的繁榮時期。以磨製的石斧、石錛、石鑿和石鏟,琢制的磨盤和打製的石鎚、石片、石器為主要工具。

       2.母系全盛。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轉向對偶婚,形成了比較確定的夫妻關係。在氏族內部,除個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財產歸集體公有。有威望的年長婦女擔任首領,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參加者是全體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決權。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共同信仰和領地。當氏族內部的成員受到外人傷害,全族會為他復仇。

       3.發明陶器。在新石器時代,產生了農業和畜牧業,磨光石器流行,並發明了陶器。

       4.發展農業。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

       5.父系社會。父系氏族社會,約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我國遠古人類進人了父系氏族社會,從此,男權的時代開始了。後期仰韶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東的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均屬於父系氏族社會文化的代表。

       (三)歷史文化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在該階段已經出現了國家的萌芽,該時間依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這一時期對應傳說中神農時期。這個年代的文化:仙人洞文化、大地灣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早期、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城子崖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在金石並用時代,中國在該階段已經出現邦國、刻骨文等城市國家和成熟文字。這一時期對應傳說中的五帝時期。這個年代的文化: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在青銅時代,有三星堆文化、二里頭文化、岳石文化、四壩文化、安陽殷墟、周原遺址、半鎬遺址、夏家店文化等。中國的史前文明,大體上可以分為七大塊:黃河上游(甘)、黃河中游(豫西關中晉南)、黃河下游(山東豫北)、遼河流域(內蒙遼寧)、長江上游(巴蜀) 、長江中游(楚)、長江下游(吳越)。此外,還有南方地區的甑皮岩文化、石峽文化;西藏地區的卡若文化、曲貢文化;台灣地區的大坌坑文化、卑南文化。

       1.黃河上游地區。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

       (1)大地灣文化。大地灣文化(約前8000年~前5000年),是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是中國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於約公元前60000年至4800年。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遺址、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大地灣文化內涵豐富、特徵鮮明,既是中國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區最早產生的農業文化。因其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所以處處顯露出原始的特徵。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想看1000年前的中國就去西安;如果想看8000年前的中國就去大地灣。主持考古發掘報告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樹德副研究考古之最,它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歷史進程,乃至華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① 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出土的炭化稷標本,將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上推了1000年。② 中國最早的彩陶。大地灣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批彩陶。③ 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過去國內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時間早了1000多年。④ 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發掘出一座編號為“F901”的建築,是所見我國最高的房屋建築。⑤ 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⑥ 中國最早的繪畫。

       (2)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四個類型。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4年,安特生(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在甘肅臨洮馬家窯村發現一處遠古文化遺址,定名為仰韶文化馬家窯期,在當地發掘了大量的上古時代代表華夏文化的彩陶器皿。一個沉寂幾千年的文化瑰寶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3)齊家文化。齊家文化(前2200年~前1600年)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齊家坪遺址。齊家坪遺址1924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時間跨度約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齊家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一支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其主要分佈於甘肅東部向西至張掖、青海湖一帶東西近千公里範圍內,地跨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4省區。隨著齊家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齊家文化已成為探索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在海內外影響日益擴大。齊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製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複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製品,反映了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後來青銅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居室舖一層白灰面,既堅固美觀,又防潮濕。

       2.黃河中游地區。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1)裴李崗文化。裴李崗文化(前5300年~前4600年),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裴李崗文化是漢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來源。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漢族的先民們已開始在中原地區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這個時期,已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該文化的分佈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綜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實驗室對裴李崗遺址出土的木炭標本測定的年代結果,裴李崗文化的年代距今約7000~8000年,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20世紀50年代後,在新鄭縣新村鄉的裴李崗村一帶,陸續出土一些石斧、石鏟和石磨盤等。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後對新鄭縣的裴李崗、唐戶和沙窩李遺址進行發掘。

      (2)磁山文化。磁山文化(前5400年~前5100年),中國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將中華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早於仰韶文化1000年。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之首,是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改寫了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學者普遍認為,河姆渡文化代表了南方水稻文化,而磁山文化代表了北方旱作農業中的穀子文化,在研究中國古代農業起源時,兩者缺一不可。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33年首先在河北武安縣磁山發現而命名。1973年發掘。它與裴李崗文化一樣是華北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是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裡,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3)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黃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所以被命名為仰韶文化。持續時間為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關中豫西晉南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遠古的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是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4)龍山文化。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為漢族先民的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距今約4600—4000年。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尤其是廟底溝遺址,帶有漂亮的玫瑰花圖案的黑陶,被認為是和“華—花”部落有關,而對光明的崇拜是這個部族的特徵,被認為是古代華夏族的祖先源頭。其中位於河南永城市龍崗鄉王樓村西北角的黑堌堆黑堌堆遺址,被確認為是龍山、商、西周文化遺址。

        3.黃河下游地區。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1)後李文化。後李文化(前8500年~前7500年),因首次發掘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後李文化遺址而得名。該文化分佈範圍主要在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地帶。後李遺址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時發現的。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主要有臨淄後李、濰坊前埠下、張店彭家莊、章丘小荊山、西河、鄒平孫家、西南村、長清月莊等。經碳十四測定,其年代大約距今8500——7500年之間,前後延續約一千多年時間。1992年,省市文物部門在臨淄齊陵鎮的後李家村發掘古車馬遺址時,發現了一些古代陶器的碎片,經文物專家鑑定,證明淄博的陶瓷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時期的後李文化時代。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之一,被列為199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前5300年–前4300年),黃河下游一種原始社會較早期的文化遺址,環魯中南山地周圍的兗州、曲阜、泰安、平陰、長清、濟南、章丘、鄒平、汶上、張店、青州、莒縣、臨沭、蘭陵和滕州等地,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1964年4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在滕州市(現棗莊市滕州市)北辛遺址調查中,採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風格不同的陶器,稱之為“北辛類型” 。由於最早江蘇淮安青蓮崗,考古界曾定名為青蓮崗文化,後因該文化以滕州市官橋鎮北辛遺址最為典型,遂重新定名為北辛文化。主要遺址有山東滕州北辛、兗州三因、泰安大汶口、江蘇邳縣大墩子、連雲港市二澗村和淮安青蓮崗等。碳14測定這種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400年至前4400年之間,其後發展為大汶口文化。

       (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前4300年~前2500年),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佈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基本處於古籍中記載的少昊氏文化地區。另外該文化類型的遺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併校正後得出數據,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和遺物特徵,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變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見夾砂或泥質的紅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製陶器。大汶口人死後的葬式一般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還發現部分折頭葬、折肢葬等較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後發現有木質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隨葬品和兒童甕棺的葬具中還使用了帶有各種陶文的大口尊。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它標誌著母系社會的結束,開始或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大汶口文化的遺存,最早是在1952年發掘滕縣崗上村遺址,以及1952、1953年發掘江蘇新沂花廳墓地發現的,但對其文化性質曾長期認作為龍山文化。直至1962、1963年發掘曲阜西夏侯遺址發現了其早於龍山文化的層位關係之後,才於1964年命名為大汶口文化。其後,於1974、1977、1978年,又先後進行多次發掘。

        4.長江上游地區。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

       (1)寶墩文化。寶墩文化(前4500年~前4000年),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陶器製作工藝有所創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對上述6座古城的發掘與研究證明:它們與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屬於同期文化,它不僅大大豐富了三星堆一期的文化內涵,能夠再細分為若干期,並且可與以三星堆古城為代表的夏商時期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明相銜接。於是按考古學文化命名規則被稱為“寶墩文化”。1995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系及日本早稻田大學聯合對寶墩村進行考古發掘,經四個月發掘後確認,黃土埂子圈起的地方是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古城遺址。散碎的磚瓦器物是蜀地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進入文明的物證,比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年代還要早,屬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最早階段。

       (2)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前4500~前3000年),三星堆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下限存在爭議。基於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資料,以及在1980年以後的多次發掘中,三星堆遺址考古獲得了更加豐富的資料,極大地豐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內涵。根據三星堆遺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區分佈較廣,又具有一群區別於其他任何考古學文化的特殊器型,發掘者將這一考古學文化命名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極廣,在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文化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都有不少學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新成果不斷問世,同時在一些主要問題上也存在不少分歧。1929年,四川廣漢三星堆的農民燕道誠無意中發現了大量的玉璋、玉璧等,毫無疑問,這就是古蜀文明,由此開始了幾代考古人尋夢之路。考古工作者們經過不懈的努力,基本把握住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脈絡: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戰國青銅文化、秦滅巴蜀,輝煌壯美的古蜀文明最後融入漢文化圈,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5.長江中游地區。 彭頭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

       (1)彭頭山文化。彭頭山文化(前8200年~前7800年),處於長江流域,位於現湖南省北部,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代表。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9000—8300年(質譜法測得)。彭頭山文化因1985年首先發現與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而得名,分佈於長江中游地區。彭山頭出土的陶器比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貼而成,胎厚而不勻。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器類不多,主要是深腹罐與缽,普遍裝飾粗亂的繩紋。胎泥所夾的炭屑中明顯有稻穀與稻殼的痕跡,是中國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穀。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在彭山頭,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2)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年)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遺址而得名。其分佈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發現,揭示了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大溪遺址位於長江瞿塘峽南側,1959和1975年曾3次發掘。

       (3)屈家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前3300~前2600年),屈家嶺文化因1955-1957年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而得名。主要分佈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縣夢溪三元宮,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也發現了個別屈家嶺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為早、晚兩大時期。早期有斧、錛、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製一般比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黃陶和紅陶較少。陶器表面多數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雙肩石鋤是屈家嶺文化常用農具之一。以種植水稻為主,家畜以豬和狗為主。出現了彩陶絲輪。

        (4)石家河文化。青銅時代文化,距今約4800─4200年。因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此地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遺址群,多達五十餘處。該文化已經發現有青銅銅塊、玉器、祭祀遺跡、類似於文字的刻劃符號和城址,表明它已經進入文明時代。陶器大部分為黑色,不過也有不少紅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該文化的一大特色。石家河文化的刻劃符號最早發現於1987年,此後隨著田野發掘和室內整理的進行,陸續有新的符號發現,在肖家屋脊、鄧家灣兩個遺址上共發現符號約60餘枚。

       6.長江下游地區。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龍虬文化。

       (1)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幹闌式建築的遺跡。

        (2)馬家浜文化。馬家浜文化(前5000年~前4000年),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乍浦鎮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餘年的歷史,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1957年發掘的浙江湖州市邱城遺址,邱城的東、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故稱邱城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上、中、下3個文化層。

        (3)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一支分佈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4)龍虬文化(江淮地區)。龍虬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距今有著7000多年至5000年前文明史,江淮流域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彌補了江淮東部原始文化和古學文化的空白。以江蘇省高郵市龍虬莊遺址命名。龍虬文化譽為“江淮文明之花”。是屬於高郵文化和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一部分,龍虬文化內涵被認為是江淮地區東部同時期文化的典型。屬於龍虬文化的遺址有:龍虬莊遺址、唐王墩遺址、週邶墩遺址、高郵商周古文化遺址。1951至1958年先後4次發掘,按照考古學文化命名的慣例,1956年把它命名為青蓮崗文化。青蓮崗文化一度被當做長江下游江南江北同時期文化的代表。可是1980年代以來在該地區的考古調查發掘表明,當年把青蓮崗文化擴大化不合適,而取消其命名也不合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龍虬文化橫空出世,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被認為是江淮東部同時期文化的典型。

        7.遼河流域地區。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新樂文化、紅山文化。

        (1)興隆窪文化。興隆窪文化(前8200年~前7400年),因首次發現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3.5萬平方米,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圍溝內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為夾砂陶,深筒直腹罐和缽為其典型器物,並有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出土。興隆窪文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敖漢旗博物館於1982年聯合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的,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先後被列入“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興隆窪文化類型。

       (2)趙寶溝文化。趙寶溝文化(前6800年~前4500年),1982年在敖漢東南與發現興隆窪文化的同時發現的另一種新的考古文化。距今7200—6400年左右,首次出現由豬首、鹿首和神鳥組合的“靈物圖像”,考古界稱之文化代表物為“中國第一神圖和最早的透視畫”,在意識形態和繪畫藝術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趙寶溝文化與興隆窪文化前後銜接,其原型形成於興隆窪文化中晚期。趙寶溝文化遺址在赤峰市敖漢旗。保存較好的趙寶溝文化類型的遺址有:敖漢旗新惠鎮東北25公里高家窩舖鄉趙寶溝村北;興隆窪文化遺址西南500米的小山遺址;敖漢旗燒鍋地、南台地等。趙寶溝文化是繼興隆文化之後,在西遼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並對紅山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又一支重要遠古文化。其主要經濟形式為原始農業,狩獵經濟佔有一定比重。這一時期先民已存在等級高低之分,社會分工已趨明顯,表現出發達的原始宗教信仰和濃重的生殖崇拜。趙寶溝文化遺址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新樂文化。新樂文化(前5300~前4800年),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1978年出土。因遼寧瀋陽北郊區新樂遺址的下層遺存而得名。又稱新樂下層文化。年代為公元前5300~前4800年。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是經常性的生產活動。石製工具有打製的,也有磨製的,器形有斧、鏟、鑿、鏃、磨盤、磨棒等;還有細石器。發現平面為圓角長方形的半地穴房址。新樂文化出土的煤精製的圓泡形飾、墜飾和珠等,是中國最早的煤精工藝製品。陶器多夾砂紅褐陶,火候較低,陶質疏鬆,並常飾有壓印的“之”字形紋和弦紋等,種類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4)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存在於分佈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主要集中於西遼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與存在於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和存在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都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佈面積大約20萬平方公里,延續時間約兩千年。紅山文化出土自內蒙古赤峰紅山的大型碧玉C型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髮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其後,在鄰近地區發現有與赤峰紅山遺址群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徵的諸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遼寧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於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星期四完稿)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