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三官大帝及寶誥

2017/02/09 15:47:56 網誌分類: 三官大帝
09 Feb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信仰)尊奉的三位天神。堯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

東漢時,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一、 三官大帝的由來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民間俗稱三界公,是掌管天界、地界、水界的神祇;在各地方通常在年頭元月十五天官聖誕時向天公祈福﹝即上元節﹞,七月十五日地官聖誕時普度孤魂野鬼與祭祀祖先,﹝即中元節﹞,十月十五日水官聖誕謝平安﹝即下元節﹞,都與三界公的信仰有關。三界公,即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 

三官大帝信仰源自古人對天、地、水自然之神的崇拜,其三官之說起源甚早,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教,教中設有鬼卒等,為病人祈福祛疾。其消災治病方式是將病患姓名及認罪之意,寫成文書三份,分別置於高山、埋藏於地、沉入水中,向三官告解懺悔並祈求安康,謂之「三官手書」.此請禱之法,蓋仿效古代儀禮。《儀禮·覲禮》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唐賈公彥疏雲:「案《爾雅》云:祭山曰懸,祭川曰浮沉,……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瘞」亦埋藏之意。直到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大帝信仰始和上中下三元節合而為一。《三元品戒經》曰:三官分屬三元: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曰:「三官亦謂三元,上元天官治於陽元之士,中元地官治酆都山洞中,下元水官治九江洞室中。」《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曰:「三元者謂上中下也,一者上元正月十五日 天官主錄,二者中元七月十五地官主錄,三者下元十月十五水官主錄。」

原本司掌天、地、水三界的守護神,經過民間信仰的流傳,三官大帝又發展出各種起源傳說,也被賦予新的職責。例如《歷代神仙通鑑》說其中有三官源自金、水、土三氣,認為司用於天、地、水三界之說。或有謂三官大帝乃源於元始天尊吸納始陽九氣、清虛七氣、晨浩五氣,融合於腹中,經九九之期結為靈胎聖體,分別於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自口中吐出聖嬰,即堯、舜、禹三帝。其中堯帝定四時制年月、舜帝拓荒墾地、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奉為三官大帝。

二、三官職司與架構

三官的職司,主要是考核三界十方一切諸神、鬼、人….萬類等,生死功過錄籍。以三官來執行考核功過的工作,起源很早,大約東漢即已存在。如註1所述。據《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敘述三官之職掌為:三官分屬三元,上元一品天官,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二曹,天官三宮共有九府三十六曹。天官治於元陽之上,太空之中,其職責在考核天上諸真仙大神功過罪福。上元天官之中宮稱為:太玄都元陽七寶紫微上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諸天大聖,一切尊神,諸天大神無鞅數眾」。紫微宮置有左右中三府,左府主生,右府主死,中府主生死罪錄。左宮稱為:太玄都元黃太極左宮,「總主上真已得道,過去及未來得道及百姓,男女人生命錄籍」。右宮稱為:太玄都洞白太極右宮,「總主上真已得道,過去及未來得道及百姓,男女人滅度仙錄及罪簿死籍」。 

中元二品地官,治山洞空玄之中,其職司在考核五嶽五帝,九土土皇及地上諸仙功過罪福。所謂「普統地上五嶽四維八極神仙真人神靈....滅度生死,功過罪簿籍之事。」地官亦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四曹,地官三宮共有九府四十二曹。中元中宮稱為:洞空清靈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地上諸神仙已得道諸大神」。中元左宮稱為「南極洞陽左宮,「總主地上九土土皇四維八極諸靈官」。中元右宮稱為:酆都陰天右宮,「總主地上諸靈官,已得道過去及未得道學者百姓男女人罪簿死籍」。

下元三品水官,治九江洞室,其職司在考核水中諸帝河神,水中一切神靈及死魂之功過罪福。所謂「並統三河四海九江水府,淮濟四瀆水帝神王河伯諸大聖,水中一切神靈。」水官亦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四曹,水官三宮共有九府四十二曹。下元中宮稱為:暘谷洞源宮,「總主水帝暘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諸真人,水中諸大神,已得道過去及未得道及百姓男女人仙簿錄籍」。下元左宮稱為:清冷宮,「總主水中萬精蛟龍鯨魚水災大會水母龍門度數之期,百姓男女人籍錄生死功過簡對輕重之事」。下元右宮稱為:北酆都宮,「總主水中積夜死鬼謫役年劫及百鬼萬靈事,百姓男女人應死簡錄黑簿」。

據《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並稱「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為了推尊此三位天帝,南北朝所出的多種道書,又以兩漢流行的元氣論對其神格進行刻畫。《三元品戒經》稱:「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皇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極黃之精而成,……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總主水帝湯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

據《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等所載,三官大帝的主要職責是於三元日考校人間善惡,給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十天靈官,神仙兵馬與無鞅數眾,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同下人間考定罪福;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九地靈官,神仙兵馬與無鞅數眾,名山洞府神仙兵馬同下人間,校錄罪福;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水府靈官同下人間,校定罪福。」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 即具述三官大帝分設九宮二十七府一百二十曹以考校世人之事。元代所出之《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壽真經·開明三景章》曰:「三元帝君職任宰禦,巡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萬靈君臣人物善惡,悉主隸焉」。據此,天上地下、三界十方之萬類種種,皆歸三官大帝管轄。

據民間道經《太上三官賜福妙經》簡稱《三官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天官,為玄都元陽一品,居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致諸天升降之司,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中元地官,為青靈洞陽二品,居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五嶽八極四維,考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號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下元水官,為暘谷洞元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水帝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由。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三官誥》云:「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貫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

三、結論

民間信仰三界公之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和玉皇上帝一樣很少有供奉神像,民間通常在神龕前樑懸吊三界公爐或稱天公爐。三界公是一個遍在的神靈,祭拜三官大帝方式,不因地方不同而不同,一般祭拜神明前必先膜拜三界公之後再拜家中所供奉諸神,也意謂者三官大帝神格高於其他諸神。然而民間對天、地、水三界之崇拜,也反映人民對自然界的感恩之心,蒼天覆蓋萬物護佑生靈,大地生成五穀負載萬物,水源供給養份培育生命,因此民眾對天、地、水均存敬畏之心。

三官大帝寶誥

上元天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校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司。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咸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歿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水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暘谷洞元。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利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由於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至於三官神的職掌範圍,宋明以後又自於三清四御的確立,而有所縮小,一般認為掌管人間禍福、天神轉遷、生死輪迴諸事,但民間信仰仍然很普遍。明代以來,各地建有許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廟等。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祭拜三官,懺悔罪過,祈福免災。時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葷食素,稱為「三官素」。清代,三官信仰更為普遍,「天官賜福」的年畫、民惜畫,多種多樣。畫中天官,身著大紅官服,龍袍玉帶。手持如意,五綹虬須,面窖慈祥,一派雍窖華貴的氣質。一些圖中,天官還慈祥地攜帶五個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慶鯉魚燈。過去民間每逢新春時,皆貼這種年畫,以求天官賜福長壽。有時天官還被當作財神。清代流行一種「賜福財神」,圖中間為天官手執如意端坐元寶之上,金山、銀山、花卉、雲龍和一個大「福」字陳於上方,聚寶盆、手持「日日生財」旗子的童子位於下方;和合二仙和招財仙官、利市仙官立於兩旁。畫中充滿著福氣和財氣,表達了人們渴望天官賜福、財神送財的富裕理想生括。近代,天官又和員外目郎(表官祿)、南極仙翁合稱為福、祿、壽三星。舊時農曆新年,三星圖常掛於堂中,象徵「三星在戶」,顯示多福、多壽、喜慶臨門。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幸福生括的共同心理。如今「三星」圖像和「三星」工藝品喜進千家萬戶,成了頗受歡迎的裝飾品。現在台灣的廟宇中,一般稱三官大帝為三界公,據說敬奉的人特別多。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