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三章 不著空

2017/02/17 09:35:27 網誌分類: 念佛修行
17 Feb

許多修道者愛談「空」,開口閉口都說:「一切皆是空,不要執著」,聽起來似乎境界很高,但若是一知半解或是執著於空,就會成為一種偏執,也不是中道修行,因為執空會落於頑空,一旦落於頑空,就無法如實知見真理而證果。

吾舉一例說明:昔時,有一位老婆子供養一庵主,歷經二十年從不間斷,在這段期間,老婆子常令一位二八年華貌美女子,送飯給侍。一日,她叫這位女子趁其不備時抱住庵主,問說︰「現在感覺如何?」庵主回應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意思是說:就像枯木偎倚在寒巖上,沒什麼感覺。女子轉述庵主的話給老婆子,老婆子曰︰「我二十年只供養個俗漢!」遂將庵主趕走,將小庵燒毀殆盡。此位庵主讓老婆子失望而將其驅遣,就是修成枯木禪、石頭禪,並執著於「空」之關。其實,除非是已經死亡,否則一個人只要仍有肉體存在,就一定有思維判斷,就一定可以看到形狀、外相,可以感受到柔軟、溫度,故修與未修之差別,在於未修者「認假為真」,而修道者知道「何為真」、「何為假」,因此,不會被眼睛所見、耳朵所聽之外像蒙蔽。

許多修道者誤解修行真義,以為修行就是要修到無想無念,因此一味追求「空」境,最後修得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甚至與現實生活脫節,如此不但會讓人覺得陰陽怪氣,在家修行者也容易引生家庭風波。其實,山河大地、花木鳥獸、男女老少,哪一個不是真實存在?故,修道者當知「空」並不是「無」,而是「緣起性空」。世間一切事物之所以「空」,乃是因為這些事物是「緣起的」,一切事物皆是依賴各種因緣條件而生起,因緣條件發生了變化,事物也就產生變化;如果因緣條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滅不存在。所以世間萬物皆是「暫時的」,包括一個人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也都是暫時的,都是有其因緣的,而這因緣是有方法去消滅的,所以最終可以透過修行,而獲得自由自在的解脫境地,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修行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已關注

最新回應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24/02/11

老師

{#iconb_210}

祝您

身體健康

k98m
k98m 2023/12/16

立法局議員任務是為人民服務,而他們不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他們議員目的是金錢,無心為人民,這些議員,下次選舉,人民就是不會選他們,選了他們等於放只老鼠入米缸。

易明
易明 2023/12/15

厚顏無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