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對話II--書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創造的歷程

2017/03/11 19:49:09 網誌分類: 《與神對話》
11 Mar


書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創造的歷程

謝謝你們與我共走這一程。我知道,對你們某些人而言,這並不容易。這裡所提出的許多觀念,對我們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所相信的觀念都是挑戰,也對我們以前的一些行為模式構成挑戰。本書的資料邀請我們去創造新的信念,展示新的行為,對事物所可能發生的情況懷抱新的觀念。對我們生活的方式,本書的資料都殷切而徹底的呼喚我們走向新的思想。

這就是我們說過的“新思想運動”(new thought movement)。與其說它是一種組織或社會結構,不如說它是一種歷程,以此歷程,社會的一切從一種存在方式轉移到另一種。那是行動上(壓垮大象)的“第一百隻猴子論”。那是“臨界量”的關鍵問題。這份資料怎麼給我的,我原原本本的在書中呈現出來,以有助於此項運動,以有助於達成這臨界量,造成這種轉移。

我們必須締造這種轉移。因為我們不能再繼續走原先的路。我們原先用以引導我們人類的觀念結構不合我們之用。事實上,它們幾乎已經毀了我們。我們必須改變;如果我們還想把世界傳給子孫,我們必須改變。

說過這些話後,我希望各位知道,我對我們懷有巨大的希望。我相信,作為人類,我們現在擁有無比的機會,把那些久來擋住我們的障礙剷除,以實現我們最恢宏的可能性,而且我處處看到,不僅許許多多個人在成長,而且——終於——集體意識也在成長。我知道,是這集體意識在形成關鍵量,成為能量,來發動我們在此星球上的體驗之引擎。所以,我們的集體意識的水平才是關鍵。

我現在看出來,這套書的神聖目的,就是要提升這集體意識。這三本書中的話,自始就不是為說給我一人聽的,而是藉著我,說給全世界——正如它是藉著你要達到同一目的。你會讓書中的這些話以你的心作為終站嗎?或是跟我加入使者的行列,把它們帶給更多的人?

以我所見,人類目前狀況頗堪玩味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我們走得不對。然而如果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我們走得不對,則為什麼我們不能集結起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這是一個讓人痛心疾首的問題。我們怎麼樣才能把個人的覺醒轉化為集體的行動呢?

我認為,我們不僅由實行和傳播《與神對話》中的訊息可以這樣做,而且可以加入志在改革的團體與組織。我願建議各位參加三個團體。 (當然,我知道還有很多別的類似團體。)

如果你同意本書中所講的某些話,我贊成你去接觸和支持“生態經濟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colonomics),這是由我的朋友丹尼斯·維佛(Dennis Weaver)所創辦。這個研究所的指導原則是,生態與經濟並非敵人,兩者合一來改善地球的生活,乃是唯一可行道路。

丹尼斯和該研究所投下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探尋新途徑,使全球的工商業可與全球生態的保護與改善行動得以合作與溝通。丹尼斯相信生態運動與經濟運動無需衝突,無需背道而馳。

我們所需要的是,在我們所從事的工商業中,在我們所製造的產品中,在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中,要發展出生態的和經濟的健康模式。為了掌握和強化這個觀念,丹尼斯發明了一個字:“生態經濟學”(ecolonomics)。用這五個音節的單字,他陳述了他的想法,就是,經濟利益並不必然、也不會永久跟生態的敏感相剋。對前者是好的,並不自動會對後者為災難。

如果你也想強化這觀念,請寫信給

    The Institute for Ecolonomics

    Post Office Box 275

    Ridgeway,CO 81432

    U.S.A.

他們會寄給你資訊,讓你知道如何加入行列。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和讚美的組織是“倫理與意義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Ethics and Meaning),這是由麥可·樂內(Michael Lerner)所創辦。麥可和我曾多次談論本書第二部中所提出的議題;他告訴我,他創辦這個基金會是當一個工具,以求改變美國社會的底線,把自私與嘲諷的心態,改為關懷和休戚與共。

麥可所尋求的是改變我們社會的根本區分,以便工商業的生產與效益、法律與社會層面的行為,不再僅以財勢與權力的增加為唯一衡量標準,而也由是否增加愛與關懷的能力,是否增加了道德、精神與生態的敏感度為標準。

他的基金會已在美國各地建立起分會,其中有些正在探討一些方案,企使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與公司簽訂合約前,先審查該公司的社會責任史——甚至要各公司每二十年重新申請許可證,而其社會責任記錄就成為核准與否的因素之一。該基金會以經濟需求和個人權益為雙重焦點,反對公司或政府力量否定對方。

麥可是《意義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Meaning)的作者;這本書,我熱切推介。就如康奈爾·維斯特(Cornel West)在書套背頁所寫:“……得有勇氣去閱讀它。”該基金會另發行定期刊物《Tikkun》,在該雜誌上你可以讀到這些議題進一步的討論。

要想訂閱這一份甚有激發性的刊物並獲知麥可的工作更多的訊息,請聯繫:

    The Foundation For Ethics and Meaning

    26 Fell Street

    San Francisco,CA 94103

    U.S.A.

    TEL:(415)575–1200

我所覺察到的第三個資源是“遠見領導中心”(The Center for Visionary Leadership),創辦人為克林·麥克勞夫林(Corinne McLaughlin)與戈登·大衛遜(Gordon Davidson)。他們兩位合著的《精神政治學:從裡向外改變世界》(Spiritual Politics:Changing the World from the Inside Out)和《黎明的締造者》(Builders of the Dawn)都是我閱讀書籍中名列前茅的書。他們的教育中心對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新穎的、整體的精神洞察觀點。該中心對個人與組織提出公共計劃,顧問訓練與以價值為基礎的領袖訓練。他們最激發我的觀念之一,是公民對談計劃,以有助於解除使地球分歧的一些現象。你可以成為此項工作的一份子,請聯繫:

    The Center for Visionary Leadership

    3408 Wisconsin Ave NW

    Suite 200

    Washington,D.C.20016

    TEL:(202)237–2800

    E–mail:CVLDC@netrail.net

你們有些人會選擇對這三方面的努力都做支援,如我就是。不論你做什麼決定,我希望你在此看到的是,對我們所面臨的大難題、大挑戰,個人並非沒有真正的且持久的影響力。那唉聲嘆氣的呼叫:“我能做什麼呢?”在此處已得到了回答。你能做的事很多,你能做事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這是一次行動召喚。這是一項加入前線的呼求。這是對你的邀請,請與我一同組成精神工作隊,在共同的心願之下結合:為世界帶來愛與康復,重返歡慶。

在讀過傳送給我的《與神對話》的言談之後,我再也不能是原先的我了。你也是一樣。我們——你與我——現在已被帶到絕壁,與我們以前所有的信念與為人做事之法對決。

有許多人無可避免的會對本書所寫的某些東西感到不自在。畢竟,我們人類曾宣稱自己為高尚的、優越的物種,是啟蒙過的生物。而《與神對話》三書卻觀察我們的所言所行而道:呃,抱歉,並不很是。它們察看我們宣稱要去的處所,而說:這不是你們所要去的地方。不是。別以為是。因此,這幾本書(也許尤其是第二部)可能會使人不自在。然而,不自在總是表示成長。生命開始於我們的自在地帶結束之處。

當然,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並不是要接受他人置於我們面前的一切新觀念——而《與神對話》三部曲中的觀念,也不應被視為“福音”。事實上,這會是神最不願意的事。因為如神所說,寶藏在於問題,而不在答案。這本書邀請我們的不是採用其答案,而是不斷的、不息的去問它的問題。

《與神對話》所提出的問題會把我們直接帶至絕壁。不僅是我們自在地區的邊界,也是我們的理解、我們的信念、我們的經濟的邊界。它們挑戰,要我們走向新經驗。

如果你想要加入這新經驗的共同創造行列,如果你認為自己在此歷程中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使者之一——既是接受者又是傳送者——則請加入這新的隊伍。成為一個發光者。支持此處所提的努力與組織(或任何其他有價值的主張或團體。)

還有一個團體是我要告訴你的,這是我與南茜所創辦的團體,名為“再創造”(ReCreation)。其宗旨是要把人還給他們自己——並因此改變世界。

我們的工作是以編寫月刊開始,寄送給每一位訂閱的人。 (自從本書第一部出版之後,全球已有數千人訂閱。)接下來是一項向全國和全球各社團傳遞《與神對話》的訊息的計劃,以親身投入的方式進行。我們知道這個工作的推動必須邀請你的加入,就如你把自己重新創造一般,成為真正的實行與傳播者,以改變你所接觸的世界。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創造的歷程。而此歷程始於你自己的靈魂。你的靈魂知道現在是否已是你將生命最有力的歷程——改變與創造——投入更高層次的時機。我知道這已是我的時機。

這乃是何以公開聲明我們基金會的目標是支助與籌辦第一屆“整合靈性與經營管理首屆國際座談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ity and Governance)。我的看法是,世人如果決心以他們最高的精神領會來治理自己,而非以最低的意念和最深的恐懼,則世界可以在一夕之間改變。

我們計劃於一九九九年為這項座談會作東。我們看到有一個歷程已經上路:存著善意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思考、討論重大議題:是什麼把我們分離;如何歡慶我們的不同;我們身為宇宙中這特殊地點上高貴榮耀的物種,對於使我們結合為一體的一切經驗應如何去加強。而我們認為,這項座談會將成為此歷程的主要催化劑,使之更為豐沛。

我們的基金會也設立了工作室、討論課、靜修處、講授課程,和全球各地的廣泛計劃。凡是本基金會所推行的計劃,我們都收費很低,並保留至少百分之二十的空間提供全額或部分的獎助金,以便讓能夠參加的人盡量多,而不必受到經濟能力的限制。

為了對范型轉移效力,這是我們——南茜,我和我們少數幾位朋友——決心要做的事。在此書末注言中,我希望能向你提供一些途徑,使你得以投身此種“範型轉移”行動。 《與神對話》第三部比第一和第二部都更進一步,詳細描述宇宙各處有情眾生的進化歷程,高度進化社會中的工作與結構。總之,是我們這些想要以新的方式經歷人生的人一種傑出的模範。

我們的通訊載有如何去做的建議與觀察,使你自己和別人得以成為範型轉移者,成為新的實相的創造者。這些訊息是以回答全球《與神對話》的讀者所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我們的通訊也包含我們基金會的消息,以及如何成為我們的伙伴——設若你做此選擇的話。這份通訊是一個與《與神對話》的能量“保持連線”良好途徑。

要收到這份刊物,請寫信給:

    ReCreation

    The Found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Postal Drawer 3475

    Central Point,Oregon 97502

    TEL:(541)734–7222

    E–mail:Recreatingaol.com

每年收費二十五美元,這包括我們把通訊出版和寄達的費用,以及支持我在此所述一些大型活動的費用。但如果你想連線,目前卻無法撥款,我們會很高興的給你獎助訂閱。只要在你的信中申請即可。

在此結束之際,我要對我個人的事提出一些報告。

自從本書第一部出版,在讀過我個人的生活紀事之後,你們許多人寫信給我,充滿了慈悲、了解與愛。我永不能表盡這對我多麼重要。信裡經常問到,我在接受到這些訊息之後,對我的生活有瞭如何的改變。要在本書的書末詳細述說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仍要告訴各位,我的改變是深遠的。

我覺得我里里外外都像一個新人,我跟孩子重建了愛的關係。我遇到了我所知道的最出眾的女人,我們結婚了,我深受她的教誨之恩——而她的教誨是她的愛、她的實際生活。我原諒了我的過去——而這個,我已告訴過你,我曾一再一再做過那些在許多人眼中看來不可原諒之事。我不但跟過去的我重歸於好,也跟現在的我重歸於好——現在我是誰,我選擇是誰。我終於知道,我不是我的昨日,而當我將我自己最恢宏的形象於生活中實現時,我就創造了我最奇妙的明天。

你們曾以千百封信函加入並協助我治療與成長;而如今,隨著我共同走過這第二部書,我希望你們能與我共同攜手來創造全人類最恢宏的形象。那樣,它就會變成我們的形象。那樣,我們就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這可能要求於我們的頗多。然而那被給予得多的,被要求的也多。當我們被推到我們自在區域的邊界——就如本書對某些人的推動——我們必須記得,邊界是冒險的開始。邊界是新機會所在之處。邊界是真正的創造開始之地。而這,正是你與我相遇之地——設若我們要如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edy)所說,要尋求一個新世界的話。

法國詩哲吉洛姆·阿波林奈(Guillaume Apollinaire)寫道:

    “到邊緣來。”

    “我們不能。我們怕。”

    “到邊緣來。”

    “我們不能。我們會掉下去!”

    “到邊緣來。”

      他們去了。

      他推他們。

      而他們飛起來。

      來。讓我們同飛。

方智出版社FINE PRESS 新世代系列84 與神對話Ⅱ 作者:Neale Donald Walsch 譯者:孟祥森發行人:曹又方出版者: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50號6F之1 電話:25796600(代表號) 傳真:25790338、25773220 郵撥帳號:13633081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證: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台業字第4361號責任編輯:楊嘉瑤美術編輯:張志如校對:孟祥森、王季慶、張美馨、楊嘉瑤法律顧問:詹文凱原書名:Conversations with God(BookⅡ) 原出版社:Hampton Roads Publishing Com. 印刷:祥峰印刷廠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初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刷

Chinese characters language copyright 1998 Fine Press Publishing Co.Original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copyright©1997 by Neale Donald Walsch. All right reserved including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in any form. This editi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WRITERS HOUSE INC. through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