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甘肅天水人猛增 東西北三面遷移

2017/05/25 08:09:05 網誌分類: 世界宗教合一
25 May


1.06章 甘肅天水人猛增 東西北三面遷移

自從該隱殺了亞伯被流放湖南道州後,伏羲女媧心情都不好,兩人決定離開青海這個傷心之地,於是沿著湟水到蘭州,最後定居於甘肅天水。在這裡兩人又幾個生了兩個兒子和幾個女兒,所以中國一直傳說伏羲女媧一共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也有人說他們的名字分別為重、該、修、羲,不管怎麼說,肯定在亞伯之後還生了孩子,但並非《聖經》裡說的,生了賽特。這個賽特是嫁接過來的,詳情且等後文細說。

為什麼說伏羲女媧遷移到天水定居呢?有考古為證。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的五營鄉邵店村發現了大地灣遺址,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後來又在第5文化層中,發現了13000年-7000年前的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由此證明在13000年前就有人在這裡製作陶器了。

隨著人口的增長,也就熱鬧起來了,伏羲女媧把一些捕獵,打漁,耕種,製陶和吹奏樂器的技藝都傳授給了他們的子孫,並且為他們制定了一些律法。由於伏羲女媧喜歡清靜,而盤古上帝出伊甸園後定居在終南山,於是兩人決定入終南山之太乙山南五台修道,在盤古上帝的教導下不久終於見道開悟,明白自己的真身原來就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如今的南五台青翠峭拔,為終南山神秀之最。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捨身、靈應5峰,以觀音台最為著名。伏羲女媧的後代子孫後來也就常來終南山祭祀上帝和伏羲女媧。關於伏羲女媧上終南山修道,有瑤族的傳說為依據,瑤族的祖先盤王(盤瓠)有幾個身份,其中一個身份就是伏羲,根據瑤族中的一種說法,盤王夫妻最來入終南山修道。後面我會專門發文討論盤王(盤瓠)的真實身份。

走來路遙,說來時短,一晃就過去了4000年,在約12000年前甘肅天水的人口暴漲,那裡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於是部落首領決定派出一隊人馬往西遷移,第一站到達青海果洛藏自治州瑪沁縣,在那裡留下部分人員,考古學家從那裡的下達武地區發現了11200-10000年前的細石葉遺物。然後第二站從青海直入新疆, 最後大部隊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吉木乃縣,在那里安定下來。後來還有一些人由此經峽谷進入如今的俄羅斯境內的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地區,成了最古老的西伯利亞人。

阿勒泰

伏羲女媧之後人西遷後定居新疆吉木乃縣有考古為證。 2014年到2015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吉木乃縣的通天洞中發現了10000年前的夾砂灰陶,紅陶片及石杵殘件,當然還有距今4000年前的青銅器時期的遺物。說明在這個地區從10000年前到4000年前都有人居住。

大約10000年前,隨著甘肅天水人口又一輪暴漲,部落首領決定再組織一批人向東遷移,於是他們沿著渭河過西安,然後在再過洛河東行至河南的舞陽縣定居下來,這就留下瞭如今發現的9000-7800年前的賈湖遺址。在這裡考古學家發現有9000年前的釀酒技術,還有龜甲和契刻符號,還有陶器、石器、骨器登。

大約在9000年前,從漯河賈湖又分出兩支,一支向北遷移河北,

在8000年前的河北邯鄲市武安磁山形成磁山文化(考古中有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大約8000年前,一部分繼續北遷,在內蒙古的赤峰市敖漢旗留下7200-6400的趙寶溝文化遺址。然後一部分過白令海峽進入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這就是美洲的最早的印第安人。

賈湖村

大約在9000年前還有一支從漯河賈湖往西遷移,在山東留下7400年前的山東北辛文化早期遺址。

以上為伏羲女媧第三和第四個兒子的後人所代表的黃河文化的發展軌跡,最後黃河文化與該隱後人所代表的瀟湘文化(後轉化為長江文化)合一形成了原始的中華文化。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