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須彌山之旅(二)

2017/06/15 12:54:01 網誌分類: 文化
15 Jun

尋找須彌山之旅() 

  IMG_9104

山川風水玄學社所舉辦的尋找須彌山之旅,剛剛在本月初完滿結束了,非常感謝各位團友對山川的支持,亦佩服他們有很好的體魄和團隊精神,在旅途中互相幫助和包容,全程投入節目之中,最後得以盡興而歸。各人可能懷著不同的目的而參加今次旅程,亦有著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回來,正如我在介紹這次行程中提過,每人心中都應該有座須彌山,是人人所嚮往,祈求心中安寧可擴闊眼界,亦可啟發精神和智慧, 我希望每位團友在日後都會懷念今次旅程

DSC_9410

今次行程安排分了A13天)、B8天)兩隊,兩隊均一同乖坐青藏鐵路,從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完成拉薩和日喀則之行程,A隊便會向後藏阿里地區進發,途中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遠望海拔 8848 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之後一路沿後藏南線往西行,經薩嘎、塔欽到訪岡仁波齊神山,再往紮達土林和古格王朝遺址,然後原路返回日喀則完成今次旅程。雖然旅途艱辛,路程遙遠加上後藏地區氣候和環境都比較差,平均住宿高度在四千多米以上,在五千米高行小轉山,親近岡仁波齊神山,行車路程中,不知要經過多少個五千米高的山口,每天要忍受零下幾度到十幾二十度的溫差,還有高原上的強烈日曬,水土和食物的不適應,在高山缺氧問題上,大家雖然有所準備包括藥物和心理,總有著不同程度的高山反應

D17_4634

上天總算給我們照顧,全程中只有一兩位團友堅持到最後才需要吸用氧氣,全部團員都健康和安全地回家。 另外,天氣亦配合頗為理想,特別在去珠峰營地當天,日出前稍有雲霧,但日出過後天便變得晴朗,一年中難得這樣的碧空如洗,珠峰頂被陽光照得金黃,景色非常壯麗。在旅程尾段去達土林和古格遺址途中,遇上大雪和前路受交通意外堵塞,團友在等待中在雪地上玩雪,自得其樂,司機和導遊正決定要取消行程,中途折返之際,消息傳來道路已重新開通,我們又可以冒着風雪繼續前行,當我們到達達土林時,天氣又回復晴朗。

IMG_3278

今次山川的尋找須彌山之旅,主要從風水角度探索和觀看龍脈發源的始祖,即是經書所稱的須彌山。堪輿祖師唐朝的楊筠松的著作『撼龍經』中首幾句:『須彌山是天地骨 中鎮天地為巨物 如人背脊與項梁 生出四肢龍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 南北東西為四派』當中提到須彌山是天地的中心,世界眾山之祖。須彌山這個稱謂最早出自於印度教,是印度教濕婆神居住的地方,而佛教也沿襲了這個稱謂,並容入了自己的觀點,於是須彌山這個名詞就出現在佛教的經典裡。佛教後來傳入國,須彌山這個稱謂亦套用於中國青海省內的崑崙山上在中國的地理經書,以黃河和長江劃分中國三條主幹龍脈,而黃河和長江的源頭都是始於崑崙山脈之中,無論風水地理或中國傳說中,都指崑崙山是中國萬山之祖,是中國人的第一神山。 觀看崑崙山並不困難,當我們坐著青藏鐵路上,過了格尓木站,便開始穿越崑崙山脈,大家有時間便可親身近距離感受一下,崑崙山的龍祖氣勢。

DSC_0112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多個宗教包括西藏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等,都視為眾山之祖萬山之王的岡仁波齊神山,更被尊稱為世界的須彌山,按道理是在崑崙山之上的太祖山,岡仁波齊神山起碼是整個亞洲的龍脈始祖,包括中國人和印度人,已超過一半世界人口心中的須彌山,岡仁波齊山是岡底斯山脈的第二主峰,海拔6,721米,位於西藏的普蘭縣境內。 岡仁波齊山的位置,靠近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中段,當中的東西南北分水嶺就於這個地方,向東流主要有雅魯藏布江經中國、印度和孟加拉,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向西流的是噶爾藏布江、獅泉河和象泉河,是印度河上游主要支流,最後經巴基斯坦流進阿拉伯海;南面則連喜馬拉雅山脈,而印度恒河就是喜馬拉雅山脈之下的一條聖河;北西將經過西藏高原和崑崙山脈連接所以岡仁波齊便成為眾山龍祖。 我們親臨考察,看到岡仁波齊橫開巨帳,神山兼有貪、巨、武三吉星體,更帶有全石曜的剛烈之氣,出脈處開一武曲屏障,右左夾護、羅城緊密,前行起貪狼帶廉貞應星,展肩發脈辭樓下殿,化出多個如象腳般的巨門星體,整體形態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走著在一起。

DSC_0035

巨門星體腳下,潛龍過峽,龍脈貫於兩所巨大山脈之中,從北邊的岡底斯山脈行往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迎其過峽,和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 部分潛龍之脈在過峽中若隱若現,間中起伏以中脈分水出現於兩湖之間,東面是瑪旁雍錯(湖),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4,556米),亦是印度教的聖湖,水面平靜清澈見底。西面為拉昂錯(湖),是一座鹹水湖,水色深藍又長年颳著大風,俗稱「鬼湖」。兩湖一起形成了一個太極的圖案,正好體現出風水地理書所說的天池過峽情況,一左一右的湖泊,一鹹一淡、一動一靜、一深一淺,天地之間真有神奇和奧妙之處。

Mt_Kailash

有人問這樣艱苦的旅程為何要去?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作學術研究的需要引證,從書中的觀點拿到實地作考察,使我們學術得以提升,讓前人去不到的地延續探索,給傳統的地理學注入新資料。正如當我們沿後藏南線而行,發現差不多所有藏民的房屋,都是坐西向東而建造的,當了解過後,原來我們所行的後藏南線,就處於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中,東西之風向成了管道效應,特別從西方吹來的大風,長年不停,為有建屋時背向西方,以避免風砂入屋,這便是風水的巒頭作用,除了山水還有風和光,一切出於自然是為本體,之後才說天時理氣,見多識廣是其中出外旅遊原因。還有每個旅程都要配合天時、地利和人本身,自己都要時間、體力和金錢的配合,每個人隨着年齡增長,體力必然會下降,世界之大很多地方都想去看看,感受下當地的人情和文化,當有體力能夠應付時,必然會先去一些較難到達的地方現時交通發達,之前一般人不能到達的地方,若我們體力、時間和金錢都能應付時便可去到了,正如今次尋找須彌山之旅,自問若過多10年,身體可能都應付不了,所以在此恭賀每位完成今次旅程的團友,大家都是有心有力和有福之人,讓我們可以繼續山川旅程,認識多點各處地理風貌,人情文化,增廣見聞。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