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把大數據捧上神壇

2017/12/21 08:41:23 網誌分類: 經濟
21 Dec
        自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結合」後,「大數據」(Bigdata)成為炙手可熱的詞語,中港兩地,任何時候,無論甚麼場合,只要談及經濟、民生,也搬出「大數據」這名詞;說甚麼所有運作也是在「大數據」指導下進行。

        然而,當你問及嘴邊整天掛着「大數據」的人;甚麼是「大數據」時,答覆往往含糊不清,知其然不知其所然。

        理論上,「大數據」內涵「量」(Volume數量大小);「速」(Velocity數據輸入輸出的速度)及「多變」(Variety多樣性),合稱3V或3Vs。

        查實,「大數據」是在實體經濟發展中;提供的一連串略具指導性的參考數據。舉個例來說,政府工作範疇的「大數據」包括實現市場經濟調控、公共衞生安全防範、災難預警及社會輿論監督等方面的數據。而在市場方面,則包括節省營運成本、售後服務、提升營銷針對性及減少投資風險等方面的數據。

        由於「大數據」涉及範圍甚廣,因而在處理這些數據時,需要一種新的模式,才能夠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泂察發現力及流程優化力,從而適應大容量(海量)、高增長率及多樣化的訊息資產,如此一來,在管理、分析及儲存方面均大大超過傳統庫存軟件所容納的數據。概括而言,「大數據」具有大容量(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及價值密低這些特點。

        有專家學者認為,「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訊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麼,這種產業產生盈利的關鍵在於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近年,「大數據」一詞在中國經濟、民生範疇中流行,有以為這理論是中國專家學者所創。非也,創立及推動「大數據」理論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麥肯錫創辦的「麥肯錫公司」,該公司在千禧年提出新的訊息理論,涵蓋經濟、民生。其之所以現階段在中國內地鋪天蓋地掛在民眾嘴邊,有認為與習近平在「十九大」的提點有關,是耶非耶?人言人殊。

        在這裹我倒講一宗濫用「大數據」一詞的事。事為湖北十堰地區談及採用「大數據」的政績報告時有這麼一段文字:「大數據平台給紀檢機關安上發現問題線索的「千里眼」和精準,有效掌握政策落實的「順風耳」形成無處不在的監督網,我們在按照「制度」「科技數據+平台」的思路健全民生資金項目,通過「數據鐵籠」管住「任性」權力;而且透過「大數據」監查精準扶貧政策實情。

        若依此報告所言,「大數據」不但可以治國理政,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法寶」;這使人聯想到早年的「兩個凡是」。

        很明顯,「大數據」開始被某些人捧上神壇,神化了。一旦神化,又怎可以實事求是從中淘寶。

        apolloslchin@yahoo.com.hk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