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畫家追夢的故事

2018/01/05 12:25:53 網誌分類: 人物素描
05 Jan

小時候已經想寫些關於父親的故事,讓世人了解他,畢竟畫家能留名是少數。畫家是一個神秘的職業,有些風流倜儻,有些窮得妻離子散。我父親最常告訴我就是當年畫壇朋友到老死仍沒有成立室,生活過不了要轉行,最後畫壇消失的故事。

父親並沒有消失,順利成功靠畫畫養育了我和哥哥,從學畫到現在,也已經超過半世紀,説起來他決定全職畫畫,也帶有一些戲劇性。

他出生於40年代的惠州小農村,小時候已喜歡畫畫,可惜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追夢無比奢侈,填飽肚子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他20歲不到,就決定與同鄉偷渡游水來香港。據我父親的説法,他泳術驚人,沒有可能游不到幾公里的水,但當他一下水游向香港時就抽筋,迫著要反方向游回岸邊,另外兩位朋友不願等他,堅持繼續水前進,不幸就被邊關軍警射殺,可算是命中註定,他來決定改行陸路,就順利來到香港。

60年代的香港,比惠州繁華許多,父親很快就找到五金廠工作,生活穩定下來,閒時就學畫參與雅集(文人雅士聚會),也算生活得寫意,只是一直未能下定決心,放棄穩定的收入,全職畫畫。當時物價雖不高,但任何年代的新進藝術家,都面臨賣不出畫收入不穩定的問題。

直至我父親30多歲,發生了一件事。

得失全在一念之間。父親的起點在於30歲那年,一次偶然參觀山水名家粱伯譽先生畫展,為其畫作所折服,決定跟其學畫,國畫基本功就在此時殿基。我問父親為何只學習半年,原來當時梁先生的教學地點在今日的彌敦道油麻地中華書局附近,雅稱九龍山齋,二人一班,一星期一至兩堂。

可惜之後有日本友人希望跟梁先生密集式學習,令他學畫時間大大減少,唯有自學花卉。父親每談及此事,都有些感慨,由於學習時間太短,未能學習到梁先生的筆墨,之後其畫風都源自觀摩其他名家畫作,自我探索得來,老人家雖未曾訴說自學之難度,但可想像令他學習時間加長。

父親在九龍山齋,認識了一班師兄弟,有些更成為了知交好友,例如有一位李旭初先生20歲出頭,為人隨和,與任何人都可以談得上來,人如其名,如旭日初昇般溫暖。父親雖不是與他同一班,但偶然一次聊起天來,就結為好友。

李先生除了學習國畫,同時也是篆刻和攝影高手,刻了不少章給我父親,父親最喜愛的刻章「天一堂」,就是旭初先生所刻。可惜天妒英才,李先生在一次紅隧附近的交通意外中不幸過身,從此天人相隔,這一場車禍也帶走了「天一堂」,帶走了一名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

父親雖不是第一次見証到生離死別,但心中仍然極為悲傷。每念及此事,都與我不停訴說生命是何其脆弱,能恣意活著畫畫,並非必然,既然志向已定,何不全力而為,這事竟然成為了家父決定全職作畫的伏筆天意難測,福禍相倚。

一個畫家追夢的故事的圖片搜尋結果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