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顿:耶稣在印度

2018/04/06 13:26:37 網誌分類: 耶穌印度修行
06 Apr


博主按:《耶穌在印度》,(德)霍爾恨·凱斯頓著,趙振權、王寬相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5月出版。電子版可以在新浪共享資料上下載。本博轉載書評一篇,供有興趣的網友參考。

耶穌新說

    耶穌確實存在過,是一世紀反抗羅馬統治的群眾運動的領袖人物,只是後來附會了一些神話成分,這一歷史人物,也就被人神化了。可是支持這觀點的材料還是教會編的那四部福音書,實在令人尷尬。如福音書中的耶穌生平竟有兩段空白:公元前七年出生在伯利恆,有東方三博士來朝拜;然後躲避希律王的迫害去埃及,四歲回到拿撒勒;四至十二歲之間是一段空白;十二歲在耶路撒冷聖殿中與經師論辯,初顯智慧;然後又是長長的空白,直到施洗者約翰為他洗禮,這已是公元三十年了,之後就開始了他的傳道、治病、設立使徒的大事業以及在33年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段時間,《聖經》中有詳細的記錄。因此,人們所能知曉的耶穌只有他的童年和最後四歲的情況,這兩段空白就真的是歷史的永恆之謎麼?聯邦德國學者凱斯頓所著《耶穌在印度》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答案。

    凱斯頓用了十年時間研究這一課題,追隨耶穌的足跡,在伊朗、敘利亞、印度、克什米爾和中國的西藏等地進行了考察,發現了很多珍貴的材料,著成此書,使我們有可能續完耶穌在我們心中的形象。他的主要觀點如下:(1)耶穌是佛教中的轉世靈童,東方三博士可能來自印度;(2)四至十二歲之間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受教於當地的佛教學者,所以,十二歲時令猶太經師們驚訝不已;(3)十二至三十六歲,耶穌作為轉世者在印度跟從尊者、潛心修行、研究佛法;(4)上十字架後並沒死去、艾塞尼人用毒狗草使之假死(如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吃了毒狗草假死一樣),而後得救,然後經大馬士革往東去了kashmir(直譯“克什米爾”,意譯“天國”“神的地方” ,福音書上說,耶穌死而復活,去了“天國”,凱斯頓則綜合史料解釋成“現實的”去克什米爾地區),以八十多歲高齡去世,安葬在斯利那加。

    這一新的耶穌生平需要確鑿的材料來證實,凱斯頓的文字材料有西方未被教會承認的福音書、東方的福音書、印度西藏等地的史書典籍、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以及前人和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另外是實地考察,如果耶穌經歷真的如此,那麼沿途就會留下他的踪跡。凱斯頓的態度是嚴謹的,書中附有照片十二張,其中就有耶穌在克什米爾生活過的文字記錄和在斯利那加的墳墓。當然,要使這一新說立於不敗之地,還需要更詳盡的原始材料、更仔細地考證,凱斯頓的有些論點還只是假設、推論,有些材料還只是轉述而非原文,有些材料的真偽還沒得到確定,這些是材料方面的難題。更遺憾的是中譯本後面沒有文獻索引,是刪掉了?這使得這部書顯得有點像傳奇故事,而不像學術論著。

    從這一背景中,他推斷出耶穌是佛教高僧,甚至是未來佛的轉世者。這一論點具有重大意義,它可能改變人們對基督教的傳統觀念,並將導致人們對基督教與猶太教、與佛教之關係的重新認識。然而,這一立論還有待支持,凱斯頓更多的把福音書中拯救苦難、愛人如己的耶穌與大慈大悲的未來佛簡單地比較,還難以做到確實的影響研究,也就難免有顧此失彼之處,如耶穌畢竟是猶太人,他的思想言行有很多是屬於猶太教傳統的,這是不能忽視的。在“登山寶訓”中他說:“莫想我來要廢除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在我看來,應該把這種淵源結合起來,研究耶穌的思想。他與佛教有關係,所以,他的很多言行是無法用猶太教傳統去解釋的,又因為他與猶太教的關係,故不能簡單地將他比附為未來佛的化身,如耶穌一生信奉的是一神,而佛教是無神教。我們可以把他理解為這兩大宗教的改革家,無意間開創了一門新的宗教。事實上,基督教就是圍繞著耶穌而建立起來的。

    文章寫完後,又在《外國文學報導》(一九八八年第五期)上讀到一則消息:“一部與眾不同的耶穌傳記在法國問世。”法國《科學與生活》雜誌主編熱拉爾·梅薩迪埃在今年由拉封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題為《變成上帝的人》的耶穌傳記。作者花費十五年時間研究了福音書、死海地區出土的有關猶太人歷史的手稿以及大量的報導,認為耶穌是猶太教的叛逆者,並沒死在十字架上,後來去了亞洲,七十五歲時死於印度,墓穴在巴基斯坦。此書一出版就引起哄動,一周之內售出一萬兩千餘冊。我們可以看到梅薩迪埃的這部傳記在許多方面與凱斯頓的研究有相合之處,只是沒有機會讀到這部傳記,很遺憾。不過“耶穌在印度”這一課題受到世人的如此關注,或許真有真相大白的那麼一天。

    轉載於《讀書》1993年第10期,第110—112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