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減補貼之災

2018/06/08 08:58:28 網誌分類: 經濟
08 Jun

連升幾日的科技股昨日回軟,全靠油價回升頂住大市,週四美股個別發展,杜指升95點,收25241點,升幅0.4%,標普500指數微跌0.1%,納指跌0.7%

美股早段整體表現不錯,主要係有市場進一步覺得中美貿易戰、起碼口水戰方面暫時停火。

美國商務部與中興信通(0763)簽署了最終協議。根據協議,中興通訊必須支付10億美元罰款,另外再繳交4億美元的款項由第三方保管,中興也必須在30天內全面改組董事會和管理階層。

已停牌的中興通訊去年賺45.5億元(人民幣,下同),早前公佈截至3月底止今年首季業績,期內總收入增加12.2%,至288.8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增39%,至16.87億元,假設它今年原本賺67億,被美國一搞可能已經無賺咁多,再一次過罰63.9億人仔,一年盈利無晒,當買個教訓啦。

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不希望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立場一貫且明確,是希望推動中美兩國經貿的平衡發展,中方將履行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市場留意到中方並未否認提出購買近700億美元美國產品,但表示中方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各國擴大進口。

中興通訊因為被指違反制裁協議,售賣產品予伊朗和北韓,前後兩次被美國重罰了22億美元,重傷是肯定的,但正如一句老話,「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罰錢了事,可以免於休克,繼續營運,還是不幸中之大幸。

中國第二大、全球第九大的槍手機通訊設備商中興通,居然被美國「秒殺」,脆弱得難以想像。不過,中興通訊這一劫,中國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在科技上,未嘗不是好事。這就像當頭棒喝,點醒了中國,中國現有的科技水平,其實不是大家以為的「誇啦啦」、「超英趕美」,與美國仍有一段很遠的距離,知恥近乎勇,中國領導人應該會作出應對吧!

美國今次之所以放生中興,其中有幾個可能,可能是中國加大美國進口貨品700億美元的交換條件之一,另外,G7高峰會今週召開,特朗普可以威威的「特金會」也在下週舉行,際此敏感時刻,特朗普向中國釋出一些善意也不出奇。不過,看美國近期對中國開打貿易戰,招招都針對著「中國製造2025」,只要美國覺得中國對美國造成威脅,特別是在科技水平上,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始終停不了。

行業方面,全球市場近日的焦點都落於太陽能產業前景方面,此前美國政府對進口太陽能板課徵關稅,使得美國業者要擱置數十億美元的太陽能計畫,業界叫苦連天。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政府於 6 1 日突然發佈《關於 2018 年太陽能發電有關事項通知》,在新政下,今年在國家下文前各地不得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對分散式太陽能進行規模管理,2018 年安排 10GW;此外,「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分散式太陽能全電量補貼降低至每度 0.32 元。政府此舉被視為對當地太陽能行業的「急剎車」。中國減少對太陽能行業的補貼,也是中美貿易摩擦的結果,中國人對各行各業都要減補貼了。

近日分析師紛紛調降太陽能全球新裝機容量預測,高盛昨日就發報告預期今年全球太陽能機的安裝會大跌24%,太陽能電池供過於求,將導致價格重挫。事實上,太陽能電池價格已大跌8%。美國及中國的太陽能股這兩日出現大屠殺。在香港上市、中國太陽能行業龍頭保利協鑫(3800)在兩日內由0.87元大插至0.76元,昨日大幅反彈至0.83元,主要是保利協鑫公布與上海電氣(2727)訂立框架協議,建議出售江蘇中能硅業51%股權。德銀認為,該交易初步作價良好,較其現估值具有溢價,有助保利協鑫降其負債水平。相信可提振保利協鑫的股價。德銀維持對保利協鑫「持有」投資評級及目標價0.84元。

保利協鑫昨日受消息刺激,一度大升21%0.92元,尾市升幅收窄,收0.83元,仍升超過9%。大行分析普遍認為內地太陽能政策趨向負面,為公司未來六個月旗下晶圓付運及價格毛利帶來不明朗因素。有關股份前景較淡,都係趁反彈減持之局。

陸羽仁

回應 (35)
我要發表
2018/06/11 09:17:37 回覆

陸SIR, 

本人持有1萬股2362金川國際, 這已是沒成本的貨.  

因它2017年業績很好, 本想持有至公報2018年中期業績時, 再看情況而沽出. 但近來股價每況愈下,

今天(7/6)1元由美元次級可換股證劵轉為股份. 股價急跌!

 

現請敎陸SIR, 本人對換股消息不理解, 這是真的這麼差? 而金川的業務前景也走差嗎?

本人現正考慮沽這如否? 請指敎. 謝謝

animal666
animal666 2018/06/11 06:08:27 回覆

空置稅打不低樓價
2018年06月11日

  港股逃不過一升近31600點就回吐厄運。恒指上周四升上31513點,翌日急回554點至30958點。按過往經驗,港股將會展開新一輪反覆回吐尋底行動。

  上周五下跌表面睇有很多因素。有人說是因為騰訊(700) 股價及相關新聞 被美國議員指控與谷歌有特別關係,消息令騰訊大跌3.3%,收報415元,抵銷對上三日升幅;也有人說是因為內地上證綜指下跌,帶動港股下跌。不過,看上證周五埋單結數,只跌1.4%,港股跌1.8%,港股跌得比A股跌得厲害。當日在A股三點收市後,港股也沒有反彈。

  內地弱勢 拖住港股

  看各地主要股市近況,內地股市近來比較弱勢,港股則貼近美股,相對走一個上落市,但也未至於跌落較低水平。港股現時有點無力跟升之感,美國科技股創出歷史新高,港股跟得不足;回落時港股卻回得較快。

  我覺得內地股市弱勢,與中美貿易摩擦,加上有大量優質新股上市有很大關係。美國向中國開刀,總體貿易談判仍在拉鋸狀況,但具體影響已顯示出來。中興通訊(763) 股價及相關新聞 雖然與美國達成和解協議,但一罰就是10億美元,折合約63.9億元人民幣。中興通訊去年才賺45.5億元,今年盈利原本應該回升,但預計也是60多億元,今次再被美國罰款,全年盈利一舖清袋。中興還要撤換全部管理層。阿爺已經開口罵中興通訊,新華社評論中興通訊,不要像一個BB仔一樣,出了事就找國家幫忙,應要搞好內部管控。

  在發展太陽能領域,阿爺突然推出政策,除了少數地區外,停止對太陽能行業補貼,搞到行業協會要向阿爺敲門投訴。太陽能從來是國家重度補貼行業,美國現時質疑中國對不同行業有太多補貼,特別是新科技產業。中國只能夠逐步削減不同行業補貼,相信對太陽能行業開刀,只是一個前奏,未來其他國家補助比較多行業,將要面對類似的處境。國家這些措施,造成投資中國企業不明朗因素,也壓抑投資者興趣。

  優質股票 大量回A

  另外,內地對中國科技股回巢上市大開綠燈,富士康母公司6月8日登陸上海交易所,一上市就大升,市值高達3906億元人民幣,成為A股第一大市值科技股。

  同一日中國證監會消息顯示,小米已經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可望成為首間CDR(中國存託憑證)公司,百度、騰訊、阿里、京東都在排隊回內地市場。好股連場上市,基金都要調倉集資迎新局。

  這些因素令A股在3000點水平上下徘徊,稍為反彈就面對很大沽壓。在這種環境下,內地股市拖着港股後腿,估計港股短期內只能夠在30000至31600點之間浮沉,跌的時候不要看得太淡,升的時候也不要太樂觀,還是走走波幅比較實際。

  近期比較搶眼的是一手樓空置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立法會說,政府快將完成空置稅研究,很快就會公佈。聞說財爺在準備預算案時已想推出這個稅種,但給特首林鄭月娥否決。隨著新政府上任差不多一周年,各界都盯着政府在過去的一年,究竟做過甚麼事情,政府在樓市方面暫時仍在交白卷。由林鄭月娥指示下成立的覓地小組搞大龍鳳諮詢覓地,卻只弄出一個又一個爭議,看不到小組可以找到大家接受、比較大幅開發土地的方案。同時樓價急升,政府如何能夠在上任一周年交到功課頓成疑問。看來林鄭很大機會轉軚,拿空置稅作擋箭牌頂一頂,以免被人質疑她在樓市完全沒有做事情。對於空置稅,這是打發展商「荷包」稅種,他們當然反對,認為「唔做好過做」。不過特首為了回應社會壓力,最後可能仍會推行。

  差餉徵稅 多極有限

  有等着買樓的讀者問我,空置稅若然推出,會否令樓價大跌。大家先要搞清楚空置稅是甚麼,不要過份誇張其威力。政府現時提出的空置稅,主要是針對發展商手頭所持有的一手樓而不是二手樓。因為私人持有的二手樓,縱然有相當空置率,但要政府巡查收稅,不但行政成本很高,也會惹來很大爭拗。

  據運房局資料,截至今年3月31日,落成而仍未出售的一手樓單位共有9000個,遠高於去年的4000至6000個。私人機構統計數字有點不同,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新盤貨尾量升至11372個單位,當中五大發展商佔8005伙,大約是總數七成。新鴻基地產(016) 股價及相關新聞 佔最多,有3118伙,排第二的是會德豐(020) 股價及相關新聞 ,有2121伙,恒基(012) 股價及相關新聞 有1713伙,排第四的新世界(017) 股價及相關新聞 已少很多,只有491伙,長實更少,有362伙。

  樓價升個不停,發展商自然惜售,毋須急於大量推盤,慢慢搣可以賺得更多。例如新地的北角海璇早已建成,一共有355伙,但到現在才賣了21伙,分層呎價賣到五萬元以上。又例如同屬新地的南昌站匯璽及元朗的Grand Yoho,兩個盤共有一千多個單位,暫時未推出,大有一副「好嘢唔怕慢慢賣」態度。政府說要推空置稅,就是因為見到發展商持有一手貨尾愈來愈多,有屋也不賣,覺得她們這樣做會推高樓價,所以要推出空置稅,增加他們持貨成本。

  問題就來了,政府會如何收空置稅呢?暫時傳出來的版本是透過加徵差餉方式徵收。目前差餉比率是租值5%,加徵差餉基礎是租值而不是樓價,假設新樓租金回報是2.5%,就算加徵10%差餉,也只是徵了樓價0.5%稅。今時今日,新樓拖遲一點賣,樓價隨時再升5%至10%,只加徵樓價0.5%的稅,試問會有多大阻嚇力呢?

  有些批評空置稅言論說,會令發展商把空置稅轉嫁到買家身上,我覺得這些都是「廢噏」,發展商可以賣兩萬元一呎的,她們不會賣萬九元,無論徵多少稅,樓價都是計到盡的,根本不存在徵多點稅,就需要轉嫁而賣貴一些情況。

  如果是按差餉徵稅,基本上不是一個重稅,發展商絕對不會因為要避開這個稅,而要急急清走手上存貨,可以預見政府推空置稅效果有限。空置稅實際效果只是從發展商口袋中拿走少少錢,增加政府收入而已,對於阻嚇發展商囤積單位效果看來不大。除非是對發展商空置單位以印花稅的方式,以樓價為基礎,開徵重稅。

  空置稅或許會有一個邊際效果,令發展商囤積單位不會愈來愈多,但以為發展商會因空置稅推出,急急擲出手上存貨令樓價急跌,這種想法未免過份天真。

  我與政府官員談過,沒有人覺得推空置稅會推冧樓價,但又不能說推出空置稅,完全沒有作用。最少起了有一個心理作用,就是政府關心樓價急升狀況,政府都會推出控制需求措施。空置稅推出後,如果效果不夠強,可能會加辣,例如推出限購措施、大幅增加外地人買樓印花稅等。

  地產股回 吸納短炒

  如果政府真的推出空置稅,可能會令地產股回落,反而是吸納地產股短炒好機會,因為樓價不會因此崩潰。以恒基為例,上周派息兼十送一,股價上周五回調至45.95元,如果因為空置稅等等因素,令股價回落到43.5元附近,就可以趁低吸納。

  真正對樓價有較大影響的其實是利息。市場相信美國聯儲局在六月開會後加息,一個月港元拆息上周五升至1.46厘;三個月升至1.96厘,是2008年雷曼風暴以來最高。估計是銀行界預期聯儲局本周加息,加上未來新股陸續推出,造成資金會比較緊張,令拆息上升。現時很多按揭都是以拆息作為計算基礎,拆息上升上會令到按揭利率提高。不過,現時按揭利率仍處於兩厘幾水平,遠遠未到對樓市造成壓力地步。

  陸羽仁

2018/06/10 18:49:53 回覆

{#iconb_31} {#iconb_316}

animal666
animal666 2018/06/10 10:31:10 回覆

股平樓貴難永續(大結局)
2018年xx月xx日 (xx:xx AM)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股平樓貴難永續(下集)
2012-07-16
     
上周五是「黑色星期五」,但股市並不黑色,內地公佈第二季經濟增長只有7.6%,市場相當冷靜,內地上證綜指微微升鰦一點都唔夠,等如無上落,收2185點。港股亦撐住19000點大關,收19092點,升67點。

        不過呢個黑色星期五去到美國仲精采,早前摩根大通深受「倫敦鯨」交易員投資失利影響,但上周五佢公佈上季業績較市場預期佳,股價勁升6%,帶動整片美國金融股抽上,再加上歐美投資者認為中國7.6%經濟增長,不是硬覑陸,杜指爆升203點,大升1.6%,終止連跌六日的頹勢,港股應有反彈,特別係跌得好殘的內銀股,應有像樣一點的反彈。

        大戶操控詮釋權

        股市就係咁,上上落落,壞消息面世時,又話「好過預期」、「其實唔係咁壞鎹」,股市升彈。股壇老雀極短炒時鍾意炒相反,認為如何詮釋市場資訊的權利在大戶手上,佢地鍾意同散戶做對手,所以要極短期炒作,只能在市場評價好差時買,在評價好好時賣。

        上星期寫了篇文「股平樓貴難永續」,講起網友「硬道理」在09年中因錯判市況,將05年入市的自住樓賣掉,然後將所有資金分段投放在A50(2823)       及工行(1398)       上,如今樓價升了,投資的股票跌了兩成多。文章見報後,迴響不少,有不少甚為專業的老友都有評價,可以寫寫他們的寶貴意見畀大家參考。

        第一,順大潮流炒作。有一個擅作價值投資的老手,睇完「硬道理」棄樓買股的手法,有此感歎,「買股票要年年有表現,其實近乎炒作,不是投資,炒作要順勢,唔講你個網友『硬道理』把自住樓賣掉,要冒上替代使用成本高升的風險(租金上升),單就炒作而言,佢鱓做法都是逆勢施為。」

        投資老手話,股神巴菲特咁成功,除鰦佢善睇公司價值,低價入市之外,佢都有「順勢投資」的味道,才不止長線有表現,而且中短期都有表現。例如佢在2002年、2003年以2元多的低價大手買入中石油(857)       ,除了因為中石油股價低迷外,還睇到2002年911事件後,美國大幅降息,美元將持續走弱,石油等商品價格將長線走強的大趨勢,當時美國石油股唔便宜,就買纒中國石油股,結果食正油價連年大升的潮流,多年後就在10元以上沽出中石油獲利。

        股神都要順勢買

        又例如巴菲特在2011年1月以44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鐵路營運商伯林頓鐵路公司(BNSF)。巴菲特雖然聲稱這次收購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一次豪賭,但如果真係咁睇好美國經濟前景,點解係買鐵路公司而唔係買銀行?巴菲特係睇住美國正發生可能長達10年的非槓桿化過程,靠借貸賺錢的銀行唔係咁掂,投資進入低回報年代,加上油價高企,所以就買入鐵路這種回報較穩定的傳統公用事業,這種行為和李超人去英國買電廠、水廠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巴菲特偶有睇錯大潮流出事的投資,例如油價高睇好電動車,過份放大呢個行業的發展,入股比亞迪(1211)       ,結果概念掂生意唔掂,股神勝在以8元入股比亞迪作價夠平,所以佢未死只是跟風者死晒。

        投資老手話「硬道理」在09年買入工行和A50基金長獱,事後睇係逆勢投資,因為阿爺在08年驚得滯大力投放4萬億救市,令股市和樓市當年升得太勁,再加上基建泡沫,觸發巨大通脹,2010年開始要收水救亡,這種收水潮,對投資內銀的氣氛不利,「硬道理」投資失利,係睇唔飱呢個收水大勢。反而好多人中短線炒纒內銀,跌得多買鱓,升一兩成走人,仲搵到食。

        第二,買樓有利長獱。我有另一個老友是極資深投資銀行前輩,佢20年前係巨型銀行的投資銀行部獱fit人,一直鍾情股票長線投資,唔喜歡買樓,當然佢亦有兩三間樓畀自己和屋企人自用,但他和香港人大多數發達方式不同,主要投資放在股票之上,而且係20、30年咁長獱。

        這位投行前輩舉鰦個例,佢話當年佢在包銷上市的公司中,揀鱓好鱓公司,用好少錢例如一、兩萬去買它們的股票(呢鱓錢在他而言只是零錢),買鰦十家八家公司股票,夾埋只是用鰦十幾萬,到而家無計歷年收的利息都值400幾萬,當中仲扣埋有一家公司執鰦笠股票變廢紙。佢話我可能唔覺得400幾萬係乜№錢,但佢只想試纒證明,長獱優質股票,獱得夠長有好回報。

        散戶買股難長獱

        當然,佢當年係投行大佬,睇住呢鱓公司上市,知道晒佢地盤數真假,佢長獱的股票有質素。佢承認呢個係事實,普通股民唔識揀,好多時會揀鰦鱓垃圾股,佢以內銀為例,雖然好多人怕內銀有壞帳黑洞,佢就唔係咁驚。呢個前投行大佬係中國好友,話中國第二季經濟仲有7.6%增長,仲話已經見鰦底,咁有乜№大問題,你睇纒歐美日的經濟有幾多增長?點解覺得美國好似安全過中國?美國最好的年代也只月3點幾巴仙增長,美國今年第1季增長只有1.9%,有幾好?所以拉長十年睇,佢唔覺得股票投資有乜問題,但你要日日問股價,日日去比較,咁就大問題囉,心理好易不平衡。

        前投行大佬話,一般人買樓好過買股,除了因為買樓有槓桿外,還因為買樓焗你長獱,但買股好易出出入入,但完全唔贊成投資者買股「游水」(將長線投資的股份高位沽出低位獱番),因為覺得大部份股民沒有合適的心理質素,所謂高沽,可能升少少沽鰦,結果只有輸錢股會長獱,賺錢股一早就沽走。內銀現價息率4厘、5厘,點解唔可以長獱?佢認為若有心理質素長獱,買樓買股都得,只要選擇低位入市獱佢十年廿年就得啦。

        第三,最怕係樓價追股價。聽完呢兩個朋友的意見,雖然好似一個話內銀唔得,一個話內銀得,其實只是中短線和長線的分別,內銀價殘,卻是大家都同意的事實。

        有一個靚女朋友上周問我,好買唔好買一個西半山樓盤投資,16000元一呎,佢想買一個500呎細單位租畀人,話利息咁平,隨時供平過租,有租金淨收入。我計一計,500呎單位盛惠800萬大元,呢鱓單幢樓實用率好低,500呎樓有300幾呎都偷笑,呎價真係貴得好緊要。但我見靚女貌美如花,好怕叫佢唔買一年後升到20000元一呎佢鈬找我晦氣,只能咁同佢講,樓價咁貴,但利息續低,升3成變20800元一呎當然有可能,但跌4成變9600元一呎也有機會,好似跌的機會大過升少少,就算升鰦上20000元一呎,兩年內賣要畀特別印花稅,利潤無鰦一大截,叫三思才好後行。

        靚女又問睇完我話「股平樓貴」,係唔係股價會大升?我見靚女一面「炒相」,好似唔炒樓想炒股咁,就提佢小心係「樓價追股價喎」,在這種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中,投資唔好太冒進啦。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股平樓貴難永續
     
2012-07-09

       中國減息沒有為上周五的市況帶來太多刺激,主要因為外圍唔好,內地股市上周五早段一度唔升仲要跌,搞到港股早段都要插,尚幸上證綜指當日午後都炒番上去,最後升1%收場,造2223點,港股都算收復失地,恒指只微跌8點。不過美股上周五又因為新增職位不理想,杜指跌124點,港股今日都要捱一捱。

      股市唔好景,炒股的人愈來愈少,傳統智慧話無人買才是投資股市最佳時機,不過在歐美大崩圍兼大放水時代,傳統智慧係唔係咁啱用,都令人存疑。股票買唔買都得,但買樓有實際使用需要,就必須處理,令人有好大煩惱。網友「硬道理」早前在頭條網留言提問,我覺得問題有普遍性,所以不妨引述一吓。

      網友「硬道理」咁講:「自問是紀律良好但不善投機的長線投資者,在09年中因錯判市況,將05年入市的自住樓賣掉,然後定下長遠投資目標,當時看好中國的長遠投資前景,將所有資金分段投放在A50(2823)      及工行(1398)      的股票之上,期間看着樓價不斷上升,雖然十分痛苦及無奈,但依然嚴守紀律,分段吸納,但3年過後,租金已將賣樓的利潤耗盡,自己的投資卻原地踏步,後期更是反覆向下調整,其中持貨較高的A50已比我入貨的平均價下跌28%,工行也下跌了22%,在後期將買貨目標轉至民行(1988)      及中銀香港(2388)      才止血,但倉位已滿,分配大概為A50 50%,工行30%,民行10%,中銀香港10%,由於A50及工行佔去總投資額的80%,令總投資虧損嚴重,本來看錯市受教訓是應該的,唯有處變不驚,靜待市況逆轉……工行、民行及中銀香港的投資,暫時偏向以不變應萬變,除非歐盟真的出現架構溶解的危機才考慮減持,這策略在這時勢還可取嗎?」

      沽樓買股受重創

      「硬道理」又問:「尤幸內子沒有給予太大壓力,亦從未有因為經濟緊逼而爭辯,但總會有片言隻語流露出對自置物業的渴求,但現在似乎在2014年利息回升之前,也看不到有再上車的時機,要說置業的好時機,可能還要再等2016年,因樓市縱然下調,開始時也會比較反覆,大量的剛性需求,會促使樓市在下跌初期不斷有小幅反彈,直至積壓已久的購買力完全釋放後,樓價便會正式受到考驗,陸老師同意這觀點嗎?」

      他又說:「由於對自己的長期投資策略開始抱有懷疑,我在銀行跟我推銷3個月超低息借貸時,借了一些額外資本,總利息成本為0.3%,我以這些額外資本嘗試以5%止蝕及高位回5%止賺的硬道理進行短炒操作,最低目標是保本,幸運地由於市況好轉,暫時的成果比預期更成功,由於要控制風險的關係,所以不打算加大短炒的資金,但的確對自己的投資紀律挽回不少信心。」

      「硬道理」的提問很長,佔了不少篇幅,希望《頭條日報》老總不要以為我在騙稿費,我覺得「硬道理」講了不少等買樓的市民的心聲,所以不妨長篇引述,我以點列回應。

      第一,賣自住樓要小心。我一直在講,如果是投資的樓,覺得樓價好高,賣咗出街,即使樓價再升,也只是賺少了,只要平常心對待即可,但賣自住樓要小心好多,這是一個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各國中央銀行也以百年不遇的手法去應對問題,結果難料。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博士論文,就係議論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主要觀點是若當時央行大力放鬆銀根,就不會蕭條10年咁長。伯南克如今正試驗他的理論,係唔係咁簡單放啲水就得,無人知,正因為咁,美國的利息政策係點,亦好難估。利息影響樓市,所以樓市的中短期後向無人摸得準,人人都知到加息時香港樓市好可能唔掂,但到底幾時加息呢?

      若伯南克成功救番美國經濟,可能在2014年,甚至更早就加息,樓市壓力就來。萬一相反救極都唔掂,而且再步向衰退,美國有通縮而唔係通脹問題時,只能令利息超乎想像長期低企,咁樓價又唔係咁易碌番落去。賣咗自住樓要長期租樓,好似「硬道理」老婆咁唔嘈已經好好,若一方賣樓,另一方老婆老公唔同意,鬧得一兩年,離婚都有可能,最悲哀係離咗婚樓市先至跌,證明當初賣樓的決定係啱,但一切都太遲,所以賣自住樓,除了睇市之外,還有一個感情因素要考慮。

      第二,做咗不要後悔。好似「硬道理」咁,睇落有清晰思路,有自己邏輯,就不要動搖。他的理論是樓貴股平,所以賣樓買股,而家睇落唔啱,因為樓升股唔升,佢有少少動搖,仲借錢炒股,我建議佢唔好借錢炒股,因為咁樣就開始偏離長線投資的基本策略,好易一錯再錯。堅持買股長線投資,可能5年後發現係啱。

      長揸平貨是正道

      第三,股樓背馳難永續。由於央行的行為「反常」,長期低息,大量放水,谷高通脹,推升實物資產,令房產和商品等供應好難短期增加的實物資產大幅炒起,但供應相對彈性的股市炒唔郁,結果出現內地十年股市原地踏步,樓價升咗10倍的畸型現象,雖然內地早幾年因為股改將原本不能買賣的公司大股東持股投入市場,令股票供應大增,但兩者背馳成咁,都有股票太便宜、樓價太貴之歎,恐怕差距會慢慢修正。貴嘢會跌,睇商品已睇到,反映商品價格的商品研究局指數(CRB CCI Index)去年4月上到691的高位,現已大幅回落至545,技術上跌20%已入熊市,佢已從高位跌21%,熊味不輕,再大幅下滑就確認大趨勢。CRB指數在2002年美元大跌之前,長期只是在200至250中間浮沉,未來若全球經濟再走弱,對商品需求再減,商品價格下行空間極大,其他貴價資產亦然,內地房產價格已回吐,香港樓價又能否長升不跌?當然,我講的是長線走勢,短期一年半載內樓價唔回甚至再升都唔出奇,對無樓者仍然係好大煎熬。

      第四,長揸收息唔失禮。我自己愛做長線投資者,本來好唔鍾意將長揸的股票出出入入,認為散戶點解買樓易搵大錢,買股無乜進帳,皆因持股坐唔定,升少少就走,所以一直建議「投資的我」買股要長揸。有人話而家啲股票係「呢世唔會再見到咁平」,所以你忍得住長揸,或許可以發達。不過好似「硬道理」咁,長揸A50基金和工行,而家仲要輸20、30%,心理上的確好惡頂,本來長揸A50基金有1.7厘息,好過放銀行,揸工行有5.8厘息,簡直吸引,唔睇股價就得,我的建議係揸落去,唔好低價出貨。若真係頂唔順,又估大市可能都係波動上落,可以等大市從低位升3000點時沽部份股票(只沽部份,不要清倉),博佢回吐跌番2000點時揸番,也是降低成本的方法,但要好有紀律去做,唔好太受市場影響,唔係沽咗唔去買番,就變成低位出貨,這種「游水」動作,要有定力才好做。

      最後總結,一般人覺得買樓容易炒股難,主要係揸股票無定力,買樓迫住你長揸而已。長線投資一定要買平貨,才是正道,如今樓貴股平,要長線投資,選擇清楚不過。

      陸羽仁

 KFC
KFC 2018/06/10 09:27:24 回覆
2018/06/09 20:27:52 回覆

<小貓溫馨提示>散戶人人炒波幅, 小心了20180609

上周1~4升, 周五一支大陰燭回到周一的位置。

是否會重覆過去三個月的上落市呢?在這一刻是未知數。

但有一點值得留意, 就是隨著分析員的宣傳, 已越來越多散戶加入30000點附近撈底;31500附近沽出的炒賣。

過往經驗, 到了這個人人皆知的賺錢方法時, 這個過去三個月, 小貓一直建議大家使用的牛二策略, 就開始要小心了。

小心什麼呢?

第一, 牛二可能開始要走到尾聲。

第二, 新的升浪將會越來越近。

第三, 新升浪之前, 很可能會出現跌穿之前的牛二底部。

至於會先升還是先跌, 暫時用圖表是無法得知的, 只能見步行步。建議以10天線作止蝕。

過去三個月的五次ALL IN已夠了。現在是時候以中線的心態去持股, 勿再迷戀於炒波幅的蠅頭小利了。

100持股中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18/06/09 10:08:56 回覆

見皮兄講到3800停損. 子龍又可以多說幾句. 停損一般只可以少於10%, 當你進場時機準確, 10%的停損機制已經足夠. 50%停損, 即是要股價升一倍才打和, 有什麼作用呢???

不要以為跌50%很難, 很多股份比起幾年前, 跌多過50%比比皆是. 但大市現在是3萬點樓上呢, 大市升, 持股大跌. 很多人不斷問點解??? 又要重複說一次, 這只是一個局而矣.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18/06/09 10:10:03 回覆

Leo兄: 市場只是人為的賭局. 只有當股價上下波動, 才能產生財富轉移. 當財富從老散轉到大戶手中, 你是大戶又點會將財富轉回老散手中呢. 所以當很多股份向下大幅下跌. 大戶只能向下炒, 向上炒就要不斷承接老散的蟹貨. 問你可以接幾多???

2018/06/09 07:27:25 回覆
@...

袋鼠,you have a good weekend, too! {#iconb_524}

2018/06/09 07:25:08 回覆

2018-06-08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 

25,316.53 +75.12 (+0.30%)

前收市價 25,241.41
開市 25,209.29
成交量 317,511,830
今日波幅 25,165.70 - 25,325.63
52 週波幅 21,159.45 - 26,616.71
平均成交量 371,854,218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18/06/09 00:14:17 回覆

零售股繼續去 下半年基數開始增高

2018年06月08日 (09:00 上午)

陸羽仁
2018/06/08 23:36:53 回覆

股平樓貴難永續(大結局)

2018年xx月xx日 (xx:xx AM)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股平樓貴難永續(下集)
2012-07-16
      
上周五是「黑色星期五」,但股市並不黑色,內地公佈第二季經濟增長只有7.6%,市場相當冷靜,內地上證綜指微微升鰦一點都唔夠,等如無上落,收2185點。港股亦撐住19000點大關,收19092點,升67點。

        不過呢個黑色星期五去到美國仲精采,早前摩根大通深受「倫敦鯨」交易員投資失利影響,但上周五佢公佈上季業績較市場預期佳,股價勁升6%,帶動整片美國金融股抽上,再加上歐美投資者認為中國7.6%經濟增長,不是硬覑陸,杜指爆升203點,大升1.6%,終止連跌六日的頹勢,港股應有反彈,特別係跌得好殘的內銀股,應有像樣一點的反彈。

        大戶操控詮釋權

        股市就係咁,上上落落,壞消息面世時,又話「好過預期」、「其實唔係咁壞鎹」,股市升彈。股壇老雀極短炒時鍾意炒相反,認為如何詮釋市場資訊的權利在大戶手上,佢地鍾意同散戶做對手,所以要極短期炒作,只能在市場評價好差時買,在評價好好時賣。

        上星期寫了篇文「股平樓貴難永續」,講起網友「硬道理」在09年中因錯判市況,將05年入市的自住樓賣掉,然後將所有資金分段投放在A50(2823) 及工行(1398) 上,如今樓價升了,投資的股票跌了兩成多。文章見報後,迴響不少,有不少甚為專業的老友都有評價,可以寫寫他們的寶貴意見畀大家參考。

        第一,順大潮流炒作。有一個擅作價值投資的老手,睇完「硬道理」棄樓買股的手法,有此感歎,「買股票要年年有表現,其實近乎炒作,不是投資,炒作要順勢,唔講你個網友『硬道理』把自住樓賣掉,要冒上替代使用成本高升的風險(租金上升),單就炒作而言,佢鱓做法都是逆勢施為。」

        投資老手話,股神巴菲特咁成功,除鰦佢善睇公司價值,低價入市之外,佢都有「順勢投資」的味道,才不止長線有表現,而且中短期都有表現。例如佢在2002年、2003年以2元多的低價大手買入中石油(857)
,除了因為中石油股價低迷外,還睇到2002年911事件後,美國大幅降息,美元將持續走弱,石油等商品價格將長線走強的大趨勢,當時美國石油股唔便宜,就買纒中國石油股,結果食正油價連年大升的潮流,多年後就在10元以上沽出中石油獲利。

        股神都要順勢買

        又例如巴菲特在2011年1月以44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鐵路營運商伯林頓鐵路公司(BNSF)。巴菲特雖然聲稱這次收購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一次豪賭,但如果真係咁睇好美國經濟前景,點解係買鐵路公司而唔係買銀行?巴菲特係睇住美國正發生可能長達10年的非槓桿化過程,靠借貸賺錢的銀行唔係咁掂,投資進入低回報年代,加上油價高企,所以就買入鐵路這種回報較穩定的傳統公用事業,這種行為和李超人去英國買電廠、水廠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巴菲特偶有睇錯大潮流出事的投資,例如油價高睇好電動車,過份放大呢個行業的發展,入股比亞迪(1211)
,結果概念掂生意唔掂,股神勝在以8元入股比亞迪作價夠平,所以佢未死只是跟風者死晒。

        投資老手話「硬道理」在09年買入工行和A50基金長獱,事後睇係逆勢投資,因為阿爺在08年驚得滯大力投放4萬億救市,令股市和樓市當年升得太勁,再加上基建泡沫,觸發巨大通脹,2010年開始要收水救亡,這種收水潮,對投資內銀的氣氛不利,「硬道理」投資失利,係睇唔飱呢個收水大勢。反而好多人中短線炒纒內銀,跌得多買鱓,升一兩成走人,仲搵到食。

        第二,買樓有利長獱。我有另一個老友是極資深投資銀行前輩,佢20年前係巨型銀行的投資銀行部獱fit人,一直鍾情股票長線投資,唔喜歡買樓,當然佢亦有兩三間樓畀自己和屋企人自用,但他和香港人大多數發達方式不同,主要投資放在股票之上,而且係20、30年咁長獱。

        這位投行前輩舉鰦個例,佢話當年佢在包銷上市的公司中,揀鱓好鱓公司,用好少錢例如一、兩萬去買它們的股票(呢鱓錢在他而言只是零錢),買鰦十家八家公司股票,夾埋只是用鰦十幾萬,到而家無計歷年收的利息都值400幾萬,當中仲扣埋有一家公司執鰦笠股票變廢紙。佢話我可能唔覺得400幾萬係乜№錢,但佢只想試纒證明,長獱優質股票,獱得夠長有好回報。

        散戶買股難長獱

        當然,佢當年係投行大佬,睇住呢鱓公司上市,知道晒佢地盤數真假,佢長獱的股票有質素。佢承認呢個係事實,普通股民唔識揀,好多時會揀鰦鱓垃圾股,佢以內銀為例,雖然好多人怕內銀有壞帳黑洞,佢就唔係咁驚。呢個前投行大佬係中國好友,話中國第二季經濟仲有7.6%增長,仲話已經見鰦底,咁有乜№大問題,你睇纒歐美日的經濟有幾多增長?點解覺得美國好似安全過中國?美國最好的年代也只月3點幾巴仙增長,美國今年第1季增長只有1.9%,有幾好?所以拉長十年睇,佢唔覺得股票投資有乜問題,但你要日日問股價,日日去比較,咁就大問題囉,心理好易不平衡。

        前投行大佬話,一般人買樓好過買股,除了因為買樓有槓桿外,還因為買樓焗你長獱,但買股好易出出入入,但完全唔贊成投資者買股「游水」(將長線投資的股份高位沽出低位獱番),因為覺得大部份股民沒有合適的心理質素,所謂高沽,可能升少少沽鰦,結果只有輸錢股會長獱,賺錢股一早就沽走。內銀現價息率4厘、5厘,點解唔可以長獱?佢認為若有心理質素長獱,買樓買股都得,只要選擇低位入市獱佢十年廿年就得啦。

        第三,最怕係樓價追股價。聽完呢兩個朋友的意見,雖然好似一個話內銀唔得,一個話內銀得,其實只是中短線和長線的分別,內銀價殘,卻是大家都同意的事實。

        有一個靚女朋友上周問我,好買唔好買一個西半山樓盤投資,16000元一呎,佢想買一個500呎細單位租畀人,話利息咁平,隨時供平過租,有租金淨收入。我計一計,500呎單位盛惠800萬大元,呢鱓單幢樓實用率好低,500呎樓有300幾呎都偷笑,呎價真係貴得好緊要。但我見靚女貌美如花,好怕叫佢唔買一年後升到20000元一呎佢鈬找我晦氣,只能咁同佢講,樓價咁貴,但利息續低,升3成變20800元一呎當然有可能,但跌4成變9600元一呎也有機會,好似跌的機會大過升少少,就算升鰦上20000元一呎,兩年內賣要畀特別印花稅,利潤無鰦一大截,叫三思才好後行。

        靚女又問睇完我話「股平樓貴」,係唔係股價會大升?我見靚女一面「炒相」,好似唔炒樓想炒股咁,就提佢小心係「樓價追股價喎」,在這種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中,投資唔好太冒進啦。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股平樓貴難永續

      

2012-07-09

 

       中國減息沒有為上周五的市況帶來太多刺激,主要因為外圍唔好,內地股市上周五早段一度唔升仲要跌,搞到港股早段都要插,尚幸上證綜指當日午後都炒番上去,最後升1%收場,造2223點,港股都算收復失地,恒指只微跌8點。不過美股上周五又因為新增職位不理想,杜指跌124點,港股今日都要捱一捱。

      股市唔好景,炒股的人愈來愈少,傳統智慧話無人買才是投資股市最佳時機,不過在歐美大崩圍兼大放水時代,傳統智慧係唔係咁啱用,都令人存疑。股票買唔買都得,但買樓有實際使用需要,就必須處理,令人有好大煩惱。網友「硬道理」早前在頭條網留言提問,我覺得問題有普遍性,所以不妨引述一吓。

      網友「硬道理」咁講:「自問是紀律良好但不善投機的長線投資者,在09年中因錯判市況,將05年入市的自住樓賣掉,然後定下長遠投資目標,當時看好中國的長遠投資前景,將所有資金分段投放在A50(2823) 及工行(1398) 的股票之上,期間看着樓價不斷上升,雖然十分痛苦及無奈,但依然嚴守紀律,分段吸納,但3年過後,租金已將賣樓的利潤耗盡,自己的投資卻原地踏步,後期更是反覆向下調整,其中持貨較高的A50已比我入貨的平均價下跌28%,工行也下跌了22%,在後期將買貨目標轉至民行(1988) 及中銀香港(2388) 才止血,但倉位已滿,分配大概為A50 50%,工行30%,民行10%,中銀香港10%,由於A50及工行佔去總投資額的80%,令總投資虧損嚴重,本來看錯市受教訓是應該的,唯有處變不驚,靜待市況逆轉……工行、民行及中銀香港的投資,暫時偏向以不變應萬變,除非歐盟真的出現架構溶解的危機才考慮減持,這策略在這時勢還可取嗎?」

      沽樓買股受重創

      「硬道理」又問:「尤幸內子沒有給予太大壓力,亦從未有因為經濟緊逼而爭辯,但總會有片言隻語流露出對自置物業的渴求,但現在似乎在2014年利息回升之前,也看不到有再上車的時機,要說置業的好時機,可能還要再等2016年,因樓市縱然下調,開始時也會比較反覆,大量的剛性需求,會促使樓市在下跌初期不斷有小幅反彈,直至積壓已久的購買力完全釋放後,樓價便會正式受到考驗,陸老師同意這觀點嗎?」

      他又說:「由於對自己的長期投資策略開始抱有懷疑,我在銀行跟我推銷3個月超低息借貸時,借了一些額外資本,總利息成本為0.3%,我以這些額外資本嘗試以5%止蝕及高位回5%止賺的硬道理進行短炒操作,最低目標是保本,幸運地由於市況好轉,暫時的成果比預期更成功,由於要控制風險的關係,所以不打算加大短炒的資金,但的確對自己的投資紀律挽回不少信心。」

      「硬道理」的提問很長,佔了不少篇幅,希望《頭條日報》老總不要以為我在騙稿費,我覺得「硬道理」講了不少等買樓的市民的心聲,所以不妨長篇引述,我以點列回應。

      第一,賣自住樓要小心。我一直在講,如果是投資的樓,覺得樓價好高,賣咗出街,即使樓價再升,也只是賺少了,只要平常心對待即可,但賣自住樓要小心好多,這是一個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各國中央銀行也以百年不遇的手法去應對問題,結果難料。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博士論文,就係議論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主要觀點是若當時央行大力放鬆銀根,就不會蕭條10年咁長。伯南克如今正試驗他的理論,係唔係咁簡單放啲水就得,無人知,正因為咁,美國的利息政策係點,亦好難估。利息影響樓市,所以樓市的中短期後向無人摸得準,人人都知到加息時香港樓市好可能唔掂,但到底幾時加息呢?

      若伯南克成功救番美國經濟,可能在2014年,甚至更早就加息,樓市壓力就來。萬一相反救極都唔掂,而且再步向衰退,美國有通縮而唔係通脹問題時,只能令利息超乎想像長期低企,咁樓價又唔係咁易碌番落去。賣咗自住樓要長期租樓,好似「硬道理」老婆咁唔嘈已經好好,若一方賣樓,另一方老婆老公唔同意,鬧得一兩年,離婚都有可能,最悲哀係離咗婚樓市先至跌,證明當初賣樓的決定係啱,但一切都太遲,所以賣自住樓,除了睇市之外,還有一個感情因素要考慮。

      第二,做咗不要後悔。好似「硬道理」咁,睇落有清晰思路,有自己邏輯,就不要動搖。他的理論是樓貴股平,所以賣樓買股,而家睇落唔啱,因為樓升股唔升,佢有少少動搖,仲借錢炒股,我建議佢唔好借錢炒股,因為咁樣就開始偏離長線投資的基本策略,好易一錯再錯。堅持買股長線投資,可能5年後發現係啱。

      長揸平貨是正道

      第三,股樓背馳難永續。由於央行的行為「反常」,長期低息,大量放水,谷高通脹,推升實物資產,令房產和商品等供應好難短期增加的實物資產大幅炒起,但供應相對彈性的股市炒唔郁,結果出現內地十年股市原地踏步,樓價升咗10倍的畸型現象,雖然內地早幾年因為股改將原本不能買賣的公司大股東持股投入市場,令股票供應大增,但兩者背馳成咁,都有股票太便宜、樓價太貴之歎,恐怕差距會慢慢修正。貴嘢會跌,睇商品已睇到,反映商品價格的商品研究局指數(CRB CCI Index)去年4月上到691的高位,現已大幅回落至545,技術上跌20%已入熊市,佢已從高位跌21%,熊味不輕,再大幅下滑就確認大趨勢。CRB指數在2002年美元大跌之前,長期只是在200至250中間浮沉,未來若全球經濟再走弱,對商品需求再減,商品價格下行空間極大,其他貴價資產亦然,內地房產價格已回吐,香港樓價又能否長升不跌?當然,我講的是長線走勢,短期一年半載內樓價唔回甚至再升都唔出奇,對無樓者仍然係好大煎熬。

      第四,長揸收息唔失禮。我自己愛做長線投資者,本來好唔鍾意將長揸的股票出出入入,認為散戶點解買樓易搵大錢,買股無乜進帳,皆因持股坐唔定,升少少就走,所以一直建議「投資的我」買股要長揸。有人話而家啲股票係「呢世唔會再見到咁平」,所以你忍得住長揸,或許可以發達。不過好似「硬道理」咁,長揸A50基金和工行,而家仲要輸20、30%,心理上的確好惡頂,本來長揸A50基金有1.7厘息,好過放銀行,揸工行有5.8厘息,簡直吸引,唔睇股價就得,我的建議係揸落去,唔好低價出貨。若真係頂唔順,又估大市可能都係波動上落,可以等大市從低位升3000點時沽部份股票(只沽部份,不要清倉),博佢回吐跌番2000點時揸番,也是降低成本的方法,但要好有紀律去做,唔好太受市場影響,唔係沽咗唔去買番,就變成低位出貨,這種「游水」動作,要有定力才好做。

      最後總結,一般人覺得買樓容易炒股難,主要係揸股票無定力,買樓迫住你長揸而已。長線投資一定要買平貨,才是正道,如今樓貴股平,要長線投資,選擇清楚不過。

      陸羽仁

2018/06/08 21:49:58 回覆

{#iconb_31} {#iconb_316}

animal666
animal666 2018/06/08 20:40:32 回覆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日期 Date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所有成份屋苑)
2018/05/28 - 2018/06/03 181.60
2018/05/21 - 2018/05/27 181.58
2018/05/14 - 2018/05/20 180.96

2018...

SIGH...

2018/06/08 19:57:01 回覆

上開嚟,轉載多一篇文章喇

TL;DR 講到啲老一輩文革時候無乜結婚紀念物,而家老恰恰都去玩補影結婚相,最後兩段幾有意思

原文(免費):https://www.afr.com/lifestyle/arts-and-entertainment/film-and-tv/china-love-doco-captures-the-countrys-wedding-excesses-20180606-h111ca

Jun 8 2018 at 10:30 AM | Updated Jun 8 2018 at 10:36 AM

    China Love documentary captures the country's wedding excesses (at $80b a year)

    Australian photographer Olivia Martin-McGuire first caught sight of China's legion of brides-on-the-move, while she was waiting around on a shoot for AFR Weekend.

    Martin-McGuire was down at Shanghai's bund – a strip of old sandstone buildings that look across the river to the city's iconic skyline, the ultimate backdrop for pre-wedding photos.

    At that stage, she had no idea the wedding industry in China had ballooned to $80 billion a year but she was mesmerised by these women, hiking up their voluminous taffeta skirts to reveal a sturdy pair of joggers and climbing into vans with their photographers, in search of the next spectacular location.

    Martin-McGuire took a few snaps of brides-to-be posing with red veils billowing in the wind that day, planting the seed for her documentary China Love, which premieres at the Sydney Film Festival next week and will be shown on the ABC this year.

    The film started out as an exploration of this "funny, quirky, crazy China thing" explains Martin-McGuire, who has been living in Shanghai with her husband Nick Marchand, the British Council's director of arts in north-east Asia, and young daughters Freyja and Elvy, for the past four years. Her interest peaked, she travelled to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to another favourite wedding shoot location, the faux-English village of Thames Town, and before long a documentary was in the making.

    Costume changes

    China's rising middle-class, with real household incomes growing 10 per cent a year on averag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a generation of only children due to the country's controversial one-child policy, has resulted in a national wedding obsession.

    Photography is a big and growing part of a couple's wedding budget with packages costing anywhere from a few hundred dollars to $400,000 for exotic overseas locations. The photos are usually taken up to six months before the wedding and albums are displayed at the ceremony for guests to view.

    Early on in the film, Martin-McGuire follows young couple Viona and Will as they pose for their photos in mock French parlours and other European-style settings, undergoing multiple costume changes. She also films the underwater wedding shoot for Australian banker David Shaw and his events manager fiance Jenny Cheng, who struggle to float in position and keep their eyes open.

    In Guilin, this couple is being photographed in front of the famous misty mountains. To get to this point it takes an hour walking up very, very steep broken stairs. Olivia Martin-McGuire

    However, the documentary quickly moves beyond these visually engaging pre-wedding antics, morphing into an examination of modern China – the pressures on young women to marry and have children, the lingering trauma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societal impact from three decades of turbo-charged economic growth.

    This is done through vignettes as Martin-McGuire trails Allen Shi, the wealthy "godfather of the wedding industry", who left behind his poor upbringing to build an empire of 300 photo studios. Shi gives motivational speeches to staff filled with military analogies and publicly fines his studio managers sizeable sums of cash if their photos don't exactly match the marketing samples.

    Martin-McGuire also keeps in touch with Viona as she struggles to fall pregnant after the wedding, disappointing her domineering mother, and temporarily moving to Darwin in a bid to escape the pressure. And she films a group of older couples who, with the help of a local charity, don suits and wedding gowns to re-enact their vows, celebrating their marriage in a way they were unable to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en lavish weddings were a marker of unacceptable bourgeois behaviour.

    "I became hooked on why these photos were so important," she says. "I think for the older couples they helped to heal the trauma by building new memories. Here were these men, with arthritis, getting down on their knees and there was so much giggling and joy in those photo shoots. They were brought up in a time when they weren't allowed to be in the spotlight.

    "For the younger couples, I think it is about presenting a life of wealth and happiness. It is about new hope and filling a gap for the rest of the family."

    No hand-holding

    Asked why people spend vast amounts of money on these photo shoots, Viona's mother says it's the "dream". This is a theme Martin-McGuire explores throughout the film. What is the Chinese dream and how does it compare to the American dream or Western aspirations? Not very much it seems, as Martin-McGuire attempts to build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at a time of heated debate over China's rising influence and place in the world.

    China Love's older brides and grooms end up stealing the show, becoming the heart of the film. Pei Pei and Xue Zhong explain on camera that romance wasn't allow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mid the turmoil of Mao Zedong's decade-long, hardline political campaign. There was no hand-holding, wedding photos were limited to a single black-and-white, passport-style picture, gifts were copies of Mao's collected works and people had to think carefully before they said anything out loud. It was a time when neighbours, students, work colleagues and even partners might turn against each other.

    Martin-McGuire says one of the quotes that stayed with her after filming was: "You are the happy generation so you will never understand us. You are as far from us as the sky is from the earth."

    Leo
    Leo 2018/06/08 18:28:28 回覆

    子龍將軍, 你說是—個局, 是否這裡有人設局?設局者是誰?居心何在呢?? {#iconb_238}

    2018/06/08 17:06:38 回覆

    Kathleen,have a good weekend! {#iconb_524}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18/06/08 17:06:29 回覆

    皮兄: 當發現方向錯誤, 停損就代表了進步. 有很多股份都是未進場就會升, 但當進場時又會不斷下跌, 不斷有人問點解, 其實很簡單, 就是一個局而矣.

    當你每天都注意一件事情, 必定會發現其中的變化. 每人都可以留意到, 問題是很多人選擇了沉默, 因為當雞蛋碰上了高牆, 一日雞蛋  一世雞蛋. 老散只能自求多褔了.

    但子龍仍然相信英雄  高手只是在民間而矣......

    2018/06/08 17:46:07 回覆
    @...

    其實嗰句金句,抑係頂頭老闆上咗身、抑係直接係頂頭老闆畫眉點睛,你睇吓啲訪問及發言,啲口氣完全脗合嘛。佔中之後啲姓黨文章,無端端爆一句金句,都有呢種現象。

    獸人bro重覆字句,當時有些網友有微言,咪以為嗰句金句出場,啲網友會拍爛手掌囉,點知係反效果,獸人bro仲多咗一句重覆又重覆

    2018/06/08 16:42:27 回覆

    今日多返啲人...來爆 {#iconb_63}

    2018/06/08 16:15:03 回覆

    {#iconb_31} {#iconb_316}

    2018/06/08 15:58:09 回覆

    Leo兄: 政治好難完全分對錯, 我中立, 泛民都唔係好野...

    不過.....有人估錯香港樓市可以厚顏無恥唔認衰, 仲要轉移視線話自己有叫人買大陸樓, 所以唔算錯;

    到俾錯投資意見, 可以話: 你鍾意可以睇, 唔鍾意可以唔睇, 兩不相欠, 相當自由

    政治上我唔評論對錯, 不過就唔好扮晒中立, 實際上就處處親中啦, 不如明正言順親中好過扮晒中立, 俾人好假既印象

    最攪野係上年$4-$4.2教人短炒405, 大佬, 拎405投資股短炒, 炒投資股, 跟佢咪後悔囉, 出左買唔返, 一直升到$5.5.........最屎係成日話700貴, 叫人等, 咪二百幾等到四百幾都買唔到, 估錯樓市既翻版

    2018/06/08 15:42:28 回覆

    將軍: 3800我上年已止蝕晒, 輸50%, 換馬而家差唔多追返晒....

    最正多年前係1.8跟買, 跌到$1.5問, 答案係基本因素無變, 可以守;

    到$1-$1.2再問, 答案係止蝕已太遲, 唯有等一下.....

    到$0.9我都唔問啦, 止蝕換3968, 700, 3988, 好彩信自己, 唔走只會責死晒D錢

    問題係, 多年前推隻3800累死人, 到上年$1.26又再推介, 當之前無事發生, 可以咁都得, 而家叫人$0.82走人扮無事, 真係好野

    最正係金句王: 你鍾意可以睇, 唔鍾意可以唔睇, 兩不相欠, 相當自由.....

    同我所認知十年前既阿SIR, 品格相距甚遠, 或者跟本係唔同人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18/06/08 15:35:57 回覆

    大戶兄: 噢...6舊者. 又不是60舊, 未算災...... {#icons_dog1}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18/06/08 15:13:47 回覆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6舊算唔算?  {#iconb_625}

    Leo
    Leo 2018/06/08 14:44:38 回覆

    皮爾修兄, 不要在公廁(尤其是有國内特色的)内說公廁臭, 本身是臭的東西, 塗上香膏也不會改變其本質的 {#iconb_212}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18/06/08 14:18:23 回覆

    大戶兄: 跌5舊者, 未算災. 不過如日日跌5舊, 咁都幾災下.....

    皮兄: 唔知你有否印象, 子龍很早已說明八婆唔好買. 不過子龍由一元睇佢升到5元, 然后今日見0.8元. 子龍仍是那句, 八婆是高手, 碰不得.

    填海居屋
    填海居屋 2018/06/08 14:04:16 回覆

    十年黎一直叫人唔好買樓,到今日就叫人返深圳住坐高鐵返工或者等十幾年後的填海居屋,真係輸死人

    你鍾意可以睇,唔鍾意可以唔睇,兩不相欠,相當自由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18/06/08 13:58:31 回覆
    @...

    皮兄,

    八婆怕怕  {#iconb_284}

    冇及早離去, nav 大減, 感覺不爽 

    古惑的槍
    古惑的槍 2018/06/08 12:58:07 回覆

    @皮爾修...

    仲有 282 壹傳媒... 

    2018/06/08 12:34:22 回覆
    @...

    {#icons_cat7} {#icons_cat9} {#iconb_63}

    2018/06/08 11:53:24 回覆

    大戶兄:

    股災都唔怕啦, 你只要買內銀, 買騰訊, 買2828, 2800呢D, 只會有買貴無買錯,

    你跟財演買3800, 1091, 2357, 昆人能源, 就真係要驚啦.

    隻股以前賺錢, 並唔代表一世賺錢, 隻股變左質, "基本因素"跟本唔同晒, 要識轉....CHANGE

    我上年都叫人清晒3800, 清晒2357, 買晒700騰訊, 叫埋亨仁SHOW HAND騰訊, 果時$280, 不過佢都應該無跟, 輸錢先係佢既宿命............完

    2018/06/08 11:35:24 回覆

    財演好野!!!!真係好犀利呀! $1.26推介人跟進3800, $1.1買齊晒3注, 均價$1.172, 現價$0.82先叫人止蝕, 蝕左30%先叫人止蝕, 仲要側側博唔提自己$1.26叫人買.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2632154-%e4%bf%9d%e5%88%a9%e5%8d%94%e9%91%ab%e5%86%8d%e4%bd%8e%e5%90%b8

    正所謂輸打羸要咪就係勁囉, 好好野!

    你鍾意可以睇, 唔鍾意可以唔睇, 兩不相欠, 相當自由架, 自己執生啦, 兄弟.

    即係你死你既事, 哈哈, 七十六人好野!!!!七十六人好勁!!

    最勁都係估香港樓市, 有如賭場死買, 買十鋪大, 結果卻連開十鋪細, 中途堅定不移, 好有決心, 真係好勁架......

    分析基本因素我真係識條"毛"啦, 都係財演最好野...

    好懷念以前"背後"寫犒果位老師......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18/06/08 10:51:01 回覆

    {#iconb_62}

    股災未? 

    2018/06/08 09:59:58 回覆

    早呀~ 各位~

    有空的給個[讚],有興趣的可[追蹤]一下,感恩~

    https://www.facebook.com/HKProgramTrading/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