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1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8/06/16 00:22:31 網誌分類: 教育
16 Jun

master曾

21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926508/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3311)普通話說:熟肉〔網路用語〕(shú ròu)

解釋:

熟肉是一個特定的網路用語。熟肉指的是已被字幕組/漢化組翻譯過的動畫/漫畫/小說/遊戲/電影等作品。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生肉,意為沒有被翻譯的資源。

現多用作網路用語,指經過壓制、配有字幕的外語劇集,相對於未配有字幕的生肉”而言。

在動漫愛好者之中也流傳著,指經字幕組翻譯過,有字幕的動畫。反之沒有被翻譯的動畫資源則被稱為生肉

與「生肉」相反,「熟肉」就是指已經經過翻譯的ACGN作品。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生肉看不懂,坐等熟肉(沒翻譯看不懂,坐等翻譯)。

 

3312)普通話說:兒大不由娘(ér dà bù yóu niáng)

解釋:

意思是兒子長大了,由不得母親作主。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九回:「別說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兒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仔大仔世界

 

3313)普通話說:獅子大開口(shī zi dà kāi kǒu)

解釋:

獅子大開口比喻要價或所提條件很高,亦形容人貪心。

出處陸俊超《勞動號油輪》:「且慢!我們先別獅子大開口,做事要十拿九穩。」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喉欖 食凸咗。(胃口大、貪婪)

 

3314)普通話說:媽了个巴子(mā le gè bā zǐ)

解釋: 東北罵人的話:“巴子”是滿語音譯,意譯是“那兒”“那個地方”,指代男陰或女陰。媽了個巴子,就是“媽了個那個地方”的意思。這是東北話,接近媽你個b,但程度遠遠低於媽你個b,而且不是含有貶義,在東北通常用於長輩在晚輩不聽話時,表達不滿。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你個死衰仔

 

3315)普通話說: 差一點兒(chā yì diǎn ér)

解釋:

在漢語中,人們經常會用到差(一)點兒這個詞。有時候,用肯定和否定都能表示相同的意思。如差(一)點兒餓死差(一)點兒沒餓死都表示沒餓死

“差(一)點兒差(一)點兒沒這種特殊的用法把很多漢語學習者搞得暈頭轉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講一講二者在用法上有什麼不同。

“差一點兒是副詞,也可以說成差點兒,表示沒完成但接近完成

我們可以根據差(一)點兒後面的事情是說話人希望發生或者不希望發生,把它分成兩種情況來分析。

第一種情況:如果差(一)點兒後面的事情是說話人不希望實現的事情,它表示事情幾乎發生而最終沒有發生,並含有慶倖的意思。這時,用差(一)點兒差(一)點兒沒可以表示完全相同的意思。下面句子裡的累死、說錯、遲到都是說話人不希望發生的事情。例如 :

1. 他差(一)點兒(沒)累死。(事實上沒累死)

2. 我差(一)點兒(沒)說錯。(事實上沒說錯)

3. 今天路上堵車,我差(一)點兒(沒)遲到。(事實上沒遲到)

4. 路太滑了,我差(一)點兒(沒)摔倒。(事實上沒摔倒)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當差(一)點兒後面有否定形式時,如趕不上車不及格,句子裡的差(一)點兒就不能換成差(一)點兒沒。例如 :

5. 我差(一)點兒趕不上車。(事實上趕上了)

6. 他差(一)點兒不及格,只得了 60 分。(事實上及格了)

表示球沒進,有惋惜的意思 ;

球差點兒沒進是表示球進了,有慶倖的意思。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話夾好彩  

 

3316)普通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shì shàng méi yǒu bú tòu fēng de qiáng)

解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是中國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是世上所有的牆都是透風的;

引申義是說世上沒有瞞得住的事,也可以理解為事做出來了,沒有可能不讓人知道的。

其含義與“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相反,但表達的最終思想是一樣的,也就是一些事情不要做,做了就有可能被別人知道,因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膥(春)咁密都菢(哺)出仔

 

3317)普通話說:依樣畫葫蘆(yī yàng huà hú lu)

解釋:

依樣畫葫蘆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照著真葫蘆去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

出處宋· 魏泰《東軒筆錄》卷一:頗聞翰林草製,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診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故事:北宋初年,有個翰林學士陶谷,在宋太祖趙匡胤身邊擔任起草各種文告的工作。時間一長,他自以為有功,便向宋太祖討個高官做。誰知宋太祖卻說:翰林學士起草文告,無非是參照前人的舊本,其間不過換幾個字句,充其量不過照葫蘆畫瓢而已,談不上有什麼貢獻。” 

陶谷深感失望,一氣之下就作詩自嘲,其中有這樣兩句: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從此以後,依樣畫葫蘆就作為一句熟語,流傳在人們的口頭筆下。常用來比喻模仿別人,毫無創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照板煮碗

“照板煮碗本作照碗煮拌指麵糊,又叫拌湯,意思是按照碗的大小或數目來煮麵糊,即根據具體情況心中有數地辦事,引申為照葫蘆畫瓢

 

3318)普通話說:奶油小生(nǎi yóu xiǎo shēng)

解釋:

“奶油小生起源于80年代。當時陳沖唐國強一起拍《孔雀公主》。唐本來俊秀,一副白面書生的模樣,加上演王子,更是一塵不染,因為愛吃奶油,陳沖就喊他奶油小生

談到奶油小生,不得不提一個人:唐國強,因為奶油小生這個詞兒就是由他而來的。

2006年,唐國強受訪時曾披露奶油小生的來歷。1979年,唐國強和陳沖一起拍電影《小花》,當時正趕上唐國強過生日,陳沖問他要啥,唐國強說:我就喜歡吃奶油,你給我弄個奶油蛋糕吧。

後來陳沖逢人就說:我這個哥呀,你看這皮膚,比我都嫩,他就是喜歡吃奶油吃的。

1981年,唐國強出演神話劇《孔雀公主》中的王子,柔情似水,相貌精緻,膚色白皙,容貌罕見地俊美,使得奶油小生的稱謂流傳更廣。

1984年,唐國強借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轉型,出演軍人趙蒙生,但因為長得實在太俊,表演仍未有什麼突破。

1994年,唐國強參演電視劇《三國演義》,飾演諸葛亮,他憑藉自身的儒雅之氣、智慧之相,成功塑造出一個羽扇綸巾,仙風道骨,智慧超群的一代名相,正式與奶油小生告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花靚仔

 

3319)普通話說:閃瞎了狗眼(shǎn xiā le gǒu yǎn)

解釋:

意思是:看到大大出乎意料的東西的反應。

閃瞎狗眼,網絡流行語,閃瞎氪金狗眼 ”的縮略形式。是一種比較羨慕嫉妒的表達方式,常用在看到別人炫富時或當看到了什麼令人不忍直視的東西,或者令人非常羨慕嫉妒恨炫富東東,網友就會用“閃瞎狗眼”來吐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發雞盲

 

3320)普通話說:不瘟不火(bù wēn bù huǒ)

解釋:

不瘟不火,褒義的聯合式成語。也稍有貶義。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處。也可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火爆。

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但是,如果指的是性格溫和,那麼只能寫成不溫不火了。應當按照文章內容需要表達的語義來選擇使用。

1980年以後不溫不火”的用例逐漸多見,逐漸跟不瘟不火並行使用。因為字形有了變化,照著的字面意義,舊瓶裝新酒,人們按照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對不溫不火的語義進行了改造,賦予它性格溫和義和銷售行情不火爆義。這類語義在《人民日報》上的始見用例是1994年。現舉數例:

例如: “八毛五分錢,也開發票?售書小姐簡直煩得要上吊了。沒辦法,公事公辦。那先生不溫不火地回答。

相比之下,中式速食仍處於不溫不火之狀,缺乏自己嚴格的生產標準與特色,雖然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卻難與自己的洋對手匹敵。

所以這不是誤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滋油淡定

(意思是在不利的、有危機的情況下,也能鎮定從容,不慌不忙。)

3321)普通話說:燒冷灶(shāo lěng zào)

解釋:

關心沒權沒勢的人叫燒冷灶。

1、賭博行為內行話。指押賭注於冷門。

2、謂奉承尚未得勢的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買定離手,錯愛不究

 

3322)普通話說:和稀泥(hé xī ní)

解釋:

比喻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出處:趙樹理《鍛煉鍛煉》:「人們常說他是個會和稀泥的人。」 出處克家《老舍永在》:「他辦事認真,不和稀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和事佬

 

3323)普通話說:刺兒頭(cì ér tóu)

解釋:

遇事刁難別人,不好對付的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攪屎棍

 

3324)普通話說:背時(bèi shí)

解釋:

背時,方言用詞,通行於湘黔川渝等諸多地區。

亦作悖時”(beì shí)。

意思為違背時運,非常倒楣,不能與時代同步發展,表示被描述者運氣極其不佳。而在溫州方言裡則是指,老糊塗了,跟不上時代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行路打倒蹆

 

3325)普通話說: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

(shì fēi cháo cháo yǒu, bù tīng zì rán wú)

解釋: 不聽那些惹是生非的話,自然就沒有煩惱。這句話是個俗語,不能算是格言和名人名言出處1:《金瓶梅詞話》八三回:「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怪不的說舌的奴才到明日得了好,大娘眼見不信他。」亦作(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出處2王少堂《武松》一回: 「有了,最好不過,我兩方面都不理他們,我裝個聽不見。哎,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用得。」出自:元《增廣閒文》:有一句“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意思是說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是非,有相信“是非”的人,就有搬弄是非者的用武之地。但是不管怎樣,這句話和名人名言格言之類的還是有區別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裝聾作啞

 

3326)普通話說:光打雷不下雨(guāng dǎ léi bú xià yǔ)

解釋:

打雷不下雨,形容只有聲勢而沒有實際行動。

比喻空作許諾,不肯實施,不肯給人以實惠。

口語中也指人在哭的時候很大聲,但是不掉眼淚。只有聲勢而沒有實際行動。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姿勢無實際/雷聲大雨點小

 

3327)普通話說:一日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yí rì quán zài shǒu 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解釋: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漢語詞語,意思是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出處:·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執住雞毛當令箭

 

3328)普通話說:摳摳搜搜(kōu kōu sōu sōu)

解釋:

亦作“摳摳縮縮”。方言。小氣,不大方。
出處1:《國強報》1920.3.5:「過日子我不會打算盤,我老說財主不是由摳摳縮縮來的。」
出處2:侯寶林《寬打窄用》:「噢!摳摳搜搜,縮手縮腳就叫節約?其實多馀點料也沒拿我們家去。」
出處3: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他怎麼摳摳搜搜的,像個守財奴?」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孤寒鐸叔

 

3329)普通話說:小家子相(xiǎo jiā zi xiāng)

解釋:

小家子相:相貌,樣子。小戶人家的氣派。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須放寬宏大量些,不該如此小家子相。」 

故事:

明朝時期,書生王傑與朋友在外喝酒回來,見傭人與賣薑人因為薑價爭論不休。他上前去教訓賣薑的不識好歹,賣薑人回話:「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須放寬宏大量些,不該如此小家子相。」王傑氣得火冒三丈,上前揮拳便把他打倒在地。

這「沾沾自喜」的神情,從破落戶的眼睛看來,就是所謂「小家子相」,也就是所謂〔俗〕。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無喱貴格

貴格只有四日:丁酉、丁亥、癸巳、癸卯,主為人純粹,有仁德,有姿色,不傲物氣高。貴氣聚於日,更有財食印相助,貴氣為福。

 

3330)普通話說:小氣(xiǎo qì)

解釋:

而普通話的小氣,一般是指吝嗇、一毛不拔、捨不得花費的人,再口語化一點就是「摳門兒」,即是廣東話「孤寒」的意思,相反詞是大方、慷慨、豪奢。

另外,根據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小氣」可以形容人度量狹小,相對「小氣」而言,若要形容某人氣度宏偉、大方氣派,可以說他很大氣,這裡所說的大氣與一般所指自然現像大氣層的「大氣壓力」或「大氣環境」不同;「小氣」也可解釋為一毛不拔之意,用來戲稱人小氣吝嗇,例如:「聽說你領了三個月的年終獎金,也不請客,真是名符其實的『鐵公雞』。」

總的來說,無論是廣東話的「小器」,或是普通話的「小氣」,在日常生活的口語用法上確實有點分別。

因此,若你想表達的是心胸狹窄的意思,那麼普通話應說「你不夠大方、氣量小、為人量小氣窄」,用廣東話就可直接用「你好小器(氣)」表達;

若表達的是一毛不拔,廣東話可說「孤寒」,普通話則可用「小氣、摳門兒、吝嗇」來表達。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無喱大方(對於財物計較,吝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