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28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8/07/13 12:36:37 網誌分類: 教育
13 Jul

master曾

 

228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3491)普通話說:動彈不得(dòng tan bù dé)

解說:

 動彈,亦作“ 動撣”、“ 動嚲”。

動作;活動的意思。

出處1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出處2《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漸漸甦醒,只是遍體酥軟,動撣不得。」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石軋死蟹

 

(3492)普通話說:東倒西歪(dōng dào xī wāi)

解說: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有的倒,有的歪。也形容物體傾斜不牢固,建築物等破舊不牢固。
出處1 元·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出處2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時過午夜,在車輪有節奏的飛轉聲中,車廂裡的旅客多半東倒西歪地睡去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花面抹眼淚—離行離迾

亦作離行離捺。意思是並排的兩者,距離很遠。

 

(3493)普通話說:盆滿缽盈(pén mǎn bō yíng)

解說:

常用的成語「盆滿缽盈」和「盆滿缽滿」那一個正確?

常在媒體上發現「盆滿缽滿」這個詞,不知怎麼的覺得很彆扭,記得以前學過好像是「盆滿缽盈」。

成語是祖先世代積累的語言精華,甚至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古文講究對仗和壓韻,而對仗裡面出現重複字被視為不工整。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水浸缸瓦舖

(賺得)盆和缽都裝滿了(錢),形容賺的錢很多。

這是南方方言,粵東和廣州地區比較盛行。

該方言借用「盤」和「」這兩種裝載食物的容器被裝得滿滿的,來形容賺了很多很多錢。

使用這句方言來形容時,往往含有「這些錢雖然很多,但得來並不困難,因為賺錢者有權有勢,靠著權勢賺錢」。

 

(3494)普通話說:驚鴻一瞥(jīng hóng yì piē)

解說:

鴻,即鴻雁,也叫大雁。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

「一瞥」,很快的看一下。

「驚鴻一瞥」似乎與「掠影」的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更強烈,意思是女子不經意的一眼,卻勾人魂魄,給人留下強烈、深刻的印象。

形容建築物不可以用驚鴻一瞥。

「驚鴻」一詞多形容女性輕盈如雁之身姿,「驚鴻一瞥」意思是身形輕盈嬌豔的女子攝人心魄的目光。

按照原意,一瞥的主體是「驚鴻」,而不是旁觀者不經意的一眼。

與之相關的成語有「翩若驚鴻」、「驚鴻麗影」等。

作品的本意就是用「驚鴻一瞥」形容「驚鴻仙子」的輕盈嬌豔和勾人心魄的目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多的引申用法。

出處曹植《洛神賦》用「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來描繪洛神美態。

後來就用「驚鴻」形容女性輕盈如雁之身姿。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水過鴨背

比喻事過之後沒有留下一點痕跡。記得聽這句歇後語,是指「聽了的事情不能留在心中。」因為鴨是水鳥,所以身上的羽毛油份較高,容易「扇」水 
因此用水過鴨背來形容「看到」、「聽到」的事物轉眼間就溜去,沒有留在心中。

 

3495)普通話說:(壓軸兒)(ya zhour)

解說:

不少媒體喜歡用「壓軸」指代最後一個精彩的節目,其實有誤。
「壓軸」並非最後劇目。
「壓軸」是京劇術語。

一場戲通常安排五個劇目,第一個叫「開鑼戲」,第二個是「早軸」,第三個為「中軸」,第四個(即倒數第二個)稱為「壓軸」,第五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叫「大軸」。

可見,「壓軸」是指倒數第二個劇目。
人們談論令人注目的、最後出現的事物時,通常會說「好戲在後頭」,「後頭的好戲」指的就是「壓軸戲」。

「壓軸」一般說成「壓軸子」或「壓軸兒」,「軸」在這裏要讀第四聲。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包尾大翻

包尾大翻粵劇演出《六國大封相》最後一部分是兵將翻筋斗,是演出最精彩、最好看的部分。

多形容最精彩、最刺激的場面。

 

3496)普通話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ní pú sà guò hé,zì shēn nán bǎo)
解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是成語。意思是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比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幫助別人。

出處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哥哥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送回去也好。」

泥塑的菩薩去過河,由於沒有舟橋,自己不是真菩薩(泥塑的)又沒有神通,所以只好游泳過河…後果可想而知,這樣的菩薩連自身都保不住,怎能去保護別人?

但是這句話的更深一層意思是,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求人不如求己,佛菩薩只是老師,是助緣,是幫助我們覺悟的,教導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出離輪迴的,而不能代替我們。自己吃飯自己飽,各人因果各人背。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白蟻蛀觀音

 

3497)普通話說:作死(zuò sǐ)

解說:

“作死”意思為:自尋死路,即找死。

多用於形容不知輕重,不顧危險。是廣泛存在於各地漢語方言中,例如:東北話、北京話、吳方言和兩廣白話等。

另外,在上海,那些沒事找事最後闖禍的人稱他的這種行為叫「作死」。在湖南方言中還有努力、往死裡搞的意思。

廣東北部客家地區也有「作死」一詞,除有「找死」、「不知輕重」等意思,還有惹人嫌("得人惱")之意。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虎頭上叮虱乸

老虎頭上釘虱乸:做一些很危險的事,或去得罪一些不能得罪的小人

 

3498)普通話說:進退維穀(jìn tuì wéi gǔ)

解說:
維:語氣助詞。穀:比喻困難處境。即進和退都處於困難的境地。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鼠入風箱-兩頭受氣

 

3499)普通話說:黃鼠狼給雞拜年(huáng shǔ láng gěi jī bài nián)

解說:

黃鼠狼的正名是黃鼬,廣東各地都有,人們只要一見到它,總要揍它,說它是十惡不赦的偷雞賊。還留下家喻戶曉的俗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果真是這樣嗎?

黃鼠狼真的是摸雞籠的慣偷嗎?

事實勝於雄辨。有一位科學家在同一地區解剖了幾千隻黃鼠狼,發現在它胃裡殘存的東西,主要有鼠骨、鼠毛、麻雀、蜈蚣、蝗蟲等,偶爾也有雞的殘骸。

科學家們還做活黃鼠狼的食性試驗,只要在同一籠內除了活雞之外,裝進其他動物如老鼠、帶魚等,黃鼠狼總是吃掉老鼠和帶魚,而雞則安然無恙。

如果籠內只裝活雞,沒有其他動物,黃鼠狼才被迫吃雞充飢。

由此可見,黃鼠狼不是偷雞吃的慣偷,更不是雞的天敵。

在野外,由於極端缺食,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它才摸進雞籠偷雞吃,結果落了個偷雞賊的罪名,實在是太冤枉了。

其實晚上只要你關上雞籠,黃鼠狼也無法光顧了。

其實,黃鼠狼是捕食老鼠的能手,一隻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隻老鼠,每年為人們節省一噸的糧食呢!黃鼠狼的行動機警而敏捷,一旦咬住老鼠的頭,幾口就可以入肚充飢,黃鼠狼的嗅覺極為靈敏,能十分準確地判斷鼠洞裡是否有老鼠,它可以掘開鼠洞,整窩消滅,飽吃一頓,然後還在鼠洞裡舒舒服服地睡它一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露出狐狸尾巴

 

3500)普通話說:爛好人(làn hǎo rén)

解說:意思是指沒有原則,沒有主見,只說別人好話,不得罪任何一方,也不維護任何一方。 我個人認為「爛好人」就是那種對人有求必應,不管「對」與「錯」什麼事都去做的人。其實「爛好人」就是「濫好人」。就是不分是非一味妥協的意思。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西南二伯父

「大安主義」與「西南二伯父」的分別:

「大安主義」並非哲學名詞,而是廣州的坊間俗語。

據說此語起源於“五四運動”之後,那時湧現不少進口詞語,時興講這主義那主義,廣州坊間便把大可放心、放任不管美名曰「大安主義」,但潛台詞有「可能生變」之意。

倘若「大安主義」遇著“西南二伯父”,就會“床下底破柴—包撞板”(意為碰壁、出事)。

西南二伯父來源有段“古”,下面講講。

傳說清中葉時,廣東三水縣有位秦姓老闆,為了讓兒子秦勝鈞學做生意,找到西南鎮開紙紮鋪的老友雷駟仁,請他收勝鈞做學徒,管教培養他成人。

原來,秦勝鈞自小被寵壞,花名(綽號)蠢星君(星君乃粵俗語,指頑皮搗蛋的小孩),秦老闆對勝鈞根本沒辦法管教。

秦老闆心想,讓別人來管教自己的孩子,可能效果會好些。

於是,就想到老友雷老闆,雷老闆排行第二,人稱“西南二伯父”,以前受過秦老闆的恩惠,對於老友的要求,一口答應。

秦勝鈞來到紙紮鋪後,雷老闆叫他跟一位師傅做紙紮工作。頭兩天還好,第三天秦勝鈞便露出真面目,一會說竹篾有刺,一會說糨糊骯髒,師傅說他一句他便“劈炮”(不幹),離開店鋪上街玩樂。

師傅向雷老闆投訴,雷卻說由他去吧。晚上秦勝鈞回店,雷老闆不但不教訓他,還問他去玩夠不夠錢用。之後,一切都寵著順著他。因此,秦勝鈞寫信告訴父親,雷叔叔對他很好,秦老闆更「大安主義」地認為一切理想,於是就放心地不予過問。

三年過去,勝鈞學徒期滿,但本事一點沒學到。回到家中,依舊是個二世祖。

秦老闆知道雷老闆縱容自己兒子的情形後,搖頭歎氣說:「老友都揾笨,西南二伯父真係累死人!」

如今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便「大安主義」,而老師又做「西南二伯父」,那後果就堪虞了

 

3501)普通話說:一毛不拔(yì máo bù bá)

解說: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出處《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們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

 一毛不拔的故事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反對戰爭。楊朱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楊朱答:「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楊朱默不作答。

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

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冷水燙雞

 

3502)普通話說:相差無幾(xiāng chā wú jǐ)

解說:

彼此沒有多大差別。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床板跳上蓆

 

3503)普通話說:有口無心(yǒu kǒu wú xīn)

解說:

1嘴上說了,心裡可沒那樣想。指不是有心說的。

2隨口說說,毫不放在心上。

出處1明於謙《擬吳儂曲》:「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思深戀亦深;刻木為雞啼不得,原來有口卻無心。」

出處2· 張南莊何典 ·序》:「總屬有口無心,安用設身處地。」

出處3· 李寶嘉活地獄》第二回:「大爺快別動氣,咱是個有口無心的人,不會說話。」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和尚仔念經

 

3504)普通話說:兩少(liǎng shǎo)

解說:

約數,表示少量。即三兩。
出處1《漢書蕭何傳》:「諸君獨以身從我,多者三兩人,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 
出處2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處3馬烽《三年早知道》:「他三兩步就跑到我跟前,熱情地和我握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九二丁七 即幾丁友

 

3505)普通話說:杳無音信(yǎo wú yīn xìn)

解說:

一點消息也沒有,形容失去聯繫或沒有方式聯繫。

杳,見不到蹤影。 音信:消息,回信。沒有一點消息。謂一直得不到對方的消息。

杳無音信常誤寫為渺無音信,應該注意。】

出處1·黃孝邁《詠水仙》詞:「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出處2·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孔明一去東吳,杳無音信。」

出處3明 施耐庵 《水滸傳》四四回:「小可特為公孫勝先生回(粵音計)去杳無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將令,差遣來薊州探聽消息,尋取公孫勝還債。」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泥牛入海

 

3506)普通話說:神憎鬼厭(shén zēng guǐ yàn)

解說:

憎:憎恨;厭:討厭。連鬼神都討厭。

形容十分令人憎恨、討厭

出處:歐陽山《三家巷》:「那惡毒的老太婆雖然神憎鬼厭,可她卻具有一種特殊的權利,她能夠叫焦仲卿和劉蘭芝分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神台貓屎

 

3507)普通話說:輕嘴薄舌(qīng zuǐ bó shé)

解說:

形容說話輕率,言語隨便。

也比喻人愛說俏皮話。同“輕嘴薄舌”。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五:「叵耐鄰裡有一班浮薄子弟,平日見王媼是個俏麗孤霜,閒常時倚門靠壁,不三不四,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紙紮下扒(巴)-口輕輕

 

3508)普通話說:有苦難言(yǒu kǔ nàn yán)

解說: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於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裡;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出處宋·蘇軾《東坡續集·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苦難言不如睡。」

例子:他把當月工資都還了賭債;妻子追著要錢時;他支支吾吾;有苦難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啞仔食黃蓮

 

3509)普通話說:一目了然(yí mù liǎo rán)

解說: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意思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單眼仔睇老婆

 

3510)普通話說:渺茫(miǎo máng)

解說:

形容難以預期;沒有把握。

1因遙遠而模糊不清:音信渺茫。
2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前途渺茫。

出處1宋 蘇軾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

出處2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游 杭 之舉,恐怕渺茫。」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跑馬射蚊鬚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