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萬億,這才是2018年中國-真實-債務水平!

2018/07/30 21:30:23 網誌分類: 經濟
30 Jul

據說,理解中國當前的債務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市場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崩潰論者說,中國Debt這麼高,一定會遭遇金融危機; 優越論者說,中國Debt沒多少,經濟欣欣向榮,正在大國崛起。 因為眾所不知的原因,中國的債務數據,一向如同阿拉伯美女的臉—— 掀起來面紗,讓你“大驚失色”; 蒙起來面紗,讓你“倍感神秘”; 只有風一吹,面紗偶爾被撩起來一角,讓你浮想聯翩而又尋不到真相,剩下一幫戲精們互相鼓譟表演,吃瓜群眾看起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才算達到了有人想要的效果。 就如同大會議上的藍藍和紅紅。

不過,不管怎麼猜想,都得先把中國的總債務到底是多少搞清楚再說,而中國這麼一個大國,想要搞清楚確實有點複雜。 首先,很多人都分不清實體經濟債務和金融機構債務的重大區別。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實體經濟債務包括三個部分: 居民部門的債務(居民向金融機構的借款) 政府部門的債務(包括地方政府+Central政府) 非金融企業債務(創造真實財富的企業向金融機構借的錢) 注意,實體經濟有且只有這3塊兒債務,這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核心。 在當代信用紙幣體系下,實體經濟債務和金融機構信貸(貨幣),本質上是一張紙的正反面。每一筆實體經濟債務,對於欠錢的人(政府、企業和家庭部門)來說,這是債務;切換到另一面,對放貸的人(央行及整個金融體系)來說,這叫信貸。

其次,由於當代金融體系極為發達,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等各大金融機構之間每天都在發生著眾多的信貸業務往來,今天我借你100億元,明天就還給你了,所以如果統計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的金融機構債務,會顯得特別龐大,而實體經濟債務規模,在整個債務佔比中反而顯得不是特別高。 根據相關規定,只有銀行才能夠發放貸款,但當代金融體系的便捷性,使得幾乎所有能夠融資的金融機構(甚至包括很多實體企業)都能夠充當貸款方的角色,這不僅包括信託、保險、證券、基金等傳統的金融機構,還包括為數眾多的金融中介公司,如擔保公司、小貸機構乃至P2P公司、各類金融服務中介等。只要是非銀行機構,又能夠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資金來源,統統可以稱之為影子銀行。

當然數據不可能都能對外公開。 好了,基礎概念介紹完了,就可以討論如何計算中國實體經濟的債務問題了。 三大部門的債務中,政府部門的債務是最容易計算的(我說的是公開的債務),因為這些債務都是通過公開發行債券而實現融資的,只要查到Central政府和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存量有多少,政府部門的債務就出來了。 就在3月7日的大會議會上,我們專管財政的部長XiaoJie告訴媒體: 截止到2017年末,我國政府債務餘額為29.95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國債餘額13.48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47萬億元(其中各省負債見下表)。

國債+地方債,這當然不是政府負債的全部。 中國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這三家銀行,表面上看是金融機構,但其承擔的很多功能,是財政部應該承擔的。 換句話說,這三家銀行所發行的債券,也應該算入Central政府債務。 根據我在《2017年度債券市場發展報告》中找到的數據,2017年末中國政策性金融債的存量為13.1938萬億元。 還有“政府支持債券”,這種債券的償還也是由Central政府擔保,包括由原鐵道部發行的鐵路建設債券和中央匯金公司發行的債券。查詢《2017年度債券市場發展報告》,可以看到,2017年末政府支持債券的存量為1.4945萬億元。 諸如城投債什麼的,有人可能會將其歸類為“地方政府債券”,但因為中央已經明確表示,城投債屬於非金融企業債,所以這塊兒就暫且不放在政府債務裡來。 13.48(國債)+16.47(地方債)+13.19(政策性金融債)+1.49(政府支持債券)=44.63萬億元。 嗯,這就是2017年底中國政府的總負債規模。 相比之下,中國2017年GDP規模為82.71萬億元,政府負債/GDP為53.95% ——相比日本美國歐洲等債務纏身的政府來說,這個債務低到做夢都要笑; ——相比中國同等發展水平的巴西俄羅斯東歐泰國等,差不多就這水平。 所以,中國政府債務比率並不高。 接下來,居民債務水平數據比較容易確定——直接查央媽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其中有一個條目叫“住戶貸款”。

上圖顯示的是2017年1月末的數據,2017年12月末的最新數據是405150.18億元。 也就是說,截止2017年末,中國的居民債務總額是40.52萬億元。 居民貸款/GDP的規模48.98%——相比那些罪惡的帝國主義國家,居民部門債務動輒超過GDP的70%、80%,我們這個債務水平真的是很讓人心安了。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帝國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雖然低但收入佔GDP比例很高,我國居民地位雖然高,但收入佔GDP比例卻很低。 這樣算下來,居民債務總量/可支配收入總量居然達到112%,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要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總人口13.9億人,全體居民2017年可支配收入為36.1萬億元)! 所以40.52萬億元的債務,其實對中國來說是灰常灰常高的。 再接下來要計算的是企業部門的債務。 如果說政府債務或者居民債務,我們還是不能與帝國主義國家相提並論的話,那企業債務這一項上,我們絕對可以把他們的水平甩下幾條街——而且我幾乎可以肯定,別說一輩子,他們再活10輩子也追不上這個水平! 中國企業債務分為兩個部分——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所謂直接融資,就是企業直接跑到金融市場上去發行債券或股票,股票當然屬於股權投資,無所謂還債不還債,但債券可就不一樣了,這是妥妥的債務。 央媽發布的《國內各類債券統計表》顯示,2017年末中國公司信用債券總規模為18.3252億元,在這個條目下,央媽還特意標註了一行小字: 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券以及公司債、可轉債等。 這句話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央媽的統計裡是不是包括各類城投債(總規模大約10萬億元),我們假定包括。但可以肯定,18.33萬億絕對沒有考慮那些沒資格在金融市場上發債,不得不依賴於各種影子銀行渠道的融資。 直接融資說完了,再說間接融資。 “間接融資”這個詞兒你聽不懂,用大白話說“企業貸款”你就懂了。 帝國主義國家製度不夠先進、體制不夠優越,所以他們的企業都需要跑到市場上直接融資,而我們這種天才思想和理論頻出的先進國家和優越體制,企業的融資主要依賴於——你和銀行關係好不好。 什麼樣的企業和銀行關係好? 當然是一個媽生的關係才夠親!我們商業銀行主要是國有的,當然要貸款給國有的企業,不出事有當爹的給管著,出了事有當媽的兜底,這樣一來—— 企業貸款規模,肯定是蹭蹭蹭像火箭上升一樣漲破天際啊! 2008年以來,中國的事實也就是這樣的。 翻閱央媽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其中有一個條目叫“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這個數字基本就可以看做中國企業通過貸款而來的債務規模。 截止到2017年底,這個數字是81.02萬億元,與GDP規模相當。 債券+貸款,99.35萬億元,與GDP之比120.11%,這就是中國企業的全部債務了? 當然不,剛才不說了沒有估計影子信貸融資嘛! 就在前兩天,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名為《中國影子銀行圖譜:結構與動態》的報告,其中認為,按照信託貸款、委託貸款、P2P貸款等狹義標準衡量,截至2016年末,中國影子信貸規模大約佔GDP的32%;如加上對最終借款人的間接影子信貸,即廣義影子信貸,2016年最終借款人總體影子信貸佔GDP的54.8%。 我們不妨假定2017年的影子信貸比率不變,那麼,120.11%+54.8%,約等於175%,這就是中國企業債務的真實水平。

無論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在10個主要發達國家和9個主要發展中國家中,中國的企業債務規模都位列第一,遠高於80%的全球平均指標。 好了,這樣算下來,中國實體經濟債務/GDP的比率: 54%(政府)+49%(居民)+175%(企業)=278%。 國際清算銀行曾經估算過,2016年末中國債務佔GDP的比率為259%,考慮到過去一年來居民部門和政府債務的增加,中國債務/GDP的比率已達278%,而這是已經剔除了幾乎所有重複計算後的數據。 GDP的278%,折合人民幣約229.93萬億元。 這就是債務的全部了? No! 我這裡只是算的內債,外債我們還沒有計算。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2017年9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為111498億元人民幣(等值16800億美元)。 如果加上外債,中國的債務總規模是241.08萬億元,佔GDP的比例291.48%。 嗯,這就是我算出來的2017年末中國真實的債務水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已關注

最新回應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24/02/11

老師

{#iconb_210}

祝您

身體健康

k98m
k98m 2023/12/16

立法局議員任務是為人民服務,而他們不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他們議員目的是金錢,無心為人民,這些議員,下次選舉,人民就是不會選他們,選了他們等於放只老鼠入米缸。

易明
易明 2023/12/15

厚顏無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