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30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8/08/09 00:19:15 網誌分類: 教育
09 Aug

master曾

 

230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3531)普通話說:遷怒於人(qiān nù yú rén)

解說:

遷怒於人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出處《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朱熹注:「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例子: 就算你自己生氣,你也不能遷怒於人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挨打的狗去咬雞—拿別人出氣

 

3532)普通話說:吃軟不吃硬(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解說:

對態度強硬者,絕不屈從,對好言好語,可以聽從。

形容個性頑強,不怕強硬。

出處清醉月山人《狐狸緣全傳》第三回:「從來小孩愛戴高帽兒,吃軟不吃硬。」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挨鞭子不挨棍子

 

3533)普通話說:奴顏媚骨(nú yán mèi gǔ)

解說:

奴:像奴才那樣;媚:諂媚。媚骨:諂媚的性格。

形容卑躬屈膝、諂媚討好的奴才相。

出處耿可貴《孫中山與宋慶齡》第七場:「蓮妹,請去傳我的話:宋慶齡不願見到奴顏媚骨之徒。」

出處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挨了巴掌賠不是卑躬屈膝

 

3534)普通話說:老生常談(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解說:

老生:指老書生。老書生經常說的話,老書生經常發表的平凡的議論。比喻被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意的老話。

出處1:清·田蘭芳《敘袁仲方(袁可立孫)甲子秋冬詩》:「餘曰:此蔽於老生常談耳。」

出處2夏衍《心防》第二幕:我懶得應酬,說來說去,全是聽膩了的老生常談。

出處3·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

老生常談成語故事:

有這樣一則故事,信都令的妻子患頭風,兒子得心痛病,怎治都治不好,於是請來管輅。(輅:粵音:)管輅掐指一算,說:「此堂之西角有二死屍:一男持矛,一男持弓箭。頭在壁內,腳在壁外。持矛者主刺頭,故頭痛;持弓箭者主刺胸腹,故心痛。」

信都令讓人挖地八尺,果然發現了兩口棺材,一棺中有矛,一棺中有弓和箭,棺木都已朽爛了。

管輅讓人把骸骨移走,掩埋在城外。不久,信都令妻子與兒子的病竟都好了。

久而久之,管輅神算的大名傳到了京城洛陽,吏部尚書何晏和侍中尚書鄧颶感覺這玩意兒挺神奇的,有一天,酒足飯飽後,就將管輅傳來找樂子,為他們算卦。管輅早就聽說這兩人是曹操侄孫曹爽的心腹,不是什麼好人,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教訓他們一頓。

何晏一見管輅,就嚷嚷著讓他趕快算卦,看自己能不能升官發財。他對管輅說:「這幾天晚上做夢,我老夢見蒼蠅叮在鼻子上,你給算算這是咋回事?

管輅想了一想,說:「從前周公忠厚正直,建國立業,國泰民安;現在你的職位比周公還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懼怕你的人卻很多,這恐怕不是好預兆。你的夢按照蔔術來測,是個凶相啊!

接著他又說:「要想逢凶化吉,消災避難,只有多發善心,行善事。」

何晏聽得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鄧颶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這都是些老生常談,沒啥意思。」

管輅哈哈一笑:「雖說是老生常談,卻不能掉以輕心啊!」

不久,何晏、鄧颶和曹爽一起謀反被殺。管輅聽到消息後感慨道:「老生常談的話,他們卻置之不理,難怪有如此下場啊!」

〔老生常談〕不能寫成「老生長談」或「老聲常談」,但因為管輅的原文為夫老生者見不生,常譚者見不譚。

所以成語也可作寫成“ 老生常譚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八十老翁練琵琶—老生常談(彈)

 

3535)普通話說:明目張膽(míng mù zhāng dǎn)

解說: 明目:睜亮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是貶義成語。

出處1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出處2《宋史·胡宏傳》:「臣下僭逆;有明目張膽顯為負逆者。」
例句:事情敗露之後,他竟然明目張膽行賄公安人員。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擺明車馬

形容顯而易見的事情,可用〔擺明車馬〕,或其簡化形式〔擺明〕。

 

3536)普通話說:朝不保夕(cháo bù bǎo xī)

解說:

朝不保夕,漢語成語,意思為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況危急。也說朝不慮夕

出處1先秦左丘明《左傳昭西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出處2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公(袁賦誠)歷陳開荒投獻之由,且言兩山用兵之後,村落成墟,雖西山有數家存,皆朝不保夕。」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這通告示,轟動了整個固始城,津津樂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朝不保夕。」

【故事】周景王四年,周景王派遣使臣劉定公會見晉國上卿趙武,劉定公對當時位高權重的趙武極盡頌德,趙武就說出了這麼一番話: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暗示了當時晉國權力鬥爭的激烈,人人自危,他自己現在只是在苟且偷生,朝不保夕啊,早上醒過來,不知道晚上還能不能活著,又何談為國家做貢獻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 事急馬行田

危急形勢下採用非常規的應對辦法,可謂之〔事急馬行田〕

 

3537)普通話說:得不償失(dé bù cháng shī)

解說:

得不償失是一個成語,償:抵得上。

意思是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出處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佔據江東六郡,他想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召集群臣商議攻打夷州和瓊崖有關事宜,大臣們均同意出兵,只有右都護陸遜不贊同,他認為當前應該休養生息增強實力。

孫權沒採納他的意見就出兵,但整體戰役上得不償失。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3538)普通話說:走投無路(zǒu tóu wú lù)

解說: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出處1封神演義》第四八回:「聞太師這一會神魂飄蕩,心亂如麻,一時間走投無路。」

出處2魯迅《徬徨 ·祝福》:「現在她只剩了一個光身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

【注意】投;不能寫作

【辨析】窮途末路和走投無路;都含有無路可走的意思。

不同處主要在語法功能和詞語搭配​​上。

窮途末路常作到、臨等動詞的賓語。走投無路不能。走投無路常作等詞的補語;窮途末路不能。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船頭上跑馬

 

3539)普通話說:酸甜苦辣鹹(suān tián kǔ là xián)

解說:人生就是一個調味瓶。
酸代表人生中的辛酸與努力;
甜代表你的幸福感覺;
苦代表著你遇到的痛苦與磨難;
辣代表著你遇到的意外和令你激動的過往;
咸代表著你時時品味的人生滋味。
好好品味你的人生吧,每一種滋味都是你的歷練!

“酸、甜、苦、辣、鹹合稱五味,(另有說法五味為:甘、苦、酸、辛、鹹。)

這其實是人們對外界刺激的五種不同的味覺感受而已。人生亦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我以為用酸、甜、苦、辣、咸來形容人生的各種體驗是最為確切不過了。有人也曾用五味來形容人生,稱之曰五味人生。我則以酸、甜、苦、辣、鹹來漫話我們的人生。

先說。在漢語裡,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悲哀、淒婉,同時也用來表示寒酸和迂腐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就作出了如此評判。我想,假如沒有曹雪芹的辛酸經歷,就不會有《紅樓夢》的誕生。蘇東坡就在《約公擇飲是日大風》裡就發出要當啖公八百里,豪氣一洗儒生酸的感嘆,他以豪邁的氣魄抒發了掃盡酸腐的情懷。一個人如果像他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王勃《滕王閣餞別序》),那麼其命運就必然辛酸;一個人如果他過的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窮困潦倒生活,那麼他就必定會暴露出寒酸來。我想:人的命運也許難以捉摸,辛酸或許難以迴避;人的生活卻切不可窮困潦倒,因為勤勞可以致富,所以寒酸是可以戰勝的。說了,接著來說。《尚書·洪範》上說:稼穡做甘。並註云:甘味生於百穀。”“百穀就是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後世常以甘甜並稱,用來形容美味,比喻幸福、快樂。人們常說的苦盡甘來就是幸福、快樂的意思。說到人生的幸福、快樂,我覺得沒有比童年時代更為快樂了。在童年時代裡,有著父母的庇護,可以無憂亦無慮。天塌下來,有人撐著;地裂開了,有人去補。難怪宋代詞人辛棄疾會發出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喟嘆。除了青少年時代,只要你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人,只要善於去細心體味,人生也是會有許多幸福與快樂的。古人就認為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對於古人的四喜,我認為可以這麼來理解:久旱逢甘露是耐心等待後的天遂人願;“他鄉遇故知是廣交良友後的偶然相逢;“洞房花燭夜是苦苦追尋後的喜結良緣;“金榜提名時是十年寒窗後的功成名就。由此看來,要尋得人生的幸福與快樂,我們就必須耐心等待廣交良友苦苦追尋十年寒窗。下面,我們來說。苦,作為五味之一,恰恰與甜相對。在上古時,是一種草藥,《詩經·唐風》就寫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描述的就是在首陽山下採集苦草的情景。作為味覺感受,苦很難讓人接受,甚至達到一種味覺逆反。同樣,一提起,讓人們想到更多的是有關難受和痛苦之類的詞彙。工作之苦叫做辛苦;生活之苦叫艱苦;命運之苦叫命苦。神態有愁眉苦臉;語言有苦口婆心;行為有吃苦耐勞;心理有用心良苦。當然,即便怎麼苦,也敵不過人生的四大悲苦:少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老年喪獨子,少無良師。再談。辣有兇狠,刻毒之意。辣跟我們人生的關係,我認為主要在於:我們害怕遇上毒辣烈日的炙烤;我們畏懼遭到潑辣女人的修理;我們擔心遭遇毒辣小人的算計。最後說。鹹味的主要來源是鹽,鹽中鈉的成分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化學元素,所以不可或缺。在世界各國的美味佳餚中,除甜品之外鹹味是基礎味道,不可或缺。鹹,雖然是一種普通的滋味,但是它的恰當調劑可以使一切入饌食物之美髮揮到極至。鹹就好比人生中的愛,恰到好處的愛是最為理想的。對孩子愛得多了就成了溺愛;對女色愛得多了就成了下流;對錢財愛得多了就成了吝嗇。總之,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喜歡,有時卻拒絕不了;我們喜好,有時卻會被蜜倒;我們害怕,有時卻不得不受;我們擔心,有時卻翩然而至;我們不可或缺,有時卻被醃死。我想:惟有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的人生才酸、甜、苦、辣、鹹合稱五味;(另有說法五味為:甘、苦、酸、辛、鹹。)這其實是人們對外界刺激的五種不同的味覺感受而已。人生亦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我以為用酸、甜、苦、辣、咸來形容人生的各種體驗是最為確切不過了。有人也曾用五味來形容人生,稱之曰五味人生。我則以酸、甜、苦、辣、鹹來漫話我們的人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打翻了五味瓶

 

3540)普通話說:大材小用(dà cái xiǎo yòng)

解說:

 大材小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把大的材料用於小的用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

出處晉·石崇《許巢論》:「蓋聞聖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成語故事:

周瑜病死後,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孫權不用他。

魯肅就推薦龐統去投奔劉備。劉備見他長相難看,就將他安排到耒陽縣當縣令,龐統不悅想用才學打動劉備,又見諸葛亮不在,只得辭行。到了那以後,龐統終日借酒澆愁。

劉備聽聞龐統不理政事,終日把酒取樂,大怒,命張飛去荊南巡視。張飛遂與孫權一同前往,到時未見龐統出來迎接。

龐統的同僚告訴張飛,龐統如何不理政事;張飛大怒,想擒拿龐統。孫權勸他見了龐統,治罪不遲。

張飛見龐統後,大罵他把縣的各種事給廢了。而龐統卻認為都是小事,結果只用半天的時間,就把這個月的事都處理了,張飛佩服不已,就向劉備推薦了他。

後人便演化出了龐統當縣令大材小用的歇後語。

事實上龐統確實去當過縣令,也確實當的不是特別好,但沒有用半天的時間就解決了一個月的政務。後來(因為當的不好)被免官了,魯肅便寫信告訴劉備,龐統這個人不適合當縣令,應該當治中、別駕。而後,龐統的表現也確實很出色。但前面那句歇後語,卻絕對不是事實。

即使龐統真的有半天就解決一個月的事的本領,這個故事則說明他志向遠大,深至天下而不是大材小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砲射蚊子

 

3541)普通話說:不是人(bù shì rén)

解說:

指的是有些人只做些見不得光的事,連畜牲都不如。

不是人,這是一句罵人的話,意思是這個人不是好人。

可是,單獨從字面上看,人不是人是矛盾的,這個咱不考慮,咱只講人不是人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當然,這是我自己想像的。

人不是人,指的是這個人不是好人,可是為什麼把字給省略了呢?壞人也是人吶。

咱們普通人叫「凡人」,「凡人」裏有好人有壞人。

凡人欲成佛,就不能做惡事,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只有善良的人通過努力才有可能、不是一定、是有可能修煉成佛;

而惡人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所以,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首先做一個好人,不做惡人,才能談上別的,這一關都沒過,談何成「佛」。

所以,人不是人,說明他的這一關還沒過。既然沒過,說它不是人,屬於正常。

《黃帝內經》說人有五種: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平人。

平人即是平常人,當中有好有壞,可是《黃帝內經》專門有一章節介紹說,各種各樣的自私自利人、惡人是由於相應的病症導致的,其實是病人。

所以,病人首先應該治好病,變成一個健康的人,變成一個好人,才能談得上修行,才能達到賢人、聖人、至人、真人的境界。

所以,一個人首先要做到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好人才能稱作人。所以人不是人,就是說,雖然是人,但它是不及格的人,就像一個學生,每回考試都不及格,但他仍然是學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豬八戒照鏡子:字面意思是“豬八戒照鏡子,鏡子裡面還是豬八戒而不是人;鏡子外面的還是豬八戒—仍然不是人。使用這個歇後語,是借“不是人”的語義雙關,來說明:我們做某一件事,假如把雙方都得罪了,讓雙方都認為自己不好—不是人。

笑話一則:

豬八戒聽人家都說他長得醜,便找來一塊鏡子自己照了起來;他見鏡子中的豬八戒果然醜陋,就怒不可遏地掄起釘耙,把那鏡子打得粉碎;正當他轉身要走,無意中看到散落在地上的那些鏡子碎片,無論大小,每個裡面都是一個醜陋的豬八戒。

 

3542)普通話說:絕處逢生(jué chù féng shēng)

解說:

絕處:死路,比喻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形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找到希望。

出處1馮夢龍《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

出處2·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 吉人天相,絕處逢生。” 
出處3·沈復《浮生六記· 坎坷記愁》:「幸遇曹老,絕處逢生,亦可謂吉人天相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瓦缸船打老虎─盡地一煲

 

3543)普通話說:進退兩難(jìn tuì liǎng nán)

解說:

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處境困難。

出處1·鄭德輝《周公攝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進宮闈,進退兩難為。」

出處2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她努力保持鎮靜,不好意思站在那裡,又不好意思走開,真是進退兩難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前有狼後有虎

 

3544)普通話說:辣手(là shǒu)

解說:
1.指辦事剛嚴猛烈的人。

出處1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人謂從事剛嚴猛烈者為辣手,辣之言厲也。」
2.
厲害或毒辣的手段。

出處2《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出處3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大約有人欲得而甘心,故有此辣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拳頭舂辣椒

 

3545)普通話說:棘手 (jí shǒu)

解說:

充滿困難和複雜情況,難以解決;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

例子:

1棘手的問題。

2這件事情非常棘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順得哥情失嫂意(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

 

3546)普通話說:雷聲大雨點小(léi shēng dà yǔ diǎn xiǎo)

解說:

雷聲大雨點小是漢語詞彙,比喻話說得很有氣勢而本領卻很少。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當作俗語用時,雷聲大雨點小也可看做是哭泣時,只發出聲音而並沒有真正流下眼淚。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炮射蚊子

 

3547)普通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tiān zuò niè, yóu kě shù; zì zuò niè, bù kě huó)

解說: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一個常用的漢語短句,意思是:如果一個人自招災禍,那是沒有辦法逃避的,跟「自取滅亡」、「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同義。它的原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違,迴避。逭(粵音),逃脫。
出處《尚書·太甲():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於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於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前世唔修(前世做了壞事,今世受報應)

 

3548)普通話說:貪污受賄(tān wū shòu huì)

解說:

貪污受賄是指企事業單位人員利用職權之便,挪用公款充當個人資產或者通過損害公共資產來提升個人資產,是為貪污;受賄是指企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利用自身職權,收受他人財物。

出處鄧小平《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盜竊國家財產,受賄,這是現錢買賣,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錯。」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標松柴─侵吞集體財產;把別人的錢財據為己有。【剽(讀“標”音)松柴】本指在捆紥得不緊的柴捆中抽取柴爿,引申指竊取公家的財物。
粵語還有2個與其同義的詞—

1穿櫃桶底

2蒙古大汗吞金滅宋(金=借喻買菜的錢;宋=餸=菜)。

 

3549)普通話說:風流韻事(fēng liú yùn shì)

解說:

蘇州屎,又叫做蘇州史,文雅些又叫做蘇州鼠,是廣東方言,不過,蘇州屎的正確起源似乎沒有什麼定論:

1說:昔日有個蘇州人被派來廣州做官,走後留下許多棘手的問題,市民便稱為“蘇州屎”。

2說: “蘇州屎”原作“蘇州史”。蘇州昔日曾是煙花之地,據說有個廣州書生常去蘇州尋花問柳,留下一段“蘇州風流史”,簡稱“蘇州史”,後來有人改成“蘇州屎”,因“臭史”與“臭屎”同音。

3說:另說有個廣州商人常到蘇州做生意,勾上當地一個女子,留下一攤風流債,像屎一樣難以清理,以後老廣就將這類麻煩事叫做“蘇州屎”。

以上幾種說法都無從查考,因此不可以作為依據。

「隨筆」:蘇州過後冇艇搭

廣州話中還有一個詞彙和蘇州相關—「蘇州過後冇艇搭」,意思是“錯失良機”,有點類似於普通話的“過了這條村就沒那個店”。

例如:“有得買仲唔買多兩件咩,費事蘇州過後冇艇搭(有得買就多買兩件,免得錯失良機)。”

這個俗語的語義是清晰的:江蘇一帶是水鄉,河流縱橫交錯,舊時多以船隻作交通工具。但這是蘇南的情況,到了蘇北,河流便驟然減少。而南北之分,大致以蘇州為界,所以有此俗語。

然而,廣東也是河流交錯的區域,作為粵語,理應說成“廣州過後冇艇搭”之類,為什麼卻說成“蘇州過後冇艇搭”呢?

據猜測:這個俗語的發明者可能是居住在嶺南的江蘇人,然後把它粵化了。

不單單是廣州話裡,其他地區的詞彙裡也有一些關於蘇州的俚語典故,比如說台灣就有“去蘇州賣鴨蛋”的說法,喻人之去世。淮語有“上蘇州”或者“去蘇州”的說法,就是睡覺的意思。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蘇州屎

 

3550)普通話說:量力而為(liàng lì ér wèi)

解說:

量:估量。估量自己的能力後再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提示人們遵循客觀規律。

出處《左傳·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