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對經濟嚴峻的秋季,中國要學美國08年QE

2018/09/05 10:22:53 網誌分類: 經濟
05 Sep

嚴峻的秋季, 中美貿昜戰開打,中國因手上籌碼有限,處於被動。先是信心影響,跟住美國秋季攻勢,(對中國二千億美元貨品徴收10至25%關税,及加息,)加上新興市場貨幣急貶,資金撤走,流去美國,秋季經濟嚴峻。

因爲打貿易戰,不買美國豬肉買俄羅斯.非洲帯豬瘟豬肉,令中國大量傳染豬瘟,經損失慘重。(爲何買豬瘟疫區豬肉?得不賞失)因陰陽合同風波,税局向影業界狂加税,由交10%稅變為42%,仲要是立即生效、兼要追溯番今年一月至六月的稅項差額。百上加斤,令很多影業公司停業.倒閉,

ー刀切政策帶來公司倒閉潮,失業大軍増加,是否有檢討必要,

凡政策要有緩衝期,令投資者有預算凖備,否則:面對突如其來的政策打擊,資金斷鏈,倒閉潮出現。

在面對美國貿易戰,經濟嚴峻,再去加税令公司倒閉潮大大増加,加速經濟崩潰,

對影業界加税是否推遲至明年?或不設追溯期,以解業界困難,共渡時艱。

中國在過去幾年退扛杆,令經濟急速放緩,目前,面對中美貿戰,未來所見,因信心危機及貿戰打撃,公司大倒閉潮來臨,中國經濟面臨重大考験,政府目前減税似是付衍,市民沒有真正受惠,這邉減税,那邉加社保,市民反而少了錢入袋,因加反減。

政府目前應嚴陣以待秋季風暴,要馬上減税以減少微小企公司面對貿易戰衝激。

然而1-6月國內增值稅33600億元,同比增長16.6%。顯然,對中美貿戰忽視,沒有任何在經濟方面做好準備,反而加税損經濟,傷害消費。 2008年金融海嘯經濟危機,1年放四萬億人民幣搞基建,引發的濫貸造成産能過剩當然不可取。

但可以毎年以減税,搞基建化ー萬億人民幣救經濟,按年實行,直至經濟恢復爲止。救兵如救火,要及時,否則,ー旦錯失時機,難以挽回危局,到時要化更多錢,出更大力也回天乏術。

可參考美國量化寛鬆成功例子。

第一輪量化寬鬆(QE1) 2008年11 月25日,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宣布實施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美國聯儲局斥8000億美元救市,當中2000億美元協助消費者及中小企業更易獲得信貸,其餘6000億美元將購入兩房等半官方機構包括按揭抵押證券(MBS)等資產。

第二輪量化寬鬆(QE2) 2010 年11 月4日,美國聯儲局宣布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規模約6000億美元,聯儲局按月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平均每個月購買金額為750億美元。當局推出QE2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在於QE1未能達到增加就業的目標,高失業率除了令美國政府面對較大的政治壓力,也令依賴消費推動的美國經濟增長乏力。 扭轉操作(OT) 2011年9月1日,美國聯儲局宣布實施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OT),在2012年6月底前收購6至30年期的公債4000億美元,並售出同樣金額的3年期或更短期公債。此措施以出售短期公債,同時買進長期公債的策略,藉此壓低長期利率,好處是不會令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繼續膨脹,也能避免通脹升溫。

第三輪量化寬鬆(QE3) 2012 年9 月14 日,美國聯儲局宣布,0%至0.25%超低利率的維持期限將延長到2015年中,自9月15日起開始推出進一步量化寬鬆政策,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按揭抵押債券,同時繼續實施扭曲操作,旨在促進經濟成長並降低失業率。

第三輪量化寬鬆加碼 2013年1月1日,QE3再加碼,聯儲局除了繼續推行每月400億美元買入按揭抵押證券(MBS),再增加每月購入450億美元長期公債,使每月購債規模增至85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聯儲局是次加入了退場機制,即美國的預期通膨率高於2.5%及失業率低於6.5%時,將會開始採取漸進式縮減買債規模。

QE退市 2014年1月1日,聯儲局開始縮減QE規模,每月購債規模減少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包括美國公債和按揭抵押證券(MBS)各減少50億美元;2月宣布購債規模再縮減1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4月起每月買債金額減少至550億美元;5月減至450億美元;6月繼續削減至350億美元。2014年10月,聯儲局宣布縮減餘下每月150億美元買債規模,當中美債及按證各削100億及50億美元,正式結束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

影響 美國聯儲局先後推出三輪量化寬鬆(QE),前後歷時6年,一般被形容為開動印鈔機大印銀紙救市,因為聯儲局經市場買入國債及其他資產,與直接印鈔票只是一線之差,買債基本上是官賣官買,公營部門之間把錢左手交右手。至於扭轉操作(OT),聯儲局只是把手上投資「換馬」,沽出短期國債,另買入相同數量的長期國債,藉此壓低長息,但過程中沒有多印一張鈔票。 三輪量化寬鬆的目標略有差別,2008年9月雷曼兄弟突然倒閉,市場流動性頓時十分緊張,多間金融機構面臨破產邊緣。聯儲局在QE1階段,回購了大量因次貸危機造成的銀行不良資產,快速為市場提供流通性,紓緩了金融體系崩解的即時危機。

不過,銀行雖然取得資金卻不願借貸,造成市場緊縮效應,加劇經濟衰退之餘,更帶來通縮風險,QE1成效不彰。 2010年10月,聯儲局推出QE2,目的是製造通脹預期,透過大量購買美國長期國債把利率壓低,推動國債投資者轉投股票、企業債及商品等風險資產,藉此製造財富效應創造需求。結果美國成功避過通縮,然而,資產價格飆升,令有產階級富者愈富,並埋下資產泡沫的隱患。

2012年9月,聯儲局推出QE3,購買國債及其他資產抵押債券,旨在推動美國經濟復甦、創造國內就業職位、提振消費者信心,以及持續提供一個非常寬鬆的貨幣環境。 2015年12月,聯儲局發表的經濟報告指,絕大部分地區近期經濟都溫和擴張,雖然美國通脹水平一直低於聯儲局2%的長期目標,但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

聯儲局主席耶倫暗示短期內就會加息。市場人士普遍預期美國2016年利率將趨向正常化,進入加息周期。 量化寬鬆推行期間,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大規模擴大了3.938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實施後,為美國經濟復甦換來時間,可是這幾萬億美元資金中,有部分游資流到各地金融市場,使QE成為全球性問題。在超低利率的環境下,導致美元大幅貶值,資金流向商品市場、新興市場、各國股市及樓市,資產價格急升,引發全球通貨膨脹危機,也對人民幣升值帶來極大壓力。

至於對香港的影響,歐美實施一系列QE措施,令大量國際熱錢湧入香港,當中有一大部分是追逐香港樓市,導致香港樓市出現嚴重供不應求、樓價屢創新高的局面。 美國QE告終及加息對新興市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過去6年,受惠美國的游資,發展中國家獲得巨額的流動性注入,為當地的基礎設施和企業投資提供財源,信貸擴張助長消費市道,令多國經濟急速增長。

一旦美國啟動加息,資金回流美國,負債高企的新興國家將面臨沉重的償債壓力;此外,對價格持續低迷的大宗商品亦構成衝擊。在資金退潮下,亞太區以至中東歐的新興市場貨幣已普遍出現貶值。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已關注

最新回應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24/02/11

老師

{#iconb_210}

祝您

身體健康

k98m
k98m 2023/12/16

立法局議員任務是為人民服務,而他們不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他們議員目的是金錢,無心為人民,這些議員,下次選舉,人民就是不會選他們,選了他們等於放只老鼠入米缸。

易明
易明 2023/12/15

厚顏無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