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吹毛求疵的漣漪效應

2018/10/03 04:14:01 網誌分類: 生活
03 Oct
        上星期我到西九高鐵站參觀,雖然只是平日,但站內人流頗多。我記得二○一○年前到廣州高鐵站廣州南站初開通時,情況冷冷清清,最近再到廣州南站,已經人頭湧湧。

          現時西九高鐵站的情況,基本上可以用「旺場」來形容,不過,我們在香港媒體上看到的報道,卻不是這樣,有不少媒體質疑高鐵的人流,說政府本來估計每天人流有十萬人次,後來降到八萬,但開通後正常日子每天只有約四萬多人次,就算是國慶假期高峰期,也只有七萬八千人次,也未到政府預計的數字。

          但港鐵主席馬時亨卻對香港高鐵的前景看得很樂觀,說可以打賭七至十年後,不再是批評香港高鐵站太大,而是太小,因香港高鐵站只有十五條車軌,相對國內的轉車大站,如深圳北站就有二十八條車軌。他說,十年後可能會批評香港高鐵站規模不夠大,規劃無遠見。

          看新機場的歷史也是這樣,新機場開幕時,非常混亂。初時每年使用量只有四千幾萬的人流,到二○○三年沙士時,更跌到二千幾萬人流的低位。新機場啟用之初,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新機場,但機場現時每年已有七千幾萬的人流,機場不敷應用,更需興建第三條跑道。香港興建基建的往績大多不是太激進,反是太保守。至於講到擔心香港在西九興建高鐵站會蝕錢,這方面更不用擔心,因高鐵站旁邊有幾塊地皮,西九站帶動人流,光是賣地,政府已可收回過千億元。

          其實要批評的話,甚麼事情都可以批評一番,況且,批中了,可以威威;批錯了,拍拍屁股就可以了事。最難的是要從營運者的角度出發,提出建設性的批評和意見。現實上很多人都忽略了批評會產生的漣漪效應,社會要付出成本。就以西九高鐵站的內地管轄區為例,區內本來設置了很多商舖位置,但卻沒有食肆。理論上,在這個區域內開設食肆,既可方便乘客,又應該有利可圖,為何內地不出租商舖予人搞食肆呢?看似簡單的問題,只從內地政府的角度去想一想,就知疑慮所在。第一、開辦食肆會有收入,到時又會有人跑出來說內地租用香港土地賺大錢;第二、內地管轄區內的食肆萬一衛生出現問題,有食客食物中毒入院,又會被批評是因為內地管轄,管理不嚴所致,就算那家食肆由港人經營,內地也會變成箭靶。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唔做嘢」,不搞就不會有批評。但客觀上就做成旅客的不便,部份旅客要空着肚子候車,這就是事事批評帶來的社會代價。

          另外,也可以講講行李尺寸的規定,內地高鐵有行李尺寸的規定,每件行李的長闊高相加,不能超過一百三十厘米,每名成人行李總計不能超過二十公斤。高鐵中人私底下說,規則是這樣,但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本來未必會百分百執行,但在傳媒的放大鏡下,大家惟有「揸正來做」,結果便犧牲了乘客的便利。

          營運這樣大型的交通基建,剛啟用時沒有出現重大披漏,其實已是難得。然而,整個社會還是抱怨的人多,讚譽的人少。抱怨太多,有時就要付出代價。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