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淨土的層次

2018/10/03 13:44:00 網誌分類: 念佛修行
03 Oct

彌陀淨土的層次 彌陀淨土的層次 今天所講的主題是「彌陀淨土的層次」,也就是當我們從前兩次課中,所建立的一些新觀念後;再回頭檢視「彌陀淨土的三部經」。則因切入點的不同,故所將展現的視野,必大不一樣也。 彌陀的玄義 阿彌陀,乃寓法身之意:首先我們把前幾次所說的重點,先簡單複習一下。首先阿彌陀,即是無量義;而只有法身,才能真正無量也。若報身,一定是有量的。所以阿彌陀佛,乃是從報身的形相而寓法身的象徵。簡單講:阿彌陀佛,即是法身佛也。 西方,指果位而言:其次西方,不是指方位的西邊,而是指果位而言;也就是代表莊重圓滿的果位也。 極樂之極,是超越之意:以世間有苦才有樂,所以極樂,卻非樂到極點也。而反是一個很平淡的世界,因為既超越了苦樂的對待,則唯捨受爾。 從上所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乃不限在那個地方,主要是指修行的證量而言。但這並非意指:淨土為純自內證者。前已說過,從眾生的共業.共願中,還是可有共道的淨土。 淨土的分類 因此,我們又將淨土分為三種層次:第一禪定天,這乃必見性開悟證果的人,才能往生也。第二空居天,這除了要具信願外,還得修福德。而修福德,主要從十善道啟修也。 第三地居天,有些經典認為,徒具信願而未修福德,尤其未證智慧者,也可以往生淨土。但我認為,這個淨土充其量,也只有地居天的層次。 重點已複習過了,現在就來重新檢視彌陀三經吧! 阿彌陀經 首先我們看《阿彌陀經》,在經裡講到事相的部分,如黃金為地、八功德水之類,我們先不論,只是就往生的條件而言。 在經典中,首先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其次是『若一日.若二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還有:『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以下,我們便來仔細剖析這些條件的精義。 善根福德 首先剖析「善根福德」。有很多人認為:既我能接觸淨土法門,能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即表示我有善根,我有福德也。這是純從宗派的立場而說的,故未免太一廂情願了。而如從廣義的佛法來看,便不是這個樣子。 善根─信.精進.念.定.慧:因為在經典上所謂「五根、五力」,乃是信.精進.念.定.慧。而信,既包括對佛的信,也包括對法的信。於是因為具信心後,才能產生精進的行為。 而精進的行為,初乃由聞法,而具正知正見,這即從信而解也。而既解得義理,便將之繫念在心,故成就為戒.定.慧的修行和體證。 所以善根,乃是就五根而言才圓滿。故若只具信心,卻還是少善根爾!故如謂:我能念阿彌陀佛,即代表我有善根也。這卻只是少得為足而生懈怠也。 福德─布施.持戒.禪定,念佛.念法.念僧:至於福德也是一樣,在經典上通謂:要往生善道,必修三種福德,即布施.持戒與禪定也。而布施.持戒.禪定,卻還只是世間共外道的福德爾。故就佛法而言,還得包括皈依三寶,及念佛.念法.念僧,這整個加起來,才算具備善根福德。 因此「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從以上分析,要具備善根福德因緣,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一心不亂 事一心,即入定也:一心不亂,就事相而言,即是入定也。這乃是以「執持名號」而作為攝心入定的方便。所以在執持名號的當下,還得檢點看自己心中有沒有妄念,若有妄念即截斷之;故能從不斷地消除妄念,而使妄念愈來愈少,愈來愈細,以至於入定,這稱為一心不亂。 不必大聲或多唸:而現在很多人卻謂:既念佛,要大聲唸。然唸得大聲跟一心不亂,竟有何關係呢?事實上,大聲唸,既作意,又傷氣,卻將身心具亂也。同理,是否一心不亂,也跟計數的多少,無直接關係。而有的人為了趕數字,就把佛號念得很快;於是對自己當下妄念的起落,根本看不清楚,其云何能一心不亂呢? 因此就調伏妄念,以入一心而言,大聲唸或計數唸,都不是好辦法。這要自己慢慢去練習:云何能從執持名號,而使妄念愈來愈細?若要領掌握住了,才能真用功,以致入於「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的一心境界。 理一心,即開悟也:後來有些祖師,除事一心之外,還說理一心。何謂理一心呢?就禪宗而言,即開悟見性也。 從內攝而起疑情,由參禪而得開悟:然單以「執持名號」就能開悟嗎?如只單持名號,我認為是不可能開悟的。但是既把執持名號,當作內攝修定的方便;則內攝到某種程度後,或將起疑情。於是再順著疑情去參究,若因緣成熟而開悟了,即能證得理一心的境界。 心不顛倒 眾生有四顛倒─常.樂.我.淨:很多人認為,只要臨命終時,還記得念阿彌陀佛,即是心不顛倒也。其實,即使是我們正活著時,即使心也正念著阿彌陀佛的名號時,你的心就不顛倒了嗎?卻還是顛倒哩! 以眾生有四種顛倒:常、樂、我、淨。這是我們從學佛以來,就一直被提醒的,但我們真的就不顛倒了嗎?正說的時候,似不顛倒;但一碰著境界,就又顛倒去也。 唯見性者,能真不顛倒:因此真正的不顛倒,不是光憑嘴巴說說便可,也非心裡想想便行;而是要有銘心刻骨的體驗才行。因此唯有見性開悟的人,才能真不顛倒也。而我們充其量,只是在揣摩而已! 平時若無功夫,臨終更無把握:所以,這心不顛倒的功夫,又比一心不亂難多矣!因此我們不要太自負:認為我已聽聞這麼多佛法了,我可心不顛倒。或者如臨命終時,有人助念,即能心不顛倒。其實,還早哩! 且不說待臨命終時,有的人於作夢間,佛號就不知道已掉到那裡去了。也有的人,平時對三寶,卻也很虔誠、很有信心;但等生大病了,或者碰到大逆境了,便懷疑而退失信心矣! 更何況於臨命終時,一生的業障都會現行。在生前,只少許的業障現行,便將把握不住而顛倒去了;更何況全部的業障現行時,你還有幾分把握呢?所以要心不顛倒,真是不容易的。 小結之一 所以《阿彌陀經》的往生條件,其實很高:相當於禪定天的層次。因為不管從理一心來說,或就心不顛倒而論,乃都要見性開悟的人,才能往生。 因此彌陀三經所描述的,卻非同一個世界,因為它們的標準,相差太多了。而我們卻以為:既都是阿彌陀佛,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當是同一個地方。其實仔細檢點,乃大不相同也。 問:如經中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不是明言:具信願,即得往生嗎? 答云:那是對信心不足者,鼓勵勸進之意。 我覺得在大乘經典裡,乃有兩個不同層次的標準,一個很高,一個卻低。像《楞嚴經》裡講到「如來密因」的證悟境界就很高也,而講到楞嚴咒時,就又什麼都可解決了,好像證悟不證悟,都無所謂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其乃針對不同的眾生。如對法行人,就得把義理講得很高,這樣他們才會有信心和意願來修學。而對信行人,信行人其實是信心不足者也。故對信心不足者,若把標準訂得太高,他不是更努力,而是反被嚇跑了。所以這時,反要告訴他:不打緊!不打緊!只要你有意願,佛菩薩會給你協助、加持的。這才使他對這個法門有點信心。 所以標準訂得低,乃是對信心不足者,勸勉之意。以我不認為:往生西方淨土的標準,真會這麼低。因為如果太低,則龍蛇雜混,反非淨土矣! 既標準有高低之不同,還是自勉於高標準,較有保障吧! 或既標準有高低之不同,那你是選擇高標準?還是選擇低標準呢?如就修行而言,我認為還是應選擇高標準。因為即使高標準達不到,至少也不會差太多。而如選低標準,即使達到了,卻也不成器。 既對個人的修學而言,當採取高標準。可是何以諸弘揚淨土的大德,卻都用低標準呢?把人看扁了,或者唯希望招攬信眾,以擴大聲勢呢?如曰:乃是對信心不足者,勸勉之意。然既入門後,即得去提昇啊!否則低標準講久了,佛教的格調卻愈來愈低,低到連神教都不如也。 問:何以經中不勸發菩提心,及讀誦經典呢? 答:既見性上道了,則何必贅言呢? 我們再三提到:真要往生淨土,乃必發菩提心。而除發菩提心外,其它淨土經典,也都勸勉讀誦大乘經典。可是在《阿彌陀經》裡,卻都沒看到這些跡象,為什麼呢? 答云:既已入一心不亂,尤其能證心不顛倒,即必在修行上,已有相當的功夫,所以就不用再贅言初發心的問題了。 可是若對初開始接觸到這個法門者,還得從發菩提心,讀誦大小乘經典去入門的。以上是《阿彌陀經》,因此經文比較短,故就講到這裡為止。其次再看: 無量壽佛經 一般人在講《無量壽佛經》時,都會講到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尤其強調其第十八、十九、廿之願。現我們先看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何謂「乃至十念」?若從「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因此而有信願之念;且此念,念念相續,乃至於十念。則這十念,卻非十「唸」也。而很多人乃將之解釋為:唸佛名號,乃至十聲。 於是若無信願,而徒口唸;像鸚鵡學語般地,唸滿十聲,就能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嗎?應該不是這個樣子。既是「至心信樂」,即表示從心中產生一種很強的意願,要往生到這個國度。而這意願,當得一次、又一次的提攜.熏習,才能印象深刻,以至於烙入八識心田中。所以這十念,乃是謂信願非常堅固之意。否則有時候想到,有時候不想去;而待臨命終時,到底想不想去呢?卻還不知道哩!故從至心信樂,以至於堅決不移,才能往生無量壽佛的世界也。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是既五逆,又誹謗正法者,才不能去。或既五逆,也誹謗正法者,都不能去呢? 若謂:如誹謗正法者,即不能去!那真要完全不誹謗正法,其實就沒這麼簡單。因為如對較高層次的佛法,因不懂而誤解,豈非也是另一種誹謗呢?有謂小乘之人,聽到空義,心如刀割;這就難免會誹謗了。所以有時,甚至自己是否誹謗正法,卻還不清楚哩!故如謂: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則去不得者,將會很多很多!下面我們再看第十九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這裡就已很明確地說到:要發菩提心。而這「修諸功德」,既可解釋得很高,也可解釋得很低。高者如梁武帝見達摩祖師的故事: 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就學禪者而言,雖布施、持戒,卻不是功德也。那什麼才是功德呢?唯見性、解脫,才有功德也。因此從發菩提心,到修諸功德;這條道路還是蠻遙遠的。並不等於發菩提心,即是修諸功德也。 所以如從高標準來看,則「具足十念.修諸功德」,卻不是那麼容易,非想去就能去也。下面再看第廿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這「殖諸德本」的德,是福德,還是功德呢?如果是福德,則不外乎布施、持戒、禪定、念佛、念法、念僧。而如是功德者,乃必見性.開悟.解脫者。故如用前所述的高標準來衡量,卻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上之三願,便非如一般人解釋的:只要你想去,阿彌陀佛就一定會讓你去。事實上,即使就「至心信樂,至心發願」,便不容易矣!因為一般人的心思,根本從未統一過,故有時候想去,有時候不想去,時時刻刻在矛盾裡打轉。故很多天天求往生西方者,如真臨命終時,卻還有很多割捨不下的哩! 因此如對自己的心念,因返照能力不足,就一廂情願地認定:我乃至心信樂,唯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其實如未經禪修的訓練,而使我們對動心起念的返照能力強一些;則對自己的心,真在想什麼?甚至其間有多少矛盾?恐怕都沒辦法去察覺,更何況去對治消除! 因此這三個願,很多人把它說得很輕鬆容易,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接引眾生哩!但我的看法,還寧可保守一點。 三輩 下面,於《無量壽佛經》乃更說到:有三輩的眾生,能夠往生淨土。這三輩的分法,是否與《觀無量壽佛經》的三品相當呢?各位可去對照一下。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這也提到當「發菩提心」。其次有「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從事相上來看,即是當剃度出家也。而如從心法來說,即是放下世緣而專心修行也。至於「修諸功德」,還如前說:若就高標準而論,乃要見性開悟也。 如我們把上中下三輩,對應於禪定天.空居天.地居天的三個層次;則上輩者,乃須見性.開悟.證果,才能往生也。其次再看,中輩者: 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這「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乃屬於布施、持戒的範圍。故此中輩者,可相當於空居天的層次,即從修十善道、具福德,而能往生淨土也。最後,再看其下輩者: 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以下輩者,既福德未修,更智慧不開;故只能因信願而往生。但此信願,還是得從「發無上菩提之心」而有的。從發菩提心,然後一向專意,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這「十念」,已如前說,非十唸也。而是從至心信樂,以至於念念相續,而能專念無雜也。 學過數息法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妄念一多,連欲從一數到十,都不容易哩!所以「一向專意,乃至十念」,還得有些禪定的功夫哩! 「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這乃與前所謂的「不誹謗正法」,有相通處也。故若聞深法,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也要歡喜信樂,而不產生疑惑,更不能橫生謗誹。 以此修學的至誠心,而願往生到淨土裡,更去參學。所以下輩者,乃與地居天的層次,可相當也。 五痛五燒 在《無量壽佛經》後,又有一段經文: 佛告彌勒: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 我覺得這一段經文很有問題,好像是從其它經典中,移植過來的。以在《無量壽佛經》之初,佛都一直在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而到此卻文風一變,開始大罵娑婆世界的眾生,性情頑劣,業障深重。前後格調,完全不一樣。我蠻懷疑,這段經文是從其它經文中,轉抄過來的;而且這一段經文,卻像中國人寫的,而非從印度翻譯過來者。 下面還有一段,也是很奇怪:「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本在《無量壽佛經》之初,乃是鼓勵娑婆世界的眾生,當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結果在此,卻說:無量壽佛的世界,要修法也不容易,因要修布施,沒得好布施;要持戒,也沒得好持戒。所以如能在娑婆世界,好好修行用功一日一夜,卻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也。 這意思是叫我們不要去了嗎?卻與前之經文,相矛盾也。所以這也是移花接木而空降於此的。各位,回頭再看這一部經典,便能發現其不協調處也。 胎生 下面又有: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裡,卻未有胎生的問題。在所述上中下的三輩裡,也都沒提到胎生的問題。而在經文將結束前,卻又扯出胎生的問題,說什麼因對大乘佛法,不具信心故,而成為胎生。 既胎生只是被幽禁在宮殿裡,而不能出來;則何以就見不到佛,聽不到法呢?在《阿彌陀經》中不是謂: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既極樂世界,風吹鳥鳴,都是在說法,怎麼又會聽不到佛法呢?因此這些說法,其實並不統一,卻有點像信口雌黃般地。如果我們再對照《觀無量壽佛經》於下品的蓮宮中,一待不是五百歲,而是好幾大劫呢?故這些經文,對信行人還說得過去,對法行人就得重新架構了。 小結之二 現在我們把佛告彌勒的那段經文,暫不去管它;故有關胎生的問題,也暫時擱下。大致來說,所謂三輩眾生,上輩乃相當於禪定天的層次,因為必對大乘的智慧能夠深入了解,而修諸功德,才能往生也。至於中輩,則相當於空居天的層次,因為還得修人天善法,如布施.持戒等。最後下輩,乃地居天的層次,唯從發菩提心而備往生西方的信願也。 於是若有胎生者,則:其胎生者,所處宮殿,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這胎生的資生受用,乃如忉利天,豈非證明它是地居天的層次呢? 因此彌陀三經中,以《阿彌陀經》的層次最高。而在《無量壽佛經》時,層次便降低矣!即使謂有禪定天的層次,可是卻講得很含糊,因為它總是用「修諸功德」的一句話,帶過去,而不曾把標準訂得很明確。這是為所將接引的眾生,品位不同故! 觀無量壽佛經 下面我們再來看《觀無量壽佛經》。在這部經裡,首先講到: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三福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乃是共世間的道德規範。其次,「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則是學佛者,基本的行持。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雖提到讀誦大乘,卻未說必深入了解,甚至行持體證。所以就這三個條件而言,卻又比《無量壽佛經》低很多矣! 落日觀 《觀無量壽佛經》,又稱為「十六觀經」;乃為若行持十六種觀法,即得往生於無量壽佛的世界中。其首先有落日觀: 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修落日觀時,乃要面對西方─即太陽欲落下的方向。其實,在四季中,太陽落下的方向,略有不同;夏日偏北,而冬日偏南。故此西方,乃是就太陽落下的方向而言。 於是初從外觀落日,到時時刻刻能把落日的景觀,攝入心中。以致不管開眼.閉眼,白天.夜晚,甚至睡覺.作夢,都能懸念不移,這稱為落日觀。 西方是果位之意,不必著相而求也:然上次已說過了,這落日或西方,乃是指心理的方位,故就不用執著於事相的西方吧!在我印象中,禪宗的公案裡,因見日出景象而開悟的有,因見落日景象而開悟的卻無。所以不必執咫尺而遠千里也。 也非太陽神的附會:雖有些學者,從宗教學的角度乃說:阿彌陀佛之所以為「無量光」者?乃為阿彌陀佛,即是太陽神的附會爾。然信奉太陽神者,竟有誰去修落日觀呢?他們心中的太陽,當是威光赫赫,光芒萬丈的,怎會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落日餘暉呢?因此認阿彌陀佛為太陽神者,反才是他們的穿鑿附會哩! 至少我們把阿彌陀佛喻指為法身佛,在佛法上乃是提昇也。而你把阿彌陀佛講成太陽神,卻是屈降也。所以當時時刻刻,提起「上求佛道」的意願;這才是真正的「落日觀」。 樹想 在十六觀裡,其第四觀,稱為樹想。以下有一段經文,能使我們對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得進一步的認識。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這能「映現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佛國,一切佛事,皆於中現」的大光明,是什麼呢?當是指我們心中的光明。如果心量廣大,無所不涵;則一切世界,不出心外也。 乃寓有『法身』之意:故這心,即是大乘佛法所謂的真如心,或法界心。因此於這經文裡,即已暗示了: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其實就是「法身」也。 像想 下面再看第八觀─像想: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這裡講得更直接了,諸佛如來─當包括阿彌陀佛,乃是法界身,而非報身也。所以當從法界身之理,得相應於佛。而法界身者,其實又對應於眾生的真如心。 所謂「心想」,即是心相也;心上有相,故稱為想。然這想,卻非雜思妄想;而是如澄清平靜的湖面,故一切山河大地,皆影現其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卻不必向外去看。以當我們的心,能與佛相應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甚至從法身中,而千百億化身,亦皆是心相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故是從法界心,或真如心,而成佛的。「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既諸佛是從證得真如心,而成就正遍知的;故我們還是從一心參究,去覺悟佛性,或契會佛心吧! 九品往生 在《十六觀經》裡,最後九觀為「九品往生」,所以我們接著再看: 上品上生 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這也牽涉到我們對「至誠心與深心」的判定。如一般人都覺得自己已很至誠了;可是一碰到逆境或干擾,便又矛盾起來。所以欲發「至誠心與深心」,其實也不容易哩!。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這三個條件看起來並不算高,因為只謂當「讀誦大乘方等經典」,而讀誦與了解,了解與實證,乃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彌陀三經裡,以《觀無量壽佛經》所訂的往生條件最低。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在這裡卻謂雖不用讀誦,但得善解義趣,尤其是第一義。這應比前之上品上生,還難吧! 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這對於大乘,卻只具信願即可。如果我們把信、解、行、證四個層次,來對照於上品三生。則:下生─對大乘徒有信願;中生─除信願外,還要能善解義趣;至於上生─除善解義趣外,還得行證。 以既是上生者,條件當更高也,所以只謂「讀誦大乘」,應是不夠的。至於行證者,即見性.開悟.證果也。因此上品上生,乃對應於禪定天的境界。至於中生和下生,卻還不到禪定天的層次哩!但至少,是建立在對大乘具信願的基礎上。下面,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中品的品位,略相當於空居天的層次。所以乃從持戒.慈善而修福德。但在這裡,卻未強調布施也。 中品中生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前之上生,乃終身持戒;而中生者,只一日一夜持。所以這標準又比空居天,低很多矣! 而在前之上生中,竟未提具足戒;而此中生中,才提具足戒。似乎有點顛倒。 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 我覺得這一段經文,蠻有問題的。因為即使於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莊嚴,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但聞此事已,尋即命終。這不表示:對於阿彌陀佛的慈悲與極樂國土的莊嚴,他都相信了;尤其能從相信後,更以至誠心,而願生彼國?這卻交待得不明不白。 因為在淨土法門中,所最重視者,乃是信願。故無信願,當不得往生。這不管那一品,都一樣也。 中品,大致是以人天的福業為基礎,而往生極樂淨土的:至於人天的福業,不外乎布施、持戒、慈善等。 內凡與外凡的差別:而修福業者,又有內凡跟外凡的差別。所謂外凡,即是最初未學佛的人,而待臨命終時,卻因善知識的開示,而產生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願。故從發願,而得往生。 而內凡者,即很早就皈依三寶.修學佛法。但為未開悟、證果,而稱為凡位。因此中品三生中,既包括內凡,也包括外凡。而內凡的品位,當會稍高一些,而為中品的上生與中生。至於外凡,唯屬於下生爾。 下品上生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於下品者,連信願都不必提了。雖造諸惡業,卻於命欲終時,只聽到大乘經題的名字,就能除去千劫極重惡業。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而我們辛苦盤腿地打禪七,卻不知道能除什麼業障呢?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唸完了,即代表他已具往生西方淨土的信願嗎?還值得懷疑! 因此在下品的三生裡,其實只是濫方便。把標準訂得太濫,反將讓人失卻信心的? 下品中生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 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我常說:所謂超度,不在於唸什麼經?而在於亡者聽了,能信受多少?故純以誦經.說法,皆無法超度人的。因為即使你說了一大堆,而他卻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則你等於白說了。 故我不認為經典本身,就有超度別人的力量。而在下品裡,乃再三讚歎:只要聽聞已,就能除去八十億劫生死大罪。這是為安慰信行人而說的吧!否則對法行人而言,卻是信口胡說而已! 下品下生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這句話「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念,乃是心念,而非口唸。以心相應,繫念於此,故稱為念。 但是心欲繫念於佛,乃須身心安定,心才能念。現既苦不堪言,所以只能用嘴巴唸;因為唸者,較粗故。這種情況就像有些人,為妄想太多無法念佛,故只好叫他大聲唸佛。這是沒有辦法的異方便,而非常道也。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這下生的信願,還說得完整一點,故看起來標準還高一些。而不像前之中生,只聽聞佛法,就滅了八十億劫生死大罪。或前之上生,只聞如是諸經名故,便除卻千劫極重惡業也。 小結之三 從淨心因中,生淨土之果:以上,我雖引用了下品三生的經文,可是就我的知見而言,卻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從因果來看,必從淨心的因中,才能產生淨土的果。故如對淨土的信願都沒有,而只是聽到佛的名號,聽到大乘經典的名號,就能往生淨土,那麼我們不是已聽到太多了嗎?豈非就此可放逸也? 五逆十惡,未具信願,不發菩提心者,不能生淨土:所以我認為,既五逆十惡,業障很重者,不能往生淨土。也未發菩提心,對修學不具信願者,都不能往生淨土。 所往生者,非淨土也:但何以在《觀無量壽佛經》裡,卻說:都能往生淨土呢?答云:其謂淨土者,乃非淨土,是名淨土。 這就像我們把淨土,分做禪定天.空居天與地居天。故禪定天者,當然是淨土;因為都得見性開悟的人,才能去。而空居天,也算是淨土,因為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至少得修福善,才能去也。 地居天,非淨土也:至於地居天,則非淨土也。因為他們業,其實都還很重;故天龍八部,多還在惡道中。且地居天的壽命又短,所以即使稱名為淨土,乃與真正的淨土,天淵之別爾! 標準愈低,龍蛇混雜,何為淨土?有的人認為標準訂得愈低,乃愈代表佛菩薩的慈悲。可是我的看法,卻不然。我們知道世間有很多明星學校,既錄取標準高,又學費貴。可是卻仍有人,雖擠破頭也要讀這些大學。因為標準高,學費貴;既代表那邊師資好,也代表那邊能學得更專精。 而有些很爛的學校,根本不用考試,你拿報名表去,就錄取了。而這種學校,你願意去就讀嗎?通常不願意,除非…… 所以標準愈低,就表示那地方的格調愈差;因為如三教九流都能去,那就龍蛇雜混,是非多端矣!這種情況我們又可用一種比喻:如果打禪七時,錄取的標準很低,以至於誰都可自由進出,則這種禪堂,你願意去嗎?還不如自個在家禪坐哩! 他力的異方便 對信心不足者的催化力:因此當我們看,從《阿彌陀經》到《觀無量壽佛經》的往生條件,節節降低時,卻不必高興。因為前已說到:若就自己修行而言,乃要用高標準,而非低標準。 而菩薩在接引眾生時,有時為了方便,而用低標準。因為對某些信心不足者,如把標準訂得很高,則這些人便根本就不來了。故不只要把標準降低,還得強調他力才行。 然就算這些,都是為了接引入門的異方便;則待進門後,難道還得一直維持低標準嗎?不!既入門後,則得逐漸去提昇也。 他力,仍歸究於自力也:記得有一則故事:有位父親,乃有兩個兒子;而這兩個兒子,卻不務正業,好吃懶做。所以碰到沒錢時,便得變賣家產。有一天,這父親病得快死了,而他們也只剩下最後一塊地,還沒有賣掉。 這父親想:待我死後,這兩個小子一定也很快把那塊地賣掉。而賣掉之後,必無依無靠也。於是父親拼命去想,用什麼方法才能叫他們不賣這塊地呢?最後他想出來了,乃勸告兒子說:「兒子啊!我告訴你們!早前我曾在這塊地裡,埋了一個罐子,內有黃金一百兩,所以你們不要隨便就把它賣掉了。」 話說完了,他便兩腳一伸,走了。於是兩個兒子,在如法安葬父親後,便天天拿鋤頭去挖,既東邊挖過來,更西邊掘過去。直到把土地都翻爛了,還是找不到那一百兩黃金。最後既土地都翻爛了,便將錯就錯地播種也。 結果竟為這土地,實在是耕耘得太精細了,所以收成特別好。於是在收成後,去賣錢。而賣得的錢,恰好是一百兩金子。於是這兩個兒子,終於覺悟了:原來一百兩金子,就在這裡呀!最後他們終成為非常勤奮的工作者。 在以上的故事中,如這父親一開始就即訓示他們說:「兒子啊!你好好去耕田,就可以得到一百兩金子!」則兒子,就會去耕田嗎?當不可能。而最後這兒子所得到的一百兩金子,究竟是父親給他們的呢?還是自己辛苦耕作所得的呢?其實,是兒子透過父親的善巧方便,才肯辛苦耕作,而終有所得。 從正知見中,予以確認:以上的故事,乃喻指淨土法門的善巧方便。故對信行人而言,是不能直接告訴他:好好去耕田,你就可以得到一百兩金子。而得先騙他:已有一百兩金子在等著你用,除非你自己來取?而欲取,乃須有什麼前方便之類…… 所以我已申明在先:這淨土法門,乃是對學禪人而說的,而非對淨土行者說的。否則他們聽了,不是更努力去耕田,而是乾脆放棄也。 故他力的加持,乃是為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努力爾,而非即可代替自力也。以上的說法,乃是從因果的道理而確認的。所以我們不能以一部經,不能從一句話,就認定佛法,乃如此如此。這以管窺天的結果,竟掛一而漏萬也。 故我們得從更多的經典裡,去看、去吸收、去消化統合,最後才能確認佛法的心要是什麼?而後,也才能從宏觀的視野中,而作更智慧的抉擇。 以上彌陀三經,已簡單介紹過了。大致而言,我還是認定:西方不必是一個特定的場所,而往生西方之上品、中品、下品眾生,也不會相聚在同一處。以西方極樂世界,既是法身也;而法身,則無所不是、無所不在。至於不同品位的眾生,則隨業而各居於不同的道中,這乃是因果之本然爾。是以不必把《阿彌陀經》裡的境界,挪用於《觀無量壽佛經》也。 而禪行者,雖不持名,仍得往生淨土也。至於會往生於什麼淨土,則全看個人的功夫而定。真修行者,從因啟修;故會往生於什麼淨土,乃水到渠成爾,本就不必急於過問的。 下面再附帶提到兩部經典,即《楞嚴經》的〈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與《普賢行願品》,因為有人把這兩部經,也當作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指引,而稱為淨土五經。所以我們也順道討論: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 關於《楞嚴經》,主要是從理會「如來密因」,而修證「真如心性」。所以於〈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中: 所謂『譬如二人,一人專忘,一專為憶。』乃是指真心和妄識也。而『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即指參禪法門爾。至於『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乃謂從見性開悟而入無生忍的。至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既證真如心者,則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 因此如把念佛,解釋為持名。更用世間的人情世故,來解釋「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便只能說:他根本不懂楞嚴爾。各位如對〈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有興趣者,詳細還是去看《楞嚴新粹》吧! 普賢行願品 關於普賢十大願,想各位都已知道了,乃從「禮敬諸佛」,一直到「普皆迴向」。而在諸論典中,乃公認十大願是易行道;而易行道者,也是對信心不足者的異方便爾。 因此從讀誦.行持普賢十大願,到求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可理解的。故於《普賢行願品》中,有: 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然從易行道的普賢十大願,所修的福德,竟能往生那個層次的淨土呢?殆不出地居天的淨土吧!因為這還是以信願為主哩!尤其牽涉到普賢菩薩的象徵意義,更是如此也。 以上有關淨土法門,就講到這裡為止,大致而言,我的淨土觀念,其實很單純:淨土唯在上方爾,而此「上方」,乃是「上求佛道」之方法也。故修行的知見愈正,證量愈高;則能往生的淨土層次,也就愈上也。 於是再從這種理論架構中,重新檢視有關淨土的經文,而得到以上的系統。然因時間的關係,所以沒辦法把每部經,都挑出來仔細研讀。故我建議各位,還得回頭把我所引用過的經典,重新看過。這才能得到更完整.更弘觀的視野。 以上淨土法門的部分,就講到這地方為止,而下次我們將再談有關大小乘的定位問題。阿彌陀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已關注

最新回應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24/02/11

老師

{#iconb_210}

祝您

身體健康

k98m
k98m 2023/12/16

立法局議員任務是為人民服務,而他們不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他們議員目的是金錢,無心為人民,這些議員,下次選舉,人民就是不會選他們,選了他們等於放只老鼠入米缸。

易明
易明 2023/12/15

厚顏無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