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非佛說

2018/10/10 19:51:10 網誌分類: 宗教
10 Oct

大乘非佛說

佛教「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小乘佛教),所遇到最頭痛問題就是「大乘佛教」的「偽經」。 很多自認是「大乘佛教」的人,看到其他講佛法的人,覺得他們的理論講得不像自己,或衣著髮型不像自己,就說那是「附佛外道」。

但是對堅持原始佛陀教導,而不妄造佛經,不引進印度神的「上座部佛教」來說,被「大乘佛教」講成是「自了漢、焦芽敗種」,才真是情何以堪。 從「上座部佛教」的純正角度來看,「大乘佛教」的那些「咒語」,甚至是「畜生明」的法術,是完全沒有半點用的東西。 所以說,對「上座部佛教」而言,可能只差沒有說出,「大乘佛教」根本就不是佛教這樣的話。

因為「大乘佛教」很多佛經,從純學術角度來看,絕對就是「偽經」;「大乘佛教」有些「菩薩」,從歷史證據來看,就是從印度教搬過來的「神」;大乘佛教的咒語,從佛陀的教導來看,就是背叛佛陀教導的外道法事。 所以說,對「上座部佛教」而言,「大乘佛教」其實無異於「附佛外道」,很難能夠視他們為「正信佛教」。

可是過去千百年,「大乘佛教」長期罵「上座部佛教」是「小乘」,是「自了漢、焦芽敗種」時,是多麼地振振有辭。這幾年「大乘佛教」罵其他講佛法的人,是「附佛外道」時,也同樣是理直氣壯。怎麼風水輪流轉,轉眼之間,「大乘佛教」自己卻成為別人眼中的「附佛外道」了,真是不可思議。 過去「大乘佛教」拿來辨別「附佛外道」時,所講的規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現在也出了大問題。

因為「大乘佛教」眼中的「附佛外道」,現在同樣也是講「依法不依人」,所以很多「附佛外道」也不再依「大乘佛教」的任何人,包括不依佛陀這個大乘禪宗的「乾屎橛」,自己就搞起自己所依的「佛法」,對外同樣大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法不依人」,對佛教而言,根本就是錯的,如果是一般哲學或哲學家,追求真理,當然要「依法不依人」,但佛教作為一個有自己信仰的宗教,當然不可以笨到去「依法」,而不依「佛陀」這個人。

因為「依佛陀」才會「依佛陀法」,「不依佛陀」就不會「依佛陀法」,所以必須主張先依佛陀這個人,才會依到正確的「佛法」,如果主張「依法」,那就未必會依到「佛陀」的「佛法」。

「依法不依人」所要依的「佛法」,一定要是佛陀講的「佛法」,如果是依老子或耶穌講的「法」,當然就不是「佛法」;如果你只「依法」而不依佛陀這個「人」,那萬一你不小心依到老子或耶穌的「法」,豈不是全都變成外道了? 所以「大乘佛教」用「依法不依人」去判別正邪,是源於過去的自大之心,他們自認天底下絕對沒有什麼「法」,可以超過「大乘佛法」,所以只要「依法」,最後一定就會依到「大乘佛教」的「大乘佛法」那裡去;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依法不依人」,最後極有可能會依到外道那裡去。

「大乘佛教」出現了中國風格的「禪宗、淨土宗…」這些宗派,就是「依法不依人」而不去「依佛陀」的成果。 台灣「大乘佛教」的「聖嚴法鼓、證嚴慈濟、惟覺中台、星雲佛光」等佛教四大山頭,也是「依法不依人」而不去「依佛陀」的成果。 所以你想要看「大乘佛教」的「依法不依人」,最後會是什麼樣子,這台灣佛教四大山頭算得上是有史以來,「大乘佛教」的「依法不依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作為榜樣應該不會差太多。

「大乘佛教」的「大乘佛法」搞到最成功,大概就是這四大山頭的樣子,問題是在,你能接受心目中的佛教,最後就是這個樣子嗎? 至於「大乘佛教」為什麼不講「依佛陀不依他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講「依佛陀不依他人」,自己「依佛陀」的虔誠度,就根本比不上「上座部佛教」。 因為「上座部佛教」是堅持保存佛陀生前教導的。

「上座部佛教」堅持佛陀的衣著,不增不減佛陀所說,寺院也只有一個「佛陀」像,根本沒有「大乘佛教」寺院裡的一大堆菩薩像。 所以「上座部佛教」依佛陀的程度,「大乘佛教」根就本比不上,所以「大乘佛教」當然不敢講「依佛陀不依他人」。

「大乘佛教」講「依法」,自認為是依「佛陀法」,「大乘佛教」認為的「佛陀法」,當然就是記在「大乘佛經」裡,甚至是記在「以心傳心」的「教外別傳」所形成的大乘禪宗《六祖壇經》裡。 可是「大乘佛教」的佛經,除《雜阿含經》之外,像「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金剛經、藥師經、無量夀經、梁皇寶懺、地藏菩薩本願經、藥師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六祖壇經…。」這些佛經,很多都是佛陀死後五世紀以上,也就是佛陀死後慢長的五百年之後,才被人慢慢創造出來的。

「大乘佛教」的最初經典來源,是從有理性的人,難以相信的「龍宮藏經」神話而來。《龍樹菩薩傳》說:「龍樹獨在靜室水精房中。大龍菩薩見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上妙法授之。」 當然現在也有「大乘佛教」的僧人,有開始改口說「龍宮」是某一個真實地方的名稱,是一個實際的地名,不是大海裡的「龍宮」,想要把「龍宮藏經」的神話,講成真實世界的事情,但是出家人不應打誑語,「大乘佛教」自古沒有不講「龍宮」是在大海裡的,這是事實,別想拐彎。

佛陀生前,根本就沒有寫出任何一本「佛經」,「佛經」都是佛陀死後由「上座部佛教」開始集結出來的,不管是海裡或陸地,都絕不可能會藏有「上座部佛教」不知道,而卻在其他地方出現的佛陀親手寫的佛經。 所以說,如果不講「依法不依人」而講「依佛陀不依他人」,那麼「大乘佛教」是完全比不上「上座部佛教」的,因為「大乘佛教」的論師龍樹,從「龍宮」那裡弄來的佛經,很難讓人相信是真正佛陀的「佛說」。

佛陀生前,沒有親自寫出任何一本「佛經」,更何況是佛陀死後五百多年之後,才從「龍宮」慢慢出現的「大乘佛經」,是「偽經」的可能性更高。 但「大乘佛教」不承認自己偽造「佛經」,但「大乘佛教」卻反對以「考古、考據訓詁」,以及其他種種被學術界認可的學術方法,來分辨「真經」和「偽經」,「大乘佛教」似乎想要弄出,只要是「真理」,就不是「偽經」的假象。

「大乘佛教」這種反「考古、考據訓詁」的行為,將來也會成為笑話。就像過去很多在大學當教授的新儒家和哲學巫師,開口閉口就拿了一大堆自以為是的道理,去反對《老子道德經》和《易經》的「考古、考據訓詁」,好方便胡搞自己的「創造性詮釋」,來天馬行空地瞎說。 結果我們老子講堂就是用「考古、考據訓詁」,以一己之力,把大學裡面的新儒家學派和哲巫學派,一舉全部殲滅,搞得他們全面崩潰,連走路都抬不起頭來。

「大乘佛教」如果以為自己可以用宗教修行的各種理由,來「反考古、反考據訓詁」,來扺擋全世界都公認的有效學術方法,這是非常不智的,最後絕對只會成為把頭埋在沙裡的駝鳥,而被人在後面踢屁股,所以「大乘佛教」起身用「考古、考據訓詁」應戰,才能死得光榮。

如果「上座部佛教」有人敢於不斷地以「考古、考據訓詁」,來證明自己是「佛說」,而絕不模仿「大乘佛教」的任何形式,相信「大乘佛教」不必幾年就會全部崩潰。

不過學好要三年,學壞只要三天,聽說「上座部佛教」已經有僧人開始堕落到去支持方便法,而學習「大乘佛教」在寺院裡燒香,這就表示「上座部佛教」,早晚也會變成「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這樣「大乘佛教」就可以淵遠流長,而與世常存了。

其實是不是「偽經」,道理很簡單,「佛經」開頭都是:「如是我聞!」表示是有某位弟子,親自聽到佛陀這麼說才記下來的。 但絕不是開頭只要寫上「如是我聞!」的「佛經」,就是真的「佛經」。因為誰都可以在自己胡亂編造的「偽經」開頭,寫上「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當然不是「聽傳說、聽謠言」而是直接聽聞佛陀所講的佛法,否則就不是「如是我聞!」而是「如是我有輾轉聽別人說,如是我有聽謠言所說」。

所以可以寫「如是我聞!」的人,一定要是佛陀的弟子親自所講的才行,因此最正確的「佛經」,不可能在佛陀死後一百年以上才集結出來,因為能夠在佛陀生前聽聞佛法,能夠聽懂而記住,又能夠在佛陀死後,再活上一百歲的人,夀命至少要有一百多歲以上,這種人少之又少;如果說有活上二百或五百歲以上的人,那就是打誑語。 所以凡是超過兩百年以上,才出現的新「佛經」,如果還寫上「如是我聞!」就當然是假的,造假的地方,就是根本沒有「我聞」,卻說「我聞」。

造假不必是全本都假,只要沒有「我聞」卻說「我聞」,這就是造假,造假所形成的「佛經」,就算裡面寫的是宇宙真理,也是造假。

就像中國古代有很多人,自己寫了一本書之後,就會假裝是古代的某一位名人寫的,這樣就可以提高份量,而增加銷售量,這在學術上,叫作「偽託」。

如果一幅不是鄭板橋畫的竹子,落款時提上鄭板橋的名字,拿來冒充是鄭板橋的畫作,也是一種「偽託」;這種「偽託」的畫,無論畫得多好,甚至畫得比鄭板橋還好,都是「偽託」,所以藝術界看到「偽託」,就直接視為是「偽造、作假」的「假畫」,連「偽託」這個詞都不用。

所以「佛經」中,凡是集結的人,沒有「我聞」卻說「我聞」,就是「偽造、作假」的「偽經」,這種「偽經」無論其思想有所麼正確,甚至比佛陀講得還好,是真正的宇宙大智慧,也全都是「偽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