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61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8/10/31 09:03:17 網誌分類: 教育
31 Oct

master曾

261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930018/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4151)普通話說:一無所有(yī wú suǒ yǒu)

解說: 一無所有形容什麼也沒有。指錢財,也指成績、知識。

出處1《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如水中之月,空裡之風,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出處2·曹雪芹《紅樓夢》第106回:「如今鳳姐兒一無所有,賈璉外頭債務滿身。」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鋪清袋

所謂「一鋪清袋」,就是一次過變得一無所有。

粵語的「一鋪」有「一局」的意思,「一鋪清袋」就是說一局就把口袋裡面的錢都輸光了。

不過在實際運用中,這個詞語未必都是指金錢。

例如在網上有「我們不斷努力建立形象,卻給一些少數同事一鋪清袋」之類的用法,這裡就是指聲譽嚴重受損。

 

4152)普通話說:覆盆之冤(fù pén zhī yuān)

解說:

覆盆之冤意思是翻過來放的盆子,陽光照不到裡面。

形容無處申訴的冤枉。

覆盆:翻過來放著的盆子,裡面陽光照不到。

出處1《抱樸子·辨問》:「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豈可以聖人所不為,便雲天下無仙,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內也。」

出處2·張居正《答應天張按院》:「辱示運宜被劫事,頃蘇、松按院已直將本官論劾,若不得大疏存此說,則覆盆之冤誰與雪之。」

出處3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詩:「願藉羲皇景,為人照覆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砌生豬肉

(意思是製作假證據坑人,蓄意冤枉誣告。) 
例如:

1據知,佢係冤枉嘅,畀人砌生豬肉咋。

2五十年代,有很多刑案都係砌生豬肉造成嘅。 
【熟語來源】: 
先要了解「生豬肉」這詞語,這不是從中文引生中來的,而是取英文charge的廣州話音譯。

應該是「差廚」比較合音,生豬的「豬」與「廚」音近所致。

至於「肉」字是後來加上「生豬」之後的,念起來生動點吧。

Charge解落案控告,「砌」是組織,如砌詞。

全句便是「組織控告」,有製作不利證據之意。 

 

4153)普通話說:衡門深巷(héng mén shēn xiàng)

解說:

衡門深巷: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地方;深巷:指冷落的巷子。簡陋、偏僻的地方。

出處《詩經·陳風·衡門》,全詩三章,每章四句。

為先秦時代陳地民歌。「衡門之下,可以棲遲。」也指隱士的居處:「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衡門就是原來的別稱,對於門的稱謂就是衡門,實際就是「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山卡喇(旮旯)(ka1 la1)

很偏僻的地方,天涯海角無人到的荒野。 
例如:

1任你匿喺山卡喇(旮旯),我都會揾你出嚟報仇。

2呢度係咩地方嚟㗎?難為你山卡喇(旮旯)都揾到。 
「熟語來源」: 
「卡喇」是粵音的音譯,本來的字是「旮旯」,音相若(旮ka,旯la)。旮旯是北京方言,指角落,如牆旮旯。

北方方言流入粵語,融入常用語中,大家把正字忘記,但保留了原意。這種情況,反應出南北融合,例如:廣東話“ko now ye”實是可怒也北京話的粵音。雖然音不準確,但很生動。

 

4154)普通話說:豈有是理 (qǐ yǒu shì lǐ)

解說:  

意思是哪有這個道理。

意指別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極其荒謬。同「豈有此理」。

出處元·劉祁 《歸潛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奪人所有,豈有是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黐線/黐孖筋

(對別人的言行不大滿意而作出的悔氣回應;通常在與熟人交談時才會較多出現)

 

4155)普通話說:甘之如飴(gān zhī rú yí)

解說:

甘之如飴,又作甘之若飴。甘:甜;飴:麥芽糖漿。

感到像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比喻在危困的環境下,卻不在乎,能安心的忍受。

比喻心甘情願地從事某種辛苦的工作。甘願承受艱難和痛苦。—《現代漢語》字典解釋。

出處1詩經 ·大雅·綿》:「堇茶如飴。」鄭玄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出處2· 真德秀《送周天驥序》:「非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污;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撐得住(形容很捱得苦)

 

4156)普通話說:掂梢折本(diān shāo shé běn)

解說:

掂梢折本:意思是墊錢虧本。梢,「錢」的市語。
出處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休置俺這等掂梢折本的賠錢貨,則守恁那遠害全身的安樂窩。」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蝕底 / 蝕卓(意思是吃虧 / 虧了本

 

4157)普通話說:徑一周三(jìng yī zhōu sān)

解說:

「徑一周三」是漢語成語;

出處《周髀算經》:「圓的直徑與圓的周長之比為13;」;比喻兩者相差很遠。這是「古算學」計算圓周率的近似比。藉以比喻兩者間差距很大。出自《周髀算經》。 

中國古代在《周髀算經》中就有“ 徑一周三 ”的記載,取π值為3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即使尋到一點光明,徑一周三,卻更分明的看見了周圍的無涯際的黑暗。」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纜都扯唔埋

 (意思是相差太遠,即便付出努力,也無法撮合。)

 

4158)普通話說:賣頭賣腳(mài tóu mài jiǎo)

解說:

賣頭賣腳:猶言拋頭露面

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兒,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捨著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浮頭/蒲頭

以下一段八卦對話(對小事說是道非的閒聊)示範了「浮頭」一詞的用法。
A
:時隔一年,豔照事件嘅主角先紛紛浮頭。

B:個男主角係就係浮咗頭,不過因為安全問題,佢都唔敢返香港。

「浮頭」本義是指頭部浮出水面,在粵語中已引申為露面見人的意思。

係就係表示一種讓步語氣,相當於「雖然」,亦可獨立使用,相當於「雖然如此」。

 

4159)普通話說:呆若木雞(dāi ruò mù jī)

解說:

呆若木雞

呆:傻,發楞的樣子。呆得像木頭雞一樣。

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出處1《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出處2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後,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後,當即呆若木雞。」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定曬型

 

4160)普通話說:張口結舌(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說:

張口結舌:結舌,舌頭不能轉動。

張口結舌是一個成語,形容害怕或吃驚而驚呆了,也表示羞愧地說不出話來。

出處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十二回:「范大人道:如此說來,你家太老爺你自然是認得的了。一句話,問的艾虎張口結舌。」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發漚豆

 

4161)普通話說:皺眉蹙眼(zhòu méi cù yǎn)

解說:

皺眉蹙眼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給臉色別人看;

蹙:收縮。皺眉頭,瞇眼睛。形容不滿的神態。

出處·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安老爺便皺眉蹙眼的問道:那裡去了?何小姐答道:只怕在書房裡罷!」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詐型

 

4162)普通話說:倚姣作媚(yǐ jiāo zuò mèi)

解說:

倚姣作媚:倚:憑藉;姣:美好;媚:迷人。

憑著自己美貌,任意撒嬌胡鬧。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先時不過挾制薛蟠,後來倚姣作媚,將及薛姨媽,後將至寶釵。」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詐嗲

 

4163)普通話說:風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解說:

風度翩翩意思是舉止文雅優美。

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 「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型有款

 

4164)普通話說:醜態畢露(chǒu tài bì lù)

解說:

醜態畢露指醜惡的形態徹底暴露。

畢:完全。

出處1·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賈璉亦醜態畢露。」

出處2·錢泳《履園從話·裹足》:「若行步蹣跚,醜態畢露,雖小亦奚以為。」(蹣跚:粵音:盤珊)(蹣跚:解: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攞架嚟丟

(意思是責備別人,泛指別人自曝其醜。)

 

4165)普通話說:自討苦吃(zì tǎo kǔ chī)

解說:

自討苦吃是漢語成語;意思是自己找苦吃。

討:招惹。

出處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後》:「可是我有一種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討苦吃的要苗,就是偶爾要想想。」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攞苦嚟辛(有自在不要,卻要自找苦吃)

 

4166)普通話說:撥草尋蛇(bō cǎo xún shé)

解說:

撥草尋蛇,是漢語成語,意思是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出處1·湯顯祖《牡丹亭·回生》:「虧殺你撥草尋蛇,虧殺你守株待兔。」

出處2《晚清文學叢鈔·大馬扁》第十二回:「現今懼太后梗阻新改,你反撥草尋蛇,撩起太后那邊,好不誤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捉蟲

近來廣東話中「捉蟲」一詞大為流行,人人都知曉是自找麻煩的意思,但為什麼「自找麻煩」會與「捉蟲」有關係?

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噁心的形容詞。

「捉蟲」的整個句子應該是「捉蟲入屎窟」,屎窟就是肛門,「捉蟲入屎窟」意思就是自己拿著蟲子往自己的屁眼塞進,這不是很噁心的自找麻煩嗎?

不過此句雖然逼真,卻始終嫌於粗俗,向來一般知識人士甚為少說,少用,只是近代的人創意十足,將整個句子簡化成兩字,更容易說寫之餘,又少了後面噁心的形象,慢慢地經過時間與社會形態的洗禮,粗俗的噁心形象漸漸予人淡忘,於是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應用。

說實在,如果要將「自找麻煩」細分等級層次,則此「千方百計找條毛蟲來塞進自己肛門」的「捉蟲入屎窟」肯定是「自找麻煩」的最高境界、最高等級無疑。

粵人引進在語言中的豐富想像力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4167)普通話說: 頓足搥胸(dùn zú chuí xiōng)

解說:

頓足捶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邊跺腳邊擊打胸脯,形容情緒激烈的樣子。

出處《水滸傳》第102回:「王砉頓足搥胸道:是我不該來看那逆種!」

出處1·無名氏《白兔記》第十四折:「他那裡醉朦朧語言都不省,只獲得頓足捶胸也,短歎長籲千萬聲。」

出處2·吳元泰《東遊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搥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揼心口

(表示悲哀或者悔恨。明明得手的東西卻又溜失了,用拳頭捶打胸膛。另有以表示敲搾索取的意思。)

 

4168)普通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sān tiān bù dǎ ,shàng fáng jiē wǎ)

解說: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一個漢語成語。

意思是說這個人(一般指小孩)淘氣、調皮,經常闖禍,如不及時管教,連屋頂都能上樑揭瓦。

【成語故事】

話說鮑氏有兩個十分頑皮的孩子,每天不是趕雞就是攆狗,要不然就把地裡的菜搞得一塌糊塗;氣得鮑氏每天都要揍他們一頓。

挨了打,兄弟兩個才老實一點。第二天,又照樣胡鬧。

麥收之時,鮑氏的丈夫在外面做生意時摔斷了腿,不能回家。地裡的活計便都落到了鮑氏一人上。她白天割麥,晚上打場,忙得昏天黑地,也沒有功夫管她的兩個淘氣兒子。

好不容易收完了麥子,鮑氏累得都直不起腰來了,躺到床上便呼呼地睡著了。

半夜下起了大雨,鮑氏被從房頂上漏下的雨水弄醒了。她很奇怪哪來的水,點上燈一看,才發現房頂上的瓦被揭走了好幾塊,難怪雨水漏下來了。

鮑氏知道是她那兩個淘氣兒子幹的,氣得沖他們大叫:好,你們兩個小嵬子,三天不打你們,你們就上房揭瓦了。兩個淘氣鬼自然免不了被狠揍了一頓。

後來人們便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來形容小孩子的頑皮。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扭紋柴/扭偈王

 (意思是指有許多扭紋節頭的乾柴,用柴斧也相當難破開。比喻頑皮、難搞的小孩。)

扭偈王 (“偈”讀如計[粵語]gai2,原佛經中唱詞。扭偈即出壞主意。指諸多要求、很不聽話的頑童,例如:對這個扭偈王毫無辦法。)

 

4169)普通話說:孤注一擲(gū zhù yī zhì )

解說:

賭徒把全部賭本都押上,來拼最後的輸贏。

比喻在危急的時候,使出全部力量冒險一試。

出處《元史·伯顏傳》:「宋將士曰:備吾甲兵,決之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耳。注:賭博時所下的錢物。擲(zhì)」。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貼埋身家 (意思是為了辦成某件事,把身家財產都墊上。形容決心很大,不顧得失,孤注一擲。)

 

4170)普通話說:刀過竹解(dāo guò zhú jiě)

解說:

解說:

刀過竹解」意思是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開。

形容事情順利解決。

出處·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回:「後來,果然辦得水到渠成,刀過竹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掂過碌蔗

(直,順利。比甘蔗還直,比喻事情處理得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