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非佛說.大乘佛教非佛教

2018/11/02 10:22:02 網誌分類: 宗教
02 Nov

大乘佛教非佛說.大乘佛教非佛教

淨土宗和喇嘛教是傍佛邪說 真假佛法辯析 --論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 是誰在無中生有地神話佛祖? 佛陀在世的時候,推廣的是上座部原始佛教,教徒們稱佛陀為導師,教主,但從不承認佛祖是無所不能的神人。自從佛祖圓寂後,上座部原始佛教內部出現了內亂,分裂出一個大乘教派,大乘教派把佛陀倡導的上座部原始佛教貶低為“小乘教”,大乘教為了滿足自己斂財的慾妄,違犯佛規,大破戒律,他們鼓吹“只要用心是善的,就可以違犯任何一條佛規”,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教, 方便他們獲取更多人的錢財供養, 還發明了“善巧方便”的理論,主張在傳教的時候, 神話佛陀,把佛陀說得越神乎越好, 通過這樣大張旗鼓地吹噓宣染,大乘教的信徒很快就超過了被他們貶為“小乘教”的人數。我們現在看的佛經,除了小乘教的阿含經被他們篡改的不太嚴重之外,其它所謂的佛經,全都是大乘教的作家們隨心所欲地編造出來的。     

大乘教的作家們在佛經裡吹噓:佛陀剛一出娘胎就會說出一句無所不知的神語“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言多必失, 凡是假話就會有露馬腳的地方,後來大乘教的作家們在佛經的另一處又說: 佛陀在29歲那年,離開了自己的妻兒,出去拜訪宗教界人士,探索解除痛苦和煩腦的辦法, 有些人說練“苦修功”能解除痛苦和煩腦,於是,佛祖練上了“苦修功”, 練了幾年, 毫無效果, 骨瘦如柴, 不但沒能解除痛苦,反而更加痛苦了, 於是佛陀放棄了這種修練方法,結合婆羅門教之特點,經過深入研究和實踐,終於有一天, 在一棵無花果樹下悟出了人生的真諦,發明了緣起性空的佛教。通過佛祖四處求師探索,修練失敗和反复實踐,到最後成功的全過程與一出生就會說那句無所不知的神語“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話很不匹配,從這兩件事的對比就可以看出, 大乘教的佛學作家們寫佛經就像中國的文學作家寫西遊記那樣,可以隨心所欲,無中生有地神話佛陀。     

佛法分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兩種。 “大乘派佛法”修練者認為:只要人的意識裡閃現出惡的念頭, 即使不以言行去實施,那也是犯罪。這話乍聽起來似乎是“入情入理”;小乘佛法則認為:雖然人在某些條件的誘導下能夠不由自主地閃現出各種惡念, 只要你不放縱那些不好的念頭,不以言語或行動去執行就不是犯罪。     

其實,佛陀在世的時候,傳授的佛法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以言行定罪的理論是有史可查的。     

“大乘佛法”是在佛陀圓寂二百年後產生的。佛陀圓寂後,佛教開始分裂出很多持不同觀點的門派, 最終形成兩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眾部大乘佛教。上座部原始佛教忠於佛陀的教義教法,繼承佛陀親口講的原始經典,如法如律地修行, 而大眾部的大乘佛教則大破戒律,由於受到上座部原始佛教的長老比丘們的批評和指證,加上為自身違戒而尋求袒護以及為了發展更多的信徒,從而得到更多的財物供養, 這些大眾部的大乘佛教徒便偽造了大量的佛經及咒語,與佛陀倡導的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並將上座部原始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目前,上座部的原始佛教主要分佈於斯里蘭卡, 緬甸和泰國(包括中國傣族在內)等地區, 而大眾部的大乘邪教主要分佈於中國,日本, 尼泊爾,朝鮮半島和蒙古等地區。這些大乘佛教徒以偽經(大乘經典)和雕像(阿彌陀佛像和藥師佛像等)為工具, 利用世間病人治病心切,女人怕死和老人求長壽的心態,以及偶像崇拜的弱點, 不擇手段地騙取廣大信眾的財物,對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 佛教戒律要求沙門不妄語, 不說騙人的假話。所以,若經中有騙人的言詞,經不起實踐的檢驗,那麼,這些經不起驗證的經文就應該被認定為偽經。大乘佛法的編造者說假話說玄話的用意就是拉信徒,騙取名利以及打垮佛陀倡導的上座部原始佛教。請看以下大乘教偽經中的騙人謊言。妙法蓮華經卷第六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記載: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 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這句“不老不死”就是矇騙人的謊言,佛陀本人才活81歲, 這與“不老不死”相差十萬八千多公里的距離。     

大乘教徒在編造經典時,害怕被人識破,揭發批駁,於是就像埃及金字塔法老在墳墓裡留下的咒詛,採用詛咒的方法嚇唬人,使人不敢懷疑,揭發和批駁。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普賢菩薩勸髮品第二十八有這樣一段嚇唬人的謊言:“若有人輕毀之言, 汝狂人耳, 空作是行終無所獲, 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 若有供養讚歎之者, 當於今世得現果報, 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 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 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脣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是故普賢”。

大乘教的主要經典是:《般若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涅槃經》《勝鬘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      小乘原始佛教的主要經典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     

大乘教膽大妄為地否定佛祖倡導的“ 出家僧人不允許捉持金銀珠寶錢幣”的戒律, 他們的理由是“如果你的用心是善良的,就可以違犯佛公制定的戒律,去做佛法中不允許做的事”。在行為上看是惡劣的事情, 也許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善行, 他們還在《華嚴經》上編造出一個最經典的偽經,說的是婆須密多女示現的是妓女身份, 她以行邪淫的方式普度眾生,凡是跟她上床做愛的男人全都被她超度解脫了。 .這一淫穢的故事被他們引以為豪地稱之為“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他們認為:這個妓女的用心是善良的,與男人們行邪淫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投其所好的善巧方便拯救他們歸於佛門,所以說她的行為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這就是倍受爭議的“大乘佛法”理論。     

佛公不允許出家人接受金錢供養,這就如同國法不允許行賄一樣,誰行賄誰就是犯罪,行賄比受賄更有罪,你明明知道佛法第十戒不允出家人接受金錢供養,你還要故意用金錢供養他,這就是犯罪。也許你會說,他收錢是為了建寺院,所以就可以違犯佛法。那我要問:有人說騙人的假話, 編造虛假的靈異故事就是為了吸引人信佛,所以就可以違犯不許妄語的戒律嗎?有人行邪淫是為了吸引更多男人信佛,所以就可以違犯“不許行邪淫”的戒律嗎?如果這樣的話,只要發心是善的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違犯佛陀制定的任何一條佛法,那麼,佛法和戒律豈不是形同虛設嗎?     

“大乘佛法以心論事”的理論為其日後犯罪做惡打開了方便之門,這種所謂的“大法”成了一些出家人犯罪做惡的護身符。比如:密宗派佛教寺院在隱蔽處供奉的歡喜佛與少女一絲不掛相互摟抱性交的塑像,只有高僧大德才能享受到的最高級別的待遇“男女雙修”, 某些僧人肆無忌憚地斂財,洗黑錢等“善巧方便”都被“大乘佛法”理論稱之為“無罪行為”,由此可見“大乘佛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隨意性,對善惡的區分模棱兩可,對於那些作惡的僧人簡直就是三十六計裡的“瞞天過海,暗渡陳倉”。     

下面讓我們客觀地分析一下,“大乘佛法”修練者能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大腦不再產生各種念頭?     

從生理角度看,人類是有理性的生命,分別心和七情六欲是人類先天就有的本能。人的意念是由外界的各種條件反射到大腦所產生的客觀反應,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有能力約束自己的言行, 但是,沒有能力約束自己大腦中閃現的某些小念頭。比如: 當你看到紅色的東西, 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紅色的意念;如果你餓了三天沒吃飯,看到熱氣騰騰的米飯時, 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吃的念頭,甚至流口水;當你的手碰到滾燙的開水時,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趕快把手縮回來的念頭;當一隻小飛蟲飛進你眼裡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趕快整死它的念頭;當你看到刺眼的太陽,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趕快閉眼的念頭;當你作為寺院的主持, 發現金錢供養要比食品供養更好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斂財、洗黑錢、享受生活等壞念頭; 當你發布一則放生的集資廣告宣傳, 一天就能收到從全國各地彙來的成千上萬元的匯款時,你的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記假帳、私吞公款、移做它用等壞念頭。

綜上分析,外界的條件直接影響到內心的意念。大乘佛法所謂的“通過修練就能使人的大腦不再產生惡念”的理論實屬紙上談兵,自欺欺人。一個大腦發育正常,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絕對不可能修練出“只存善念,而無惡念”的曠世神功。 我認為, 要想徹底地根除大腦中的惡念, 只有以下兩個辦法最有效果:第一個辦法就是與外面的大千世界徹底隔絕, 把自己囚禁在一個不見天日,非常陰暗的地下室裡苦修, 夜以繼日地, 不停地默念“阿彌陀佛”,直到往生;另一種辦法就是吃一種能夠摧毀大惱邏輯思維的化學藥物,把自己摧殘成沒有分別心的腦癡呆或植物人。除了這兩種極端的辦法,其它任何辦法對“大乘佛法”的修練都是異想天開,自欺欺人。 原始佛教小乘佛法以言行定罪的理論才是佛陀倡導的行之有效的真實佛法, 雖然人在某些條件的誘導下,能夠不由自主地閃現出各種惡念, 只要你不放縱那些不好的念頭,不以言語或行為去執行就不屬於犯罪。 佛祖倡導的原始佛教小乘佛法能使人越修越圓滿,越修越歡喜。異想天開的“大乘佛法”只能讓人越修越痛苦,越修越煩腦(讓一個人去做他做不到的事,那才是真正的痛苦和煩腦)。 佛陀說的好“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德國的哲學家阿伯拉爾說: “ 懷疑把我們引向研究, 懷疑使我們認識了真理”。大文豪莎士比亞說:“懷疑是大家必須通過的大門口,只有通過這個大門口,才能進入真理的殿堂”。我認為: “懷疑是檢驗真理的第一標準,凡事都要懷疑,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

大安法師:目前,弘揚淨土的音像與書籍廣泛流通,總的來說,是好現象,說明信佛學佛的人員增多,社會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數增多。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能夠以種種方式,傳播正信正見的佛教,饒益眾生,功德無量。然毋庸諱言的是,在弘揚佛法的音像與書籍中,亦有一些相似法,蒙蔽了一些初入佛門的同修,誤人慧命,罪過不淺。末法之季,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吾悲淨業行人應惕然警覺,明辨是非邪正,方可不至以好心求法,誤蹈魔網。茲略標三條原則,以資參考。 1、遵循釋尊四依法之遺訓 釋尊懸知末法邪師魔外盛行之事,臨涅槃時,特別開示佛教行人四依法,以免上當受騙。何為四依? ⑴、依法不依人。法性常住,能執持善法,模範人天。而人心唯危,情執厚重,不堪依怙。 ⑵、依義不依語。謹依第一義諦,真空妙有,中道了義。語言文字只是詮顯實相真理的工具,得意忘言,不可尋文摘句,執指亡月。 ⑶、依智不依識。謹依般若智慧,離念靈知,畢竟空無所有中,熾然建立因果善法。不可依八識妄心,分別執著,凡夫知見悉皆迷惑顛倒。宜以謙遜心,仰信聖言量,以佛知見為己知見。 ⑷、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謹依大乘了義,佛說大小乘八萬四千法門,隨順眾生根機而說。然據圓頓至道,乃是真空妙有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不可思議的諸佛境界,生佛一體,感應道交,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西方極樂世界全體依正莊嚴,即是了義中無上了義。吾人當以上述四依法為準繩,方不辜負釋尊之顧命,識別魔外邪見,保全一己法身慧命。 2、不可盲目崇拜,釀成造聖運動 恭敬三寶,乃至奉事師長,理所應然。但宜智慧觀照,以至實心、恭敬心對待一切。應知大善知識悉是謙抑自處,如善導大師自稱是“罪惡生死凡夫”,藕益大師的證位亦屬“名字位中真佛眼”(煩惱未能伏斷,然知見與佛同齊)。印光大師云“常慚愧僧”“粥飯僧”。這些道盛德隆的祖師尚且以凡夫自居,以此相較,某些人或自稱或令他人稱述是某佛菩薩再來,或云自己如何修苦行、面壁斷食等,或云自己開悟得三昧、或云自己得神通與天人交往等。悉屬大妄語。 按佛教戒律,真實證果,尚且不能公開對大眾說,更何況未證謂證,未得謂得。若犯大妄語,入地獄如箭射,不可不慎。末世魔外,為求名聞利養,多有大言不慚者,吾人當深自警覺,不可隨聲附和,加入盲從膜拜之列,後果堪憂。宜熟讀大乘經典,尤其是《首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其中的想蘊十魔宜反复研讀,便可鍛就識魔之慧目。 3、建立聖言量與祖師思想兩大參照系,用作辨別是非邪正之準繩 淨業行人當依淨宗五經一論聖言與中國淨宗祖師思想作修行指南。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歷代祖師大德既是過來人,值得信賴,現代善知識的種種言教,雖聽起來不錯,然尚須時間勘驗。以古為師,老實行持,才能穩妥,尤其《印光法師文鈔》彌契現代人的根機,字字見諦,語語歸宗,千叮萬囑,婆心切切,吾人反复研讀,依教奉行,便可一了百了。若其他法師大德的光盤與書籍,與聖言量及祖師思想相應,能幫助吾人正確理解經義和祖師觀念者,亦不妨參閱。 以上三條,只是原則性提示。伏翼淨業同修,隨機運用,不無裨益。淨宗念佛法門,只要信得及,守得穩,持念佛號,矢志淨土,便可直接以阿彌陀佛作大導師,我在阿彌陀佛心中念佛,阿彌陀佛在我心中接引護佑,生佛一體,感應同時,即凡心為佛心,轉塵勞為覺華,蒙佛願力,決定往生,何慶如之!共勉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