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香江雅集》別具意義

2018/11/20 04:12:42 網誌分類: 經濟
20 Nov
         筆者剛收到一本由首都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發行的《香江雅集》畫冊,可說愛不釋手。何解?因為這本畫冊的內容,是編印和介紹去年9月底至12月初,在該博物館舉行的「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展的展品,合共有234組官窰瓷器及明清家具,這批展品全部都是來自香港一批收藏家的珍藏,當中更包括筆者的參與,所以加了「感情分」。

          回想去年《香江雅集》特展,別具意義。正如首都博物館領導所言,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這一個重要的時間,該次展覽是該館與香港收藏界成功合作的一次探索。

          由於是香港私人珍藏精品首次在北京展出,加上博物館為展場精心佈置,兩個多月的展期,共吸引數以萬計的觀眾入場欣賞,大獲好評。不過,入場人數怎麼踴躍,能夠親眼觀賞到這些中華文化瑰寶的人數畢竟有限,現在博物館把該展覽的所有展品編纂成冊,逐一圖文介紹,既可作為一個記錄,亦為所有中國古玩愛好者提供品鑑和參考作用。

        記錄港民間珍藏精品

          由於展品在國家的首都博物館展出,任何展品均不能有絲毫疑點,否則都會影響博物館甚至國家聲譽,故所有展品要經過嚴格鑑證。為此,內地在展覽前大半年,派出多位文物專家訪港,專責為該批展品進行鑑別,要保證「一件都不能有疑問」。

          為了避嫌,這些專家並非屬於首都博物館,而是來自其他博物館和大學單位,所以能夠擺出來的展品,肯定都是經得考證,包括來源要絕對與國家的文物保護法例沒有牴觸。換言之,能夠在這本《香江雅集》畫冊出現的瓷器和家具,等於有一張極具權威的「身份證」,證明「真的假不了」。

          私人藏品可以登上國家級的博物館展覽,說明本港收藏界多年來的努力和付出沒有白費。眾所周知,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中國不少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國家改革開放前,經濟仍然落後的時期,香港已湧現一批熱愛中華文化的收藏家,數十年來不斷從世界各地購回「老祖宗」留存下來的寶物。經歷大半個世紀的累積,香港民間珍藏十分豐富,隨著香港回歸祖國,亦象徵這些國家瑰寶重回中國懷抱當中。

          筆者同意畫冊的「前言」所述,「香港在世界民間收藏領域中,地位舉足輕重」。香港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成為世界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相信亦與此息息相關。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