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活和虐殺

2018/11/27 04:12:37 網誌分類: 生活
27 Nov
          中國《新京報》調查,中國網絡上流傳上萬部虐殺小動物的短片,其中僅一個少女就拍下一百六十二部短片,虐殺的動物包括八隻貓、三十三隻兔子、五十八隻狗。

          此類短片不但可以發售,並已形成隱形產業鏈,設有收費會員制,另外有「需求」的人還可以付費「訂製」:付費幾百元可以殘殺烏龜、青蛙等小動物,貓狗收費約數千,至於大型動物則收費上萬至幾萬。

          中國傳出這樣的消息,一點也不令人驚奇,因為不久前,中國一家養殖場用灌水的方式增加牛隻體重,強行從牛鼻注入數以十公升的水,記者鏡頭拍到牛隻痛苦倒地呻吟,但養殖場主依然無動於衷,照樣輕描淡寫地說「沒事,不痛」,在記者追問之下,則改口解釋「反正最後都是要殺的」。

          按照這家養殖場主的這種邏輯是,「反正人最後都是要死的,則活得好和活得苦也沒有分別」,人生過程是並無任何意義的。難怪中國人常說「好死不如賴活」:橫豎都要死,即令中國人對於「賴活」、「苟活」,或如電影《芙蓉鎮》所稱「像畜生一樣活下去」的狀態,也覺稀鬆平常,而無痛下改變的決心。

          許多法律專家認為,中國虐待動物的現象頗為普遍,是因為中國缺乏保護動物法。的確,全世界有上百個國家都有反對虐待動物的法案,英國早在一八二二年就開風氣之先,推出歷史上第一部反虐待動物法案,最先成立保護動物協會,何以「文明古國」,在一百多個國家的名單上竟然缺席,恐怕不僅僅是法律問題。

          養殖的動物最後都是要殺的,正如人也都是要死的,但是何謂生命,何謂人生,關乎從生到死的過程,但這個道理,長期賴活苟活的人能明白嗎?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