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死生事大 (39)

2018/12/08 22:00:12 網誌分類: 教育
08 Dec

(淨空老法師開示)

 

世間沒有真正長生法

『壽樂無有極』,「世間無有真長生法」,這個一定要記住,這個世間沒有真正長生法。縱然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你能夠修到二十八層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多長?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大概你沒有概念,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是由小劫、中劫、大劫組成的,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換句話說,一個大劫裡頭有八十個小劫。

小劫的時間就很長了,經上有很多種說法,通常講得普遍一點的就是人壽,人的壽命最短的時候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十歲,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一個大劫八十個小劫,這個大劫八萬個大劫,你說有多長?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八萬大劫,就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

除佛說這個之外,沒聽到人說過,科學家沒說過,哲學家沒說過,宗教家也沒說過,只有佛說八萬大劫,還是要有生死,沒有長生法。「唯有往生,才得長生」,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經云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這一點都不假,一定要回歸自性,一定要明心見性,我們才是真正沒有白修,真正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不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

這一段經文,「首明此土眾生普皆憂惱」,憂是憂慮,惱是煩惱,佛「勸令厭離」。第一句話就說明『共爭不急之務』,「不急」就是不是重要的,「指世人皆共爭無關緊要之俗務,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這個話是真話,幾個人能想到?我們在六道輪迴無量劫了,不是短時間。佛在經上講,「生死疲勞」,這都是真話。誰想到生死事大?到臨終的時候,想到來不及了。

「但貪名利,故憂苦萬端,無有出期」。名利,世間頭腦真正清醒的人知道,這個東西能爭得到嗎?能求得到嗎?如果名利是可以爭來的、可以求來的,我相信孔老夫子也去爭,佛菩薩也去爭。爭不到!這是眾生命裡頭有的。命從哪裡來的?他前世造的因,名利是果報,前世沒有造因他怎麼可能得到?這樁事情,《了凡四訓》裡頭雲谷禪師說得好。

放下名利,人就自在了,為什麼?這個東西是煩惱的根源,所有煩惱都是從這裡染起的。真能放下,煩惱就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智慧就現前。智慧真能解決問題。煩惱蒙蔽你的心竅,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所以憂苦萬端,無有出期,自作自受。這些事情我們看得很多。

「如《會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緩急。以辦了一大事為急先務」。人生在世,這一大事是什麼?生死大事。真正覺悟的人,他把這樁事情看得重。但是這樁事情居然多數人都不知道。這裡舉了個比喻,辦了一大事,這是先務之急。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而後卻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舉這個比喻。旅行首先要把住的地方安頓好,到達目的地可以先休息,然後再辦事,旅行的時候都知道。可是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真是是旅行的。

「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花中,不落惡趣之謂也。然諸人緩於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經營。大命將盡,雖悔何益」。這是歸到正題上了。

 

生死輪迴的根本

『道』是事實真相。請看註解,「昔日恩愛,今成憂苦。而此二者,束縛身心,如繩作結,不令出離,故云憂愛結縛,無有解時」。這裡面舉出兩個例子,這兩個例子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恩愛,就這兩個字。恩愛帶給人的是憂苦,愛得愈深,苦就愈重。這兩者束縛身心,就好像兩條繩索綁住你的身體,動彈不得,如繩作結,你沒有辦法出離。所以講『憂愛結縛,無有解時』,解不開。

「又結縛即煩惱」,大乘教裡頭常給我們說的,無明煩惱,無明是迷惑;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多,有多少煩惱?像塵沙那樣的;見思煩惱是我們思想、見解錯誤了,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煩惱無量無邊,不出這三大類,這三大類就叫做結縛。

「《大乘義章》曰:煩惱闇惑」,闇惑就是幽暗、迷惑,「結縛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它來障礙你,它來擾亂你。我們今天講念佛,念佛是修行,念佛的時候妄念很多、雜念很多,就是這個結縛,我們很容易感受。「故名為結」,像繩子打結一樣。「又能縛心,亦名為結」,它能夠擾亂你的身心,讓你的心定不下來、靜不下來。

可是我們知道,智慧、功夫一定要從靜定裡頭才能得到,這是真正學大乘的人必須注意到的。如果我們心定不下來、靜不下來,那就肯定我的煩惱、習氣很重,我修學的功夫不得力。我們讀經讀不下去,讀經不解其義,聽經聽不懂、聽不下去,原因都在此地。

所以古人教學,先培什麼?先培養你的恭敬心、孝順心、定靜的心,他先培養這些,然後才好教。沒有恭敬、沒有孝順、沒有寧靜的心,心浮氣躁,再好的老師也無能為力。這就說明,不是老師不教,是你沒有接受的條件,你沒有能力接受。能力就是誠敬、就是孝順、就是寧靜的心。

 

名跟利要徹底放下,否則障礙往生

所以我們往生,甚至於還沒有往生,現前我們發的心是真心。什麼是真心?對這個世界不再留戀,這就是真心。也就是來生我不想到這個世界來輪迴,來生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在極樂世界成佛之後我再來,這個心是真心。你有這個真心,現前就得到佛力加持,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對這個世界還有名利,我說名利代表二障,名是所知障,利是煩惱障,還有絲毫名利心沒放下,往生淨土靠不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不多。

李老師當年在世常常告訴我們,台中蓮社的蓮友,一萬個人當中他說頂多只有三到五個往生,萬分之三、萬分之五。什麼原因?就是名利沒有乾淨放下,還有那一點牽掛,臨終造成障礙,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

換句話說,名跟利要徹底放下,不能有絲毫貪戀;不如意的事情,不能有絲毫瞋恚。 由此可知,貪戀於別人不相干,瞋恚於別人也不相干,最後害苦了自己。

自己以為這是小事,小小瞋恚、貪戀有什麼關係?沒有想到造成了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個傷害有多大,大千世界七寶不能為比,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彌陀弟子要像阿彌陀佛一樣的存心,一樣的清淨、一樣的平等、一樣的覺悟,我們就會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為什麼搞六道輪迴?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拔諸愛欲』,這段教給我們,教給我們消業障。「憬興云:拔欲者,令離煩惱。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故勸拔除愛欲」。憬興大師的註解註得非常好。佛為什麼教我們拔諸愛欲,這個諸是多,你對人的愛欲、對事的愛欲、對物的愛欲,全都包括在裡頭。愛是情執,欲就是佔有、控制,這就是欲表現在外面,乃至於支配,這都是屬於欲。

這些錯誤的觀念要放下,為什麼?它造業,這個東西不放下,造業。業,不管是善業、是惡業,它感召六道輪迴。人要沒有愛欲,就不會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愛欲發生的,這個我們一定把它搞清楚。所以斷煩惱、消業障,煩惱跟業障的根就是愛欲。世間人看到這兩個字都歡喜,佛菩薩看到這兩個字覺悟。

你為什麼搞六道輪迴?為什麼離不開六道?問題就出在這裡。要把這個根拔掉,要把這個源頭給堵塞,用什麼方法?就是一句名號,這一句名號能拔諸愛欲,這一句名號能杜眾惡源。所以你不認識它,你以為它很好,真正認識清楚之後,才知道所有痛苦都從這來的。佛清楚,菩薩明白,愛欲之體是什麼?愛欲之體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它,覺悟了它就變成智慧,迷了它就叫愛欲,就是煩惱。

所以我們今天要有能力轉煩惱為智慧,一覺悟,愛欲是智慧,智慧表現在外面,大慈大悲。慈悲就是愛欲,但是這個愛沒有欲。欲是什麼?佔有是欲,控制是欲,支配是欲,沒有。慈悲這個愛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所以叫大慈大悲。慈悲這個愛是清淨的愛、平等的愛、覺悟的愛,是真愛。

凡夫的愛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質。不但現前我們能看見,讀歷史,歷史上有多少恩愛到最後變成仇恨。所以世間愛不是真的,慈悲是永恆不變的,慈悲是真愛。特別是對毀謗我的人,我愛他;對於怨恨我的人,我愛他;對傷害我的人,我愛他,沒有不愛。為什麼愛他?他是人。

  

來源: http://www.amtb.org.tw/enlighttalk/enlighttalk.asp?web_choice=3#godata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