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與樓市

2019/01/10 04:13:12 網誌分類: 經濟
10 Jan
          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由於各國量化寬鬆,加上低息環境下,全球資產價格急升,香港樓價更在過去十年間,一直維持上升軌道。但自去年第三季開始,環球經濟有跡象放緩,全球股市又大幅波動,在中美貿易戰陰霾下,再配合「娥六招」房屋政策,樓價終於開始下跌;坊間預期下跌幅度有不同的解讀,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樓市確實已轉勢。

          以往特首因多年沒興建居屋,導致現在房屋嚴重短缺,私樓價格和租金不斷上升;再加上十年前推出650萬投資移民計劃,吸引很多內地人在港投資買樓移民,令私樓價格飆升,脫離現實。

          時至今日,很多中產固然難以負擔,沒有父幹的年輕人更不易上車。不少土生土長的市民,輪候不到公屋及居屋,又負擔不起私樓;想要有私人空間,唯有選擇劏房。可怕的是,連一百呎劏房的租金也不便宜,每月大部分薪金用來交租,令很多年青人對前景感到絕望,聞者心酸。為何香港會搞到這樣的境況?過去政府為壓抑樓價不停加辣招,可惜效果不似預期,令本來已大吃苦頭的市民百上加斤。社會怨氣加劇,其他社會問題自然頻生。

          近期,財爺則放風說會研究放寬按揭成數,敏感的市場立即解讀:放寬按揭成數會令上車客即時接火捧,更有些地產代理即引用財爺話做賣點「如果放寬按揭成數,樓價會繼續升,現在不入市,遲些再沒有現在的『筍價』」等以誘使買家在跌市光顧。原則上政府每次推出政策應該是利民的,可是不清晰的政策或放風,隨時造成意想不到反效果。

        Bodibra首席財務官

        余擎天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