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不輸入海外醫生是卸責

2019/01/24 04:12:50 網誌分類: 生活
24 Jan
          護士人手不足,醫生人手也不足,要解決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長遠要培訓,但遠水不能救近火,在人手極度不足的嚴峻情況下,公營醫院不能坐以待斃,否則會拖垮整個公營醫療系統。

          食物及衞生局年前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的報告指出,在二○一六年全港欠缺二百八十五名醫生,到了二○三○年,數字會倍增至一千零七人,報告也指出在二○一二年至二○一六年四個財政年度,有兩成醫科畢業生沒有加入醫管局。醫管局的資料亦顯示,在二○一三至二○一四年度,全職離職的醫生有二百零七人,至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度增至三百三十六人,增幅超過六成。而在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度,香港醫科畢業生只有三百二十人,比離職兼有經驗的醫生少十六人。人手不足的情況持續,但工作量卻連年上升,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醫生,怎可能不會壓力爆煲?

          培訓醫生需時,培訓有經驗的醫生更加不是三幾年的事。香港需要在短期內增補有經驗的醫生,只能靠外援,但這一扇門,被香港醫委會牢牢鎖死。要輸入海外醫生,現在只有一扇窄門,便是要經醫委會逐一審議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計劃,這個計劃真的非常有限度,因為醫務委員會現時已批准可在港有限度執業的醫生只有十人,比起醫管局每年流失的醫生數量,只屬九牛一毛,如何可以解決今天公院冧廠的問題?

          醫委會是輸入海外醫生以解決問題的最大障礙。前年改革醫委會的政府建議,在當時的立法會醫學界代表梁家騮主導的泛民議員力挺之下,拖垮改革草案。當時,有醫生組織放言,聲稱政府急於改革醫委會是為方便引入內地醫生,潛台詞是內地醫生質素有問題,這種說法是借挑起中港矛盾,去否定開放窄門予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做法,是不折不扣的保護法主義。這些醫生組織,說話冠冕堂皇,實則是不管病人死活!

          輸入海外醫生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夠針對香港今日的需要,引進有經驗和有水平的醫生,而不是危言聳聽者所說的是只會引進內地醫生?這些問題不難答,只要引進海外醫生的制度有良好的機制,有充足的透明度,便可消除醫生以至部份病人對醫生水平不足的疑慮。

          因為有疑慮便不去做一件應做的事,不是負責,而是卸責。特區政府和醫管局不應坐以待斃,而應盡快找出方案,大力引進海外醫生,解決愈來愈嚴峻的人手不足的問題。

        黃麗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