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搶人嘢食領悟到的決策理論

2019/02/01 04:13:44 網誌分類: 生活
01 Feb
         昨日提到公共決策的理性考慮和政治考量的鬥爭。今日再講以理性作為基礎的公共決策的另一種問題——決策有盲點。

          中環灣仔繞道通車,駕駛者暫未適應,有點混亂,中環亦相當擠塞。猶記得中環灣仔繞道通車的星期天,特首林鄭月娥說繞道啟用,會讓人更覺三隧分流的好處。誰知星期一上班日就出現大塞車,很多議員都說,把中環灣仔繞道和三隧分流無約束力協議放在同一星期,更叫人難以支持三隧分流,這是和政府預想相反的結果。

          政府作公共決策時,會遇到有很多預計不到的情況,或者我稱之為決策盲點,三隧分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政府推銷三隧分流方案時,沒有提過受益者和受損者的分析。倒是一些支持分流方案的反對派,對上述的問題講得比較透徹,相信他們早前已與政府溝通過。有點諷刺的是,有些建制派議員反對這個方案,有些反對派議員卻支持方案,反對派認為九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會因為紅隧及東隧加價,汽車分流,減少擠塞,令到他們受益。私家車車主只有一成,他們並不重視,但他們認為加價可以減少使用私家車,對環保有利。

          雖然運輸的公共政策,都有向公共交通工具傾斜的需要,因為公共交通工具搭載的人數多,使用效率高,但出自反對派的口,便有點仇富的味道,暗示私家車車主相對地不應受到重視。如果上述反對派的分析間接反映政府的看法的話,這種決策思維應用到三隧分流上,主要有兩大盲點。

          第一是沒有考慮到新界西坐巴士經西隧上班的市民會反感。決策者只簡單地假設三隧分流,可以減少擠塞,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都會受益,還說一年可以節省二十多億元的社會成本。但現實上有部份住在新界西的市民,選乘經西隧的巴士,車資可能貴一些,貪其沒有那麼擠塞,每天可以多睡十五分鐘。三隧分流,這些市民擔心西隧會變得擠塞,令他們失去多睡十五分鐘的機會,即使相關的巴士願意略減車資,恐怕這些市民也不願接受。三隧分流令到西隧的使用者變成受損者,這是政府始料不及的。

          第二是痛感遠比獲益感強。政府假設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可以因為減少擠塞而獲益,漠視使用東隧和紅隧車主因為大幅加價而受損,反映政府對痛感的了解太少。

          我讀中學的時候對這方面已有些體會。當時一班同學外出吃飯,每次一定會有部份同學叫的飯先到,大家都有一個惡習,就是見到先到的飯,都會搶夾上面的餸,我給人搶餸的時候,感覺相當不快。當時已覺得這是一個不對等的過程,到別人的飯到來的時候,我也可以搶食別人的餸,但當時的感覺是損失的痛楚遠大過獲得的快感。

          後來長大之後,發覺投資也是一樣的,你投資一百元,輸二十元會覺得很痛,但賺二十元卻並不覺得很快樂。後來才見到經濟學家提出學理分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與特沃斯基解釋,人類非常害怕損失,對於損失的感受能力是獲得的兩倍以上,他們提出一個「展望理論」,就是一、在獲取「確定收益」和「博一博」兩者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收益;二、在「確定損失」和「博一博」之間,多數人反而會傾向博一博。從中可見「確定損失」痛感的可怕。

          政府的三隧分流,會令到車主因為大幅加價明顯受損,他們的痛感很強烈,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獲得減少擠塞的快感,只是很輕微。結果是受損的人罵政府特別厲害,而受益者則沒有出來幫政府說好話,變成社會一面倒罵三隧分流。

          政府政策基本上要講求理性,但若思慮不周,看不到政策當中的盲點,便會出現缺憾。三隧分流的最大缺憾是三條隧道總體而言已經飽和,即使把流量撥來撥去,也是無補於事,再加上政府看不到痛感的強烈程度,自然就出事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