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內地有位十三歲的小朋友,因為父親挪用其三千元人民幣利是錢而入稟法院,結果獲判勝訴,父親須本利歸還給他。無論誰是誰非,如果那些財產屬於子女,父母都不能擅自取用;然而利是錢全部交給孩子處理,又是否理想的金錢管理和教育呢?

2019/02/18 05:12:26 網誌分類: 生活
18 Feb
          紅封包是長輩祝福未婚後輩的中國傳統儀式。每逢春節,孩子都可以無本生利有糧出,有些人更會以利是錢的多少來衡量親友情感的「厚薄」。不論孩子即時花掉所有利是錢,還是存入銀行作未來儲備,其對金錢的價值觀都會受到污染。

          自兒子出世後,他所有的利是錢都收歸我們處理。我從來也不會在兒子面前拆利是,或者點算利是的總數。因為我不想他功利地「逗利是」,我要他培養出衷心感謝長輩祝福的禮貌,而不是為了錢。另外,我也讓他包利是,以及參與派發利是的過程,令他知道父母需要付出,利是並不屬於他的個人財產。

          要孩子明白數學和金錢的概念,不必等到農曆新年才教育,日常生活也有不同的磨練機會。例如帶他到酒樓飲茶,可以先告訴他今餐的預算,然後由他根據價錢和各人的口味作出選擇。閒時跟子女玩「大富翁」,讓他活用加減數式,也明白到資不抵債需要破產的情況。只要讓孩子了解何謂「價值」,日後就容易建立健康的理財概念。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