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揭大灣區規劃總體思路

2019/02/20 04:12:50 網誌分類: 生活
20 Feb
         國家公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厚厚的綱要涵蓋了眾多方面。香港人看不慣國內的文件,看到頭痛也不知道重點在哪。可能要避開規劃綱要的細節,集中了解中央搞粵港澳大灣區整體思路。

          第一, 戰略定位。內地講「一分規劃,九分落實」。中央不但重視規劃,還非常重視規劃如何落實,會定出具體指標和執行方法。以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提出中國改革開放為例,便定出十年經濟翻一番、二十年翻兩番(即一變四)的目標,之後按這個目標定出落實的政策。今次大灣區的規劃也是定好明確的戰略定位,再加一個兩步走的規劃。

          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成為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新興、現代、先進,核心是要將整個大灣區發展成一個世界級創新產業中心。

          中國經濟正面臨結構性轉型,未來要再上一個台階,就是要發展高增值的創新產業。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一個創科灣區,目的是要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所謂「增長極」,就是增長點的變奏,增長點是一點,而「增長極」則是整片的地區,目的是要以大灣區拉動中國經濟發展。

          第二,兩步走目標。第一步是由現在到二○二二年,要令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群框架成型。搭建框架其中一個關鍵是要先搞好基建,例如「一小時生活圈」的目標,(即區內所有地方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到達),將進一步興建軌道交通網絡。深圳已搶在前頭,率先公佈已起動三十一個基建項目。

          第二步是到二○三五年,到時要「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關鍵是「國際一流」。這與四十年前中國搞改革開放,深圳作為經濟特區,要借鑑香港的狀況,已經有本質上的不同。當年香港遠未達國際一流,但深圳非常落後,就對標香港來發展。而現在未來的標的主要不是香港,例如搞科技發展,是要針對美國矽谷及日本灣區等最先進的創科企業。如果中央這兩步走的目標可以達到,到二○三五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可以媲美美國矽谷或日本東京灣區的龐大新經濟體。

          香港的無論是建制派或者反對派,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都有誤判。計劃一出,反對派就質疑香港是否「被規劃」,而特區政府亦忙於回應說香港參與了規劃,所以不是「被規劃」。所謂「被規劃」,其實是一個政治議題。反對派認為香港要自主發展,不應該放在中央規劃裏面,否則就代表中央干預了香港。

          然而,在內地官員眼中,這個質疑相當幼稚可笑,特別是廣東省灣區九個城市的官員,他們巴不得香港不在規劃之內。我們要接受一個現實,在大灣區的經濟發展規劃內,香港並不是處於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講難聽一點,中央不是要大灣區模仿香港,所以也沒有強迫香港貢獻大灣區的意圖。相反地,如果大灣區發展成功,這就是最後的一艘蘇州艇,香港不上船,就真的應了「蘇州過後無艇搭」這句俗諺了。

          至於建制派,則停留像在四十年前改革開放的思維,是想向中央拿政策。但既然香港地位不再那麼特殊,中央有多少特殊政策可以給香港呢?甚至以香港最強的金融業為例,雖然現時的定位是「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但上海的創科板已經如箭在弦,如果未來上海創科板融資成本及便利性都比香港好的話,香港連這方面的優勢也將失去。

          比較合理的思路是,在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中,香港的思考方向應該是和內地互利共贏。既然大灣區的發展目標是對準世界一流水平的水平,究竟香港如何可參與其中,如何令大灣區的發展走上到另一個新台階?

          中央已經很難再給予香港優惠政策,香港亦不能再希望中央能夠給予甚麼,而是應該要在大灣區這艘大船的航道中,迎頭趕上,尋找屬於香港的機遇。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