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不搞自己後花園 去內地建香港村?

2019/02/26 04:12:56 網誌分類: 生活
26 Feb
         香港如何覓地及怎樣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為近期熱議的題材,建制派政黨民建聯將在下月舉行的人大政協會議上,提交多項議案,包括「港人港稅」、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工作等。此外也有一項提案,建議在廣東省建立「香港村」,興建大量只給與香港人居住的房屋,並配備商場、街市和醫院等等。

          香港土地奇缺,政治限制又多,過去已有人建議在內地水域填海,如今更進一步是建香港村。我就此建議特別去收收風,聞說香港及內地已初步探討這個建議的可行性,特區政府提議在中山搞香港村,但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並不同意,雙方仍在初步探討中。知情人士估計,即使廣東讓步,香港村也將建於廣東省比較偏遠的地方。

          我跟內地朋友探討香港村的問題,他提了幾個疑問,第一、港人接受嗎?大灣區規劃綱要剛公佈,特首林鄭月娥及多名港府官員不斷澄清香港不是「被規劃」,可見特區很擔憂這些事情被解讀為香港沒有了兩制。內地朋友說,建香港村等於把香港人送上內地,到時民意反彈,特區政府又是否頂得住?

          第二、香港土地資源運用問題。內地朋友說,看數據香港面積一千一百零八平方里,只有兩成半土地已發展,七成半土地仍保留自然地,其中四成土地面積是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用地,達四萬四千三百公頃。其實香港地很多,只是利用不到。最近港府公佈的覓地方案,很簡單就把兩個位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研究項目下架,令到那兩幅地七千五百個單位的供應消失。香港很多郊野公園土地其實貼近市區,有水有電,香港不去自行開發,就到內地取地,捨近求遠。香港政府似想迴避本地的矛盾,但這些建議將增加內地的矛盾,當地的市民會問,為何香港人不開發自己的郊野公園,卻要開發內地城市的後花園(人家當然也不會俾市中心土地你去建香港城)?

          第三、兩地文化差異,難以管理。香港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法治意識,與內地有很大差異,港人凡事喜歡維權,若香港村內一旦發生政治糾紛,誰去管理呢?事實上廣州市已有一條黑人村,過去無意識地聚集起來,現已滯留超過三十萬黑人,一旦發生甚麼事,他們就抗議維權,廣州市政府已覺得很難解決,所以內地也不容易接受香港村的建議。

          香港政府和建制政黨,認為在香港搵地難免會惹起紛爭,就打內地主意,想建香港村的方案,這是迴避難題,轉嫁矛盾的手法。但房屋是民生的核心議題,港人買龍牀盤、捱貴租、住劏房,甚至要瞓街,已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在這個問題上,政府和建制派政黨不應畏難。

          剛看到社區組織協會發表研究報告,推算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共有四百四十八名無家者寄居通宵營業的快餐店內,比五年前同類型調查增加六點八倍,其中女性人數逾七十人。二○一三年城市大學社科系的同類調查,估計無家者住快餐店人數僅五十七人。按社會福利署調查,二○一八年年底全港無家者人數一千二百七十人,較二○一三年的七百八十人增加超過六成。覓地小組及港府很輕率就否定了在郊野公園邊陲建屋,原因只是擔憂環保團體反對,認為這些建議有損民望,甚至有否定前朝政策的心理。但否決了在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建樓,等如完全否定將來在郊野公園土地建屋,香港有超過四萬公頃的郊野公園土地,理論上有數以百公頃的土地可以建屋,如今已徹底放棄了這個可能性。郊野公園建樓比填海更快,港府和覓地小組輕易放棄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如何向無家者和低下階層交代?香港自己有地不起樓,又怎樣叫廣東省畀地香港起樓呢?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