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生故事五則(編者推薦細讀第一則)

2019/03/10 18:35:17 網誌分類: 戒邪淫書《讓生命恢復純淨》
10 Mar

明朝翰林鄺子元,曾患心病,白天也沒有精神,昏昏沉沉像在夢中。有人推薦說:“真空寺有老僧不用符咒,不用醫藥,能治心病。”於是鄺子元就去真空寺請教。

老僧對他說:“你的病起於煩惱,煩惱生於妄想。妄想的來源大概有三種:或追憶數十年前榮辱恩仇,悲歡離合,及種種閒情,此是過去妄想。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又畏首畏尾,三番四复,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或期望日後富貴如願,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歸田;或期望子孫考上功名,以繼書香門第,包括其他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來妄想。三種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其妄,斬斷念頭,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覺遲。'此心若同太虛,煩惱何處安腳?”

老僧又說:“你的病還源於淫欲過度,水火不交。凡貪戀美貌,房事不止,禪家謂之'外感之欲'。思慕異性,憶念纏綿,或成夢交之事,禪家謂之'內生之欲'。二欲綢繆染著,消耗元精,若能離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於你思考寫作,廢寢忘食,禪家謂之'理障'。忙於工作事業,不知休養,禪家謂之'事障'。二者雖非邪欲,但若不知節制,亦損性靈。若能合理調整,適可而止,則心火不至上炎,可下交於腎。精神振作,邪念不生,正氣上升,身體自然逐漸健康。所以經上說:'塵不相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   

鄺子元得益匪淺,連聲稱謝,作揖告辭。老僧將鄺子元送出山門,分手時,又送他一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鄺子元本是個聰明人,過去一直被欲、障所迷,心竅堵塞,被老僧一點撥,豁然覺悟。回家後,遵照老僧所囑,獨居一室,掃空萬緣,靜坐了一個多月,心疾不治而愈,而且再也沒有復發過,從此無病克享高壽。

編者按:此事在清代陸以湉撰的《冷廬醫話》中也有記載:“真空寺僧能治鄺子元心疾,令獨處一室,掃空萬緣,靜坐月餘,諸病如失。海鹽寺僧能療一切勞傷虛損吐血幹勞之症;此僧不知《神農本草》、《黃帝內經》,惟善於起居得宜,飲食消息。患者住彼寺中,三月半年,十愈八九。觀此知保身卻病之方,莫要於怡養性真,慎調飲食,不得僅乞靈於藥餌也。”

雲間人謝漢雲,幼少時已患重病,成年後仍舊病不離體。他想為人們做些好事,知道許多惡事中,邪淫最容易犯,也最嚴重,就將繁陽馮太史所編的《不可錄》戒淫書,重新整理,刻木版印送給大家。木板剛刻成,他的病已全部好了。後來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是當時有名的官,家庭日漸興旺發達。

宋朝包宏齋,年已八十八歲,精神強健,還從樞密院上升到日理萬機的宰相位子。賈似道覺得他一定有什麼養生的方法,就向他請教。包宏齋說:我有一服丸藥乃不傳人的秘方。賈很興奮地追問是什麼丸藥,包卻慢條斯理地說,只是忍心吃了五十年的獨睡丸,巧辭溫柔鄉罷了。滿座的人聽了都大笑。   

按:上士不同室,中士不同床,下士不同被,比精枯體衰再調養,省力何止百千萬倍。  

蒲得政做杭州知府時,有個一百歲的老人李覺來拜訪。知府見老人面色光潤,問他有什麼養生方法。老人說,辦法很簡單,只是很早就不接近女人罷了。

太倉人張翠,九十多歲了,還耳目聰明,每天作畫。人家問他健康秘訣。他說只是心少邪念,節制房事罷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