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國已近」呢?

2019/03/18 22:53:24 網誌分類: 耶穌印度修行
18 Mar

為什麼「天國已近」呢?

耶教的傳教士與信徒們經常在說「天國已近」這一句話,連路邊的電線桿都到處貼有「天國已近」的文宣品,那麼「天國」到底在哪裡啊!基督教新約教會的傳教士不是說「普天之下都是上帝所創造出來的,也都是主的領土,世界現有各國區域的劃分都是凡人的想法與觀念」嗎?奇怪!那為什麼他們自己也有「國」的想法與觀念呢?「已近」到底是多近?這個「近」講的是時間或是空間呢?在新約聖經裡第一次所傳福音給世人即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一段福音,這個福音是由耶穌的門徒施洗約翰所傳世的,耶穌本人亦曾講過這句話,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未來的天國,人們即沒有將來的期盼,因為大多數的世人始終是不肯悔改過錯而改信上帝,所以上帝才事先應許了預備天國,那個地方是世人終生所期盼的,而且是可以達到的一處理想世界,因為在天國之中人人都能享受永遠的快樂與福份,因此我們世人只要能真誠的悔改,那麼上帝必定會赦免他的罪孽,並將他的靈魂接引到天國去同享「永生之福」。

耶穌與他的門徒施洗約翰所傳「天國已近」這個福音到底是什麼含意呢?又有什麼重要性,為什麼一定需要單獨將這幾個字貼在電線桿告訴世人呢?其實這一句話跟佛教的「頓悟成佛」、「一念覺悟眾生是佛」及儒教的「明心見性」等句有點類似,都是在指宇宙間之大道理哲已降臨凡塵,只要採行該教之修為方式即能悟道,並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救贖,那為什麼會說「天國已近」呢?其實儒、釋、道、耶、回各宗教的教義係陸陸續續傳世的,儒教的教義以「勸世」為主,耶教的教義以「濟世」為主,道教的教義以「救世」為主,釋教的教義以「度世」為主,而伊斯蘭教的教義是以「警世」為主,所以他們的教義主要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引領眾生悟道,使眾生靈體能夠究竟解脫,肉體可以徹底了業,而耶穌傳此福音給眾生時,除了穆罕默德所傳世之伊斯蘭教教義外,其餘均已傳世度化世人,因此度化眾生至「天國」之經典與福音均已齊備,只要耶教的信徒們能真正的信仰上帝,並徹底悔改以往所犯的過錯,則其靈魂必能得到救贖,往生之後亦可直接由上帝接引到「天國」去並與上帝同享永生之福份。

問題是這裡所謂的「天國」兩字並非指上帝在天上另外還成立一個國家,而是指我們的靈體沒有任何的「濁氣」與「罣礙」,那種無牽無掛的心靈境界就是「神的國度」,也就是老子在清靜經中所說的「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之心靈「真清」與「真靜」之境界,這個境界另外幾個名稱即是「天堂」、「天園」、「西方極樂世界」或「天庭」,這些名詞其實都是「隱喻字」,「天堂」隱喻的就是指「天的廳堂」,而「天的廳堂」指的即是「輕清之炁所含蓋之範圍」,「天園」與「天庭」兩個名詞也是這個意思,而「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句話則是在形容處在「天堂」、「天園」、「天庭」等地方的靈體已無「樂」與「不樂」之罣礙故稱為「極樂世界」,而所謂「悔改」兩字指的就是真正的悔改,也就是「轉念」、「諸惡不做,諸善奉行」、「去濁存清」、「去惡存善」、「斷除惡習」、「轉癡為覺」、「轉迷為悟」等真正的修行過程,那為什麼要真的悔改才能使靈體獲得救贖呢?因為有許多信奉上帝的人,他們雖然已經信教很久,但很多人表面說要悔改,但事實上其內心深處並沒有真正悔改,因此這是一種「假悔改」,就如同那些強姦少女、猥褻兒童的神父與牧師們或是那些因為作奸犯科被關在監獄中或正逃亡在外之基督信仰者,他們雖然口中說要「相信上帝」,而且已經受了洗並聽了福音,但那些都是假相,因此他們都不能到天國去與上帝同享永生之福份,這就如同各宗教法門許多的修行人一樣,表相看起來好像在修行,其實過去的錯誤「觀念」與「行為」都沒有朝道的方向去作任何的改變,因此這些都是「假修行」也是「假悔改」,道不遠人,能離開眾生的哲理就不是「道」,因此我們只要悟出日常生活中每日都在接觸的人間道、孝道、夫妻相處之道或做人處事之道,我們即能使自己的靈體脫殼飛升,並由上帝親自接引至天國,與上帝同享永生之福份,我們世人如果能「悟道」即能使靈體直接到「天國」,這不是就在隱喻「天國已近」了嗎?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